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意志

餘額不足

黑雲壓頂、大雨傾盆。

遠近的羣山密林都被籠罩在磅砣的大雨中,這種天氣,連飛禽走獸都躲進了自己的窩裡,不願意出來。

可在一個山坳裡,卻黑壓壓地站着一大羣年輕漢子,暴雨淋溼了他們全身上下,再沒一處乾的。

秦漢就直挺挺地站在隊列最前面,雨水順着他的臉小溪般往下淌,豆大的雨滴勁急地打着他的臉,他甚至連雙眼都睜不牢,但他愣是將身形挺得筆直,紋絲不動。

“噗。”

一名學員終於堅持不住,身體搖了幾搖,倒在了地下。

秦漢不爲所動,那士兵只是虛脫,躺在地下休息片刻就會沒事了。秦漢不動,別的學員也沒一人敢動……

現在練的就是意志,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下都保持鎮定、堅決執行命令的頑強意志。

韋俊走到貼在牆上的巨幅地圖前,大聲道:“我們何不挑起洋人和清妖之間的矛盾?”

韋俊此言一出,衆皆譁然,石達開更是變色道:“俊胞你這是引狼入室!洋人比清妖尤要兇殘十倍。我們和清妖相鬥屬於同種同族之內鬥,所爭不過是正統之爭!可洋人卻是外種外族,他們是要亡我國家、滅我種族的,此事萬萬不可。”

韋俊淡淡一笑,回擊道:“藉助洋人不過是手段,並非目的。”

石達開道:“請神容易送神難!”

韋俊道:“殿下以爲,我們不請,洋人就不會來了嗎?”

石達開語塞,是啊,十多年前,洋人就是不請自來的,以後難保不會有第二次!畢竟十多年前,洋人已經嚐到了甜頭了。

韋俊重重一拍地圖,厲聲道:“洋人重啓戰端是早晚的事,咸豐妖頭想閉關鎖國,洋人卻要通商貿易,當他們的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就只能付諸以戰爭了!我們所做的,不過是將他們的矛盾更早地激化,將這場戰爭提前而已。”

洪秀全頓時來了精神,欣然道:“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韋俊道:“臣下判斷,洋人早有動手之意,所缺者不過藉口而已!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替洋人制造幾個藉口吧!臣下建議,派精幹力量南下潛入香港,行刺綁架有地位、有影響力的洋人,挑起洋人和清妖的紛爭,以洋人之貪婪、滿清之懦弱,紛爭一旦挑起,再要想平息就不會那麼容易了!到時候,天京外圍各路清妖又要抵禦洋人進攻,又要圍困我聖國,必然顧此失彼,我聖軍就可以從容應付了。”

“好!”洪秀全大喜過望,居然拍案而起,厲聲道,“太好了!這件事就由俊胞去辦理。”

韋俊應諾一聲,顧自去了。

洪秀全至此精神大振,居然恢復了一些往昔的氣概,招呼其餘將領圍到地圖跟前,說道:“一旦洋人和清妖之間起了紛爭,洋人必然會從海上發動進攻,最大的可能會選擇進攻廣州或者上海,如此一來,浙江的塔齊布所部、淮北的湘軍甚至包括江西的湘軍都將受到牽制,如果洋人北上進犯天津甚至是直搗天津、北京,這樣一來僧妖頭的蒙古騎兵以及勝妖頭的淮軍將肯定北撤拱衛北京,聖軍定要牢牢抓住這個機會,打一個漂亮的大勝仗,一舉擊碎清妖的包圍圈。”

石達開已經完全被韋俊的分析所說服,提議道:“天王,天京外圍各路清妖,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湘軍和塔妖頭的綠營,臣下自請秘密前往安慶對付曾妖頭,浙江塔妖頭的綠營極其剽悍,需昌胞親自出馬。”

既然是自己兄弟提出來的計劃,韋昌輝自然要支持,便點頭同意道:“等清妖亂了陣腳,臣當立即率大軍南下,與塔妖頭的綠營決一死戰。”

1856年10月底,太平天國國宗韋俊率敢死之士親赴香港,冒充海盜,乘亞羅號趁夜襲擊了停泊在港口裡的英國戰艦,經短時間激烈交鋒後,敢死之士大部壯烈犧牲、韋俊遁走,英軍士兵從亞羅號上搜出令牌一面,綠營水師制式腰刀十餘柄。

幾天後,在廣西西林傳教的法國人馬賴遇刺身亡。

11月初,英法兩國組成聯軍,藉口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不宣而戰,進犯廣州,第二次英法聯軍戰役爆發。

消息傳到北京,咸豐皇帝龍顏大怒,大罵這些該死的洋鬼子背信棄義、貪得無厭,當即讓恭親王草擬聖旨,命令閩浙總督塔齊布、兩江總督曾國藩派兵增援廣州。咸豐決心和洋人痛痛快快地打一仗,將道光皇帝受的鳥氣從洋人身上找回來。

塔齊布和曾國藩不敢怠慢,在接到聖旨的當天,便各自派出精兵連夜南下,準備救援廣州,可鐵漢軍的六營和李續賓的賓字營纔剛剛開到汕頭,便收到了廣州陷落的消息。救援廣州是不可能了,是否要奪回廣州卻需要三思而行!兩人一面放緩行軍速度,一面急報塔齊布和曾國藩,請示下一步行動。

英法聯軍在攻陷廣州後,實行了慘無人道的燒殺劫掠,將整個廣州城洗劫一空。

消息傳到北京,咸豐皇帝氣得當場吐血,大罵塔齊布和曾國藩督師不力,盛怒之下差點下旨斬了兩人,還是蘭貴妃在邊上苦苦勸住,最後咸豐皇帝下了死命令,讓兩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回廣州。

接到聖旨後,塔齊布和曾國藩在浙江義烏碰頭,商量奪回廣州大計。

曾國藩臉上盡是無奈之色,嘆道:“看來這回皇上是動了真怒了,字裡行間全無迴旋之餘地,如果廣州奪不回來,只怕你我項上人頭都得搬家了。”

塔齊布也嘆道:“誰說不是呢,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眼看長毛就要撐不住了,皇上他怎麼就分不清輕重緩急呢?洋人再折騰,他也不會危及我大清朝的生死存亡,可長毛如果緩過氣來,對我大清卻是致命的威脅哪。”

“是啊,皇上可真是糊塗了。”曾國藩仗着和塔齊布交情日深,說話也開始直白起來,“但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卻不能犯混,長毛始終是大清的心腹之患,絕不可掉以輕心!湘軍和閩浙綠營主力絕不能調動,奪回廣州還得另想辦法。”

“還有什麼辦法可想?”塔齊布無奈,說道,“眼下的兩廣地區,還有可堪一戰的綠營嗎?李續賓和鐵漢軍,加起來也不過四千人,怎麼可能是英法聯軍的對手?除非你我率大軍一起南下,不然廣州是斷無可能奪回的。”

曾國蕃急切起來,拍着桌子罵道:“葉名琛這個兩廣總督是怎麼當的?他的廣州水師呢?他的兩廣綠營呢?怎麼就這麼不經打!合兩廣軍力,居然頂不住一萬英法聯軍的進攻,真他孃的沒用。”

曾國藩一着急,粗話也來了。

塔齊布苦笑道:“我的曾大人,葉名琛都已經成了洋人的階下囚了,也算是爲國盡忠了,我們就不要說他了!倒是廣東巡撫桂柏和廣州將軍穆克德這兩個混蛋,居然獻城投降,實在罪該萬死,據說廣州城破之時尚有綠營兵兩萬之衆,城內百姓也是同仇敵愾、萬衆一心,完全還有一戰之力呀。”

“這兩個混蛋。”曾國藩氣得咬牙切齒,說道,“真是丟盡了他們祖宗的臉!想當年,八旗子弟是何等驍勇,不想到今日竟墮落如斯,嘿……”

塔齊布急得連連搓手,說道:“這該如何是好?”

曾國藩生了半天氣,發了片刻呆,最後還是嘆道:“若是再得半年時間,也許還能找出一支生力軍來,可眼下是真沒辦法了。”

塔齊布沉聲道:“曾帥是說秦漢的湘楚軍校生?”

曾國藩嘆道:“是呀,若是再過半年時間,秦漢訓練的第一期學員便可以編入湘軍作戰了,眼下卻是實在派不上什麼用場。皇上聖命非同小可,看來你我二人還是需一人率軍南下,留下來的人卻需格外小心,以免叫發逆鑽了空子,毀了目前的大好局勢。”

塔齊佈道:“圍困發逆事關重大,非曾帥不能勝任!還是下官率軍南下爲好。湖廣綠營主力我只率一萬南下,其餘所部由樂驍勇暫時統帶,由曾帥統一調度指揮。下官合同李續賓、鐵漢軍所部,亦有一萬四千人,應該可以和洋人周旋了!”

曾國藩沉重地點頭,倒也沒有和塔齊布爭這南下的差事,只是對南下的人數提出了不同看法,說道:“洋人船堅炮利,火器威力強大,一萬人還是單薄了些,最少也需兩萬人方可。”

“不能再多了。”塔齊布搖頭道,“眼下長毛雖然勢弱,可精銳尚存,一旦抽調過多兵力南下,必然會造成守備空虛,給長毛以可趁之計,還是小心爲妙哇。”

“也好。”曾國藩點頭道,“那下官就預祝塔帥馬到功成了。”

曾國藩和塔齊布在義烏商量收復廣州之時,石達開已經秘密到了安慶。

石達開康復的消息是嚴格保密的,秘密抵達安慶的消息也只有極少數高級將領才知曉。在抵達安慶的當晚,石達開就召集了周國虞、羅大綱、石祥禎、李秀成四人,密議破敵大計。

現在的太平天國和滿清,就像兩個武林高手,比的就是內功。

清軍步步爲營,扼守太平天國外圍的各處戰略據點,並不急於進攻,企圖憑藉其強大的國力將太平軍活活拖垮。

太平軍死守最後一小塊地盤,已經失去了戰略機動的空間,洪秀全又不願意分師遠襲以圍魏救趙,唯恐減弱了天京外圍的守備力量而加速太平天國的滅亡,結果就只能固守城池,戰略上陷於被動防禦,既使在局部地區偶爾轉入進攻,也改變不了整體戰略上的劣勢。

雙方就這樣陷入僵持,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但將來發展下去,太平軍凶多吉少。

太平軍的戰略空間小,糧草物資補充困難,天京城內的糧食供應已經出現困難了,最多能夠撐過今年,如果在新年後還不能獲得糧草補充,將士們就得餓着肚子打仗了。

石達開的到來,令李秀成等人十分振奮。

頗具戰略眼光的羅大綱更是已經猜到,翼王殿下此來安慶,必然是要有大的動作了!聯想起不久前,洋人在廣州的動作,塔妖頭和曾妖頭迫於咸豐妖頭的壓力,肯定會分兵南下,翼王殿下來安慶的目的也就不言可知了。

失去了一隻眼鏡的石達開身上多了股肅殺之氣,但對這四名高級將領還是十分客氣的。

“秀胞、虞胞、綱胞,禎胞,你們辛苦了。”

一句你們辛苦了,讓李秀成四人感動得差點掉下眼淚來,本想着天京來的翼王殿下定然是要嚴厲喝斥、追究九江失守的罪責了,沒想到石達開對九江失守的罪責隻字未提,反倒對大家這段時間的勞苦先勉勵一番。

“卑將等慚愧,有負殿下的期望。”李秀成臉上浮起羞愧之色,沉聲道,“西征失利、九江失守,實乃卑將等無能所致。”

石達開淡然道:“以前的失利不等於以後還會失利,九江失守還可以奪回來,這沒什麼好責怪的,勝敗乃兵家常事嘛。”

石達開的語氣裡透着一股異樣的豪氣,在他眼裡勝敗已成等閒,城池之得失亦不過是戰爭中的正常現象,這分豁達令李秀成等人聽了之後胸襟霍然開朗,數月來連在心頭的那分壓抑頓時煙消雲散,有着說不出的暢快。

羅大綱的眸子裡浮起一絲異樣,他明顯地感到今日的翼王殿下較之往昔已經不同了!看來,上海外效的這次意外受傷,讓翼王對戰爭的理解又進入了一層新的境界,這對聖國來說無異是一件幸事。

安慶有翼王殿下這樣的主將前來主持軍務,擊破清妖的圍困看來是指日可待了。

羅大綱不由得大受鼓舞,朗聲道:“殿下說得好,九江丟了我們還可以再奪回來,有殿下親自前來安慶坐鎮,兄弟們的信心更足了,卑將等一定誓死追隨殿下,打敗曾妖頭的湘軍,將湘軍趕回湖南去。”

“對,誓死要將湘軍趕回湖南去。”

李秀成三人亦目露厲色,朗聲宣誓,一股激昂的殺氣在大廳裡激盪,石達開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看來這四員主將的鬥志是重新鼓起來了!只要四人的鬥志飽滿,對聖國的事業充滿信心,那麼整個西線便已經有了獲勝的基礎了。

“好,很好,你們在經歷了這麼多挫折之後仍有這分雄心,本王十分欣慰。聖軍和湘軍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雙方的關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打敗湘軍是必需的。但湘軍不是紙糊的,曾妖頭更是個厲害的角色,怎樣擊敗湘軍,還需要細細商議。”

李秀成首先道:“殿下,當務之急是要補充武器裝備!先前連番受挫,我軍武備損失慘重,眼下安慶雖然集結了六萬聖軍,可火炮僅有三門、火槍不足一千,鋼刀鋼槍也不足兩萬件,許多弟兄根本就沒有武器,只能削了木刀木劍來充武器。”

“是呀,這是個大問題。”石達開聽了臉色凝重,“我們的兄弟都是好樣的,不怕死,作戰勇敢,可總不能讓他們空着雙手去和湘軍作戰哪。不過眼下聖國處境艱難、四面受敵,天京城內的武器供應也十分緊缺,想依靠天京供給武器裝備有些不太現實,我們……得另想辦法。”

羅大綱道:“天京供應不上,就只能指望去搶湘軍的了,可曾妖頭的湘軍結營十分嚴密,我軍根本無機可乘,此前卑將也曾試過幾回,可每次都是剎羽而歸,反而折損許多兄弟,當真是得不償失。”

石達開道:“是呀,曾妖頭的湘軍訓練有素,警惕性高,想劫掠他們的軍需,可能性不大,但在我們聖國周圍,除了曾妖頭的湘軍,還有其它的清妖,比如皖北的僧妖、淮北的勝(保)妖以及豫南的多(隆阿)妖等等。”

李秀成四人聞言一怔,石達開所說的清妖各部距離安慶都比較遠,如果長途奔襲,只怕有些不太現實。

將衆人的反應看在眼裡,石達開也不點破,淡淡一笑道:“當然,這只是一個提議,而非決議,況且眼下局勢雖然困厄,短時間內卻不會有什麼大的戰事爆發,清妖在等待我們困守愁城,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等待機會呢。”

羅大綱最先反應過來,聞言雙目一亮。

石達開微微一笑,朗聲道:“你們放心,這幾日內,南線清妖必有所變動,到時便是我聖軍反擊進機來臨了。”

第24章 清醒第10章 震動第12章 首戰第19章 打劫第33章 遊擊第13章 營官第7章 潰敗第23章 複雜第47章 惡化第25章 冒險第8章 餉銀第12章 鐵血第16章 亂戰第10章 軍人第18章 肢解第9章 楚勇第9章 舞獅第18章 制肘(一)第6章 運籌第17章 智取第16章 亂戰第11章 料敵第24章 慘敗第17章 謀略第18章 演習第25章 壯烈第10章 震動第10章 備戰第13章 營官第40章 統一第2章 剿匪第44章 前奏第40章 統一第24章 斬首第5章 猜忌第18章 制肘(一)第14章 包圍第9章 舞獅第3章 陰謀第3章 陰謀第5章 會戰第11章 消長第19章 打劫第7章 決策第6章 準備第4章 東征第28章 大捷第13章 炮擊第2章 命運第15章 危險第14章 勾結第3章 制衡第20章 紀律第2章 工商第27章 佳人第7章 立威第21章 重工第26章 大義第31章 機斷第14章 懸殊第11章 慘烈第19章 疑慮第6章 命令第4章 大戰第16章 誘敵第12章 得失第4章 兵鋒第16章 壯烈第16章 教訓第40章 統一第15章 衝突第24章 慘敗第16章 暴動第30章 利器第12章 首戰第25章 冒險第29章 爲將第14章 騰飛第20章 災難第9章 妥協第4章 兵鋒第1章 思想第15章 序曲第28章 偷襲第19章 女人第8章 戰敗第23章 精兵第5章 戰火第5章 出路第35章 圍殲第14章 懸殊第16章 密約第14章 局勢第16章 大計第8章 鎮定第13章 營官第17章 民憤第21章 重工第14章 移民第36章 軍民
第24章 清醒第10章 震動第12章 首戰第19章 打劫第33章 遊擊第13章 營官第7章 潰敗第23章 複雜第47章 惡化第25章 冒險第8章 餉銀第12章 鐵血第16章 亂戰第10章 軍人第18章 肢解第9章 楚勇第9章 舞獅第18章 制肘(一)第6章 運籌第17章 智取第16章 亂戰第11章 料敵第24章 慘敗第17章 謀略第18章 演習第25章 壯烈第10章 震動第10章 備戰第13章 營官第40章 統一第2章 剿匪第44章 前奏第40章 統一第24章 斬首第5章 猜忌第18章 制肘(一)第14章 包圍第9章 舞獅第3章 陰謀第3章 陰謀第5章 會戰第11章 消長第19章 打劫第7章 決策第6章 準備第4章 東征第28章 大捷第13章 炮擊第2章 命運第15章 危險第14章 勾結第3章 制衡第20章 紀律第2章 工商第27章 佳人第7章 立威第21章 重工第26章 大義第31章 機斷第14章 懸殊第11章 慘烈第19章 疑慮第6章 命令第4章 大戰第16章 誘敵第12章 得失第4章 兵鋒第16章 壯烈第16章 教訓第40章 統一第15章 衝突第24章 慘敗第16章 暴動第30章 利器第12章 首戰第25章 冒險第29章 爲將第14章 騰飛第20章 災難第9章 妥協第4章 兵鋒第1章 思想第15章 序曲第28章 偷襲第19章 女人第8章 戰敗第23章 精兵第5章 戰火第5章 出路第35章 圍殲第14章 懸殊第16章 密約第14章 局勢第16章 大計第8章 鎮定第13章 營官第17章 民憤第21章 重工第14章 移民第36章 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