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危局

餘額不足

樂驍勇奇兵突襲,一舉奪取通城,在戰術層面上講只是一場小小的勝利,但就是這場小小的勝利,卻引發了雪崩效應!直接導致了太平天國西征軍的崩潰。因爲通城是太平天國西征軍的儲糧重鎮,直接關係到西征軍的生死存亡。

在樂驍勇奪取通城的次日,韋俊便組織了一次悲壯的進攻,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回通城,但在樂驍勇部和胡林翼部的聯合夾擊之下,大敗,最終韋俊僅率兩千餘殘部沿長江南岸向東奔走。

武昌城裡的賴漢英和胡以晃聞訊也大驚失色,當即命石祥禎率一萬人出城,試圖增援通城,但遭到湘勇主力的迎頭痛擊,在湘勇炮火的猛烈打擊下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經此一役,太平軍士氣一落千丈,軍無鬥志,而湘勇則大受鼓舞,士氣大漲。至此,太平天國西征軍的命運再無法挽回,覆亡只是早晚之事了。

三日後,獲勝的胡林翼率軍抵達武昌城下與曾國藩的主力會師,是夜,曾國藩先期派出喬妝難民混入武昌的敢死隊殺開城門,湘勇大隊人馬長驅直入。士氣低落、缺乏訓練的太平軍迅速崩潰,激戰到天明,天國西征軍統帥賴漢英壯烈犧牲,副統帥胡以晃僅率不足萬人倉皇逃出武昌,連夜向東奔走……

是役,湘勇大獲全勝,斬首萬餘,俘獲無數,奪取器械糧輜堆積如山。曾國藩的威名頃刻間傳遍了整個華夏,無論是咸豐皇帝,還是洪秀全天皇,都永遠地記住了這個人的名字,而在一夜之前,此人僅僅只是個在家守喪的小小的吏部侍郎而已。

自三鄉練勇以來,曾國藩終於獲得了一場暢酣淋漓的大勝。站在硝煙未盡的武昌城頭,曾國藩回想起自練勇以來所經歷的種種磨難,不禁感慨頗多!

武昌克復,長毛西征軍遭受重創,紫金城裡的咸豐皇帝自然是龍顏大悅,但給曾國藩的聖旨裡卻沒有半句嘉獎之言,反而責令他剋日起兵東進,協同江南、江北大營合攻江寧,徹底撲滅長毛之亂。

不過,唯一令曾國藩欣慰的是,湘勇終於成了湘軍,有了皇帝欽封的建制。

曾國藩不敢怠慢,接到聖旨次日便整頓軍備,分水陸兩路長驅東進。

胡以晃於路收拾殘兵,在蘄州與燕王秦日綱的兩萬援軍會師,而能徵擅戰的翼王石達開也已經到了安慶,親自都督西線戰事,準備和曾國藩的湘軍決一死戰。

兩軍在田家鎮再度惡戰一場,最終以湘軍的大獲全勝告終,太平軍再次遭到慘敗,燕王秦日綱的兩萬援軍和胡以晃的一萬殘兵在此戰中幾乎損失殆盡,僅有燕王部屬,檢點陳玉成打了個小小的勝仗,擊斃了湘軍的一名營官,但這根本不足以改變整個戰役的失敗。

此戰之後,湖北全境克復,湘軍兵鋒直插江西,開始嚴重威脅太平天國的大後方。

在如此極端不利的局面下,石達開臨危受命,親臨九江都督戰事。石達開雖然年輕,但卻是個文武全才,爲人豪爽、重情重義,在太平軍具有極高的威望,是僅次於楊秀清的存在。

石達開經過仔細的分析和詳細的地形查探,制訂了周密的作戰計劃,終於在湖口大敗湘軍水陸兩師,曾國藩僅率五千殘部倉皇逃到南康府安頓下來。曾國藩一面派人回湖南征調援軍,一面以南康爲根據與太平軍展開周旋,並且發下毒誓,不收復九江、湖口,絕不返鄉。

但太平軍在石達開的指揮下,發動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戰役。石祥禎率一萬人爲左路,韋俊率一萬人爲右路,周國虞率五千水師爲中路,三路大軍齊頭並進,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一路攻克長江沿岸重鎮,田家鎮、蘄州、黃州等先期被湘軍攻下的城鎮再度落入太平軍之手。

太平軍兵鋒銳不可擋,留守綠營望風而遁,短短十數日間,太平軍便再度兵臨武昌城下……

而此時,剛剛被任命爲湖廣總督的塔齊布仍在趕赴武昌的路上,所率領八營綠營兵纔剛過嶽州,距離武昌尚有數百里之遙……

隨同塔齊布一起赴任的還有張亮基,他也被咸豐皇帝剛剛任命爲湖北巡撫。

塔齊布當即召集麾下將領,就地召開軍事會議,張亮基是湖北巡撫,也旁坐出席。

這時候的湖南綠營整編已經完成,常貴的第四營、鮑超的第七營、還有第一營已經被裁撤,一大批食空餉的將領被譴返回鄉,留下來的都是些能打仗的幹才。雖然在人數上少了些,只有不足一萬人,戰鬥力卻委實不能小瞧,尤其是秦漢的第六營,更是一羣嗷嗷叫的虎狼之兵,見誰滅誰。

在新兵訓練三月期滿之後的全軍大比武上,第六營出盡風頭。

無論是單兵格鬥、小團體格鬥、武裝奔襲、負重泅渡,還是大團體混戰,第六營都是獨領風騷,唯獨在水戰和馬戰這兩項上分別輸給了周公望的二營和樂驍勇的三營。五營營官德福隆不服,要和秦漢單挑,結果被秦漢打折了兩根肋骨。令人沒想到的是,德福隆事後非但沒有記仇,反而對秦漢敬佩有加,這一打居然還打出了兩人過命的交情。

“剛剛探馬來報,長毛僞國宗韋俊率軍一萬已達通城,前鋒康祿領精兵三千已經出現在武昌城效,長毛來得很快啊,比我們預期的快了許多。”塔齊布神色嚴峻,語氣低沉,“武昌不容有失,否則皇上饒不了本督,本督也饒不了你們。”

十一營營官陳通是個莽漢,大字不識一簍筐,聞言便開罵起來:“這要怪那羣笨蛋,這城是怎麼守的?沿江兩岸十幾個城鎮,竟然擋不住長毛半個月?這他孃的都是些什麼兵?都是紙糊的?還是泥捏的?”

塔齊布聞言蹙眉,沉聲道:“現在不是討論別人功過的時候,別人的功過自有皇上給他們評定,我們只要負責好自己的職責就行了。”

“總督大人,情況已經相當危急,我看我們還是加緊北上,爭取早日趕到武昌城內再說。”周公望爲人謹慎,說的話也是中規中矩,沒什麼新意,“長毛兵鋒正盛,我軍不可與之正面交戰,依靠武昌堅城拒守方是上策。”

“公望兄,只怕已經來不及了。”樂驍勇淡然道,“韋俊的前鋒康祿已經到了武昌城效,我們就是插上翅膀飛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飛到武昌去。現如今,只能寄希望於武昌城內的綠營守軍了,希望他們能夠堅持到我們趕到。”

“那幫豆腐渣早已經被長毛殺破了膽,只怕還沒看到長毛的影子便已經望風而遁了。”龐清冷然道,“把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是十分危險的,以卑將淺見,還是暫時按兵不動,待局勢明朗之後再行定奪。”

剛剛調任湖北巡撫的張亮基也忍不住想說幾句,他倒不是擔心武昌失守。既便武昌失守,責任也落不到他頭上,咸豐皇帝要砍頭那也是砍仍在任上的原湖北巡撫,和他全無相干!真正讓張亮基擔心的是他的準女婿——秦漢。

按照慣例,新總督上任之前,都會調一支精兵先到任地,按管總督衙門的日常防務,順便也算是示威一番,所以這支精兵往往都是總督手裡最精銳的精兵。塔齊布新官上任自然也不能免俗,便命秦漢帶了他的第六營提前十天開拔,此時早就已經到了武昌了。

心憂準女婿,張亮基忍不住插話道:“塔大人,秦將軍的第六營已到武昌,一旦武昌不保,第六營必然也難以玉全,倘若第六營有個損傷,只怕有損湖南綠營聲威,打擊我軍士氣。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局,本撫以爲,我軍應火速北上,爭取趕在長毛主力抵達之前開進武昌。”

塔齊布聞言一拍額頭,釋然道:“我怎麼忘記了他!有了秦漢的第六營,可保武昌無憂,相信長毛前鋒康祿的三千精兵也難以奈何他的六百虎狼之兵。”

德福隆也大聲道:“咱相信秦漢,這小子有一手,絕不會令總督大人失望的。”

“但六百人畢竟少了些。”樂驍勇起立沉聲道,“卑將懇請率本部一千精騎,連夜馳援武昌,定與秦將軍誓死捍衛武昌。”

“好。”塔齊布撫掌笑道,“有樂將軍率一千精騎馳援,武昌真可謂是安如泰山了。”

第47章 惡化第15章 衝突第6章 鬥智第9章 舞獅第34章 猛烈第9章 楚勇第12章 誘殲第10章 地獄第14章 酒肉第28章 形勢第23章 精兵第33章 亂戰第16章 亂戰第45章 悲壯第18章 肢解第36章 軍民第9章 添油第12章 告狀第3章 意第18章 演習第39章 勾結第17章 密謀第3章 湘勇第15章 雄心第14章 練兵第39章 談判第4章 選擇第4章 兵鋒第19章 疑慮第8章 羣毆第8章 新軍第40章 調整第17章 謀略第2章 剿匪第26章 殺戮第14章 局勢第22章 慘敗第38章 民心第7章 縱虎第8章 密談第44章 前奏第9章 楚勇第13章 炮擊第2章 驃悍第37章 慘敗第30章 美事第16章 誘敵第6章 命令第17章 捷報第41章 利器第17章 智取第5章 糜爛第13章 黑手第7章 驚險第8章 產業第4章 兵鋒第28章 大捷第9章 楚勇第11章 賭博第11章 消長第25章 壯烈第12章 告狀第11章 慘烈第11章 兵變第6章 決戰第1章 孔學第9章 進攻第9章 添油第12章 誘殲第19章 女人第14章 懸殊第10章 地獄第11章 賭博第26章 大義第2章 驃悍第24章 陷落第33章 遊擊第1章 思想第3章 意第20章 意志第14章 局勢第36章 困獸第40章 統一第46章 覆滅第20章 戰略第1章 思想第12章 泥潭第6章 鬥智第11章 料敵第4章 東征第2章 驃悍第14章 包圍第2章 糾紛第17章 捷報第20章 災難第10章 軍人第47章 惡化第20章 惡戰第5章 猜忌
第47章 惡化第15章 衝突第6章 鬥智第9章 舞獅第34章 猛烈第9章 楚勇第12章 誘殲第10章 地獄第14章 酒肉第28章 形勢第23章 精兵第33章 亂戰第16章 亂戰第45章 悲壯第18章 肢解第36章 軍民第9章 添油第12章 告狀第3章 意第18章 演習第39章 勾結第17章 密謀第3章 湘勇第15章 雄心第14章 練兵第39章 談判第4章 選擇第4章 兵鋒第19章 疑慮第8章 羣毆第8章 新軍第40章 調整第17章 謀略第2章 剿匪第26章 殺戮第14章 局勢第22章 慘敗第38章 民心第7章 縱虎第8章 密談第44章 前奏第9章 楚勇第13章 炮擊第2章 驃悍第37章 慘敗第30章 美事第16章 誘敵第6章 命令第17章 捷報第41章 利器第17章 智取第5章 糜爛第13章 黑手第7章 驚險第8章 產業第4章 兵鋒第28章 大捷第9章 楚勇第11章 賭博第11章 消長第25章 壯烈第12章 告狀第11章 慘烈第11章 兵變第6章 決戰第1章 孔學第9章 進攻第9章 添油第12章 誘殲第19章 女人第14章 懸殊第10章 地獄第11章 賭博第26章 大義第2章 驃悍第24章 陷落第33章 遊擊第1章 思想第3章 意第20章 意志第14章 局勢第36章 困獸第40章 統一第46章 覆滅第20章 戰略第1章 思想第12章 泥潭第6章 鬥智第11章 料敵第4章 東征第2章 驃悍第14章 包圍第2章 糾紛第17章 捷報第20章 災難第10章 軍人第47章 惡化第20章 惡戰第5章 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