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傀儡

餘額不足

自從進入湖北境內之後,駱秉章和官文就感到了明顯的不同!

在駱秉章治下的川康和官文治下的甘陝,用千里荒原、民不聊生來形容最爲恰當,就算是省府成都和西安,也是市井蕭條、百業荒廢!連年的匪亂耗盡了兩地的錢糧,也讓百姓們遭了大難,可銅錢軍和捻匪仍然猖獗。

如果不是萬不得已,駱秉章和官文也不想宣佈擁護軍政府,當個沒人官束的地方諸侯該有多好啊,可現實是殘酷的,自從滿清王朝垮臺之後,就再沒有外力支持他們對內的剿匪作戰了!勉強支撐了兩年,川康和甘陝政府便已經無力爲繼了,不得已只好宣佈擁護護國軍政府,希望藉助秦漢的護國軍,來剿滅境內的匪患。

駱秉章和官文雖然宣佈擁護軍政府,可在兩人的極力堅持下,兩地的軍政格局一切照舊,中央政府不得橫加干涉!而作爲中央政府,則有義務向地方政府提供必要之援助,以平息地方政府境內的匪患!

秦漢出於穩定西北局勢的考慮,就勉強答應了兩人的條件。但秦漢同時也提出了條件,中央政府可以給川康和甘陝必要的支持,但兩地高官必須到湖廣考察學習,實地借鑑湖廣地區的政策措施,以便在兩地推廣仿效。

“官兄,卑職記得1854年,你好像還在武漢當總督吧?”駱秉章一面觀看官道兩側繁忙的景象,一面向官文感嘆道,“時間才過了短短的六年,可如今的湖北,其變化真可謂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呀。”

“是呀,駱兄的記性真好。”官文也感嘆道,“記得六年前,長毛橫行湖北,戰事頻繁、民不聊生,那景象,當真是千里無雞鳴、鬧市無狗吠呀!可是現在,你看看,千里良田,耕作不息,炊煙處處、民生安怡,就說這腳下的道路,比起六年前也寬敞了許多倍啊,還有這道路上的商隊駝車,這等繁忙的景象,卑職也算是開了眼界了。”

駱秉章道:“這還只是湖廣的邊界地區呢,如果到了中央政府治所所在的武漢,還不知道會繁榮興盛成什麼樣子呢!我聽人說,武漢的碼頭上,往來的洋人商船可是排成好幾十裡的長隊啊,碼頭上的貨物也是堆積如山呀。”

官文點頭道:“是啊,經駱兄你這麼一說,卑職還真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武漢的盛景了,卑職還聽說,長沙的變化也是非常巨大呀!遙想當年,駱兄你曾經先後兩任湖南巡撫,此番故地重遊,就是不知道你這個以前的父母官還認不認得出哦?”

駱秉章搖頭笑道:“多少年前的事了,官兄真是取笑了。”

官文笑道:“那也不盡然,眼下你我都已經是軍政府的省主席了,也算是地方大員嘛,很難說有朝一日會調離別任,駱兄你被調回湖南任省主席也不是不可能啊,哈哈……”

駱秉章讓官文說得有些心動,便反擊道:“我看哪,是官兄你想調回湖北任湖北省主席吧?”

官文大大方方答道:“說不想那是僞心之語!看湖北發展得這麼好,百姓安樂、工商興盛,卑職很是眼紅哪。我們當官的圖的是什麼?除了個人的生活富足之外,也就是政績了!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能將自己治下的府地治理出湖北這樣的繁榮昌盛,也算是此生不虛了吧。”

駱秉章深以爲然,但想了想還是長嘆道:“官兄,你我只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嘍!我聽說,中央政府委派到各地的地方官都是從湖南大學畢業的畢業生,這些學生可不是以前滿清王朝時期的科舉儒生嘍,所學的、所想的那是完全不一樣,我們可能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嘍。”

“那也未必。”官文朗朗一笑,說道,“大不了我們再進一回學堂,也到湖南大學學習學習嘛,哈哈……”

駱秉章聞言也是一笑,搖頭道:“官兄倒是好性情啊,我怕是再進不得學堂嘍。”

1860年5月,就在護國軍主力和太平軍在皖南激戰正酣之際,大英帝國從本土增派的一萬援軍陸續抵達廣州,而從印度增援而來的一萬僕從軍也同期抵達,雲集在廣州的六國聯軍兵力增加到了史無前例的四萬五千餘人。

這也是大英帝國後勤保障所能夠承受的極限了!

英國雖然強大,但從本王到遠東的距離實在太過遙遠,要投送大量兵力所花費的代價,縱然是當時的世界頭號強國也感到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經過整編的護國軍第九師也進駐清遠,這樣一來,集結在廣東地區的護國軍兵力也增加到了三個步兵師外加一個騎兵團,從兵力上來講仍然處於劣勢,但差距並不是太大,因此總體的局勢仍是僵持不下,短時間裡,誰要想擊敗誰都是不現實的。

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後,華萊士少將最終選擇了豪斯所提供的第三套策略,扶持一部份人華人富豪望族成立傀儡政府,在初期,以聯軍強大的軍事實力保障傀儡政府的安全並逐步擴大傀儡政府的控制區域,最終實現以華制華的戰略目標,佔領廣東全境!

在洋人的支持下,佛山望族黃維華宣佈成立廣州臨時政府,並自任總統,其次子黃飛虎任廣東保安軍總司令。就在廣州臨時政府成立次日,遠在瓊崖的黃維華長子黃飛龍宣佈擁護臨時政府,率所部編入廣東保安軍,被黃維華任命爲保安軍副總司令。

龜縮南寧苟延殘喘的劉松山似乎也看到了擊敗護國軍的希望,宣佈擁護廣州臨時政府,所部也易幟改編爲廣西保安軍,並自任總司令。

由黃家牽頭,劉松山呼應,廣東境內的地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紛紛宣佈擁護臨時政府的統治,反對軍政府的領導,並相繼成立了大小不一、數量繁多的地方保安團,扯起和護國軍相抗衡的大旗,一時間,兩廣境內風起雲涌,殘餘的封建地主勢力和洋人勾結在一起,對護國軍的生存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護國軍的鬥爭環境日益變得複雜起來,他們既要面對六國聯軍的進攻,又要提防地方保安團的偷襲,還要時不時應付來自粵東北方向贛軍的騷擾,還有毒草般漫延的匪患,更讓護國軍剿不勝剿、頭痛不已。

清遠,護國軍指揮部。

機要秘書趙小草正將一面面黑旗插在地圖上,每一面黑旗代表着一支忠於廣州臨時政府的保安團,放眼整個廣東省,廣州外圍以及整個南部都已經插滿了密密麻麻的黑旗,也就是,這些區域已經完全控制在洋人扶持的臨時政府手裡了。

看着這些黑旗,秦漢也感到頭大不已。

看來要想掃清廣東境內的封建殘餘勢力,並不像湖廣甚至是江西貴州那麼容易!近五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聯軍的加入,讓問題變得複雜和困難起來!有了洋人撐腰,這些平時比狗還要溫順的孬種開始變得比狼還要兇殘。

護國軍的主要精力被強大的六國聯軍所牽制,不可能分出太多兵力去應付這些該死的雜種,可不收拾掉這些雜種,一旦讓這些烏合之衆最終整合起來,擰成一股合力,那麼這些該死的螻蟻也可能決了千里大堤。

該怎麼辦呢?

秦漢蹙緊眉頭,縱然他是未來人,急切間卻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放手發動羣衆是個好辦法,雖然護國軍在廣東地區的羣衆基礎並不牢固,但隨着護國軍和六國聯軍血戰連場,百姓們對護國軍的信任正在逐步增加,但這也僅限於廣州外圍一帶,在粵南、粵東等廣大地區,百姓們對護國軍仍然普遍地不信任。

而這個時代的資訊又極度匱乏,通信手段也極其落後,護國軍不可能指望廣東的百姓能在一夜之間一掃以前的愚昧變得開化起來。沒有廣大老百姓的鼎力支持,光靠護國軍區區三個步兵師,又沒有必要的後勤支援,是很難和近五萬六國聯軍相抗衡的!

“大元帥,先喝口茶吧。”

趙小草溫柔的聲音從聲後傳來,秦漢擡起頭來,趙小草美麗的倩影已經站在他跟前,手裡端着一盞熱騰騰的參茶。

秦漢蹙了蹙眉,說道:“草,我有點頭痛,你先幫我捏捏吧。”

趙小草將茶盞在桌几上輕輕放好,走到秦漢身後,纖細圓潤的玉指輕輕地按上了秦漢的太陽穴,熟練地按捏起來,從小草熟練的動作來看,她顯然精於此道,並且替秦漢服務了許多回了。

“大元帥,舒服嗎?”

小草一面細心地揉捏着秦漢的腦門,一面湊着他的耳朵問。

“舒服極了,你這迷死人的小妖精。”秦漢反探過雙手,捏着小草結實而又滾圓的屁股蛋,邪笑道,“又變大了許多嘛?”

趙小草嫵媚一笑,脆聲道:“這都是大元帥你的功勞喲。”

秦漢怔然心動,只覺渾身疲累盡去,反手將小草日趨豐滿的嬌軀扯過來,打橫放在自己膝蓋上,肆意輕薄起來,小草吃吃地嬌笑着,欲拒還迎,羞答答的樣子卻是格外地誘人……

第21章 重工第1章 殉國第36章 困獸第5章 糜爛第1章 危局第19章 蟄伏第12章 得失第20章 意志第42章 奇計第1章 擴張第30章 利器第30章 撤退第14章 懸殊第6章 邂逅第16章 暴動第1章 擴張第21章 爭功第19章 打劫第15章 掠奪第11章 消長第16章 亂戰第17章 出兵第15章 雄心第9章 楚勇第3章 驍勇第8章 餉銀第11章 賭博第16章 教訓第14章 練兵第1章 整編第16章 暴動第4章 攻克湘潭第10章 不動第27章 佳人第19章 默契第13章 炮擊第9章 歲入第19章 默契第28章 形勢第4章 選擇第3章 陰謀第31章 失利第9章 妥協第2章 轉型第4章 兵鋒第14章 懸殊第8章 新軍第13章 慘烈第2章 剿匪第1章 擴張第23章 大捷第16章 壯烈第19章 打劫第12章 鐵血第8章 戰敗第13章 慘烈第13章 營官第21章 得逞第16章 大計第19章 蟄伏第30章 撤退第18章 勞工第13章 忠告第15章 衝突第9章 歲入第33章 遊擊第24章 慘敗第7章 驚險第10章 佈局第39章 談判第15章 衝突第24章 陷落第10章 備戰第20章 火線第18章 制肘(二)第2章 糾紛第28章 大捷第26章 奇兵第20章 惡戰第21章 犧牲第2章 清末第22章 攻守第4章 兵鋒第1章 擴張第26章 大義第20章 紀律第17章 出兵第28章 大捷第45章 悲壯第19章 統一第15章 密約第28章 大捷第11章 兵變第13章 炮擊第38章 投降第1章 危局第26章 大義第34章 猛烈第11章 兵變
第21章 重工第1章 殉國第36章 困獸第5章 糜爛第1章 危局第19章 蟄伏第12章 得失第20章 意志第42章 奇計第1章 擴張第30章 利器第30章 撤退第14章 懸殊第6章 邂逅第16章 暴動第1章 擴張第21章 爭功第19章 打劫第15章 掠奪第11章 消長第16章 亂戰第17章 出兵第15章 雄心第9章 楚勇第3章 驍勇第8章 餉銀第11章 賭博第16章 教訓第14章 練兵第1章 整編第16章 暴動第4章 攻克湘潭第10章 不動第27章 佳人第19章 默契第13章 炮擊第9章 歲入第19章 默契第28章 形勢第4章 選擇第3章 陰謀第31章 失利第9章 妥協第2章 轉型第4章 兵鋒第14章 懸殊第8章 新軍第13章 慘烈第2章 剿匪第1章 擴張第23章 大捷第16章 壯烈第19章 打劫第12章 鐵血第8章 戰敗第13章 慘烈第13章 營官第21章 得逞第16章 大計第19章 蟄伏第30章 撤退第18章 勞工第13章 忠告第15章 衝突第9章 歲入第33章 遊擊第24章 慘敗第7章 驚險第10章 佈局第39章 談判第15章 衝突第24章 陷落第10章 備戰第20章 火線第18章 制肘(二)第2章 糾紛第28章 大捷第26章 奇兵第20章 惡戰第21章 犧牲第2章 清末第22章 攻守第4章 兵鋒第1章 擴張第26章 大義第20章 紀律第17章 出兵第28章 大捷第45章 悲壯第19章 統一第15章 密約第28章 大捷第11章 兵變第13章 炮擊第38章 投降第1章 危局第26章 大義第34章 猛烈第11章 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