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

寒秋的蘇北平原上,雙方兩萬多名將士排着一個又一個方陣緩緩靠近!

這是一場沒有事先構築好的工事,一場沒有太多雜七雜八舊軍士兵參雜的純線列步兵正面對決,儘管江淮新軍是被逼着才迎戰,但是李鴻章花費了無數精力編練出來的江淮新軍並沒有辜負李鴻章對他們的期待。

在施清瑄帶着第一軍的步兵主力追上來之前,江淮新軍就已經是提前佈置好了陣型,諸多火炮也已經是準備妥當,提前佈置好的火炮也使得他們可以提前進行炮擊。

不過看着己方炮兵發射的炮彈一枚接着一枚落入中華軍的步兵方陣中從而造成大量殺傷的時候,李鴻章卻是沒有露出什麼高興的神色,更沒有和身旁的幾個幕僚一樣說出什麼‘打得好’之類的話。

反而是眉宇間持續皺緊!

因爲儘管己方的炮兵已經開始對中華軍的左翼進行猛烈炮擊,炮擊的效果也相當可觀,但是對面的中華軍的步兵方陣卻是彷佛沒有遭到任何打擊一樣,依舊是步伐堅定的向前推進!

對面那些穿着深藍色軍服的中華軍士兵們面對江淮新軍的炮擊,陣型不時被實心球炮彈犁出一道血肉鋪就的道路,但是一個士兵倒下後,後排的士兵自動不上,那麼是三排的士兵都倒下了,那麼兩側的士兵也會自動的靠近,繼續保持着嚴密的橫隊逐漸進入戰場。

彷佛那些被炮擊而倒下的士兵並不是他們的戰友一樣,那些前進的士兵甚至都沒有看倒下的戰友一眼,沒有去聽哪怕一聲受傷戰友的。

他們只是和往常一樣,步伐不快不慢,平穩的持續前進!

那些騎着馬遊走在方陣兩側的軍官們更是一個個冒着炮擊走在最前方,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

中華軍的步兵方陣中,不僅僅有着低級軍官指揮,那些高級將官們同樣也是走在己方部隊的前方,線列步兵的時代裡,高級將官甚至一軍統帥帶着軍隊親自發起衝鋒是非常普遍的事。而一場戰鬥下來,高級將官陣亡或者死傷是常有的。

看着這樣一支冒着炮火依舊繼續前進的軍隊,李鴻章是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戰鬥在持續進行,不過很快戰場的另外一側也是很快響起了隆隆炮聲,這是中華軍的火炮,儘管他們開炮的時間要比江淮新軍的炮兵要晚一些。

但是他們也是和中華軍的步兵一同進入戰場的,施清瑄可不是什麼愣頭青。可不會做出把炮兵仍在後頭,自己單獨率領步兵發起進攻這種魯莽的事來。

經過一番緊張的準備後。中華軍的那些戰爭經驗豐富的炮兵們也是陸續讓手中的火炮發射出一枚枚炮彈。

不過和江淮新軍依舊大規模使用實心炮彈不同,中華軍的炮兵們雖然也有使用實心球炮彈,但是也普遍使用榴散彈以及榴彈。

尤其是榴散彈,更是最近中華軍炮兵作戰時最喜歡發射的一種炮彈!

經過林德機器廠的多次技術改進,如今採用木質彈託,同時改進了延時引信後的榴散彈景觀在爆炸威力上受限於黑火藥而沒有太大的改進,但是準確爆炸的以及啞彈的機率上卻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一旦解決了引信問題後,那麼在實戰中,榴散彈\榴彈的殺傷效果在大多數時候是要超過實心炮彈的。

尤其是現在這種大雨之後的情況下。大雨過後不僅僅行軍的道路變得泥濘不堪,同時地面也是變得鬆軟起來,而鬆軟的地面對於嚴重依靠彈跳擴大殺傷的實心炮彈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實心炮彈在實戰中,想要更多的殺傷敵軍的有生力量,就非常依賴彈跳,如果讓實心球炮彈落在堅實的地面上會,它會進行彈跳。然後一直向前滾動,情況良好的時候甚至能夠貫穿一整個步兵連的縱隊。

但是如果是在鬆軟的地面裡,實心球炮彈的能量就會被鬆軟的地面所吸收,跳彈滾動的距離就會大幅度縮減,從而造成殺傷力大大降低。

正是考慮到目前的這種狀況,所以第一軍的炮兵們大幅度減少了實心球炮彈的使用。而是加大了榴散彈的發射。

榴散彈可不會受到地面鬆軟與否的影響,因爲它根本就不會滾動,甚至都不是在地面爆炸,榴散彈是在敵人的頭頂半空爆炸,然而依靠散發出來的小鐵球,鐵定以及彈殼碎片的衝擊來對人員進行殺傷。

這種炮彈對付沒有工事阻攔,同時有着非常緊密隊形的步兵方陣效果相當不錯。

當中華軍的炮兵也開火後。對面的江淮新軍的步兵方陣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一時間裡,雙方的數十門火炮持續發射,實心球炮彈,榴散彈以及榴彈不斷的落入雙方的方陣之中,然後帶走一片又一片的生命!

雙方如此猛烈的炮擊,對於雙方的部隊的心裡抗壓能力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畢竟現在雙方的步兵還沒有進行正式對決,但是卻都面臨着對方的炮擊,部隊持續減員,甚至有些步兵連倒黴一些遭到敵軍的火炮擊中轟擊,往往是捱上一陣炮擊後就是死傷慘重。

這種猛烈的炮擊如果是換成了其他部隊來,比如說中華軍的協防軍,又比如是清軍中的綠營等舊軍,估計早就崩潰了,絕對不能和現在這樣一邊承受着猛烈的炮擊,一邊保持密集的步兵方陣然後緩慢靠近。

儘管幾十年前拿破崙就說過火炮是戰爭之神,但是現實裡,如果大家的炮擊力量差不多,同時彼此的步兵又都是抗壓能力良好的線列部隊的話,那麼能夠決戰勝負的依舊是步兵方陣!

現在就是如此,中華軍的皇家陸軍作爲國內首支新軍部隊,其訓練以及武器裝備甚至是時期以及兵員素質都是首屈一指的。

而江淮新軍作爲國內最早效仿餘勝軍建立的新軍,乃是國內第二支成熟的新軍部隊,同樣採用聘請洋人訓練,採用洋槍洋炮的他們同樣戰鬥力不俗。

這兩支軍隊就是當今國內戰鬥力最強,同時也算得上是僅有的兩隻正規線列步兵軍隊,其他的練軍、鎮胡軍多少都有些欠缺。

而如此的兩支軍隊進行絕對,僅僅依靠炮擊是斷然無法徹底摧毀對方的抵抗決心的!

李鴻章看着雙方的距離從千米,再到五百米,再到三百米,此時對面的那些中華軍士兵齊齊停步,此時李鴻章就知道,決定勝負的時刻到了!(。)

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67章 協防上海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308章 勝了嗎?第1章 餘姚林家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647章 皇子所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57章 一路橫掃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348章 對策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341章 辦學難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
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67章 協防上海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229章 赴歐代表團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308章 勝了嗎?第1章 餘姚林家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647章 皇子所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57章 一路橫掃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348章 對策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708章 鉅艦對決(一)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341章 辦學難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