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

崇禎六年到來了。

大明王朝依舊是多事之秋,陝西農民軍大規模進入山西,陝西的局勢暫時穩定下來,三邊總督洪承疇鞭長莫及,已經無法顧及到大規模進入山西的流寇,朝廷派遣賀人龍、李卑、艾萬年等部進入山西剿滅流寇,無奈宣大總督張宗衡和山西巡撫許鼎臣意見不合,都在爭取對於賀人龍等部隊的指揮權,導致賀人龍等將領無所適從,剿滅流寇的事宜停滯不前,山西巡按御史張宬,極力上疏,舉薦在陝西剿滅流寇立下大功的延綏東路副總兵曹文昭,皇上採納張宬的建議,命令曹文昭節制山西境內諸軍,合力剿滅流寇。

遼東倒是暫時平靜,沒有什麼戰事,不過因爲大淩河之戰慘敗,遼東邊軍已經全部收縮到城池之中,完全失去了對遼東廣闊地域的控制。

與此不同的是,登萊之地重新煥發出來生機。

貨運碼頭、貨運倉庫和交易市場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軍營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建設。

截止崇禎六年正月,外來進入登萊之地的人口已經超過三十萬人,而且更多的人還在源源不斷前來,後金韃子控制的復州、海州和耀州等地,當地官府已經發現人口大量流失的跡象,開始嚴格控制人口的遷移。

大量的商賈也前往登州,讓登州的商貿出現了初步繁華的跡象。

登萊之地的總人口已經接近五十萬人,絕大部分都集中在登州,雖然和戰前無法比較,但發展的苗頭已經很不錯了。

東印度公司派遣專人,前來登州府城,他們已經在登州府城租賃了商鋪,準備在這裡長期經營,公司還派遣專人拜會了吳宗睿。

商貿發展的勢頭很不錯,吳宗睿基本是滿意的,接下來就是好好呵護這來之不易的局面。

春節到來,吳宗睿最爲關注的春耕時節到來了。

農業爲本,商貿的發展可以讓各級官府賺到銀子,農業的發展才能夠讓登萊之地近五十萬人活下去,而且來到登萊之地的人戶,源源不斷,人口還在不斷的增加。

按照登萊巡撫衙門的告示和文書,在登萊之地落戶的人家,每家男人能夠分配到五畝耕地,女人能夠分配到三畝耕地,如此算來,就算是五十萬人全部都按照這個要求分配到耕地,依舊有大量的田地荒蕪。

這是絕對不能出現的情況。

吳宗睿和曾永忠、史可法、盧發軒、崔雲輝等人商議之後,再次做出決定,登萊之地落戶的人家,每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租賃一部分的耕地耕種,其田地上面八成的收入歸於農戶家中,二成的收入上繳府州縣衙門,不過每家每戶租賃的耕地,絕對不能荒蕪,否則官府會追究責任。

同時,登州和萊州的駐軍,也劃撥了耕地土地的任務,根據軍士人數的多少,負責耕種相應的耕地,當然耕地上面的收成,全部歸於軍隊所有。

巡撫衙門下發的這個文書,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不過不要多長的時間,他們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

“寬之兄,路廷兄,玉蜀黍的種子全部都發放到位了嗎。”

“大人,玉蜀黍種子全部發放到位了,不過登州的百姓習慣種植春小麥,還有水稻,開春就要播種春小麥,玉蜀黍的種植,難以推廣啊。。。”

史可法說完,盧發軒跟着開口了。

“萊州的情況差不多,當地百姓習慣於種植春小麥好水稻,包括那些遼東漢人,也習慣種植春小麥,他們不知道玉蜀黍,故而推廣種植的難度很大。。。”

吳宗睿神色變得嚴肅。

登萊之地,同樣適合種植玉蜀黍,而且玉蜀黍的產量遠遠高於春小麥,至於說番薯,種植的時間稍稍推後,可以下一步考慮。

山東屬於大明水稻的主產區之一,可惜水稻的產量不高,一畝田能夠收穫一石多水稻就算是很不錯了,不過山東水稻的質量很好,部分的水稻屬於貢米,專門提供給皇宮。

登萊之地平原和丘陵屬於對半開,平原地方適合種水稻,可惜這些年由於乾旱,不少地方種植的水稻顆粒無收,水田也變成了旱田,至於說丘陵地區,主要種植抗旱能力強的春小麥等農作物。

多年來,山東乃至於登萊之地,農作物種植單一,主要就是稻穀和小麥。

這樣的情形,必須改變。

何況今年的年成應該不錯,冬月和臘月下了好幾場大雪,對於春耕生產是非常有利的。

“寬之兄,路廷兄,玉蜀黍的種植辦法,教授了農戶嗎。”

“已經教授過,不過有些複雜,農戶之中的青壯人員本就不是很多,怕是有些困難。。。”

吳宗睿終於忍不住了,站起身來。

“史大人,盧大人,我一再強調,務必讓農戶種植玉蜀黍,而且要按照規矩種植,如此才能夠保證收成,糧食豐收,下半年的景象肯定不一樣,農戶畏難,這可以理解,可你們作爲府衙的主官,居然也有着畏難的情緒,這怎麼說的過去。”

“巡撫衙門下發了告示和文書,那麼百姓就要按照要求種植,決不能違背,府州縣衙門可以明確告知農戶,若是不按照官府要求耕種土地,則會遭遇官府的嚴懲,這方面,你們可以抓幾個典型,儘管懲戒就是,如此其他農戶就不敢亂來了。”

“二位,話我可是說了,春耕季節的時候,巡撫衙門會派遣人員,到處巡查,若是發現異常,肯定是要責罰的,你們作爲登州和萊州府衙的主官,首當其衝。”

“寬之兄,路廷兄,你們應該明白我爲何如此做,登萊之地如今的人口,超過五十萬人,下半年是不是有糧食吃,能不能讓這些人在登萊之地紮根,能不能讓更多的人到登萊之地,糧食種植是關鍵。”

“我相信還有不少人觀望,一些搬遷來的農戶和百姓,也沒有完全放下心來,這一切,都要依靠下半年的糧食收成。”

“登萊之地,土地肥沃,不僅要種植玉蜀黍,還要種植番薯、大豆等等,要充分的利用每一寸的土地,要從土地裡面獲取儘量多的糧食。”

“農業是根本,士農工商,農業發展了,登萊之地的穩定才能夠維持好,否則商貿無法真正的發展,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二位,春耕的事情,拜託你們了。”

。。。

史可法和盧發軒都坐不住了,悉數站起身來。

“大人放心,下官這就回去落實巡撫衙門的文書和告示。”

“下官馬上回到萊州去,府州縣衙門官吏全部派出去,落實巡撫衙門的告示和文書。。。”

吳宗睿臉上露出微笑。

“很好,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做好,對了,玉蜀黍育苗的事情,難度有些大,我已經留下了部分的種子,要求登州新軍軍士大量育苗,若是有些農戶不熟悉,可以讓他們看看新軍軍士是如何育苗的。”

“若是某些農戶家中青壯不夠,你們也可以想辦法,讓一些家中青壯多的農戶,大量的育苗,那些無法很好育苗的農戶,則出一部分的錢糧,或者以玉蜀黍的種子,來換取育好的玉蜀黍幼苗,總之,辦法要多想一些。”

“只要農戶按照要求種植玉蜀黍和春小麥,接着種植水稻和薯塊,包括大豆等農作物,下半年登萊之地的情形肯定不一樣。”

“眼看着到了春耕季節,遷到登萊之地的人戶會逐漸減少,農戶都要忙於春耕事宜了,所以說,府州縣衙門,可以將主要經歷放置在春耕生產上面了。”

“寬之兄,你要辛苦一些,崔大人的主要精力,還是在貨物碼頭的修建上面,不能因爲貨物碼頭、貨運倉庫和交易市場的修建,耽誤春耕生產,所以崔大人也要加快進度,這蓬萊縣春耕的事宜,就請你多多費心了。”

史可法離開之後,盧發軒留下了。

天色不早了,盧發軒歇息一夜,翌日一大早出發前往萊州。

“路廷兄,萊州新軍的情形如何,楊總兵有什麼表現。”

“大人,下官真的很爲難啊,楊總兵不大聽從下官的建議和話語,萊州新軍的事宜,下官根本無法插手,而且最近一段時間,楊總兵對於下官,好像有着很大的意見,偏偏萊州的百姓,很少崇敬楊總兵,下官也無可奈何。”

“楊總兵插手府衙的事宜嗎。”

“這倒是沒有插手。”

“給萊州新軍的耕地全部分配到位了嗎。”

“全部到位了,按照朝廷的規矩,每個軍士三畝耕地,全部分配了,只多不少。”

“很好,春節快要過去,春耕時節到來了,從下個月開始,萊州新軍的所有軍餉,他們自己去掙,我倒是看看,府衙和縣衙不再提供,他們能夠維持多長的時間。”

“這樣做,楊總兵豈不是要問責下官啊。”

“他沒有資格問責你,朝廷有規矩,萊州新軍軍士,需要自己養活自己,如果楊總兵覺得無法支撐,就找到朝廷和兵部戶部去索要餉銀,地方上沒有餉銀提供。”

“大人這樣做不好吧,楊總兵於登萊之地是有功的。”

“我知道,他若是不彈劾我,一切好說,可惜他給朝廷寫去奏摺,彈劾我修建貨運碼頭之事,那我就沒有必要養他和他麾下的軍士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三十章 嚴師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四百零二章 針尖對麥芒(1)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佈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脅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六百四十一章 洪承疇的堅持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三十章 嚴師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五百九十八章 彼此彼此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層思考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八百九十章 太爽了(1)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四百零二章 針尖對麥芒(1)第九百零六章 大明悲歌(9)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佈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脅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六百四十一章 洪承疇的堅持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