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

這種情形,不僅僅導致朝廷大量賦稅的流失,還導致一些不願意繳納賦稅的農戶,自願將土地掛鉤到士大夫家族之中去,從而成爲了士大夫家族的佃戶,而那些因爲遭受到災荒、無力繳納農業賦稅的農戶,被迫土地賣給士大夫家族,從而成爲士大夫家族的佃戶,或者乾脆成爲了居無定所的流民。

跟隨吳宗睿的時間長了,盧發軒很清楚,想要穩定大吳的天下,首先就要解決土地問題,而且必須要徹底解決土地問題,在參加登萊新軍講武堂授課的時候,吳宗睿曾經親自給盧發軒等官員講述,儘管登州和萊州等地的商貿異常的發達,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耕的決定性作用,但是支撐整個天下的依舊是農耕,只有當商貿發展到異常繁榮的程度,纔會從整體上弱化農耕的決定性作用。

推行官紳一體納糧不過是第一步,從這個時候開始,所有的土地都要繳納農業賦稅。

盧發軒召集了南直隸所有的知府、知州和知縣等官吏,全面部署重新丈量土地的問題。

右都督、登萊新軍副總兵劉寧,以及登萊新軍參將喬明俊和牛犇等人,悉數都參與了這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盧發軒想要在整個的南直隸重新丈量土地,務必得到登萊新軍的支持,僅僅是地方官府,無法完成這個重要的任務。

按照吳宗睿的意思,劉寧調遣了一萬登萊新軍將士,奔赴各地,監督甚至直接參與丈量土地的工作,一方面推進丈量土地工作的進度,一方面監督地方官府,防止有人私下裡牟利。

推行重新丈量土地工作的同時,科舉考試也迫在眉睫了。

大吳朝廷的第一次科舉考試,按照大明王朝科舉考試的模式進行,縣試、府試、院試,通過這三次考試之後,成爲了生員,纔有資格參與鄉試,當然,崇禎年間已經取得生員資格的讀書人,可以直接參加鄉試。

鄉試之後是會試,會試之後是殿試。

所不同的是,參加考試的所有考生,都不允許結社。

南直隸的鄉試,無疑是大吳朝廷最爲重要的鄉試之一,南方讀書人的學識,本就強於北方,加之北方遭遇到多年的戰亂,讀書人很難有安靜的環境,南直隸不一樣,特別是南京、蘇州和揚州等地的讀書人,沒有遭遇到多大的波動,依舊可以安心的讀書。

當南直隸各地的生員前往南京,準備參加鄉試的時候,盧發軒迅速給京城寫去了奏摺,建議南方其他地方的讀書人,只有具有生員的身份,同樣可以到南京參加鄉試。

不到十天的時間,盧發軒就接到了吳宗睿的信函,同意其提出的建議。

鄉試還有一段時間,盧發軒在做出了整體的安排部署之後,再一次將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丈量土地這件事情上面去了。

。。。

南京,秦淮河。

一羣官紳以及讀書人在這裡匯聚,他們之中絕大部分都是士大夫家族之人,來自於南直隸各地,也有來自於江西、湖廣、四川、浙江乃至於福建等地的讀書人。

這些官紳與讀書人,正在簇擁着一個頭上已經有白髮之人。

這個被簇擁之人,正是錢謙益。

站在錢謙益左右的,有陳名夏、房可壯與黃宗羲等人,這些人的名氣也是不小的。

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衆人皆知,無須多說

陳名夏,崇禎十六年殿試探花,官至兵部都給事中,京城被李自成攻陷的時候,自殺未果,登萊新軍佔領京城之後,不願意繼續留在京城,來到了南京,其也是東林黨的骨幹成員。

房可壯,萬曆三十五年進士,官至右副都御史,被大明朝廷罷官之後回到老家山東青州,東林黨骨幹,此次得到了通知,專門來到了南京。

黃宗羲,舉人功名,張溥去世之後,成爲復社的領袖人物。

大吳朝廷雖然明令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不準結社,不過在南京,這一點好像很難推行下去,諸多讀書人匯聚於南京的時候,錢謙益等人也來到了南京。

因爲揹負了東林黨人的身份,錢謙益、陳名夏和房可壯等人,不可能得到青睞和重用,所以他們不想自降身價進入到大吳朝廷之中爲官,至於說黃宗羲,崇禎十五年會試落榜,本就沒有進入到大明朝廷爲官。

這一次在南京的大聚會,與當年復社在南京成立的時候,召開的大會有一些相似之處,當然,朝廷明令禁止讀書人結社,錢謙益等人不可能公開的違背,所以他們選擇在南京的秦淮河聚集,想着藉此機會,壯大東林黨與復社的力量。

復社遭遇的打壓是最慘的,復社當年的領袖張溥身亡,骨幹吳偉業等人,鬱郁不得志,回到老家著書立說,此次的聚會,吳偉業明確拒絕,不願意繼續參加,復社繼任的領袖黃宗羲,不管是號召力還是名望方面,無法與張溥和吳偉業等人比較,所以復社的規模逐漸的縮小,影響力也明顯縮水了。

至於說東林黨人,在大吳朝廷之中無法立足,大吳朝廷倒是不在乎某人是不是東林黨人,但明確規定朝廷官員不準結黨營私,更不準結黨打壓他人,那些留在朝中做官的東林黨人,早就淡化了自己的身份,僅僅將自身看做是朝廷的官員。

看着簇擁在四周的一百多人,錢謙益揮了揮手。

“諸位,安靜一下,老夫有話要說。。。”

錢謙益的聲音不大,不過衆人很快就安靜下來了。

目光從衆人的臉上掃過,錢謙益一臉的悲壯與憤怒。

“皇上駕鶴西去,老夫悲痛欲絕,曾經想着追隨皇上而去,遭遇到多人的阻止,老夫未能如願,羞愧不已,幾乎無顏面面對他人。。。”

一邊的黃宗羲微微皺了皺眉頭,他的父親黃尊素,與錢謙益同是東林黨人,當年因爲反對魏忠賢專權,被迫害致死,說起來,錢謙益是他的長輩和老師。

“先生,晚輩以爲,過去的事情,不必過於掛懷了,先生還有太多的事情要操勞啊。。。”

陳名夏與房可壯等人紛紛附和。

錢謙益用力的點點頭,臉上悲壯的神情消失了。

“太沖說的是,老夫過於沉湎以往的事情了,好了,不說已經過去的事情。”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錢謙益用力的揮了揮手,好像是徹底斬斷以往的思緒。

“今日諸位都在這裡聚會,老夫主要說一件事情,就是這官紳一體當差和一體納糧的事宜,朝廷推行的這個政策,老夫以爲是大逆不道,是倒行逆襲,萬萬不可,這樣有辱我讀書人的斯文,我等一定要齊心協力,阻止朝廷胡亂作爲。。。”

“前番朝廷徵收商貿賦稅,老夫以爲,就是與民爭利,大明朝的時候,朝中一致反對徵收商貿賦稅,反對與民爭利,現如今,朝廷將手伸向了窮苦的百姓,這等的行徑,爲人所不齒,老夫以爲,我等反對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事宜的同時,也要反對朝廷徵收商貿賦稅。。。”

錢謙益的話語,引發了衆人的議論。

說出如此直白的話語,錢謙益也是橫下了一條心,大不了被朝廷抓去,他本就是東林黨領袖,一旦被朝廷抓去了,必定會引發巨大的風波,到了那個時候,他的名氣將要更大,如果朝廷審訊,他還會說出更多大義凜然的話語,以此來激勵天下的讀書人,反對朝廷推行的諸多政策。

錢謙益說完之後,陳名夏、房可壯與黃宗羲等人,沒有馬上回應。

這讓錢謙益有些不滿意了。

“爾等都是有功名的讀書人,要以天下復興爲己任,老夫來到南京之前,已經給隆武皇帝寫去了信函與奏摺,決意要光復我大明王朝。。。”

錢謙益的話還沒有說完,周遭突然安靜下來了,所有人都閉嘴了。

饒是錢謙益膽子夠大,也被衆人的表現給鎮住了,要知道這百來人之中,如果有人到官府去告發,那他謀逆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錢謙益愣住了,陳名夏倒是開口了。

“先生,在下以爲,今日我等還是商議這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宜,其他的事情,暫時不要提及,今日參加聚會之讀書人,大都是要參加下月鄉試的,只要讓他們明白先生的苦心即可。。。”

錢謙益再次的點頭。

“是啊是啊,老夫是有些昏聵了,說出一些不着邊際的話語,諸位就不要計較了,今日我等還是專門商議,如何反對朝廷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事宜。。。”

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頭豬的威力(3)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十一章 縣衙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患擡頭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
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六十九章 提親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頭豬的威力(3)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十一章 縣衙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一百九十七章 難題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二百六十七章 背鍋之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患擡頭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