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瑪瑪,玄燁沒有辜負您的期望……
大清江山,很好。
孩子們,也都很好。
孫兒這就安心的可以去見您和皇阿瑪了……
蒼老的手無力的垂下。
最先感受到的人是蛋蛋。
再次體會這種至親之人在眼前離開的感覺,血液凝滯冰冷到極點,似有無數把刀子在挖他的骨一般。
他瞪大了雙眸,眼睜睜的看着那滿頭華髮的人安詳的逝去,驟然淒厲的大喊:“皇!瑪!法!!!!!”
孩子驚懼悲痛的哭嚎聲響徹整個大殿。
衆皇子猛然從自己傷情啼哭的情緒中震醒,繼而呆愣的看着眼前的場景。
不可置信、驚懼惶恐、不知所措……各種慌亂的情緒飛快的自他們臉上閃過,最終具都變成了痛哭的神情。
個個悲痛欲絕。
撕心裂肺。
大清國的神,走了。
大清國的天子,駕崩了!
……
康熙五十一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皇上崩於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五十八歲。
這是一個陰冷寒涼的夜晚,寒風蕭瑟,席捲着大殿外的雪和葉呼嘯而過,衆人的心冰了一層又一層。
屋內的人手腳冰涼,呆滯着還未緩過神兒來。
蛋蛋已然悲痛的哭暈了過去。
十三爺派人通知了太醫去偏殿診治。
在此情況下,也只有一人最爲清醒。
隆科多幾乎一刻也沒有耽擱的傳令下去,當即死守住了暢春園,然後便修書一封,與四爺聯繫。
園子外,像是爆發了武裝叛亂,無數騎兵互不言語,皆都面目深沉的朝着一個方向狂奔而去。
京城形勢非常緊張。
步軍統領隆科多立即封閉九門,派兵戒嚴,安排周密。
直至早晨十點,四爺纔到達暢春園。
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宣佈康熙遺囑,命胤禛繼承皇位,是爲雍正皇帝。
侍衛們將康熙爺的遺體裝入御用車駕,擡回紫禁城。
隆科多先護送皇四子胤禛回紫禁城守靈,其他皇子非經傳旨不得進宮。
……
皇帝的喪被稱爲“凶禮”,和登基、婚禮、壽辰一樣重要。由禮部、鑾儀衛和內務司共同辦理,所耗用的錢財不計其數。
清朝從順治皇帝開始,歷代皇帝和后妃們的陵墓都選址在東陵和西陵兩地。一般都是皇帝生前就選擇好的風水寶地,作爲死後安葬的陵墓地址。
皇帝駕崩後要選擇吉時良辰入殮,當日小殮,屍體上要覆蓋陀羅經被。陀羅經被由西藏活佛進貢,一般用白凌子製作,上面印有燙金的梵文經被是黃緞織金,五色梵文,每一幅都有活佛念過經,持過咒。
皇帝的棺柩又稱梓宮,選用雲南產的金絲楠木製成,製作極爲講究,裝飾十分豪華。棺材製成后里裡外外要刷朝七七四十九道漆。
大殮後,棺柩停放在乾清宮,宮門外置丹旌,皇帝的丹旌是織金九龍綺。
皇帝駕崩爲國喪,要頒詔天下。
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也更給了有心之人抹黑作亂的時間。
四爺的嚴防死守,恰恰成爲對方作怪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