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陰險

餘額不足

中國駐葉卡捷林堡方面軍司令部,整編十三師師長張運蘭和整編十五師師長秦中華正在商討軍情,自從北方戰區取消之後,秦中華身兼的戰區總參謀長也被卸任,調任大北方戰區北歐方面軍副總參謀長兼整編十五師師長,中俄大戰爆發之後,再兼中國國防軍駐葉卡捷林堡方面軍司令職。

秦中華將一分機要秘書剛剛送來的電報遞到張運蘭面前,說道:“方面軍司令部來電,要求我部至少再拖住俄中央方面軍三到六週,以給南北兩線的反攻爭取足夠的準備時間。運蘭兄,對於司令部的這份命令,你怎麼看?”

張運蘭神色凝重,搖頭道:“目前的局勢非常明顯,俄軍從中央突破的希望基本破滅,兩翼卻有崩潰之憂,如果亞歷山大二世沒有燒壞腦子,收縮兵力轉爲防禦是明智的選擇!我認爲,俄軍將肯定在一週之內撤軍,司令部給我們出了個難題啊。”

秦中華面帶微笑,不着邊際地說道:“是啊,司令部是給我們出了個難題,可誰讓蒙虎將軍是我們的頂頭上司呢,從蒙虎將軍的措辭和語氣來判斷,這份命令執行得執行,不想執行也得執行啊!很顯然,這不但是北歐方面軍的決定,也是大北方戰區和最高統帥部的決定啊,大總統的決心很明顯嘛,是想要一戰敲斷俄羅斯的脊樑骨哪……”

張運蘭也沉聲道:“是啊,目前的局勢對我軍非常有利,不過我軍的劣勢也是明擺着的,首先是兵力嚴重不足,然後是補給線過於漫長,兩大劣勢決定了我軍很難支撐一場大規模高烈度的對俄進攻作戰啊,大總統的戰略目標只怕很難實現。”

秦中華淡然道:“能不能最終實現預定的戰略目標,那是統帥部和戰區司令部考慮的事情,對於你我二人來說,只需要不折不扣地執行命令便可。”

張運蘭點頭道:“中華老弟說的也是,你我帶兵在外,難以統觀全局,自然難以窺知統帥部和戰區司令部的作戰意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上峰的命令。”

秦中華道:“還有一條,想盡一切辦法也要達成上級的作戰意圖!”

張運蘭道:“對,來,我們好好商量商量,怎樣纔可能將俄中央方面軍再牽制在葉卡捷林堡一線三週以上,這可是個不小的難題啊。”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秦中華目不轉睛地盯着敵我雙方的攻防態勢圖,沉聲道,“現在,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經過長達六個月的艱苦作戰,俄軍還剩下多少兵力?俄軍的糧草輜重,還足以支撐多長時間?”

旁邊的十五師參謀長王大雷不假思索地答道:“根據戰地偵察,第一次進攻作戰時,俄軍至少有六個集團軍共60餘萬人,其中包括六個騎兵軍團共12餘萬騎兵。在至後的第三、第五次進攻作戰時,陸續又從後方兩批次調集援軍,約有一個集團軍8萬餘人。俄軍與我軍交戰六個月,保守估計傷亡應在18萬人以上,其建制最完整的五個騎兵軍團又在三天前調走增援南北兩線,目前集結在葉卡捷林堡外圍的俄軍兵力應在40萬人上下。”

王大雷話音方落,另一邊的十三師參謀長也接着說道:“至於俄軍的糧草輜重,由於葉卡捷林堡通往俄羅斯腹地的道路狀況良好,在冬季雨雪天氣到來之前,俄軍的糧草供應不會有什麼問題。”

秦中華點頭道:“這麼說來,兵力上俄軍仍然佔據壓倒性的優勢,俄軍的糧草供應也沒有任何問題,唯一可能促使亞歷山大撤軍的因素就是南北兩線的不穩,一旦俄軍南北兩線崩潰,我兩翼騎兵軍團斜插俄中央方而軍側後,就可能截斷俄40萬大軍的退路,從而導致俄國局勢的大崩潰。”

張運蘭接着說道:“現在的問題是,俄軍南北兩線的敗退已經成爲事實,我北歐方面軍和中亞方面軍的六個主力師也正在向突破口方向大規模集結,這樣規模的集結是絕無可能瞞過俄國人的眼鏡的!局勢非常明顯,亞歷山大二世雖然向南北兩線派出了五個騎兵軍團的援軍,但絕不是寄希望這五個騎兵軍團能夠扭轉局勢、反敗爲勝,所圖者不過是延緩我騎兵軍團的攻勢,保障其中央方面軍後撤的通道罷了。”

王大雷道:“張師長所言極是,俄中央方面軍的撤退怕是難以避免了,可惜我軍兵力不足,難以分兵阻擊。”

十三師參謀長擊掌嘆道:“就算有兵可分,也沒有理想的阻擊陣地呀,司令部的這份命令還真是讓人爲難啊。”

“沒什麼好爲難的,沒有足夠的條件挽留俄中央方面軍,那我們大可以創造條件嘛!”秦中華指着地圖,微笑道,“大家看,目前的局勢是中俄兩軍陷於膠着,北、中、南三線犬牙交錯、亂成一團,總體來看,南北兩線我軍佔據優勢,中線我軍處於防禦態勢,戰役勝負的關鍵在於哪方首先突破對方的弱側,一旦俄軍南北兩線首先崩潰,俄軍就會全線陷入被動,同樣道理,如果我軍在中路首先失利,我軍也將陷於絕境,屆時不要說深入挺進俄羅斯腹地,連鎖反應之下,甚至連中亞和西伯利亞都會失守。”

張運蘭畢竟老謀深算,聞絃歌而知雅意,失聲道:“聽中華老弟的意思,莫非要擺出我葉卡捷林堡方面軍勢竭的假象,誘使俄中央方面軍加強進攻,意圖僥倖?”

秦中華撫掌笑道:“正是此意!運蘭兄,如果你是亞歷山大二世,此番興師百萬,幾乎是傾舉國之力來和我軍決戰,你就不希望俄軍大獲全勝?不,絕無可能!亞歷山大二世比誰都更希望俄軍獲勝,但凡任何一線勝機,他都量不願意輕易放棄的。”

張運蘭點頭,旋即皺眉道:“但問題是,如何製造我軍勢竭的假象呢?既要演得足夠逼真,又得避免演假成真,這尺度只怕很難把握啊。”

秦中華道:“那就是純戰術上的問題了,可供我軍選擇的方案很多,比如放棄葉卡捷林堡某一方向的防禦陣地,將俄軍放入葉堡與之巷戰,或者派小部隊主動突圍,造成我部難以爲繼、尋求突圍的假象等等。”

長沙,總統府。

秦漢緊皺眉頭,神色沉重,向黃冠華道:“這麼說來,陸軍的軍費支出已經嚴重超標,甚至影響到海軍的建設了?”

黃冠華攤手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最近兩年時間,和俄羅斯連番惡戰,如今戰線越拉越長,甚至延伸到了烏拉爾山脈以西,後勤物資從後方運往前線所需費用十分昂貴啊!以單兵伙食和彈藥計算,一名普通步兵在前線的基本生活所需的伙食成本加上運輸費用每人每天約需軍費2元(一元等於一兩銀子),如果作戰,加上彈藥成本和運費,每人每天所耗資至少10元,這樣一算,10個主力師將近十萬人,非戰時每天所需軍費將近20萬元,戰時更是達到100萬元,一年下來就是接近七千萬元哪!大總統,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哪!就去年而言,軍費支出已經佔據政府財政預算的10%了,今年只怕要遠遠超過這個比例了。”

秦漢皺眉道:“這麼說起來,問題已經是相當嚴重了。”

黃冠華無奈道:“問題要不嚴重,我也不會來找你啦,真要是幾百萬的事,財政部怎也湊得出來,可數千萬的賬目,小弟我就無能爲力了。”

秦漢道:“讓我想想……如今北美戰事逐漸平息,軍火貿易勢必要縮水。”

黃冠華叫苦道:“不止縮水這麼簡單,如今普魯士的軍火商正在世界範圍內爭搶我國軍火商的市場份額,爲了這件事,兩國的公使都快要動手打起來了。”

秦漢道:“這件事,我會讓外交部出面交涉,國內的勞工市場情況怎麼樣?需求量大不大?”

黃冠華道:“勞工市場倒是普遍短缺,由於大量血汗勞工的涌入,稍微有點錢的人都在各地辦起了工廠和礦山,在我國經濟大力發展的大形勢下,這些小工廠、小礦山經過這幾年的原始積累,規模迅速擴充,現在又反過來需要更多的血汗勞工。再加上政府部門公攤的勞工,保守估計,全國的勞工缺口都在二十萬以上。”

秦漢有些失望地說道:“勞工缺口才這麼點?看來有必要擴大勞工的缺口啊。”

“啥,還要擴大勞工的缺口?”黃冠華失聲道,“那會破壞勞工貿易的穩定,讓許多非法分子鋌而走險,將東南亞的土著販賣進內地!根據警察總署的統計,截止上個月底,非法買賣勞工案件比去年已經增加了三倍不止。”

秦漢道:“犯罪不是問題,我所需要的只是巨大的勞工缺口,唯其如此,纔可能在短時間裡籌集到足夠的軍費,既能保障陸軍的作戰,又可以維持海軍的建設。”

第2章 驃悍第22章 擴軍第15章 雄心第16章 暴動第48章 圍點第40章 調整第32章 影響第26章 殺戮第1章 孔學第13章 營官第10章 軍人第14章 勾結第37章 慘敗第35章 軍威第16章 大計第6章 地第21章 重工第3章 湘勇第6章 準備第17章 出兵第12章 首戰第11章 二流第2章 剿匪第23章 精兵第33章 遊擊第10章 佈局第17章 密謀第10章 備戰第30章 利器第28章 形勢第3章 整風第19章 蟄伏第4章 攻克湘潭第9章 歲入第7章 潰敗第6章 命令第23章 複雜第13章 炮擊第20章 災難第5章 綠營第28章 偷襲第21章 得逞第22章 擴軍第4章 重兵第3章 整風第5章 戰火第26章 大義第6章 決戰第1章 要務第1章 要務第12章 告狀第20章 海軍第46章 覆滅第1章 要務第38章 投降第19章 統一第42章 奇計第18章 苦練第4章 攻克湘潭第19章 疑慮第10章 鮑超第1章 整編第12章 告狀第6章 鬥智第13章 黑手第23章 大捷第20章 火線第41章 利器第28章 形勢第11章 兵變第17章 斬首第9章 添油第20章 戰略第45章 悲壯第22章 混戰第25章 壯烈第33章 亂戰第4章 大戰第15章 教育第7章 縱虎第44章 前奏第8章 通訊第14章 局勢第2章 剿匪第37章 慘敗第8章 羣毆第39章 談判第16章 精兵第30章 撤退第16章 大計第1章 時勢第18章 肢解第10章 佈局第23章 血戰第17章 捷報第3章 訓練第16章 亂戰第7章 縱虎第13章 陰險第27章 俘虜
第2章 驃悍第22章 擴軍第15章 雄心第16章 暴動第48章 圍點第40章 調整第32章 影響第26章 殺戮第1章 孔學第13章 營官第10章 軍人第14章 勾結第37章 慘敗第35章 軍威第16章 大計第6章 地第21章 重工第3章 湘勇第6章 準備第17章 出兵第12章 首戰第11章 二流第2章 剿匪第23章 精兵第33章 遊擊第10章 佈局第17章 密謀第10章 備戰第30章 利器第28章 形勢第3章 整風第19章 蟄伏第4章 攻克湘潭第9章 歲入第7章 潰敗第6章 命令第23章 複雜第13章 炮擊第20章 災難第5章 綠營第28章 偷襲第21章 得逞第22章 擴軍第4章 重兵第3章 整風第5章 戰火第26章 大義第6章 決戰第1章 要務第1章 要務第12章 告狀第20章 海軍第46章 覆滅第1章 要務第38章 投降第19章 統一第42章 奇計第18章 苦練第4章 攻克湘潭第19章 疑慮第10章 鮑超第1章 整編第12章 告狀第6章 鬥智第13章 黑手第23章 大捷第20章 火線第41章 利器第28章 形勢第11章 兵變第17章 斬首第9章 添油第20章 戰略第45章 悲壯第22章 混戰第25章 壯烈第33章 亂戰第4章 大戰第15章 教育第7章 縱虎第44章 前奏第8章 通訊第14章 局勢第2章 剿匪第37章 慘敗第8章 羣毆第39章 談判第16章 精兵第30章 撤退第16章 大計第1章 時勢第18章 肢解第10章 佈局第23章 血戰第17章 捷報第3章 訓練第16章 亂戰第7章 縱虎第13章 陰險第27章 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