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兵嶺南

“父皇,孩兒想要入軍中歷練,還請父皇恩准。”嬴政衝秦異人道。

“嗯。你有此心,甚好!”秦異人頗爲讚賞,微微點頭,道:“然,自從孝公變法以來,大秦已歷六代國君,除了先父身子骨弱,沒能歷練外,餘者全部是歷經磨難,九死一生,你既要入軍中歷練,就不再是太子,而是一個新卒,戰陣兇險,刀槍無眼,很可能會喪命,你可想好了?”

秦國自從秦孝公開始,歷代國君都是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正是因爲他們有着如此磨難,他們方纔知道創業之艱難,知曉民間疾苦,當上國君後,採取的措施很是符合秦國的實際情形,是以秦國越來越強。

秦國的王公貴族沒有什麼特權,凡歷練就得從基屋一步一步做起,誰也不能例外,哪怕是太子也不行。在歷練的過程中,很可能喪命,實在是兇險。

當然,只要挺過來了,他們無不是具有過人之處,這也是秦國曆代國君都非凡了得的原委所在。

“父皇請放心,孩兒無懼。”嬴政頭一昂,胸一挺,昂昂而言,甚爲激昂。

“如此甚好!不愧是朕的兒子!”秦異人臉上泛起笑容,衝王翦道:“上將軍,太子就交給你了。”

“陛下請放心,臣自會處置。”王翦忙領命。

“上將軍,你要記住,大秦之所以能夠在大爭之世越戰越強,最終一統天下,就在於大秦歷代國君非凡了得。他們之所以如此了得。就是因爲他們歷經磨難。九死一生。你不要對太子格外照拂。”秦異人臉一肅,沉聲道:“若是有什麼意外之事,那是太子命該如此,若是能建功立業,那是他運氣使然。”

這話有些冷酷無情,卻是實情。山東之地之所以滅亡,就在於他們對國君的打磨只是走走過場,做個樣子。那些國君不知民間疾苦,不知稼穡之艱難,只知吃喝玩樂。

“諾。”王翦忙道。

“蟜兒,你呢?”秦異人衝嬴蟜問道。

“父皇,孩兒不想什麼建功立業,只想當一富商,就不去歷練了。”嬴蟜忙搖頭。

在秦國,若想從政,必須要去歷練,若不參加歷練。也就是放棄了大好前程。嬴蟜這話無異於在告白,他無心於政事了。

“如此也好。”秦異人大爲寬心。

若是嬴蟜有意於政道。說不定反而不美,會鬧出骨肉相煎之事。嬴蟜只想繼承清夫人的產業,做一富商,兄弟二人反倒會相安無事。

“蒙恬、蒙毅、王賁,你們三個也去歷練一番吧。你們得分開,不能湊在一起了。”秦異人道。

蒙恬、蒙毅、王賁皆是大才,若是他們湊在一起的話,那就不叫歷練了,差不多就是一番旅行,對他們沒有什麼難度,還是把他們分開爲好。

“諾。”三人領命,大爲驚喜。

他們早就想去歷練了,如今,秦異人成全他們,他們哪能不歡喜。

王翦帶着嬴政、蒙恬、蒙毅和王賁,離開咸陽,直奔長沙而去。

巴蜀,現代的重慶之地,是重要的港口。

如今,港口上一片船林,到處都是樓船。

不計其數的國人庶民趕來送行,個個一臉的歡喜,大聲鼓勵遠行的親人。

不爲別的,只是因爲今兒是巴蜀糧草啓運的日子,大量的巴蜀糧草將會從長江運到桂林。

李二郎如今已到中年了,經過這些年的歷練,特別精悍,身子骨很是壯健,站在樓船上,扯起嗓子,大聲訓話,道:“弟兄們:你們還記得二十年前你們的苦日子嗎?”

“記得!”驚天動地的咆哮聲響起,出自國人庶民之口。

二十年前,秦國未在巴蜀之地推行郡縣治,還沒有修都江堰,岷江氾濫成災,巴蜀之地災害連連,吃不飽,穿不暖,是出了名的險山惡水。這事刻骨銘心,誰也不會忘記。

“記得就好!”李二郎接着訓話,道:“自從大秦推行郡縣治,廢除苛政,修建都江堰以後,巴蜀之民就有飯吃,有衣穿,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這些年來,國府未加一枚錢的賦稅,未多徵一粒糧,國府之恩重如泰山。”

“大秦萬歲!”一片吼聲響起,國人庶民個個歡喜難言,激動不已。

自從秦國推行新政後,巴蜀之地就成了天府之國,很是富饒。而秦國沒有多徵一枚錢,沒有多收一粒糧,這令巴蜀之民特別感激。

“如今,陛下有旨,令我等把巴蜀的糧草運到桂林,你們願不願意出力?”李二郎右手高高舉起,大聲問話。

“願意!”國人庶民對秦國是感恩戴德,哪能不願意的。

“出發!”李二郎右手一揮,一聲令下,不計其數的樓船開始啓行,很快的,長江上就出現一條長龍,一眼望不到頭。

長沙,已經是一片兵營,到處都是整裝待發的秦軍。

爲了快速平定嶺南之地,秦朝這次出動五十萬大軍,除了駐守在桂林的五萬外,集結在長沙的秦軍就有四十五萬之衆。

四十五萬大軍集結,要想長沙不成爲一片軍營都不成。

長沙城裡,國人庶民歡欣鼓舞,在茶坊酒肆中,總能聽到紛紛議論。

“大秦這次集結如此多的大軍,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是要對嶺南用兵了。”

“是啊,除了對嶺南用兵外,我再也想不到別的地兒了。”

“嶺南之地雖是炎熱,多瘴氣,然而,其物產很豐饒,南海之珠,犀角。象牙。玳瑁。香料,無不是珍品呀。只是一直苦於嶺南不是華夏的,這通商特別困難。長沙雖是中原與嶺南之地通商的要要,其貿易也是太少。”

“沒錯。若是大秦能平定百越之地,嶺南與中原通商再無障礙,兩地皆可受益呀。”

“可嘆那楚國,嶺南之地雖是楚國的,卻不能有效控制。不過是名義上的罷了。楚國得到嶺南之地,不僅不能得到好處,反而多費手腳,真是千古一奇。”

“嶺南之地不小,若是楚國能用嶺南之力,爭霸中原的話,那會是何等氣象?”

“那還用想嗎?誰堪敵手?就是大秦恐怕也不是對手。”

“這話有理。楚國地大物豐,本就是一個龐然大物,若是再得到嶺南之力的話,再無對手了。只可惜。楚國徒自擁有大量的土地城池口衆,卻是不善於利用。最終亡國,徒令人嘆息呀。”

楚國太大,若是不算嶺南之地,其幅員是戰國時代中國的一半。若是把嶺南之地計算進去的話,那麼,楚國的幅員就是現代中國的一半,那是一個龐然大物。

楚國並未得到嶺南之力,已經讓中原側目,就是強橫的秦國也是奈何不得楚國。要不是秦國先後滅掉韓魏趙齊這四國,使得秦國的戰略態勢大爲改善,國力大爲增強的話,仍是難以滅掉楚國。

若是楚國能用嶺南之力的話,楚國就是最強的了,沒有哪一個戰國是對手。

可惜的是,楚國只能在名義上得到嶺南之地,不能用嶺南之力。

要不然的話,天下大勢未可知也!

“還是大秦厲害,這才五六年,大秦就要對嶺南用兵了,要平定百越之地,這在往昔,想也不敢想的事兒。”

“你們說,大秦這次能成功嗎?”

“你這什麼話?大秦什麼時間沒有成功過?楚國夠大吧?還不是被大秦滅了?嶺南再大,能有楚國大嗎?大秦能滅楚國,當然能平定嶺南之地。”

國人庶民對秦朝這次大舉出兵大爲看好,無不是歡欣鼓舞。

就連國人庶民都是如此鼓舞,秦軍銳士自是不用說了,人人興奮莫銘,恨不得立時開戰。

秦人“聞戰則喜”,把打仗看作吃肉喝酒這等痛快事兒,他們不怕打仗,就怕沒仗可打。如今的秦軍銳士不再是原先的秦人,還有數量衆多的山東之人,這些山東之人如今和秦人一樣,“聞戰則喜”,因爲秦朝律法森嚴,沒人敢貪沒功勞,只要立了功,就能受賞,就能得爵,誰能不歡喜?

整個軍營,一片歡騰,士卒殷殷期盼,比起小孩子盼望過年還要迫切。

終於,王翦的將令傳下來了,要秦軍列陣。

士卒知道,大軍即將出發,無不是大喜,忙列陣。動作異常快捷,比起平時快得多了。沒過幾多時間,一座座整肅的軍陣出現在長沙城外,佔地數十里。

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一片黑色的汪洋,令人心悸。

王翦在衆將的簇擁下,騎着高頭大馬,來到陣前,眼中精光閃爍,把將士們求戰心切的樣兒看在眼裡,大爲滿意。

“弟兄們:我們今兒在此集結,不爲別的,只爲平定百越……”王翦扯起嗓子,開始訓話。然而,他的話剛開了個頭,就被驚天動地的吼聲淹沒了。

“平定百越!”將士們無不是扯起嗓子,使出吃奶的力氣,拼命的吼叫。

雖然早就知道秦朝要平定百越,然而,當這話從王翦嘴裡說出來後,仍是令人激動,令人熱血沸騰。

“楚國早就擁有了百越之地,然而,楚國無能,並不能真正擁有。大秦將會真正擁有百越之地!大秦的銳士們,是你們建功立業的時候了!”王翦猛的拔出腰間重劍,高舉在頭上,對着南方狠狠劈下,如同驚雷閃電,大聲下令:“兵發嶺南!”

“轟隆隆!”驚天動地的蹄聲響起,四十五萬秦軍如同潮水般,朝着南方涌去。(未完待續。。)

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47章 誅殺滿門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29章 斬盡殺絕第16章 兵臨城下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39章 風光大葬第64章 魏軍來襲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70章 拜訪樂毅第7章 朱亥來投第27章 再間朱亥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17章 追斬單于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67章 邯鄲解圍第20章 樂毅來了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2章 召異人回國第52章 荊軻第48章 天下共譽第61章 晉鄙第19章 生死之交第51章 異人定計第44章 停戰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37章 烏合之衆第54章 楚王之怒第1章 名士風采第37章 強納強娶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38章 圍困(中)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54章 折辯廉頗第96章 孟子學生第38章 圍困(下)第7章 誰要我死?第43章 公子蟜?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43章 虎狼秦法第45章 奔赴軍中第20章 兵臨大梁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55章 動亂伊始第73章 使者大出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42章 趙姬第42章 趙姬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51章 異人定計第44章 再度入軍第96章 孟子學生第12章 欺上門來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5章 商君軼事第24章 驚恐難安第3章 合縱回光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23章 即位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24章 重獲自由第6章 吐納術第12章 灰頭土腦第24章 針鋒相對第98章 製造恐怖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35章 抄呂不韋老窩第45章 橫刀奪愛第59章 又一壯舉第18章 匈奴來了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6章 遇刺第70章 拜訪樂毅第8章 造紙術第9章 趙姬登門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86章 敵變我變第57章 黃石公?張良師傅?第37章 強納強娶第35章 動工修渠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上)第18章 嬴柱即位第45章 奔赴軍中第26章 逼宮第47章 項燕掛帥第47章 三川郡第23章 即位第3章 蓋聶(下)
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47章 誅殺滿門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29章 斬盡殺絕第16章 兵臨城下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39章 風光大葬第64章 魏軍來襲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70章 拜訪樂毅第7章 朱亥來投第27章 再間朱亥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17章 追斬單于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67章 邯鄲解圍第20章 樂毅來了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2章 召異人回國第52章 荊軻第48章 天下共譽第61章 晉鄙第19章 生死之交第51章 異人定計第44章 停戰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37章 烏合之衆第54章 楚王之怒第1章 名士風采第37章 強納強娶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38章 圍困(中)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54章 折辯廉頗第96章 孟子學生第38章 圍困(下)第7章 誰要我死?第43章 公子蟜?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43章 虎狼秦法第45章 奔赴軍中第20章 兵臨大梁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55章 動亂伊始第73章 使者大出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42章 趙姬第42章 趙姬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51章 異人定計第44章 再度入軍第96章 孟子學生第12章 欺上門來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5章 商君軼事第24章 驚恐難安第3章 合縱回光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23章 即位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24章 重獲自由第6章 吐納術第12章 灰頭土腦第24章 針鋒相對第98章 製造恐怖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35章 抄呂不韋老窩第45章 橫刀奪愛第59章 又一壯舉第18章 匈奴來了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6章 遇刺第70章 拜訪樂毅第8章 造紙術第9章 趙姬登門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86章 敵變我變第57章 黃石公?張良師傅?第37章 強納強娶第35章 動工修渠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上)第18章 嬴柱即位第45章 奔赴軍中第26章 逼宮第47章 項燕掛帥第47章 三川郡第23章 即位第3章 蓋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