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戰神王翦

鐵鷹銳士,是秦國最爲尖端的武力,放眼天下,也沒有一支精銳能與之相比。只不過,鐵鷹銳士的培養太難了,需要花費大量的金,即使以秦國的雄厚財力,也不過培養了千把人。

這次攻趙,二十萬秦軍也不過只有一百名鐵鷹銳士,王陵全部集中起來,也包括他的親衛,用來攻城。

不用想也知道,趙國會在城頭上佈下精銳,攔截秦軍,坡道雖好,仍是一場苦戰。好鋼用在刀刃上,是該派出鐵鷹銳士了。

這一百鐵鷹銳士個個身材異常高大,如同鐵塔似的,走起路來,如同巨錘撞擊地面,發出“咚咚”的聲響,很是驚人。

鐵鷹銳士清一色的鐵兵鐵甲,頭戴鐵兜鍪,身着鐵甲,手戴一雙精工製作的皮手套,整個人,只有一雙眼睛露在外面,乍一瞧之下,如同鋼鐵怪獸。

背上一張一人來高的鐵胎硬弓,還有粗大的勁矢,腰間挎着一把三尺多接近四尺長的闊身重劍。這重劍,是專門爲鐵鷹銳士打造的,重達三十斤(相當於現在的十五斤)。

鐵鷹銳士散發出驚天的氣息,如同遠古兇獸,極爲驚人。一百鐵鷹銳士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如同一道鋼鐵長城,給人不可撼動之感。

在鐵鷹銳士正中,是鐵鷹劍士的百夫長,身材最爲高大,氣勢最爲驚人,整個人如同頭洪荒巨獸,讓人不敢逼視。一雙眼睛如同銅鈴,轉動間如同實質般的目光很是駭人。

“鐵鷹銳士,了得!了得!”秦異人一直以鐵鷹銳士爲目標進行訓練,花費了大量的金,到眼下爲止,別說成爲鐵鷹銳士,他連鐵鷹劍士都還有差距。

他不是第一次見到鐵鷹銳士,在司馬梗前來邯鄲時,他就見識過鐵鷹銳士了,再次見到鐵鷹銳士。仍是一陣心驚,忍不住贊好。

在鐵鷹銳士身後,是三百鐵鷹劍士,他們也是秦軍的精銳,清一色的鐵兵鐵甲,氣勢極爲不凡。但是,與鐵鷹銳士比起來,仍是有所不如。

鐵鷹劍士再進一步,就是鐵鷹銳士了。但是,鐵鷹劍士畢竟沒有踏出這一步。實力與鐵鷹銳士有不小的差距。

在鐵鷹劍士後面,是一支秦軍精銳,這是千挑萬選的,他們將會擔任支援任務,一旦鐵鷹銳士得手,他們就會蜂涌而入,擴大戰果。

在鐵鷹銳士即將出發之際,城頭上的趙軍也在部署,一隊五百人的紅衣劍士被調了過來。紅衣劍士。是趙國最爲精銳的軍隊,人人千挑萬選,身手不凡,裝備精良。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出現在戰場上,即使長平大戰,紅衣銳士也未開赴戰場。因爲他們要擔負守衛趙國王宮的任務。

眼下,鐵鷹銳士即將出擊,一般的趙軍壓根兒就擋不住,只有出動紅衣劍士了。

信陵君站在紅衣劍士後方。緊抿着嘴脣,很是緊張。紅衣劍士能否擋住鐵鷹銳士,他也沒有底。紅衣劍士與鐵鷹劍士是同一個級別,與鐵鷹銳士仍是有差距。

“鐵鷹銳士,出擊!”眼看着,秦軍已經鋪好土,可以衝殺了,王陵果斷的下令。

黃石公手中的令旗一揮,乾脆利索,漂亮之極,軍令傳下去了。

鐵鷹銳士的百夫長,猛的拔出腰間重劍,一道耀眼的劍光陡然出現,奪人目睛,猛的朝邯鄲城頭一指,如同驚雷閃電劈向前方,鐵鷹銳士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對着邯鄲城頭撲去。

鐵鷹銳士迅捷異常,動若驚雷,快逾閃電,如同下山的猛虎般,一往無前。

在他們身後,鐵鷹劍士緊跟着衝來。

在鐵鷹劍士後方的秦軍精銳也跟了上來。

在衝鋒的途中,他們唱着軍歌,一往無前,一時軍歌嘹亂: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

血不流乾,誓不休戰!

歌聲雄壯,豪邁,直貫九霄。一開始是由鐵鷹銳士在唱,後來,鐵鷹劍士跟着唱響,秦軍精銳緊跟着唱響。

他們這一唱,二十萬秦軍齊聲高歌,歌聲動天地,具有穿雲裂帛之威,震得天空上的浮雲片片碎裂。

二十萬人唱響的歌聲,那是何等的雄壯豪邁,讓人熱血沸騰。

這首軍歌,也是秦軍的誓言,一般不會唱響,只有在危急關頭,或者是肩負重大使命的時候,纔會唱響。

在戰國初期,魏國強盛,秦國弱小,名將吳起奪取了秦國一半國土。秦國並未屈服,秦人爲了收復失地,前赴後繼,直到流乾最後一滴血。那時節,秦軍就是唱着這首軍歌踏上收復國土的征程。

上百年過去了,秦國已經不再是戰國初年那般弱小,已經雄視天下,可是,這首軍歌卻流傳了下來,成爲秦軍的誓言。

一旦唱響這首戰歌,秦軍必須一往無前,哪怕是刀山火海,他們都不會皺一下眉頭。

“秦軍要拼命了!”當軍歌一唱起,信陵君一顆心直往下沉,他深知這首軍歌對於秦軍的重要性。

這首軍歌一唱響,秦軍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鐵鷹銳士一踏上坡道,就摘下背上硬弓,搭上勁矢,對準了城頭上的趙軍。

“開弓!”百夫長的聲音雄壯,富有磁性,富有感染力。

鐵鷹銳士一用力,硬弓變成滿月,又粗又長的勁矢如同毒蛇的獠牙,在日光下閃閃發光。

“放!”鐵鷹銳士的百夫長一聲斷響,如同驚雷炸響,威勢驚人。

“咻咻!”一陣尖銳的破空聲響起,勁矢離弦飛掠,打破空氣的屏障,爆發出刺耳的尖銳嘯聲,對着城頭撲去。

乍一瞧之下,只見勁矢如同毒蛇般。對着紅衣劍士毫不留情的撲將上去,洞穿了他們的鐵甲,血花閃現,一朵接一朵,在日光下發着紅光,說不出的妖豔。

“天啊!”秦異人看在眼裡,大是震驚。

紅衣劍士穿的是精工打造的鐵甲,一般的弓箭對他們沒有用處,竟然被鐵鷹銳士射殺當場,這事要不是親眼見到。打死也不信。

然而,事實就在眼前,秦異人不信也得信。

“公子,這不算,你再仔細瞧瞧。”王陵朝城頭上的紅衣劍士一指。

秦異人眼睛瞪得滾圓,死命的打量城頭上的紅衣劍士,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大跳,因爲紅衣劍士是胸口中箭。沒有一個例外。

“這是何等了得的箭術!”秦異人是讚不絕口,一臉的震憾。

“要不如此。怎配爲鐵鷹銳士!”王陵很是自豪,挺起了胸脯。

秦異人如有所悟,笑道:“你也是鐵鷹銳士吧?”

“那還用說!”王陵牛氣沖天。

鐵鷹銳士一邊衝鋒,一邊放箭,前如雨下,一射一個準,紅衣劍士不斷中箭。過了半天,信陵君總算反應過來了,忙下令。要紅衣劍士躲在城垛後面。

信陵君只是聽說過鐵鷹銳士的威力,不知其厲害,以他想來,鐵鷹銳士再厲害也不比紅衣劍士厲害多少,才如此佈置。他這一失誤,白白葬送了兩百餘紅衣劍士,要是廉頗知道了。一定會罵他蠢材。

隨着離城頭越來越近,鐵鷹劍士和緊跟在後面的秦軍精銳也開始放箭,一時間,箭雨更加猛烈。趙軍死傷不少。

城頭越來越近了,鐵鷹銳士的百夫長大聲下令:“收弓!”

刷!

鐵鷹銳士快速收好硬弓,動作整齊劃一,如同一個人似的。

“拔劍!”百夫長再度下令。

“嗆啷!”一陣清脆的金屬摩擦聲響起,一支支明晃晃的重劍出現,鐵鷹銳士緊握着重劍,戰意熾烈,氣勢如虹,對着城頭撲去。

“快,迎敵!”信陵君一聲令下,紅衣劍士拔出趙劍,緊握在手裡,凝神待敵。

“殺!”

鐵鷹銳士手中的鐵劍高高舉起,踩着堅定的步伐,如狼似虎一般,衝將上來,手中重劍狠狠劈下,一道道耀眼的劍光陡然出現,如同一道道驚雷閃電,威猛不凡,兇狠異常。

“虎狼秦人,納命來!”紅衣劍士也不示弱,手中趙劍對着鐵鷹銳士狠狠劈下,凌厲、狠辣,展現了非凡的劍術。

“嗆啷啷!嗆啷啷!”

一陣陣驚天動地的金屬撞聲響徹天地,震得地皮都在顫抖,鐵鷹銳士與紅衣劍士的碰撞,如同兩座大山在對撞似的,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噗噗噗!”

一陣沉悶的着肉聲響起,一逢逢血花閃現。

“啊啊啊!”

慘叫聲響成一片,只見紅衣劍士不少人給劈得飛出老遠,彷彿他們不是人,而是風中的樹葉似的。

那些倒飛出去的紅衣劍士,極爲悽慘,肢殘體缺,有的少了胳膊,有的少了腿,有的沒了腦袋,有的更是被劈成兩半,腸腸肚肚流了一地。

地面彷彿變魔術似的,陡然之間就變紅了,一片耀眼的赤紅,爲紅衣劍士的鮮血染紅。

再看鐵鷹銳士,傷亡極小,只有三人失去戰力,被後面的秦軍拖走了。

這次碰撞,以鐵鷹銳士的完勝而告終。

這一輪碰撞,紅衣劍士傷亡數十人,陣腳亂了,百夫長極善抓住機會,一聲大吼,率領鐵鷹銳士再度撲了上去,手中的重劍再度狠狠劈下。

“噗!”一聲沉悶的着肉聲響起,一個紅衣劍士被這個百夫長連人帶盔甲劈成兩半。

“天啊!這是何等的偉力!”紅衣劍士身上的盔甲全是精工打造的精良鐵甲,防護力驚人,這百夫長竟然能連人帶盔甲一起劈開,這是何等驚人的力道,秦異人無比震驚。

“這是誰?”

秦異人又是好奇,這個百夫長能有如此了得的力量,一定是天下少有的猛士。

“王翦,幹得好!”王陵右手狠狠一握拳,重重一揮,大聲喝采。

“王翦?”秦異人差點一頭從雲車上栽下去。

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32章 學館成(上)第一 o一徐夫人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77章 走馬上任第51章 廉頗第21章 張良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9章 趙姬登門第79章 毛遂自薦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70章 廉頗被罷第4章 形勢嚴峻第22章 巡視天下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32章 成功欺騙第74章 秦國增兵第8章 王太孫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40章 勸降第2章 九鼎之重第83章 羣英聚(上)第34章 強勢迴應第18章 中華盛世第18章 中華盛世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112章 一之道第9章 打劫第24章 翻臉(下)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4章 形勢嚴峻第20章 阿房宮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63章 欲並百越第10章 修改秦法第8章 秦王認錯第20章 阿房宮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50章 攻心第42章 齊人歸心第10章 玉天清第17章 寡人有錯第11章 太子丹第9章 趙姬登門第4章 形勢嚴峻第65章 秦國響應第20章 秦軍擋道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17章 逃!逃!逃!(上)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58章 帝王之師第38章 危局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15章 尉繚歸來第70章 廉頗被罷第37章 士俠第21章 匈奴太子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94章 正中下懷第24章 翻臉(上)第64章 魏軍來襲第17章 逃!逃!逃!(上)第32章 成功欺騙第67章 邯鄲解圍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31章 范增第55章 試探第25章 開戰第30章 大戰開始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79章 毛遂自薦第30章 秦王駕到第43章 隳龍城(上)第44章 滅楚之策第34章 樂毅第12章 敲詐勒索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34章 強勢迴應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57章 人才濟濟第31章 冠禮成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13章 反詐(上)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64章 通告天下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12章 白起服了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93章 項燕奪軍
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32章 學館成(上)第一 o一徐夫人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77章 走馬上任第51章 廉頗第21章 張良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9章 趙姬登門第79章 毛遂自薦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70章 廉頗被罷第4章 形勢嚴峻第22章 巡視天下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32章 成功欺騙第74章 秦國增兵第8章 王太孫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40章 勸降第2章 九鼎之重第83章 羣英聚(上)第34章 強勢迴應第18章 中華盛世第18章 中華盛世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112章 一之道第9章 打劫第24章 翻臉(下)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4章 形勢嚴峻第20章 阿房宮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63章 欲並百越第10章 修改秦法第8章 秦王認錯第20章 阿房宮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50章 攻心第42章 齊人歸心第10章 玉天清第17章 寡人有錯第11章 太子丹第9章 趙姬登門第4章 形勢嚴峻第65章 秦國響應第20章 秦軍擋道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17章 逃!逃!逃!(上)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58章 帝王之師第38章 危局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15章 尉繚歸來第70章 廉頗被罷第37章 士俠第21章 匈奴太子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94章 正中下懷第24章 翻臉(上)第64章 魏軍來襲第17章 逃!逃!逃!(上)第32章 成功欺騙第67章 邯鄲解圍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31章 范增第55章 試探第25章 開戰第30章 大戰開始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79章 毛遂自薦第30章 秦王駕到第43章 隳龍城(上)第44章 滅楚之策第34章 樂毅第12章 敲詐勒索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34章 強勢迴應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57章 人才濟濟第31章 冠禮成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13章 反詐(上)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64章 通告天下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12章 白起服了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93章 項燕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