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中)

拿下古北口,關乎到大明北伐的成功與否,也只有拿下古北口,在對得起那些留下來用血肉阻敵的袍澤弟兄。

“快,再快!”都頭和十將們在隊列中大聲吼道,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已經沒有力氣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只能用這些單獨的詞來代替。甚至這些話對於埋頭奔跑的士卒們來說,也和周圍的風聲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長期以來的拉練,已經讓他們對於這些單調的詞語很是敏感,幾乎是下意識的加快腳步,再加快腳步,哪怕是雙腿斷了也要繼續向前。

“旅長,蒙古韃子!”不知道是誰眼尖,大喊了一聲。

整個道路上的腳步聲一下子平息,徐晨三步並作兩步衝上路邊的一塊大石,甚至不用千里眼就能夠看到,在這一條崎嶇的山路下面百餘丈的位置處,還有一條比較開闊的道路,通向南方,看上去應該是到中都的官道,而就在這道路上,有密密麻麻的黑點在快速移動,正是一隊騎兵。明軍在這附近根本沒有騎兵,自然只可能是蒙古人。

“快,古北口就在前面,蒙古韃子想要衝上去必須要走到咱們這一條山路上來,否則就沒有辦法到達山頂,居高臨下!”徐晨跳下大石,一把抽出佩刀,“火銃隊填裝火藥,弟兄們,跟老子衝!”

明軍將士已經累得很難發出嘶啞的吼聲,但是每一個人的腳步依然堅定,跟上徐晨。山下飛馳而來的蒙古騎兵顯然也發現了這一隊明軍,短暫的驚慌之後,幾名騎兵立刻調轉馬頭,沿着來路狂奔,而其餘的騎兵更是加步伐。

這兩條道路之間的距離不近,中間還有樹木遮擋,所以無論是明軍的火銃還是蒙古人的箭矢,在這時候都沒有辦法發揮多大的作用,雙方只能盡最大可能去搶佔不遠處的山頂。第一旅這八百精兵所走的山路,雖然崎嶇卻是直通山頂,而蒙古騎兵所走的官道實際上是在山谷中穿行,所以蒙古人想要衝上山頂,也得在不遠處一個山路和官道的交界處下馬步行攀登,所以誰先佔據那個交界點,誰就佔據優勢,能夠搶先一步。

徐晨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山坡,手中刀向地上一插,直接抽出來火銃,當時爲了以防萬一,徐晨在出發的時候就把火銃裡面填裝滿了火藥和鐵彈,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蒙古人的速度也不慢,還沒有衝到交界處,馬上領頭的一名百夫長已經直接從馬背上跳下來,徑直衝向山坡,只不過他終究還是晚了半步,當他衝上山坡的時候,徐晨也在同一時間衝了上來,只不過徐晨手中火銃的引線已經點燃。

火銃正正好好頂在了百夫長的胸口,一聲悶響之後,百夫長有如斷線的風箏,忽的飛下山坡,摔落在蒙古人馬前。此時已經下馬的蒙古士卒頓時紅着眼睛便要向上衝,而明軍弓弩手和火銃手也都陸續衝上山坡。

雙方几乎是同時扣動扳機、鬆開弓弦,箭矢呼嘯着刺穿胸膛,中箭的明軍將士從山坡上翻滾下去,而蒙古人更是不斷倒下。畢竟明軍之中很多人還沒有衝上山坡就已經點燃了火銃引線,到了山坡上正好直接施放,再加上居高臨下的優勢,自然能壓着蒙古人打。

一匹匹戰馬在如雨下的箭矢之中不斷地哀鳴着,而蒙古人被明軍的箭矢打的一直擡不起頭,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坐騎陸續倒下。一直等到頭頂上漸漸沒有了聲音,蒙古士卒才紛紛從戰馬屍體後面衝出來,便要向山路上衝,只不過還不等他們衝上山坡。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倏忽而起,甚至遮蓋住了蒙古人的殺聲。

所有蒙古士卒都驚訝的擡起頭來,原本處於半山腰上的一塊巨石已經被明軍用炸藥包攔腰炸斷,不但原本上山的道路被這從天而降的石頭阻塞,甚至還有不少亂石順着山坡滾落,直接撲向迎頭的蒙古士卒!

不知道誰先帶頭喊了一嗓子,山坡上的蒙古人驚慌失措的四下逃竄,根本顧不上自己搶佔古北口的任務了。那成百上千的石頭劈頭蓋臉砸下來,就算是鋼筋鐵骨的人也得三魂六魄去了七八。

徐晨並沒有在意那些山坡下逡巡的蒙古士卒,炸斷了這一條上山道路,蒙古人想要沿着這條路衝上山頂,至少要越過兩道天然或者人工的屏障,再加上虎視眈眈的明軍弓弩手,豈是那麼容易。而古北口作爲長城要塞,在內側尚且難以登山,更不用說外側了。依託陡峭的山崖以及哪怕是年久失修終究還是存在的長城城牆,徐晨有很大的信心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地勢上的優勢。

真正讓徐晨擔心的是,自己麾下能夠調遣的士卒太少了,要是徐晨現在麾下是全部第一旅將士,徐晨肯定有信心擋住哪怕是上萬蒙古韃子的進攻,但是現在畢竟徐晨身邊只有區區八百人,哪怕這八百人都是從第一旅當中遴選出來的公認精銳士卒,也難免在人數上太少了一些。

大明軍隊就算如何真的奉行精兵政策,也很難做到讓每一名士卒都可以以一當十,一旦蒙古韃子採取人海戰術,就算是第一旅這八百將士怎麼英勇,也早晚又被人家淹沒的一天。

站在山坡上環顧四周,那一條曾經隱藏在雲霧中的臥龍,已經近在咫尺,數百年來年久失修導致整個長城遠看尚且完整,但是放近了卻發現有的地方已經斷斷續續,很多磚塊都被人爲的拿走,顯然是附近村民在當時統治的朝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做的,畢竟對於女真人和蒙古人來說,真正的大本營都在關外,所以這阻攔中原和關外的長城,可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這些異族統治者也很清楚長城對於華夏的象徵,所以也不敢明面上對長城怎麼樣,採取一些暗中的鼓勵唆使勾當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好在這古北口到底是溝通內外的要塞所在,山上的長城尚且完整,敵樓和烽火臺尚且聳立,直衝霄漢,在這呼嘯的山風之中述說着其無聲見證的千百年歷史。

徐晨來不及欣賞這經歷了無數滄桑,見證了無數兵火的長城,快步拾階而上,而前面開路的幾名都頭已經收拾出來一處敵樓,放置輿圖等物品,作爲指揮所在。

不得不說古人選擇地方之巧妙,這敵樓看上去和其餘的烽火臺之類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正正好好佔據了長城盤旋直上山頂的拐角處,這也就使得這敵樓不但能夠很巧妙地看到峽谷之中的戰況,還能夠在衆多的敵樓和烽火臺之中隱藏自身,不至於如同山頂上的那個敵樓如此惹人注目,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被敵人的弓弩和投石機重點照顧。

“蒙古韃子想要在這些懸崖峭壁下攻上來沒有這麼容易,所以他們一共就只有兩種選擇,一個是沿着被咱們炸斷的那一條上山道路進攻,另一個就是仗着人多勢衆,在用大量箭矢壓制咱們之後,令其主力大軍直接在山谷之中強行通過。”負責前面探路的王翼周見到徐晨進來,急忙上前稟報。

徐晨知道這個小子不但從他爹爹那裡學會了不少兵法,而且從小就是鬼點子多,嘴角邊揚起一絲笑意:“那你倒是說說看,蒙古韃子選擇哪一種進攻方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王翼周怔了一下,旋即苦笑着說道:“旅長,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不過在某看來蒙古韃子採取這兩種方式混合進攻方纔是最有可能的。”

徐晨擡頭看了一眼輿圖上幽燕一帶大明和蒙古犬牙交錯的形勢,點了點頭“接着說。”

徐晨給了他這個機會,王翼周也不隱藏什麼,當即說道:“對於蒙古韃子來說,古北口就是他們之前計劃好了的撤退道路,一旦咱們進攻甚急,爲了保全實力,蒙古人很有可能選擇古北口撤退,否則蒙古人也不至於剛剛發現了咱們的蹤影,就不惜從錦州、從居庸關調集軍隊前來,意圖將咱們除之而後快,這實際上已經從側面上證明之前咱們對於古北口作用的猜測是正確的。意識到最有可能成爲撤退道路的古北口被咱們佔領,蒙古韃子肯定會有所調動,最有可能的是放棄和第一旅餘部糾纏,直接進攻古北口,畢竟消滅一個第一旅實際上並不重要,重要的還是能夠守住古北口。”

頓了一下,王翼周接着說道:“所以一旦得知古北口落入咱們手中,蒙古韃子十有八九會集中全力進攻,哪怕是以丟失錦州和居庸關作爲代價,畢竟伯顏和史天澤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麪對鎮海軍和天武軍的進攻,想要守住這兩個地方並不容易,還不如直接放棄了之後集中兵力進攻古北口,確保撤退道路,更何況對於他們來說,憑藉居庸關關隘尚且攔不住天武軍,讓這些軍隊掉過頭在平原上和天武軍作戰更是沒有勝算,還不如直接投入這古北口戰場,所以蒙古韃子剛開始一定會選擇全力進攻。”

徐晨忍不住一笑:“說得好,剩下的一半某也明白了,蒙古韃子拿不下這古北口,又四面楚歌,所以不得不強行突圍,所以你認爲蒙古韃子在之後會選擇第二種方法,直接從咱們眼皮子底下強行殺出去?”

王翼周撓了撓頭:“屬下所想正是如此,不過是屬下的愚見,還望旅長不要笑話。”

徐晨頓時在他頭上打了一下:“你爹爹平日都跟我們說他家小子紙上談兵的本事學會了不少,今日照某看來,這會的可不只是紙上談兵,要是紙上談兵都有這水平,估計咱們兩淮軍的將領們都是那紙上談兵的趙括了!”

王翼周嘿嘿笑了兩聲,而徐晨則肅聲說道:“好了長話短說,蒙古韃子這只是先頭隊伍,某估計用不了幾個時辰,蒙古韃子就知道這古北口被咱們拿下了,可以想象明天早晨一大早起來,這山下就已經黑壓壓一片。所以留給咱們的也就只有這個晚上。”

不只是王翼周,其餘幾名指揮使和都頭也紛紛湊上前,蒙古韃子對於古北口如此重視,得知古北口被明軍攻佔之後,十有八九會派兵支援。而明軍守衛古北口雖然佔盡天時地利,但是歸根結底只有八百人,而且沒有火炮和飛雷炮等大型火器作爲掩護,這幾個指揮使和都頭實際上心中都沒底。

徐晨站在敵樓中指着下面說道:“此處居高臨下,正好可以看到蒙古韃子從這條路上前來,所以雖然隱蔽,也很有可能是蒙古韃子重點進攻所在,尤其是敵樓下面就是那條山路,蒙古韃子很有可能沿着山路進攻,畢竟相比於幾乎垂直的山崖,這被亂石遮擋的山路終究是好攀登一些,所以咱們的主要兵力還是要佈置在這山路兩側,尤其是弓弩手和火銃手,某要求你們今晚必須要挖出來足夠的壕溝和坑窪,從而確保藏人,並且能夠盡最大可能防止蒙古韃子弓弩箭矢的射傷。”

這是葉應武在那一道改變了第一旅命運的旨意當中特意囑咐徐晨的,在古北口依託長城開挖壕溝和坑地,並且藉助天然的岩石和原本的長城修築掩體和防線,從而形成前後互相依託呼應,能夠勾連的防禦體系,也讓第一旅可以不用淡淡憑藉長城這一道防線進行防守。畢竟蒙古韃子一旦發動猛攻,長城一條防線被突破就意味着古北口失守,未免有些太託大了,所以葉應武也就索性把後世的塹壕祭了出來。

就算是古北口這一帶多石頭,想要開挖阡陌縱橫的塹壕沒有那麼容易,終歸是可以給將士們提供不少躲避箭矢的地方,明軍死守古北口,主要缺的還是人,只要能夠盡最大可能保全將士的性命,自然就能支撐更長時間,而一樣的,只要蒙古人能夠把山上的明軍全部殺死,自然也能拿下古北口。

所以到時候蒙古人必然不會吝惜箭矢。

幾名指揮使和都頭都點了點頭,而徐晨緊接着指向周圍的幾處烽火臺:“這幾個地方正好居高臨下,可以俯瞰道路或者峽谷,也必然是蒙古韃子重點招呼的地方,或許蒙古韃子第一天前來,來得倉促,還不會攜帶多少大型器械,但是我們很難保證第二天、第三天也不會看到投石機之流的身影,所以這些重要的瞭望哨以及堡壘的存在就很重要了,所以咱們今天晚上就必須未雨綢繆,加固這些已經上百年沒有修理的烽火臺,否則到時候被蒙古韃子用投石機掀翻可就貽笑大方了。”

頓了一下,徐晨緊接着指向那些山坡上的荒草:“這些道路兩側的荒草蒙古韃子很有可能拿來藏身,同時也會擋住咱們弓弩手和火銃手的視線,全都放火燒掉。”

指揮使和都頭沒有絲毫猶豫,紛紛領命下去了。而徐晨緩緩地靠在牆壁上,這幾個時辰的長途跋涉再到最後給蒙古韃子的關鍵一擊,徐晨連軸轉一直沒有停下來,現在終於能夠歇一口氣,疲憊就像黑暗之中無聲無息蔓延的觸手,想要將他拖入無底洞中。

狠狠晃了晃腦袋,徐晨將目光投向外面,黑暗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籠罩了長城內外。

“老子給你們準備了這麼豐盛的宴席,可不要讓老子失望。”徐晨按住刀柄,嘴角邊露出一絲猙獰的笑容。

第二百二十七章 進退反覆何彷徨 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中第六十七章 青石路遠 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別四月終得還第五百三十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三拜天地姻緣成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第五百零二章 庭下如積水空明第五百六十六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六部挽袖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難做旁人壁上觀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運河通南北第八十四章 整軍備武 下第三十五章 願隨天武旗第四十二章 赤血染青山 上第六十九章 乾坤朗朗 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二百零六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中第三百八十章 笳鼓萬貔貅(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忘戰者必危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上第二十四章 把柄落手中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龍戰於野 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門多恩怨 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二百一十一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上第三十七章 驚變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上第八十八章 江上故人凌波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帆渡海來第八十三章 整軍備武 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門泊萬里船第五百零九章 雲邊雁斷胡天月第二百九十一章 棋子空敲落第二十七章 履新興國軍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上)第五百零五章 威風百虎齊奔箭第五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三百七十六章 覆巢無完卵(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下)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九十五章 燈火一豆幾人談第四百八十章 雪蓮巧玲瓏第十四章 惟願海波平 下第七十章 乾坤朗朗 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浪向海天涌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四百章 斷橋聽雪聲第八十六章 恩怨難分 中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臣請執旗行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三百七十一章 毅魄歸來日第一百六十章 多景樓上笑古今 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下)第五十章 密雲不雨 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下)第五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洗瘴蠻煙(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上)第二百零七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戈壁星辰動第三百一十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上)第二十四章 把柄落手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中)第三百六十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洗瘴蠻煙(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春江潮水連海平第四百九十八章 決戰合蔡鎮(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三百零五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下)第三百四十章 繁紅一夜經風雨(上)第五百零八章 誰識帝王真面目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蠻煙(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陋巷織布聲第五百三十五章 燕雲遼海塵萬丈(上)第五百零八章 誰識帝王真面目第四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中
第二百二十七章 進退反覆何彷徨 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中第六十七章 青石路遠 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別四月終得還第五百三十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三拜天地姻緣成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第五百零二章 庭下如積水空明第五百六十六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六部挽袖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難做旁人壁上觀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運河通南北第八十四章 整軍備武 下第三十五章 願隨天武旗第四十二章 赤血染青山 上第六十九章 乾坤朗朗 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二百零六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中第三百八十章 笳鼓萬貔貅(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忘戰者必危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上第二十四章 把柄落手中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龍戰於野 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門多恩怨 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二百一十一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上第三十七章 驚變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上第八十八章 江上故人凌波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帆渡海來第八十三章 整軍備武 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門泊萬里船第五百零九章 雲邊雁斷胡天月第二百九十一章 棋子空敲落第二十七章 履新興國軍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上)第五百零五章 威風百虎齊奔箭第五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三百七十六章 覆巢無完卵(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下)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九十五章 燈火一豆幾人談第四百八十章 雪蓮巧玲瓏第十四章 惟願海波平 下第七十章 乾坤朗朗 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浪向海天涌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四百章 斷橋聽雪聲第八十六章 恩怨難分 中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臣請執旗行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三百七十一章 毅魄歸來日第一百六十章 多景樓上笑古今 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下)第五十章 密雲不雨 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下)第五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洗瘴蠻煙(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上)第二百零七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戈壁星辰動第三百一十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上)第二十四章 把柄落手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中)第三百六十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洗瘴蠻煙(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春江潮水連海平第四百九十八章 決戰合蔡鎮(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三百零五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下)第三百四十章 繁紅一夜經風雨(上)第五百零八章 誰識帝王真面目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蠻煙(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陋巷織布聲第五百三十五章 燕雲遼海塵萬丈(上)第五百零八章 誰識帝王真面目第四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