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李斯拜師

自從荀子和公孫龍子住到秦異人府上,秦異人就有事兒做了,整日裡與二人論戰,不僅口才大有長進,就是見識也是大有進步。

秦異人對戰國時代的瞭解,多是從書本上和前任的記憶得來,荀子和公孫龍子的足跡踏遍天下,見聞是何等的廣博,遠非書本所能比。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果是如此!”秦異人大是感慨。

這天,秦異人正與二人論戰,孟昭前來稟報:“公子,李斯求見。”

自從李斯接過調度之任後,兢兢業業,做得很好,秦異人大是滿意。不過,李斯甚少有事,他前來求見,必是要事。

“叫他進來。”秦異人吩咐道。

孟昭領命,大步而去。

“李斯何人?”荀子問道。

“是這次前來參與掄材大典的士子。”秦異人爲荀子解釋,道:“他本是楚國一小吏,卻是識見不凡,目光遠大,是個可造之才。”

“哦。”荀子大感興趣道:“公子何以如此盛讚?”

李斯是未來的大丞相,多有創新,秦異人這般讚揚不過是小小的誇讚,何來盛讚之說?

“他到了,先生一瞧便知。”秦異人知道聞名不如見面,他說得再好,不如讓荀子親眼瞧瞧。

孟昭領着李斯迴轉,李斯忙見禮。行禮間,中規中矩,沒有絲毫失禮,展現了良好的個人修養,荀子看在眼裡,大是欣賞,微微頷首。

“李斯,你有何事?”秦異人問道。

“公子……”李斯瞄了荀子一眼,欲語又止。

“說吧。”秦異人笑道:“若是需要幫助,我一定盡力。”

“謝公子。”李斯不再猶豫,直道來意,道:“斯想拜荀子爲師,又恐荀子不收,還請公子多多美言。”

拜荀子爲師?你不就是荀子的學生麼?

秦異人好一通詫異,笑道:“這是好事啊,我自當成全。”

“謝公子!謝公子!”李斯大喜過望。

荀子名動天下,若能拜入荀子門下,李斯就是前途美好,不可限量。

“先生,李斯求學之心甚堅,還請先生成全。”秦異人當然要爲李斯說話了,此時不攏絡更待何時?

這是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爲?

“我一身所學非儒非法非墨非名,你要學何術?”荀子一雙眼睛睜得老大,打量着李斯。

荀子的學術雖是歸於儒家,是儒家六大儒宗之一,其實,他的學術與儒家截然不同,既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他是自成一家。

衆所周知,儒家在成立之初,孔子帶領他的門人,周遊列國,欲要求仕,卻是不可得。最後在他的父母之邦魯國被重用,卻是被人趕出來了。

後來,孟子繼承孔子的學說,率領他的門人周遊列國,四處求仕。他走到哪裡,哪裡的國君就把他奉爲上賓,聽他論戰,就是不給他官位,讓孟子很是苦惱,鬱郁不歡。

戰國時代,風雲激盪,只要稍微想有作爲的君主都要招攬人才,爲何孟子如此大的名聲,卻是求不到一個官位呢?

究其原因,在於儒家學術自從創立之時起就先天不足,存在巨大的缺陷,不具備可操作性,多迂腐之言。只要不是豬頭,都能看出這點,是以,孔孟一生求仕,卻是一生不能入仕。

荀子看出這種弊端,窮盡一生之力改造儒學,想讓儒學更具有實用性,可以操作。當然,荀子窮盡一生之力,也沒有做到。

真正做到的就是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了。董仲舒把儒法相結合,自成一家,讓儒傢俱有可操作性,法家不再那麼**裸的霸道,兩家之所長結合在一起,可以用來治國。

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的“儒術”,早已非孔孟之道,是儒家的外衣,法家的本質,後世稱爲“陽儒陰法”、“儒皮法骨”。

荀子雖然沒能成功的改造儒學,正是因爲有他的開拓,纔有董仲舒的成功。“聞先生精擅帝王之術,斯願習之。”李斯語出驚人。

帝王之術在戰國時代很流行,真正自成一家者,唯荀子一人。他的兩大弟子,李斯、韓非隨他習帝王之術,闖出了偌大的名頭。尤其是韓非,更進一步,成爲法家集大成者,帝王之術在他那裡得到全面發展,名垂千古。

“帝王之術?”荀子眼睛一翻,精光暴射,死盯着李斯,道:“你志向不小啊。”

凡習帝王之術者,必是志向遠大之人,荀子能不驚訝?

“若能安天下,李斯自不會後人。”李斯胸懷天下,有着遠大的志向,一點也不隱瞞。

“帝王之術不習則已,一旦習之,要麼成功,要麼身敗名裂,你可想好了?”荀子提醒一句。

學帝王之術者,成功就是人所難及的功臣,不成功就是賊寇,身敗名裂是必然之事。

“李斯早已想好,不會更改。”李斯語調不高,卻是堅決。

“既如此,你就拜入我門下吧。”荀子點頭同意。

“學生李斯拜見先生。”李斯跪在地上,衝荀子行大禮。

“起來起來。”荀子受了他的禮,扶起李斯,很是欣慰道:“能有如此良材美質,況此生足也!”

“謝公子美言。”李斯向秦異人道謝。秦異人正在處理事務,黃石公進來,見禮道:“見過公子。”

“先生來了,請坐。”秦異人邀請黃石公坐下,問道:“先生有事?”

“公子,我……”黃石公遲疑。

“說吧,何事?”秦異人問道:“可是秘兵一事有難處?”

“難處就是人手不夠用,公子能不再招些人手來幫忙。”黃石公道明來意:“這秘兵,組建起來事兒特別多,雖有姚賈和頓弱相幫,卻是忙不過來呀。”

秘兵,就是間諜機構,組建起來的事兒特別多,儘管黃石公、頓弱、姚賈都是盤盤大才,也是忙得焦頭爛額。

秦異人一瞧,只見黃石公一個黑眼圈,跟國寶熊貓似的,這是他沒能休息好的明證。

“有一個人合適。”秦異人眉頭一掀。

“誰?”黃石公忙問道。

“尉繚。”秦異人說出人名。

“他來自然是好,只是,他要著兵書呀。”黃石公沉吟道。

秦異人原本就有讓尉繚組建秘兵的打算,只是尉繚要著兵書,秦異人只得打消念頭:“他的兵書已歷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三代人努力,若是不能著成,實是讓人扼腕。要尉繚主事的話,他就難有時間了,襄助應該沒事。”

襄助和主事是兩回事。黃石公這樣的盤盤大才,他主持秘兵一事,卻是累得夠嗆,若是尉繚來主理的話,他哪有時間著兵書。若是襄助的話,就能抽出時間。

秦異人命人把尉繚請來,把事兒一說,尉繚沉吟道:“公子目光遠大,深謀遠慮,繚襄助一二自是應該,只是我是魏人呀。”

尉繚不僅是魏人,還是魏國國尉之子,用現代的話來說,那是“”,讓人顧忌。

“魏人又怎麼了?”秦異人想也不想,脫口而言:“張儀、範鈐魏人,何負於秦?樂毅也是魏人,何負於燕?”

張儀、樂毅和範睢都是魏國人,他們忠心耿耿,盡心盡力,爲人稱道,這是最好的楷模,尉繚大是感動,道:“蒙公子不棄,尉繚願盡力!”

“哈哈!”秦異人開懷暢笑,大是歡喜。

尉繚是秦始皇的“軍師”,一手謀劃了秦始皇發動的統一戰爭,秦異人早就在打他的主意了。尉繚答應襄助秘兵一事,就是很好的開端,可以說,尉繚追隨他已成定局。胡風酒肆外,人山人海,前來參與拍賣會的人多不勝數。

五大商家,還有不計其數的商社都來了。

這拍賣會專爲他們舉辦的,由他們爭奪冠名權和贊助權,他們能不來嗎?

然而,他們卻犯難了,因爲秦異人下令,要收“入場費”,凡參與拍賣會的商社要繳納百金的入場費,不然的話,莫想進入。

當然,百金之數只是底價,最高不封頂。很多商社只想繳納百金入場費,然而,秦異人後面的規定讓他們抓狂,入場費給得多的商社享有“優先權”。

至於優先權是什麼,當然有解釋,很是誘人。

“虧他是王孫,如此雁過拔毛!”玉夫人輕笑一聲,一揮手,道:“三千金。”

立時有人奉上三千金,玉夫人入場。

“這女人好大的手筆,我們也不能落後。”老猗頓一揮手:“三千金。”

在衆目睽睽之下,五大商家誰也不會後人,每家都是三千金,這就是一萬五千金了。

然後,就是僅次於五大商家的商社,他們也不能小氣,少則千金之數,多則兩千金,這入場費急劇增大。

第19章 晉升太子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19章 大破東胡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5章 散合縱(二)第3章 千古積弊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4章 百越震恐第33章 異人獻計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89章 嚇破膽第30章 渭風商社第37章 烏合之衆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1章 反目成仇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27章 首戰告捷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79章 毛遂自薦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21章 張良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61章 晉鄙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25章 父子之情第19章 仗義執言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13章 秦昭王病了第52章 荊軻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59章 全軍出擊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19章 秦昭王三子:贏煇第18章 嬴柱即位第12章 滅周?第19章 大破東胡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17章 追斬單于第14章 拜上將軍第1章 天下歸一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53章 天上掉餡餅第71章 廣邀名士第51章 駕臨前線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44章 逐客?第33章 出兵滅齊第32章 玉夫人第39章 廉頗奪權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19章 出兵滅魏第55章 試探第15章 鬥朱亥第23章 大梁城毀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16章 樂毅入秦第29章 離開邯鄲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20章 樂毅來了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58章 喪心病狂第2章 扁鵲遺方第17章 趙括之母第98章 製造恐怖第14章 《俠客行》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64章 魏軍來襲第52章 異人出手第44章 停戰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43章 刁難第28章 大軍壓境第35章 動工修渠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3章 蓋聶(下)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40章 樂毅辭世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32章 玉夫人第31章 范增第8章 揚眉吐氣(上)第59章 又一壯舉第33章 異人獻計第39章 不戰而潰第49章 拓地千里第一o五章 威逼利誘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17章 逃!逃!逃!(下)第58章 喪心病狂第33章 此路不通(上)
第19章 晉升太子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19章 大破東胡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5章 散合縱(二)第3章 千古積弊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4章 百越震恐第33章 異人獻計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89章 嚇破膽第30章 渭風商社第37章 烏合之衆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1章 反目成仇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27章 首戰告捷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79章 毛遂自薦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21章 張良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61章 晉鄙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25章 父子之情第19章 仗義執言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13章 秦昭王病了第52章 荊軻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59章 全軍出擊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19章 秦昭王三子:贏煇第18章 嬴柱即位第12章 滅周?第19章 大破東胡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17章 追斬單于第14章 拜上將軍第1章 天下歸一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53章 天上掉餡餅第71章 廣邀名士第51章 駕臨前線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44章 逐客?第33章 出兵滅齊第32章 玉夫人第39章 廉頗奪權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19章 出兵滅魏第55章 試探第15章 鬥朱亥第23章 大梁城毀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16章 樂毅入秦第29章 離開邯鄲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20章 樂毅來了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58章 喪心病狂第2章 扁鵲遺方第17章 趙括之母第98章 製造恐怖第14章 《俠客行》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64章 魏軍來襲第52章 異人出手第44章 停戰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43章 刁難第28章 大軍壓境第35章 動工修渠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3章 蓋聶(下)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40章 樂毅辭世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32章 玉夫人第31章 范增第8章 揚眉吐氣(上)第59章 又一壯舉第33章 異人獻計第39章 不戰而潰第49章 拓地千里第一o五章 威逼利誘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17章 逃!逃!逃!(下)第58章 喪心病狂第33章 此路不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