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旁觀?

(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票,求讀者大大的支持。)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朝詩人王勃的一首《滕王閣序》,讓滕王閣成爲了江南三大名樓,享譽天下,而始建於唐朝的滕王閣,到了明代,已經經歷了數次的重建。

走上石梯臺階,高大巍峨的滕王閣矗立在眼前。

閣樓右邊,有一塊石碑,上面篆刻嘉靖年間吏部尚書羅欽順撰寫的《重建滕王閣序》。

走到石碑的面前,吳宗睿駐足觀看了很長的時間,他記得很清楚,明朝滅亡之後,滕王閣又遭遇到數次的焚燬,最後一次重修是1989年,那是第二十九次重建了。

儘管經歷了數次的重建,不過滕王閣的規模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從唐朝到明朝,重建的規模沒有減小,嘉靖年間重建的這一次,規模是最大的,到了清朝,重建的滕王閣規模逐漸的縮小,一直到最後的一次重建,滕王閣才重新恢復原來的規模。

“大哥,該上去了。”

廖文儒看見吳宗睿駐足不短時間,開口提醒了。

儘管滕王閣與武漢的黃鶴樓、湖南的岳陽樓被並稱爲江南三大名樓,可那不過是在官吏以及讀書人中間有着不小的名氣罷了,尋常的百姓是不會去關心的,從唐代到明朝,和尋常百姓比起來,讀書人的數量少的可憐。

聚會在滕王閣的五樓,頗有登高望遠的意思。

吳宗睿和廖文儒上了五樓。

大約百來人在五樓。

這些人圍着中間的三五人,說話之間,語氣帶着恭敬與崇拜。

吳宗睿和廖文儒兩人,並未引起衆人的關注。

這也很正常,讀書人之間的聚會,大都是自由組織,通過交談和展示文采,尋找志同道合之人,只不過到了明末,這種所謂的志同道合,已經被興起的各種學社所壟斷。

江西最爲著名的就是豫章社,興起於天啓四年,是迎合當時的應社而成立的,而後豫章社歸入到崇禎二年成立的復社。

“吳兄,你來了。”

“原來是戴兄,看樣子我來晚了。”

“不晚,不晚,剛好合適,看見沒有,中間的那三人,可是我們江西豫章社的盟主,想不到他們今日也來參加聚會了。”

吳宗睿看了看被衆人圍在中間的三人,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

“吳兄,要不我給你介紹介紹。。。”

還沒有等到吳宗睿說話,戴明傑拉着他走過去了。

“三位盟主,這位是我們贛州安遠縣廩膳生員吳宗睿,去歲參加院試,得中廩膳生員。。。”

三人之中年歲稍大一些之人,看了看吳宗睿,臉上帶着笑容開口了。

“原來是吳兄,佩服佩服,來,我給吳兄介紹一下,這位是新建廩膳生員徐世溥,這位是新建生員陳弘緒,在下南昌府生員萬時華。。。”

吳宗睿同樣抱拳開口。

“在下吳宗睿,見過三位學長。。。”

話還沒有說完,周遭有人開口詢問萬時華,萬時華對着吳宗睿,展現無奈的笑容,扭頭與他人交談,徐世溥和陳弘緒,也就是看了一眼吳宗睿,就沒有其他的表現了。

身邊的戴明傑,顯得頗爲尷尬,他還準備開口說話,被吳宗睿拉了一下,兩人走到了圍欄邊,看着外面的景色。

回頭的萬時華,看了看已經離開的吳宗睿,眼睛裡面出現了一絲的光芒。

“戴兄,謝謝你了。”

“吳兄,你這是說的什麼話啊,你我同屬贛州府生員,一同到南昌府城來參加鄉試,本就應該相互照顧纔是。”

“戴兄,怎麼沒有見到林兄啊。”

“哦,林兄今日有些事情,不能來了。”

看着戴明傑有些不自然的神情,吳宗睿沒有繼續詢問下去了。

熟悉明末歷史的吳宗睿,當然知道江西豫章社,也知道豫章社的三個盟主萬時華、徐世溥和陳弘緒,這三人後來成爲了復社的骨幹,與復社的張溥、張採等人關係很好。

明末的歷史上,萬時華、徐世溥和陳弘緒小有名氣,三人都被稱爲文學家。

史書對萬時華的評價爲:文名當世、艱於科場、交友廣泛、篤行儒道、積極於世事的中年文人。

徐世溥耿直清高,屬於典型的讀書人的脾氣,世人稱其才雄氣盛。

陳弘緒是三人之中唯一做官之人,但並非是兩榜進士,而是得到父輩的陰萌,得到舉薦之後做官的,不過他的官運太差,屢次遭到算計,官越做越小。

“吳兄,豫章社人才濟濟,萬兄、徐兄和陳兄,都是文采傑出之人,我江西學子,都以進入豫章社爲榮。。。”

“戴兄,你是豫章社的成員嗎。”

“這個,在下學識淺薄。。。”

“這樣啊,我的學識一般,不敢攀附豫章社,免得辱沒了豫章社的名聲。”

戴明傑看着吳宗睿,臉色有些發白,他想不到吳宗睿會如此的回答。

豫章社吸納成員的要求頗高,一般情況下,廩膳生員纔有資格加入其中,而且需要不一般的文采,其成立有近四年的時間,成員也不過數十人。

在戴明傑看來,吳宗睿是有資格成爲豫章社成員的,也正是這個原因,他纔不辭辛苦的找到了吳宗睿,讓其參加本次的聚會。

在滕王閣的聚會,是江西鄉試之前的最後一次學子的聚會,也是豫章社吸納成員的一次聚會,一會還要舉行賽詩會和賽文會,所有參加的學子,表現出來自身的文采,身爲豫章社盟主的萬時華、徐世溥和陳弘緒,將視衆人的文采,決定吸納誰爲豫章社的成員。

稍稍楞了一下,戴明傑再次開口了。

“吳兄,半個時辰之後,將要舉行賽詩會和賽文會,今日來的學長和學弟,都要展現自身的文采,若是文采傑出,即可進入豫章社。”

“知道了,謝謝戴兄的提醒。”

“吳兄還不知道吧,豫章社與南直隸太倉的應社,同聲共氣,應社的魁首張溥和張採,以及楊廷樞、顧夢麟和吳昌時等人,都是赫赫有名之人,能夠進入豫章社,就能夠與他們結交,吳兄想想,能夠與南直隸的諸多名士交往,該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情。。。”

看着戴明傑陶醉的神情,吳宗睿忍不住開口了。

“戴兄參加此番的鄉試嗎。”

“吳兄怎麼如此說,今日在滕王閣聚會的所有人,都要參加此番鄉試的。”

“既然要參加鄉試,該當以鄉試爲重,其他事宜,大可等到鄉試之後考慮。”

“這個,鄉試之後,再無此類的聚會,高中之人將要準備趕赴京城參加來年的會試,落地之人也要準備回家,或者是去四方遊歷。。。”

吳宗睿看了看戴明傑,輕輕的搖頭,他是現實主義者,更是穿越之人,對於明末的諸多學社,沒有多大的興趣,不管是太倉的應社,還是江西的豫章社,以及來年即將成立的復社,說到底都是東林黨。

歷史對東林黨的評價經歷了兩極分化,剛開始是一味的讚譽東林黨,後來依據越來越多的史書資料,對東林黨做出了實際的評價,總體來說,史書對東林黨的評價不是很好,東林黨人以清流自居,一味的克己復禮,清談誤國,後來發展到結黨營私,黨同伐異,將本已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拖入了無底的深淵,被視爲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

吳宗睿會以自己的眼光來看待東林黨,不過作爲現實主義者,他需要的是紮紮實實的做事情,絕不是空談。

從這個層面來說,吳宗睿對東林黨不會有好的印象,更不會主動加入其中。

等到戴明傑說完,吳宗睿再次開口了。

“戴兄,我所想到的事宜,就是即將進行的鄉試,至於說其他的事情,暫時不會考慮,今日若是豫章社吸納成員的聚會,我就沒有必要參加了,還是回到客棧去看書,鄉試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就要開始了,我本就耽誤了不少的時間,回去加緊溫習功課,纔是正途。”

看見吳宗睿準備離開,戴明傑連忙拉住他的衣袖。

“吳兄,就算是不打算加入豫章社,也切切不要此時離開,待到聚會結束之後,你我一同離開。”

“爲什麼啊。”

戴明傑臉上露出了爲難的神情,扭頭看了看身後的衆人,咬牙低聲開口了。

“吳兄,豫章社乃是我江西文人聚集之學社,你我都是讀書人,就算是吳兄一心想着鄉試,也不要小視豫章社,否則他日與豫章社之學長見面了,抹不開臉面啊。”

吳宗睿看了看戴明傑,扭頭又看了看衆人,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戴明傑的意思,他自然是明白的,東林黨人壁壘森嚴的門戶之見,已經在豫章社表露出來,不管是文采傑出的讀書人,還是朝中的官吏,如果對豫章社以及應社等學社表現出來不屑,必定會遭遇其圍攻和報復,這種報復,帶有巨大的毀滅性。

吳宗睿自然不想找麻煩,還處於起步階段的他,要有統戰的思想,要有海納百川的氣魄。

“戴兄,謝謝你了,我明白,你我都等到聚會結束之後離開吧。”

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報(2)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
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零六十章 見風使舵(1)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報(2)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3)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