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李冰入蜀(下)

秦昭王、範睢、白起、司馬梗、太子嬴柱,個個瞪圓了眼睛,一臉的見鬼表情。

不爲別的,只是他們太過詫異了,實在是難以相信秦異人竟然會舉薦李冰。

“異人,你要舉薦之人就是楚國水工?剛剛到咸陽的那個?”秦昭王過了半天這才反應過來,頗有些拿不準。

“沒錯,就是他。”秦異人重重點頭,大聲肯定一句。

“異人啊,你能舉薦人才固然是好的,可是,你知道他的才幹嗎?”。秦昭王頗有些語重心長,開導秦異人,道:“大秦是重視人才,是求賢若渴,可不能不問青紅皁白吧?不說別的,就是商君,他入秦之後,一連見了孝公三次,前兩次,孝公以爲他有名無實,不是大才。直到第三次,商君上‘強秦九策’,孝公方知商君之才,這才重用之。”

商鞅入秦不僅僅是秦國曆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打下了統一的基礎,爲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出。

然而,商鞅被秦孝公重用卻是頗有一番曲折,因爲商鞅一連見了三次秦孝公,方纔被秦孝公認可。

第一次見面,商鞅大談特談“帝”道,引經據典,顯其博學。然而,他一番話只說到一半,秦孝公就睡着了,等到商鞅說完,秦孝公已經美美的睡了一大覺,甩下一句“客誠博學”就揚長而去。

舉薦商鞅的景監大是埋怨商鞅,說你怎麼就說這些不着邊際的呢?

商鞅不以爲意,還要景監再度舉薦他。說他還有辦法說秦孝公。景監半信半疑。最後還是相信了商鞅。再次舉薦商鞅。秦孝公想來想去,還是把商鞅召來一見。這次,商鞅沒有大談帝道,而是大談“王”道。

說到一半,秦孝公又睡着了。等到商鞅說完,秦孝公又美美的睡了一覺,甩下一句“客誠迂腐之人”,揚長而去。

這次。景監就不僅僅是埋怨商鞅了,而是失望了,說商鞅你究竟怎麼回事?你不是一向了得嗎?怎麼竟說這些無用之言?

商鞅要景監再度舉薦他。這次,景監不幹了,說你有完沒完,我已經舉薦你兩次了,哪有再舉薦你第三次的道理。

商鞅就說他前兩次這所以大談迂腐之學,是因爲他不瞭解秦孝公,他是藉此機會察勘秦孝公。如今,他已經有了成算。這次一定成。景監仍是不幹。商鞅就說這遊說國君和做買賣一個樣,擺在明面上的都是劣貨。若遇到不識貨之人,就會把劣貨當作珍寶。

秦孝公不要那些迂腐之學,證明秦孝公是個有眼力的國君,他要實務。這就象有眼力的識貨之人能識得珍貨一個道理。

景監最終被商鞅說服了,第三次舉薦商鞅。秦孝公本想不見商鞅這個“迂腐”之人,景監只得把商鞅的話說了,秦孝公心想也有道理,我就要看看你究竟有什麼珍貨?

第三次見面,商鞅不再談那些迂腐之談,而是上“強秦九策”,大得秦孝公欣賞,兩人相語三日三夜不知疲倦,從此拉開了商鞅變法的大幕。

秦昭王引用商鞅三見秦孝公的典故就是在告誡秦異人,秦國雖然重視人才,也要察勘人才,不能因爲不瞭解而用錯了人。

“李冰要是不能治蜀的話,怎會有都江堰?怎會有天府之國?”秦異人在心裡嘀咕。

李冰是治蜀的最佳人選!

“再說了,李冰是個了不得的水工,他善於治水,卻不善理政啊。”秦昭王一顆雪白的頭顱亂搖,直接否定了。

要說李冰善治水,能修一個好的水利工程,秦昭王一定會信。要說李冰理政,打死秦昭王也不會信。

“是呀,王太孫。”範睢也是附和。

“大父,李冰是不是善於理政,何不招他前來一詢?”秦異人卻是對李冰有着絕對的信心,道:“丞相當年入秦,在秦一呆就是近兩年,幾近要離秦了,方見大父,獻‘遠交近攻’之策。召李冰一詢,要不了幾多時間。”

範睢雖然很得秦昭王信任,並且給秦國出了“遠交近攻”這樣的奇策,然而,他取相併非一帆風順,仍是有一番曲折。

範睢隨着秦使王稽來到咸陽,一住就是近兩年,多次向秦昭王上書,想要求見秦昭王,秦昭王都沒有見他。

直到秦昭王的舅舅穰侯要出兵攻打齊國,範睢的機會這纔到來,他抓住時機,向秦昭王上書,痛陳攻打齊國的弊端,並且列且了魏國攻打中山國的教訓。

秦昭王這才見他,在見面之前,範睢還拿捏了一通,說了一句“我只知秦國有太后不知有秦王”,這話讓秦昭王見他之心更篤。

因爲當時的秦昭王只是一個虛位秦王,秦國的實權握在秦昭王的母親宣太后手裡。

兩人見面之後,談了幾天幾夜,秦昭王對範睢異常賞識,任命他爲客卿,正式啓動了奪回權力的行動。在範睢的運籌下,秦昭王一舉收回了被穰侯把持了數十年的丞相之位,並且逼迫宣太后交出權力,秦昭王這才真正的親政,成了名符其實的秦王。

“也有理。”秦昭王想了想,還是認爲秦異人說得對。

正好李冰在咸陽,得到王命,忙進宮。

見過禮後,秦昭王問道:“李冰,你說蜀中當如何治理?”

“啊!”李冰的嘴巴張得老大,半天合不攏,一臉的迷糊。

李冰是水工,秦昭王召他進宮,他原本以爲是要詢問有關水利之事,卻是沒有想到,秦昭王竟然問他如何治蜀,這太意外了,太意外了。

“君上,李冰不過是水工,善治水,卻不知理政之道。”李冰總算是回過神來了,這才委婉的拒絕。

“嗯。”秦昭王微一點頭,瞄了秦異人一眼。那意思是說,看見沒有?李冰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善於治水,不善理政,這事就莫談了。

“李冰,假若讓你治理蜀地,你會如何做?”秦異人卻是沒有放棄,而是鼓勵一句,道:“這只是假若,並不是真的,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莫要害怕。即使說錯了,也沒什麼,這畢竟是假若嘛。”

秦昭王原本想要李冰離開,見秦異人還未放棄,只得暫時息了此心,不鹹不淡的道:“異人說得對,你有話就說。大秦的朝堂不是山東之地,暢所欲言便是。”

得到鼓勵的李冰微一凝思,道:“既然如此,君上請容李冰放肆一回。”

開場白一完,李冰就一吐胸中塊壘了,道:“蜀地,李冰曾經去過,查勘過……”

“什麼?你去過蜀地?”秦昭王白眉一掀,眼中精光暴射,道:“你說說,快說說。”

巴蜀之地太過偏遠,而且交通不便,秦國對巴蜀之地極不瞭解。

“冰爲治水,奔走四方,蜀中多水患之地,自是去過。”李冰的話頗有些振奮,道:“依我之見,巴蜀之地土地肥沃,還有千里平川,若是治理好的話,不比關中差,大秦就會再多一糧倉。”

“當真?”對於秦昭王來說,他眼下最想聽到的就是“糧倉”二字了。要是有足夠的糧草,秦軍都大舉東進了,已經開始滅國之戰了。

“千真萬確!”李冰的聲調並不高,卻是擲地有聲,讓人不敢有絲毫懷疑。

“巴蜀的土地肥沃,爲何卻是險水惡水,民不聊生呢?”秦昭王對巴蜀的情形並不是很瞭解,這是秦國數十年來的通病。

“這是因爲岷江肆虐。”李冰的見解很是獨到,道:“欲治巴蜀者,必先治水;欲治水者,必先治岷江。岷江肆虐,所流經之地是水災頻繁,而岷江未流經之地,又是乾旱不斷,是以,巴蜀之地民不聊生,就成了險山惡水。”

“以你之見,當如何治水?”秦昭王眼中精光閃爍,身子前傾,耳朵豎得老高。

不僅秦昭王興趣大增,就是範睢、白起、司馬梗他們個個如是。

“以我之見,當在岷江的要害之處灌口建一水利,方可治岷江。”一提起水利之事,李冰的眼裡就是光芒四射,激情無限,道:“只要治好了岷江,其餘事便可迎刃而解。然後,再在巴蜀之地修支渠、毛渠,巴蜀之地就能成爲糧倉。”

“嗯。”秦昭王微一頷首,再問道:“那要如何建渠?”

接下來,就成了李冰表演了。李冰不愧是著名的水工,滔滔不絕,說着各種修水利之事。

等他說完,整個上書房一片寂靜,誰也沒有說話。

就是秦異人,也是一臉的震驚,他雖是知道李冰了得,卻是不知李冰是如此的了得。經過李冰的講解,就算秦昭王、秦異人、範睢這些不懂水利的人也知道此事可行。

“好!好!太好了!”秦昭王紅光滿面,雙手輕擊,道:“李冰,你就是巴蜀太守了!”

“好啊!呃!什麼?巴蜀太守?”李冰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先是慣性的應允,後就是驚奇萬分,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我做太守?”

嘴巴張大,眼睛瞪圓,一臉的難以置信,彷彿見到老母豬上樹似的。

李冰一介布衣水工,出身低賤,平生遭盡人白眼與冷遇,哪裡想得到,秦昭王竟然要命他爲巴蜀太守。

太守,那是一方大員,封疆大吏,就是李冰做夢也不會想到,他有朝一日會當上太守,要他不驚奇萬分都不行。(未完待續……)

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6章 調兵北上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12章 滅周?第49章 蘇秦故居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32章 學館成(下)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95章 財源滾滾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14章 救白起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38章 危局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17章 寡人有錯第8章 揚眉吐氣(上)第19章 晉升太子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24章 風雲突變第27章 再間朱亥第38章 圍困(下)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26章 義釋馮亭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14章 拜上將軍第75章 王綰第22章 水淹大梁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59章 又一壯舉第23章 即位第42章 鬥信陵君第51章 廉頗第7章 舉國糊塗第73章 使者大出第51章 分髒第1章 大烏龍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1章 冒頓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11章 夏姬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45章 奔赴軍中第43章 華夏危機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3章 合縱回光第14章 《俠客行》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42章 趙姬第9章 趙姬登門第96章 孟子學生第53章 信陵君竊符第41章 直搗龍城第25章 好處多多第30章 入秦營第72章 再度合縱第21章 仇人見面第69章 城下之盟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15章 蓋聶來投第48章 欲除白起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27章 再間朱亥第24章 驚恐難安第36章 大漠雲動第13章 提倡商業第1章 轟傳天下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29章 加冠第5章 禪位第26章 公然打劫第38章 圍困(下)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1章 秦異人第29章 同仇敵愾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38章 商君遺願第46章 北方告急
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6章 調兵北上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12章 滅周?第49章 蘇秦故居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32章 學館成(下)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95章 財源滾滾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14章 救白起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38章 危局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17章 寡人有錯第8章 揚眉吐氣(上)第19章 晉升太子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24章 風雲突變第27章 再間朱亥第38章 圍困(下)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26章 義釋馮亭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14章 拜上將軍第75章 王綰第22章 水淹大梁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59章 又一壯舉第23章 即位第42章 鬥信陵君第51章 廉頗第7章 舉國糊塗第73章 使者大出第51章 分髒第1章 大烏龍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1章 冒頓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11章 夏姬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45章 奔赴軍中第43章 華夏危機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3章 合縱回光第14章 《俠客行》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42章 趙姬第9章 趙姬登門第96章 孟子學生第53章 信陵君竊符第41章 直搗龍城第25章 好處多多第30章 入秦營第72章 再度合縱第21章 仇人見面第69章 城下之盟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15章 蓋聶來投第48章 欲除白起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27章 再間朱亥第24章 驚恐難安第36章 大漠雲動第13章 提倡商業第1章 轟傳天下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29章 加冠第5章 禪位第26章 公然打劫第38章 圍困(下)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1章 秦異人第29章 同仇敵愾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38章 商君遺願第46章 北方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