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得失

餘額不足

結局果然跟王鑫預感的一樣,老湘軍的進攻不但在東門慘遭失敗,在其餘三個方向的進攻也均遭到了慘敗!

趙江南成功地發動了新餘城裡的民衆,以土地和糧食換取了這些憨厚的窮苦百姓的完全信任,將他們和護國軍的命運緊緊地捆在了一起!爲了捍衛自己的切身利益,數萬新餘百姓在趙江南的組織下走上了城頭,以簡陋的武器頑強地和湘軍展開了殊死搏殺。

在武裝民兵潮水般的阻擋下,湘軍的進攻很快便敗下陣來。

打到傍晚時分,王鑫不得不接受失敗的現實,第一次進攻新餘算是徹底失敗了!除掉損失了將近兩千精銳之外,他什麼也沒有撈到!巨大的反差深深地刺痛了王鑫,他怎麼也不想不通,先後投入四千精銳湘軍,卻居然攻不破僅僅只有一千人把守的新餘!

不但沒有攻下新餘,自己反而損兵折將,折損了將近兩千兵馬,仗打到這個份上,王鑫也算是栽到姥姥家了。

“大帥,怎麼辦?”部將張靈武焦急地詢問王鑫,“如果要繼續進攻,必須從東線抽調兵力了。”

“不可。”王鑫斷然搖頭道,“東線負責防禦護國軍的兩個主力團,絕不可妄動。”

“大帥,不如我們撤吧。”張靈武突然提議道,“就算攻進新餘,殺了秦漢又怎樣?大帥還打算向曾大帥領賞嗎?既然已經決定要單幹,又何必在這裡白白消耗寶貴的兵力?這不是替人作嫁衣裳嗎?”

“你懂什麼!”王鑫厲聲罵道,“不幹掉秦漢,你以爲我們能在湖南立住腳嗎?做夢吧你!”

“大帥,戰又不戰,退又不退,你倒是說說該怎麼辦?”

王鑫左思右想、毫無所得,只得嘆氣道:“先從東線調回一千人,重新組織包圍圈,還是將新餘圍起來,攻城的事慢慢再想。”

“大帥不可。”張靈武反對道,“時間不等人哪,一旦護國軍解決了樟樹的曾國荃所部,然後回師來襲,我軍將陷於萬劫不復之境!還有,大帥莫要忘了,護國軍裡還有一個獨立騎兵團,可到現在爲止卻像蒸發了一樣,影子都沒見,說不定這個騎兵團已經趕來新餘了。”

“不可能。”王鑫斷然道,“曾國荃在樟樹足有一萬裝備精良的精銳,護國軍雖然集結了六個主力團,但真正用於進攻的只有四個團,從兵力上分析,兩軍是不相上下,護國軍斷無可能在短時間裡攻下樟樹!不過,你說的獨立騎兵團,倒是個問題……”

張靈武急道:“是啊,一旦護國軍的騎兵團糾纏上來,我們怕是跑也跑不掉啊。”

王鑫眸子一陣亂轉,忽然道:“如果這個騎兵團能夠出現,今天早出現了!既然到現在還沒有出現,必然也是陷於混戰難以抽身了,你不必多慮,就按本帥說的去做。”

張靈武只得領命而去,臨出帥營的時候又長長地嘆息了一聲,心忖王鑫這廝生性多疑卻又剛愎自用,老湘軍只怕覆滅無日了!可憐羅帥辛苦創立的精兵,就要這樣毀在王鑫這混蛋的手裡了嗎?

戰報源源不斷地從前線送進了吉水湘軍大營。

聽到最後軍報,曾國藩日見衰老瘦弱的身軀猛地一顫,提在手裡的毛筆頓時落在桌案上,頃刻間便在潔白的紙張上染出了一團烏雲,就像現在曾國藩的心情一樣,烏黑而又沉重,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

“你……說什麼?”

曾國藩小心地看着羅澤南,希望是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或者是羅澤南這老東西慌里慌張,傳錯了話。怎麼可能?九弟統帥五萬大軍,坐鎮南昌,怎麼可能在樟樹被護國軍生擒呢!謠言,這一定是敵人惡毒的謠言,是用來動搖湘軍的軍心的。

羅澤南有些同情地看着曾國藩,曾國藩的心情他可以理解,但羅澤南更清楚,這絕非謠言,而是事實!曾國荃確實是被護國軍生擒活捉了,還有湘軍悍將鮑超戰死,這已經得到了從前線敗逃回來的殘軍的證實,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

“大帥,鮑超將軍陣亡,九帥被擒已經是事實了!樟樹一丟,最精銳的一萬精兵被全殲,湘軍全線被動,贛江這條生命線已經被護國軍從中截爲兩斷,陷於首尾難存的困境。”羅澤南道,“以卑職淺見,再不策動雲貴總督褚克昌和廣西督軍劉松山出兵,江西怕是……”

大營裡的所有湘軍將領和幕僚聞言盡皆色變,羅澤南雖然沒有說出下文,但誰都知道他的言外之意,曾國藩的神色頃刻間便陰沉了下來,就像六月裡的雷雨天,陰得讓人心驚,黑得讓人膽戰。

以沈葆楨爲首的贛系將領便紛紛鼓譟起來,樟樹既然已經淪陷,北上增援的計劃自然作廢,再和護國軍在吉水打下去已經毫無意義,便急切要求先撤回吉安休整,從長計議和護國軍的生死大戰。

曾國藩頹然竣坐回大椅裡,整個人彷彿在一霎間蒼老了十歲,顯出老人遲暮的晚景來,半晌才輕聲道:“全軍先撤回吉安,派人火速知會褚克昌和劉松山,說服兩人出兵合攻湖廣,進擊秦漢後方。”

在曾國藩決定策動褚克昌和劉松山合攻湖廣之時,新餘戰役也進入尾聲。

由於王鑫的剛愎自用,不聽從部將張靈武的建議,最終錯失了撤退轉移的良機,在樟樹戰役一結束,張大河的十二團和鄭建國的十一團便星夜西返,協同孫子良的獨立騎兵團,將王鑫的老湘軍主力合圍在新餘城東。

王鑫組織了三次突圍,都慘遭失敗。

最後,王鑫在絕望中崩潰,自殺身亡。老湘軍分裂,一部份在部將李元化的率領下企圖突圍南下,與曾國藩的大軍匯合,但最終被獨立騎兵團圍堵在野豬溝一帶,全軍覆沒!另一部約兩千人在部將張靈武的率領下投降,接受護國軍的整編。

1859年1月,田石頭在放過鮑超殘部南下增援之後,率領第九團喬妝鮑超所部北上,成功騙開守備空虛的南昌城門,南昌守將棄城逃走,留守的兩千贛軍不戰而降。1月中旬,田石頭部繼續北上與南下的第一師第三團在德安勝利會師,盤踞在贛北的曾國荃集團兩萬餘人龜縮進九江城裡,與南康大營的聯繫被徹底截斷。

從1858年11月東征以來,護國軍連戰連捷,已經成功地殲滅了近三萬湘軍,其中曾國荃的一萬精銳是曾國藩以洋槍洋炮精心武裝起來,是精兵中的精兵!論戰力,這一萬精銳足以抵得上十萬湘軍的半邊天!這一萬精銳的覆滅以及曾國荃的被生擒,對曾國藩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護國軍還趁勢攻陷了贛西、贛北的大片地區,曾國藩的湘軍被分割成了三塊,贛南湘軍大本營、贛東的李左集團、以及龜縮於九江城裡的曾國荃殘部。其中實力最強的南康大本營又陷於派系之爭,短時間裡,湘軍已經再無力對護國軍發起主動進攻了,秦漢的東征戰略意圖基本完成。

但由於倉促東征,許多主力團都補充進了大量新兵,還缺乏基本的戰術訓練,尤其是步炮協同方面更是不足,護國軍最終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劉勝的第二師最爲慘烈,在吉水、樟樹同時投入戰鬥的三個主力團基本上都被打殘,全師八千餘指戰員,最終倖存的不足三千人,減員幾乎達三分之二,田石頭的第三師也傷亡過半,只有秦漢兼任師長的第四師,由於成軍不久,在大戰中擔任預備隊,傷亡較小。

據最後統計,不計算蒙虎的第一師,護國軍損失兵力達一萬人左右,達東征軍主力的三分之一弱,軍需的消耗也相當驚人,炮彈的庫存再次見底,步槍子彈的供應也變得侷促起來!秦漢初步計算了一下,東征打到現實,花掉的軍費已經超過十萬兩銀子,這還沒把陣亡將士的撫卹金計算在內!按平均每名陣亡將士十兩銀子發放撫卹金,這又是一筆高達十萬兩銀子的鉅款。

但從大局考慮,秦漢認爲這次東征完全是值得的。

雖然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收穫更大!最現實的收穫就是打斷了曾國藩的脊樑,徹底打掉了湘軍對湖廣地區的威脅!解除了湖廣地區周圍最大的隱患。

比這更大的收穫,自然就是在實戰中成長起來的一大批老兵了!這一戰雖然慘烈,卻像一場優勝劣汰的淘汰賽,倖存下來的戰士都已經稱得上是老兵了,在殘酷的戰火洗禮中,一大批優秀的將士嶄露頭角,登上了護國軍的歷史舞臺。

其中最讓秦漢側目的就是湘楚軍校二期生,原十二團團長張大河,憑藉在樟樹一戰中的出色表現,在戰役一結束,就被秦漢破格提拔爲第四師的師長。

第6章 準備第16章 壯烈第32章 影響第9章 歲入第27章 佳人第4章 選擇第43章 算計第1章 時勢第2章 糾紛第15章 掠奪第32章 影響第23章 血戰第37章 阻擊第13章 陷阱第7章 策略第3章 君命第38章 民心第4章 貨幣第7章 立威第4章 大戰第34章 猛烈第23章 複雜第2章 驃悍第21章 情義第6章 朝議第28章 形勢第11章 錯誤第5章 混戰第13章 陰險第34章 血戰第9章 楚勇第7章 懷疑第48章 圍點第10章 不動第23章 複雜第11章 錯誤第31章 失利第18章 苦練第8章 新軍第25章 壯烈第24章 陷落第36章 軍民第29章 破軍第13章 慘烈第6章 準備第1章 擴張第34章 猛烈第35章 軍威第26章 大義第14章 練兵第16章 密約第13章 陷阱第5章 出路第19章 打劫第29章 爲將第11章 錯誤第30章 撤退第35章 圍殲第9章 妥協第21章 得逞第5章 混戰第19章 統一第9章 添油第13章 營官第19章 蟄伏第46章 覆滅第9章 歲入第18章 演習第33章 亂戰第3章 意第1章 孔學第13章 慘烈第2章 驃悍第14章 酒肉第48章 圍點第8章 新軍第6章 朝議第23章 複雜第18章 亂麻第35章 圍殲第3章 整風第11章 料敵第1章 危局第2章 命運第4章 選擇第13章 炮擊第45章 悲壯第7章 策略第25章 壯烈第21章 重工第26章 大義第20章 海軍第38章 民心第4章 攻克湘潭第6章 鬥智第29章 破軍第22章 擴軍第19章 疑慮第3章 意第25章 壯烈
第6章 準備第16章 壯烈第32章 影響第9章 歲入第27章 佳人第4章 選擇第43章 算計第1章 時勢第2章 糾紛第15章 掠奪第32章 影響第23章 血戰第37章 阻擊第13章 陷阱第7章 策略第3章 君命第38章 民心第4章 貨幣第7章 立威第4章 大戰第34章 猛烈第23章 複雜第2章 驃悍第21章 情義第6章 朝議第28章 形勢第11章 錯誤第5章 混戰第13章 陰險第34章 血戰第9章 楚勇第7章 懷疑第48章 圍點第10章 不動第23章 複雜第11章 錯誤第31章 失利第18章 苦練第8章 新軍第25章 壯烈第24章 陷落第36章 軍民第29章 破軍第13章 慘烈第6章 準備第1章 擴張第34章 猛烈第35章 軍威第26章 大義第14章 練兵第16章 密約第13章 陷阱第5章 出路第19章 打劫第29章 爲將第11章 錯誤第30章 撤退第35章 圍殲第9章 妥協第21章 得逞第5章 混戰第19章 統一第9章 添油第13章 營官第19章 蟄伏第46章 覆滅第9章 歲入第18章 演習第33章 亂戰第3章 意第1章 孔學第13章 慘烈第2章 驃悍第14章 酒肉第48章 圍點第8章 新軍第6章 朝議第23章 複雜第18章 亂麻第35章 圍殲第3章 整風第11章 料敵第1章 危局第2章 命運第4章 選擇第13章 炮擊第45章 悲壯第7章 策略第25章 壯烈第21章 重工第26章 大義第20章 海軍第38章 民心第4章 攻克湘潭第6章 鬥智第29章 破軍第22章 擴軍第19章 疑慮第3章 意第25章 壯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