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意外(十)

若非當年楚維琛氣急敗壞的那一推,曾經的那個土生土長的楚維琳便會依着章老太太的安排,來到這遠離京城的舊都,與楚維琬一起在灝七太太身邊長大,直到楚維琬回京的時候一起回去,然後,說親,嫁人。

與現在的楚維琳完全不一樣的生活軌跡。

楚維琳望着離她越來越近的岸邊,又緩緩搖了搖頭。

不對的,雖然她沒有穿越而來,但是這個世界上,該發生的一樣會發生。

小維琳坐船抵達舊都,可也就半年工夫,江氏和孫氏會死在玄明山上,小維琳回京奔喪,直到楚維琬回府。

那之後,一樣會有楚維瑚算計楚維琬,一樣會有趙涵憶設計常鬱昀,也許到頭來,一切的一切都沒有改變,小維琳嫁入常府做填房,一如她前世經歷。

若說會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她和曾經的小維琳的性格和脾氣是不同的,爲人處世也不同,章老太太也好,楚府之中其他長輩也罷,提起從前的小維琳時,總是誇讚她懂事、知禮,說透了,就是小維琳知道怎麼與人相處,怎麼讓自己受長輩們喜歡。

這其實,也是一樣本事,楚維琳活到了第三輩子也沒有完全掌握的本事。

若是小維琳,在前世那等境地下,應該不會把生活過得如她一般艱辛吧,畢竟,同是填房,同是原配留下了兒子的填房,塗氏雖然也苦過難過,到底是熬出了頭。

楚維琳想了很多,那些念頭一股腦兒衝進腦海之中,她覺得有些胸悶,不由做了幾個深呼吸。

常鬱昀一直在留意着楚維琳的反應,他在聽楚維琳說了那句話之後,心中也是頗有一番感慨的,只是人生之事,沒有那麼多的如果。就算他們兩個都擁有了再來一次的機會,卻也不是改天逆命的本事。

機會的存在,是讓他更加懂得珍惜現在能擁有的,能掌握的。畢竟,有些往事,比如母親的去世,他改變不了,就只能是遺憾了。

卻不想再添遺憾。

他牽住了楚維琳的手。指腹輕柔拂過她的掌心,在楚維琳側過頭來看他的時候,常鬱昀笑得溫和,眉宇之中流露出的淡淡得關切和溫暖,叫楚維琳都忍不住要彎了脣角。

船舶靠岸,楚維琳握着常鬱昀的手上岸,常鬱昀再回身抱過了霖哥兒。

金媽媽上了年紀了,一看這狀況,就曉得楚維琳夫婦感情很好。

應媽媽也瞧在了眼裡,心裡歡喜。自家太太如今也是當了祖母的人了,最喜歡看小輩們和睦了。

不遠處,楚維珩與他的妻子沈氏正等着他們。

楚維珩與當年入京時相比,氣質越發沉穩,彼此拱手行禮後,沈氏親暱地領着楚維琳去見灝七太太。

灝七太太的院子裡,人人都是喜氣洋洋的,其中有些面孔,楚維琳熟悉,少不得喚了“姐姐”、“媽媽”。也有一兩位見了楚維琳就紅了眼眶,沈氏說,她們都是從前伺候過楚維琬的,見了楚維琳。就想起了從前的琬姑娘了。

正屋裡,灝七太太亦是唏噓不已,引了楚維琳坐下,聽她喚了聲“嬸孃”,就擁着她落了淚。

楚維琳的鼻子亦發酸了,她知道。灝七太太與那些僕婦一樣,對着她就想起了楚維琬,可她還是覺得暖心不已。

灝七太太哭過了,重新淨了面,與楚維琳說道:“不怕你笑話,我是想到維琬了。當年送她上轎,我就明白,除非我再去京裡,否則是再難見她一面了。她嫁的,畢竟是王府,與官家還是不同的。你來看我,我總覺得是維琬來了一樣……”

到底是在她身邊養了好些年的,楚維琬又是貼心孩子,灝七太太一直把她當親姑娘寵愛,怎麼會不想念呢?

“三姐姐也惦記着嬸孃呢,不能出京來看望您,三姐姐很是牽掛的。”楚維琳緩緩道,“我離京前去看了三姐姐,她還託我捎信給嬸孃。”

楚維琬的親筆信送了上來,灝七太太來來回回看了兩遍,又是激動又是難過,生生又要落淚了。

楚維琳見此,趕緊讓方媽媽把霖哥兒抱了進來,道:“嬸孃,這是我們霖哥兒。”

灝七太太也是當祖母的人,看見孩子格外親切,趕緊抱到懷裡親了親,霖哥兒不怕生,咯咯直笑,叫灝七太太歡喜不已。

有了霖哥兒在,話題也不會那麼傷感了。

楚維琳問起了楚維珠和楚維珂。

沈氏告訴她,兩位姑奶奶相繼出嫁的,雖也是嫁在了舊都裡,但各府有各府的規矩,這一回,也沒法回來相見。

楚維琳並不在意,她們堂姐妹之間算不上親密無間,如今又都有了彼此的生活,出嫁的姑娘在婆家多少都會有些難處,何必爲了自個兒,讓她們兩個難做呢。

說了會子家常,常鬱昀與楚維珩一道來了,等他給灝七太太見了禮,便由楚維珩夫婦引着,往各個院落裡給長輩請安去。

灝七太太關照道:“今日外頭有些風,彆着涼了,請了安就回來,我叫人擺了桌,都是你愛吃的。”

楚維琳笑着應了。

等他們出了院子,灝七太太與金媽媽道:“維琳瞧着啊,比前些年更好看了。”

金媽媽抿脣笑了,道:“女大十八變嘛,那年去京裡的時候,琳姑奶奶纔剛剛及笄,如今卻是嫁了人了,奴婢瞧姑奶奶與姑爺感情極好,婚後日子舒心,自然是越來越好看了。”

這話灝七太太聽得進去,應媽媽也趕忙說了些好話,灝七太太放下心來,道:“處得好就好了。維琳不是說,維琬和世子也處得很好嗎?信兒我也看了,估摸着九月裡又要添上一個小的,我想着啊,姐兒挺好的,已經有了哥兒了,兒女雙全嘛,可又想想,再添個哥兒。維琳的位子就徹底穩妥了……”

會這麼說這麼想的,是真心關心楚維琬的,金媽媽心裡清楚,與應媽媽一唱一和。叫灝七太太開懷許多。

楚維琳跟着沈氏一道,穿過了各房各院,其中少不得登船代步,叫她真正體會了楚維琬說過的去向長輩們請安也坐船的感覺。

沈氏是舊都貴女,也曾經和楚維琬一道玩耍過。這次因着楚維琳到訪,沈氏要討婆母歡心,向幾位老嬤嬤仔細打聽了楚維琬曾經生活,這一路,她都在向楚維琳介紹,這座大宅子裡何處有楚維琬的身影。

等再回到灝七太太院子裡時,已經是中午時分了。

花廳了備了席面,不僅僅是他們這一房的人,其他幾房的奶奶姑娘們也一道來吃酒,很是熱鬧。

楚維琳被幾位堂嫂們勸着多飲了幾杯。等散了席面,多少有些暈乎乎的。

灝七太太看在眼裡,讓人開了西跨院的小門,道:“西跨院那兒,從前是維琬住的地方,這些年沒有疏忽了打掃,都是乾淨的,維琳你去歇會兒,我叫人送醒酒湯與你。”

楚維琳應了。

幸虧喝得也不算太多,歇了會兒之後。就清明瞭不少。

等夜裡從楚府之中出來的時候,灝七太太依依不捨,拉着她的手叮囑了好些話語,又讓楚維珩夫婦送他們登船。

夜裡的楚家大宅。燈光盞盞,把這座百年老宅的青瓦灰牆染了一層柔光,瞧在眼裡,暖了心。

常鬱昀聽着漾開的水波聲,輕輕問道:“琳琳,你和嬸孃的關係很好呢。”

楚維琳聞言笑了。歪着頭想了想,道:“大概是因爲我的母親過世得早吧。”

江氏過世之後,京中楚府裡的那些伯孃叔母們,讓楚維琳明白什麼是算計,什麼是謀劃,親情,不曾體會到半點,更別說如母親一般的溫柔了。

唯一真心待她的,只有楚倫歆。

而這一世,雖然與灝七太太的接觸並不多,可她們之間,一來沒有任何利益關係,二來又因着楚維琬而彼此愛屋及烏,相處起來,還真有些母女一般的味道。

常鬱昀聽了這句話,笑容裡閃過一絲落寞,他知道楚維琳的意思,他又何曾不是呢?

大趙氏、塗氏、柳氏自有自的心思,他和楚倫歆的關係還算親近些,但他畢竟是男兒,也沒法像姑娘家一樣,去叔母那裡尋求些什麼。

回到船上時,夜已經很深了。

楚維琳站在甲板上看了一眼舊都風貌,心中多少有些不捨,她纔剛剛來,剛剛領略了舊都風情的一角,就不得不離開了。

本來,他們可以在舊都再停留幾日,可因爲之前在渝州的耽擱,沒有辦法再浪費時間,不得不做好了準備,等天色亮了之後,就啓程出發。

這一夜,楚維琳睡得很沉。

白日裡出過太陽,艙室裡又避風,流玉幾個便撤了一個炭盆,夜裡剛睡下時並不覺得冷,等到了半夜裡,就隱隱有些涼意了。

楚維琳沒有醒,身子卻不住往常鬱昀身上靠,尋了個舒坦位子又沉沉睡去。

常鬱昀卻叫她折騰醒了,握着握她有些發涼的手掌,趕忙把被子捂住嚴實些,收緊了箍在她腰間的手,又閉上了眼睛。

楚維琳醒時,聽見了水波聲,她皺了皺眉,常鬱昀已經不在艙室裡了,而她的身上,比昨夜裡多了一牀錦被。

看來,是她睡遲了,而水波聲陣陣,船應當行得極快吧。

舊都往江南去還有好些路程,楚維琳記得常鬱昀給她看過的水圖,這一路上會經過好些城鎮,只可惜他們時間緊,不好停留,要一直到了明州那裡,去拜訪了常恆淼從前的相識之後,坐着馬車去金州。

還要一個月呢。

常鬱昀在看書,楚維琳沒去打攪,登上甲板轉了轉。

太陽有些高了,三四月交接時,正是一點點暖起來的時候,尤其是白日裡,很是暖和,又過了舊都,氣候與京城裡也有些差異,等又行了五六日後,夜裡艙室裡基本就不需要點炭盆了。

沿岸垂柳落於水面,亦又落花相伴,楚維琳與李德安家的商量,把艙室從甲板下的一層挪到了上面一層來,這樣,白日裡開着窗,就能有春風陣陣拂面而來了。

雖不能上岸,但好歹還有頂層的艙室可以打發時間,楚維琳不是耐不住,一定要去湊什麼熱鬧的性格,倒是很適應這樣的恰意和隨性。

直到四月尾端時,終於入了江南地界,又行了兩日,停靠在了明州府渡口。

明州的熱鬧與其他地方的又不一樣了。

他們停靠的是內陸渡口,楚維琳聽常鬱晚說過,明州沿海,另有海路渡口,那裡的貨船會從外洋運來許多西洋貨,而明州人近水樓臺,見識的西洋東西比京城裡見多識廣的官家人多得多。

明州城畢竟是常恆淼當了多年官的地方,要拜訪的人多,就不能匆匆來匆匆走的,夫妻兩人搬入了常恆淼在城中置辦的一處小院。

看守小院的人,楚維琳不認得,常鬱昀是知道的,是塗氏的心腹,這些人以塗氏馬首是瞻,官家姓王,是個四十歲出頭的漢子。

王管家在院外迎了他們,楚維琳看了一眼王管家兩口子行禮問安,不由就撇了撇嘴。

這兩位當了幾年官家,當真把自個兒當成這院子的主人了不成?那笑容裡的排斥和防備,換作是誰都瞧得出來。

楚維琳不會費心思與王管家兩口子周旋,小住幾天而已,根本沒有折騰的必要。況且,她知道這等怠慢僅僅就是王管家兩口子自己揣摩塗氏心思做出來的行爲,以爲他們和塗氏在京中勢必是水火不容了的,可事實上,她和塗氏分明就是各走各的陽關道,纔不會在這等小事情上使絆子爲難呢。

吩咐底下人把院子裡收拾妥當了,楚維琳抱着霖哥兒回屋裡休息,常鬱昀去了書房,給要去拜訪的人家遞了帖子。

之後的幾日,夫妻兩人異常忙碌,等把常恆淼安排好的必須親自去拜訪的那些熟人們一一拜訪完了,楚維琳頗有些精疲力盡。

即便如此,還是要依着行程,安排了車馬往金州去。

等好不容易見到了金州城門時,楚維琳長長鬆了一口氣,總算是到了。(。)

第13章 改變第133章 烏龍(四)第209章 暗涌(一)第80章 姐妹第248章 性命(三)第288章 內情(二)第120章 婚期(一)第143章 出閣(二)第191章 變化(三)第51章 不同第136章 心意(一)第289章 內情(三)第340章 賀家(十四)第90章 福氣第306章 官司(十)第211章 暗涌(三)第153章 花凋(四)第302章 官司(六)第363章 求仁(六)第254章 準備(二)第279章 訊息(二)第332章 賀家(六)第66章 回報第287章 內情(一)第176章 轉折(六)第197章 變化(九)第230章 迷離(七)第163章 曝光(二)第332章 賀家(六)第313章 年關(一)第160章 年節(三)第238章 驚雷(七)第18章 流玉第96章 事發(三)第303章 官司(七)第360章 求仁(三)第13章 改變第321章 添喜(一)第251章 性命(六)第61章 黑臉第219章 驚變(四)第268章 意外(一)第76章 求醫第115章 香火(八)第147章 出閣(七)第115章 香火(八)第17章 罰跪第313章 年關(一)第167章 曝光(六)番外朱皇后第124章 姐妹(二)第130章 老太太烏龍(一)第246章 性命(一)第314章 年關(二)第210章 暗涌(二)第42章 走水第361章 求仁(四)第160章 年節(三)第264章 牽連(三)第254章 準備(二)第55章 姐夫第258章 準備(六)第338章 賀家(十二)第161章 年節(四)第306章 官司(十)第213章 暗涌(五)第236章 驚雷(五)第300章 官司(四)第154章 晦氣(一)第317章 年關(五)第359章 求仁(二)第312章 官司(十六)第110章 香火第83章 眼紅第367章 舊都(三)第2章 伯孃第352章 遠客(八)第62章 春宴第147章 出閣(七)第188章 坦白(二)第347章 遠客(三)第174章 轉折(四)第3章 孝心第47章 浮萍第193章 變化(五)第323章 添喜(三)第251章 性命(六)第109章 香火(二)第7章 赴宴第66章 回報第242章 算計(三)第108章 香火(一)第322章 添喜(二)第328章 賀家(二)第266章 牽連(五)第98章 事發(五)第236章 驚雷(五)第209章 暗涌(一)第160章 年節(三)第73章 緣由
第13章 改變第133章 烏龍(四)第209章 暗涌(一)第80章 姐妹第248章 性命(三)第288章 內情(二)第120章 婚期(一)第143章 出閣(二)第191章 變化(三)第51章 不同第136章 心意(一)第289章 內情(三)第340章 賀家(十四)第90章 福氣第306章 官司(十)第211章 暗涌(三)第153章 花凋(四)第302章 官司(六)第363章 求仁(六)第254章 準備(二)第279章 訊息(二)第332章 賀家(六)第66章 回報第287章 內情(一)第176章 轉折(六)第197章 變化(九)第230章 迷離(七)第163章 曝光(二)第332章 賀家(六)第313章 年關(一)第160章 年節(三)第238章 驚雷(七)第18章 流玉第96章 事發(三)第303章 官司(七)第360章 求仁(三)第13章 改變第321章 添喜(一)第251章 性命(六)第61章 黑臉第219章 驚變(四)第268章 意外(一)第76章 求醫第115章 香火(八)第147章 出閣(七)第115章 香火(八)第17章 罰跪第313章 年關(一)第167章 曝光(六)番外朱皇后第124章 姐妹(二)第130章 老太太烏龍(一)第246章 性命(一)第314章 年關(二)第210章 暗涌(二)第42章 走水第361章 求仁(四)第160章 年節(三)第264章 牽連(三)第254章 準備(二)第55章 姐夫第258章 準備(六)第338章 賀家(十二)第161章 年節(四)第306章 官司(十)第213章 暗涌(五)第236章 驚雷(五)第300章 官司(四)第154章 晦氣(一)第317章 年關(五)第359章 求仁(二)第312章 官司(十六)第110章 香火第83章 眼紅第367章 舊都(三)第2章 伯孃第352章 遠客(八)第62章 春宴第147章 出閣(七)第188章 坦白(二)第347章 遠客(三)第174章 轉折(四)第3章 孝心第47章 浮萍第193章 變化(五)第323章 添喜(三)第251章 性命(六)第109章 香火(二)第7章 赴宴第66章 回報第242章 算計(三)第108章 香火(一)第322章 添喜(二)第328章 賀家(二)第266章 牽連(五)第98章 事發(五)第236章 驚雷(五)第209章 暗涌(一)第160章 年節(三)第73章 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