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衝突

餘額不足

秦漢率隊剛返回大營,尚未來得及處置滯留營中不曾出操的那一千多士兵,塔齊布便急匆匆地前來找他,急聲道:“秦漢,你來得正好,馬上點齊人馬跟我進城,快。”

秦漢不敢怠慢,一聲令下,剛剛長途返回的士兵雖然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但還是不敢違抗秦漢的號令,強打精神勉力集結在一起。

塔齊布一看這羣疲憊之兵,忍不住皺緊了濃眉,說道:“算了,還是你我兩人快馬進城吧。”

直到縱馬疾馳在進城的官道上,秦漢才抽空問道:“大人,發生了什麼急事?莫非有不開眼的盜匪進攻省城?”

“哪有什麼盜匪,都是鮑超那個混蛋,這次本督一定不會輕饒了他。”塔齊布悶哼道,“本督再三嚴令,不得私自帶兵進入省坦,這廝非但不聽,居然還帶兵直闖城門,若不是巡撫衙門的師爺差人快馬來報,本督還矇在鼓裡呢,哼。”

“什麼?鮑超帶人直闖城門?”秦漢聞言一驚,道,“壞了,鮑超和黃冕之子黃冠華本就有些過節,這次莫不是衝着黃府去的?”

“黃府?什麼過節?”塔齊布嚇了一跳,滿臉疑惑地問道,“鮑超一介粗人,怎會和黃公子扯上關係?”

秦漢低嘿了一聲,將那天貢院街上發生的一幕說了一遍,塔齊布聽得臉色大變,急道,“壞了,鮑超定是以爲黃公子騙走了他的婆娘,所以興兵索要去了,快,我們得加快,一定要趕在事情變得不可收拾之前阻止這混蛋,否則他便是有十顆腦袋也不夠砍的。”

一路上,塔齊布又將鮑超昨夜跟他說的話講述了一遍。

兩人快馬加鞭趕到湘江畔,還沒過浮橋便看見一大羣士兵已經將桔子洲的黃府圍得水泄不通,鮑超宏亮的嗓門遠近可聞。

“黃冠華,你這個沒種的兔崽子,再不給老子滾出來,老子可真要帶人殺進去了。”

黃府內寂然無聲,只有一些手持兵器的家丁武師戰戰兢兢地站在圍牆上,望着府他水泄不通的綠營士兵,神色如土,受驚不小。

“他媽的,給老子轟門。”久候沒有回覆,鮑超漸漸不耐,厲聲道,“牆上的人聽着,誰要敢阻攔,老子就砍了誰。”

“住手。”

一聲斷喝陡然響起,幾名試圖上前砸門的士兵硬生生住手,所有圍在黃府正門前的士兵也紛紛順着喝聲轉過視線來,塔齊布和秦漢正快馬從浮橋上衝了過來,一個急停,戰馬人立而起,一連幾個急旋才收住腳。

翻身從馬背上躍下,塔齊布急步走到黃府大門臺階上,厲聲道:“秦漢,替本督將鮑超這廝綁了。”

“得罪了,鮑將軍。”

秦漢神色一冷,出手如電,將已經驚得呆了的鮑超制住,以事先準備好的麻繩捆了個結實。

直到秦漢率領鮑超的新編七營遠去,黃府的大門纔敢打了開來,驚魂未定的黃冕率領一家老小從門裡走了出來。

“黃公,本督御下不嚴,以致麾下將士驚嚇了尊架,說來真是慚愧。不過黃公放心,本督回頭定要嚴懲肇事的武官,給黃公一個交待。”

黃冕輕輕地搖了搖手,喘息道:“罷了,其中緣由,敝人也聽小兒說過了,此事錯不全在鮑將軍,小兒也負有一定責任,唯一希望者,鮑將軍以後再不要像這次這樣對普通百姓興師動衆,朝廷的士兵是用來殺敵報國的,而不是用來威嚇善良百姓的。”

“黃公教訓得是,本督一定嚴懲鮑超。”塔齊布恭敬地應道,“本督尚有軍務在身,不便久留,待來日再登門謝罪。”

“那敝人就不遠送了。”

***就在鮑超帶兵私闖省坦之際,消息傳到湖南,北邊的湖北省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徵湘軍統帥石祥禎入湘和曾國藩的湘勇作戰失利,引兵北返,卻配合左軍檢點陳玉成,在北王韋昌輝的指揮下,一舉攻克了武昌、漢陽,湖廣總督臺涌被打死,湖北巡撫青鱗喬裝難民從城中隻身逃出,日夜南下,前來水陸洲湘勇大營向曾國藩求救。

青鱗非常清楚,丟掉了武昌,咸豐皇帝一定不會放過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請求曾國藩的湘軍奪回武昌,他纔可能將功贖罪,逃過一劫。

這會兒,應曾國藩之請前來水陸洲商議軍情的湖南官員已經齊聚一堂,塔齊布也在第一時間接到了曾國藩的邀請,但他還沒來得及應約,便收到了鮑超率兵闖城關的消息,只得帶着秦漢臨時趕往桔子洲。

前往水陸洲的衆官員屁股還沒坐熱,快馬便送來消息,說是綠營軍官鮑超率兵私自進城,並且包圍黃府試圖行兇,幸好提督塔齊布及時趕到,才避免了一場慘案的上演。

“這個鮑超,只是一介莽夫,怎配統帥上千將士?這不,出事了吧?”曾國藩麾下陸勇營官王鑫素來自負、自視甚高,對塔齊布搞的以比武定營官的做法很有一些看法,說道,“統兵作戰,那是需要將領熟讀兵書韜略的,不是光憑武勇就能勝任的。”

“是啊,這件事情上,塔督臺是欠考慮了。”有湖南官員附和道,“招些山野村夫當兵也就罷了,還居然讓鮑超這樣毫無軍伍經驗更無學識的莽漢當營官,這簡直就是拿數千人的性命開玩笑,也太不負責任了。”

有官員更是激動地說道:“對,塔督臺雖然殺敗過長毛,是朝廷的有功之臣,可那也不能拿我們三湘子弟的性命視同兒戲,本官一定要上奏朝廷,請求皇上制止塔督臺的行爲,恢復綠營以前的編制。”

曾國藩神色清冷,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待衆人激動地議論了半天,他才淡然搖手道:“各位,這不過只是件偶然事件罷了,不值得大驚小怪。”

獨有巡撫衙門師爺左宗棠不發一言,只是他素來生性耿直,雖然嘴裡不說,臉上卻已經表露了他心中的不滿,這幫只知爭權奪利的酒囊飯袋,只看到諸如鮑超這般莽夫帶兵的壞處,卻沒有看到這次城南大營比武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直以來,市井百姓視綠營官兵如凶神惡煞,平時如瘟神般避而遠之,可自從大比武之後,風氣卻爲之一改,極大地改善了軍民的關係,百姓不再懼怕士兵,士兵不再欺壓百姓,這等和睦關係真乃數十年來所僅見。

左宗棠一向自視甚高,生平從未夸人,便是湘勇的統帥曾國藩也曾被他批得一無是處,當年在友人聚會上更是敢於當着衆人的面,數落已經是朝廷大員的曾國藩,唯獨在這件事上卻對塔齊布讚賞有加。

湖南巡撫張亮基也說道:“鮑超帶兵包圍黃府一案,我們還是等塔督臺來了之後說,現在不是談論這些雞毛蒜皮小事的時候。從長毛手裡奪回武昌,替朝廷盡忠纔是我們每一位臣子應盡的責職,曾大人,你說是不是?”

曾國藩連連點頭道:“張大人所言極是,收復武昌纔是重中之重,本官早想揮師北上,一舉剿滅兩湖境內的發逆,可一來糧草不繼,二來整頓尚未完成,和長毛決戰的時機並未成熟。不想這一時延誤,發逆竟一舉攻克武昌,當真是有些失算了。”

從武昌逃回來的青鱗便哀嘆一聲,神色落寞。

曾國藩語鋒一轉,接着說道:“好在現在一切都已經整備停當,本官及麾下兩萬精兵,隨時準備替朝廷盡忠捐軀。不過武昌城高牆厚,易守難攻,今天將各位請來,就是想和大家商議一下出兵的事,以便羣策羣力,拿出一個有效可行的方案來。”

應邀而來的湖南官員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便是湖南巡撫張亮基也是神色疑惑,不知道曾國藩此舉,葫蘆裡埋的什麼藥?軍情大事,哪有和毫不相干的地方官商量的道理?本朝還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

獨有師爺左宗棠胸中洞若觀火,對曾國藩的用意看得一清二楚。

當下左宗棠也不點破,起身朗聲道:“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那是曾帥及諸位將軍份內之事,決勝沙場摧敵鋒於正稅,那是湘勇將士的職責,卑等湖南官員唯一能做的就是替曾帥及兩萬湘勇兒朗搖旗吶喊,盡一切可能提供糧草銀餉,曾帥以爲然否?”

曾國藩等的就是左宗棠的後半句話,這數月他一直駐留水陸洲,一方面確實是因爲整編尚未完成,但更重要的原因卻是餉銀沒有差落,三軍若了沒有了糧餉,就好比壯漢餓着肚子,哪來的力氣打仗?但曾國藩並沒有立即搭話,他相信左宗棠既然放出話來,那必然還有下文。

果然,湖南巡撫張亮基慨然道:“大家同是朝廷命官,同替皇上效命,銀子用在哪裡都一樣是用,藩司尚有現銀十五萬兩,大人今日即可命人從府庫提走。不足部分,本官再設法向鄉紳們借調一些,挨日再差人送去。”

“對,湘勇走到哪都是我們湖南的子弟兵,我們湖南的父老鄉親絕不會讓他們餓着肚子打仗殺長毛的。”一些湖南官員也紛紛附和。

第18章 演習第1章 時勢第7章 策略第23章 大捷第10章 鮑超第4章 選擇第17章 民憤第31章 失利第30章 利器第14章 練兵第19章 默契第44章 前奏第11章 兵變第44章 前奏第2章 剿匪第15章 衝突第22章 擴軍第14章 勾結第36章 困獸第17章 密謀第22章 攻守第5章 混戰第22章 攻守第15章 危險第21章 重工第42章 奇計第32章 遭遇第13章 搶攻第35章 圍殲第9章 舞獅第12章 初臨第21章 爭功第18章 肢解第2章 剿匪第1章 時勢第43章 算計第2章 剿匪第1章 孔學第17章 民憤第18章 演習第20章 意志第4章 大戰第7章 決策第22章 爆發第20章 紀律第19章 女人第23章 精兵第21章 重工第22章 混戰第7章 驚險第17章 謀略第7章 懷疑第8章 新軍第7章 內訌第2章 命運第10章 不動第6章 運籌第43章 算計第28章 大捷第19章 打劫第6章 決戰第10章 震動第10章 不動第31章 失利第48章 圍點第13章 搶攻第17章 斬首第4章 兵鋒第3章 驍勇第3章 驍勇第10章 地獄第27章 屠殺第32章 遭遇第29章 空虛第10章 震動第21章 犧牲第1章 整編第9章 妥協第47章 惡化第8章 鎮定第37章 慘敗第15章 教育第28章 大捷第4章 選擇第19章 打劫第9章 楚勇第27章 俘虜第23章 狹路第2章 清末第15章 教育第12章 得失第19章 蟄伏第2章 驃悍第11章 料敵第1章 整編第35章 軍威第8章 羣毆第15章 危險第16章 亂戰第16章 大計
第18章 演習第1章 時勢第7章 策略第23章 大捷第10章 鮑超第4章 選擇第17章 民憤第31章 失利第30章 利器第14章 練兵第19章 默契第44章 前奏第11章 兵變第44章 前奏第2章 剿匪第15章 衝突第22章 擴軍第14章 勾結第36章 困獸第17章 密謀第22章 攻守第5章 混戰第22章 攻守第15章 危險第21章 重工第42章 奇計第32章 遭遇第13章 搶攻第35章 圍殲第9章 舞獅第12章 初臨第21章 爭功第18章 肢解第2章 剿匪第1章 時勢第43章 算計第2章 剿匪第1章 孔學第17章 民憤第18章 演習第20章 意志第4章 大戰第7章 決策第22章 爆發第20章 紀律第19章 女人第23章 精兵第21章 重工第22章 混戰第7章 驚險第17章 謀略第7章 懷疑第8章 新軍第7章 內訌第2章 命運第10章 不動第6章 運籌第43章 算計第28章 大捷第19章 打劫第6章 決戰第10章 震動第10章 不動第31章 失利第48章 圍點第13章 搶攻第17章 斬首第4章 兵鋒第3章 驍勇第3章 驍勇第10章 地獄第27章 屠殺第32章 遭遇第29章 空虛第10章 震動第21章 犧牲第1章 整編第9章 妥協第47章 惡化第8章 鎮定第37章 慘敗第15章 教育第28章 大捷第4章 選擇第19章 打劫第9章 楚勇第27章 俘虜第23章 狹路第2章 清末第15章 教育第12章 得失第19章 蟄伏第2章 驃悍第11章 料敵第1章 整編第35章 軍威第8章 羣毆第15章 危險第16章 亂戰第16章 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