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異人獻計

秦異人拒絕秦昭王之命,留在山東之地,想要立下軍功再回秦國,並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有着很大的把握。

因爲他當知道邯鄲之戰的最大變數,是信陵君“竊符救趙”,這是秦軍攻打邯鄲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

邯鄲之戰異常慘烈,能與之相比的戰爭,放眼整個人類歷史上也不多見,後人以爲可以與“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相提並論。

在秦軍強大的攻勢面前,趙國死傷慘重,都快堅守不住了。趙國向列國求援,秦王發出國書,放了狠話,誰敢救趙國寡人就滅誰,如此一來,韓、齊、楚、魏、燕五國雖然有心救趙,卻是不敢付諸行動,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趙國孤軍奮戰。

魏國更是發了二十萬大軍,想要救趙,接到秦昭王的國書後,魏王嚇破了膽,下令晉鄙坐山觀虎鬥,不要參戰。

邯鄲之戰,秦國戰敗,問題就出在這二十萬魏軍。

信陵君眼看着邯鄲難保了,他決定鋌而走險,命人從魏國王宮偷出兵符。然後,信陵君再帶着朱亥進入魏軍大營,命朱亥擊殺了晉鄙,奪了魏國軍權,率領魏軍殺來,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邯鄲之圍遂解。

秦軍戰敗的消息一傳開,天下譁然,趙國趁機合縱,裂土割地,請求五國出兵,五國遂發兵相助,信陵君統六國聯軍追擊秦軍,六國聯軍齊壓函谷關,秦軍不敢東進。

秦異人留在邯鄲,不回秦國,就是想要阻止信陵君“竊符救趙”。只要信陵君不能統領魏軍殺來,秦軍就會戰敗,很可能攻下邯鄲。

若秦異人能夠幫助秦軍攻下邯鄲,滅了趙國的話,那就是奇功一件,會讓秦異人的名望大漲,他要登上秦王之位就更加容易了。

爲此,秦異人已經趁着散合縱的機會,布了兩手暗棋;一手是利用劇辛急於建功,想要成爲第二個樂毅的心理,要燕國攻擊趙國,牽制趙國;二是利用後勝想當丞相的心理,要齊國出兵攻打魏國。

有了這兩手暗棋,即使信陵君竊救成功,也未必救得了趙國。

更別說,秦異人還會專門針對信陵君作出一系列的佈置,可以說,只要秦異人留在山東,就有大把大把的軍功,他當然不願回秦國。

“無論如何,一定要留下來!”秦異人聽了王陵的話,暗中告誡自己。

“請問將軍,我要如何才能留下來?”秦異人衝王陵問道。

“嗯!”王陵眉頭一挑,微一凝思,道:“若公子執意要留在軍中,除非有君上旨意。”

這話雖是有理,明顯行不通,秦昭王不可能讓秦異人留在軍中的,他一定會召秦異人回國,秦異人問道:“除此以外,還有別的法子麼?”

“公子,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要君上下旨,讓你留在軍中學習兵道。”蒙驁忙爲秦異人出主意。

秦國的王子王孫留在軍中學習兵道之事不乏先例,秦武王就是最好的例子。若能得到秦昭王的旨意的話,這自然是好,問題是,秦昭王不可能同意。

“真沒辦法了?”秦異人再問一句。

“真沒辦法了。”王陵雙手一攤,道:“公子,你是知道的,秦法森嚴,軍法更嚴,我們不能違軍法。”

“我不是要讓將軍爲難,我是想問將軍,若我有辦法讓你攻破邯鄲的話,我可否留在軍中?”秦異人問道。

“……”

秦異人之言很是篤定,然而,王陵、蒙驁、桓齮,以及衆將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誰也沒有說話,一臉的好笑。

依他們想來,秦異人這是說大話,爲了留在軍中而故意誇大其詞,找籍口罷了。

邯鄲城高垣厚,易守難攻,要是那麼容易攻打的話,他們還不早打下來了?他們人人都是久歷戰陣的猛將,戰陣經驗極爲豐富,身經百戰,他們都沒有辦法,秦異人這個沒有經歷過戰陣的人能有什麼辦法?

要說秦異人嘴皮無敵,可屈天下人,他們自然是相信,要讓他們相信秦異人會打仗,打死他們也不會相信。

他們寧願想信太陽從西邊出來,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只是,他們礙於秦異人的臉面,沒有說出來罷了。

“公子,軍中多有不便,你還是回秦國吧。”王陵好言相勸:“公子離開秦國數載,回咸陽與太子團聚,纔是正理。”

“是呀。”衆將齊聲附和。

“將軍,我說的是真的。”秦異人的聲調轉高,道:“我有辦法讓你們衝上城頭,至於能不能打下邯鄲,就要看你們的了。”

“衝上城頭?”一片輕笑聲響起,出自衆將之口。

要是能衝上城頭的話,秦軍還不把邯鄲攻破?他們做夢都在想這種美事呢,問題是,秦軍前赴後繼,死傷無數,都沒能做到。

“本公子知道,你們不會信我,以爲本公子是在亂說。”秦異人眼睛一翻,精光暴射,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只要你們給我片刻時光,容我細說,你們就會明白了。”

王陵他們搖搖頭,沒有吱聲,他們仍是不信。

“我敢立軍令狀!若是不能成功,我甘當秦法!”秦異人聲調轉高,沉聲道。

“軍令狀?”一片驚呼聲響起,衆將一臉的震驚,打量着秦異人,驚疑不定。

軍令狀不是亂立的,若是秦異人沒有十足十的成算,絕對不敢如此說。相信吧,這太不可思議。

“公子,你說笑,說笑。”王陵仍是不信,忙爲秦異人開脫。

要知道,軍中無戲言。要是秦異人真的立下軍令狀,而又不能做到的話,那後果就麻煩了,就是秦昭王也不見得能救下他。

“是呀。公子說笑的,說笑的。”蒙驁他們心領神會,齊聲附和。

“本公子是認真的!”然而,秦異人彷彿不明白他們的好意似的,擲地有聲。

“呃!”王陵、蒙驁和桓齮,一衆將領嘴裡發出一陣磨牙聲,一臉的難以置信。

他們是一片好意,秦異人竟然不領情,他們還真是想不明白。

“既然如此,公子就說說吧,要是有用的話,我們就試試。”王陵搖搖頭,仍是不信,只是不能太不給秦異人的面子。

“邯鄲看上去是城高垣厚,難以攻破,其實未必,只要找到好辦法,就能一舉攻上城頭。本公子這辦法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卻能讓你們在城上跑馬。”秦異人先來了一段開場白,勾引衆將的興趣。

“城上跑馬?”果然,衆將的好奇心給勾起來了,有人問道:“敢問公子,如何才能在城上跑馬?”

能在城上跑馬,邯鄲也就在掌控中了。

“我這辦法就是……”秦異人一通解釋。

“……”王陵、蒙驁、桓齮以及一衆將領,眼睛瞪得滾圓,精光暴射,如同利劍一般。

“呼呼!”緊接着,他們就是呼吸粗重,如同奔行百里的牛似的,胸口急劇起伏,激動難已。

“啪啪啪!”一片重重拍額頭的聲音響起,衆將齊齊拍額頭,甚是用力,發出清脆的聲響,額頭上紅通通的,指痕清晰可見。

“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一片驚呼聲響起,衆將一副後悔莫及的樣兒。

“幸得公子到來,爲我等解惑。”衆將又是一臉的慶幸。

“謝公子良策!”王陵站起身來,激動異常,衝秦異人深深一禮,身子躬成了九十度,極爲恭敬。

“謝公子!”蒙驁、桓齮和一衆將領齊聲向秦異人致謝。

秦異人打量衆將,只見他們一臉的狂喜,眼裡精光暴射,激動難已。

邯鄲是趙國的都城,若是攻破的話,這是奇功一件,誰能不歡喜?更別說,邯鄲一破,趙國就亡了,這是百年戰國中第一次滅掉一個戰國,誰能不激動?

激動一陣後,王陵拍着胸脯,道:“公子請放心,留在軍中這事,包在我身上。”

適才,他是一千個,一萬個不同意,眼下卻是打保票了,這轉變也太快了。

“王將軍,留在軍中這也太對不起公子了,依我看,得向君上上奏,讓公子襄助軍機。”蒙驁爲秦異人爭取最大好處。

秦異人雖然獻了一計,得到衆將的認可,一旦成功的話,秦異人也有大功。若是能夠得到秦昭王的旨意,讓秦異人襄助軍機的話,就更加名正言順了,秦異人發揮的作用更大,建立軍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好主意!”王陵大聲贊同。

“就是要如此!”衆將也是贊同。

很快的,秦異人留在軍中這事就定下了。

“異人公子之謀,你們都明白了?”王陵臉一肅,沉聲問道。

“明白!”衆將齊聲響應,聲音直貫九霄,如同雷霆轟鳴。

“爲了一鼓作氣攻下邯鄲,本將之意,我軍從今日起,不再攻城,要養精蓄銳!”王陵正式發令了。

“諾!”衆將領命。

“蒙將軍,取土一事就交給你了。要多多準備土包。”王陵點將。

“諾!”蒙驁大聲領命。

王陵分派完成,衆將散去,各自準備去了。

秦異人告辭,回到自己的帳幕中,把黃石公和尉繚找來,把情形一說,二人大喜過望。

“太好了!”黃石公和尉繚齊聲道:“公子留下來,就能建功。”

“哦,不,公子已經建功了。”一句話剛出口,二人這才發覺不對,秦異人已經獻計了,這功勞是穩穩當當的。

“公子,你這法子真是大妙!我們怎麼沒有想到呢?”黃石公和尉繚緊接着就是讚不絕口,一臉的恍然。

你們沒有想到,不是你們才智不行,而是你們的見識不如我,我比你們多了兩千年的文明積累,秦異人在心裡想。

(未完待續)

第27章 雷霆手段第16章 大禍臨頭第57章 軍心不穩第48章 魏國出兵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44章 威震大漠第10章 修改秦法第33章 聯兵討秦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66章 秦軍來了第97章 兵之大家第5章 百越平定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16章 兵臨城下第10章 大舉出塞第40章 活捉單于第4章 處處碰壁第4章 九鼎已成傳說第9章 奉旨監國第58章 帝王之師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66章 六國響應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43章 華夏危機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4章 賣人第1章 華夏聖地第63章 欲並百越第50章 攻心第8章 子楚?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2章 惡吏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4章 魏國驚變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72章 清夫人第47章 拐騙趙姬第29章 項燕獻計第2章 凱旋歸來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96章 孟子學生第15章 蓋聶來投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57章 人才濟濟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13章 反詐(下)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18章 匈奴來了第11章 飛騎鼻祖第14章 革除積弊第9章 韓國滅亡第10章 玉天清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36章 大豐收第31章 毛筆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10章 玉天清第48章 何去何從?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25章 毛遂第50章 如何救?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25章 開戰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24章 魯句踐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36章 活捉齊王第29章 逼債第46章 出兵滅楚第30章 大戰開始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60章 深謀遠慮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72章 清夫人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73章 使者大出第99章 掄材大典第29章 逼債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36章 活捉齊王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6章 吐納術第21章 仇人見面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82章 秦王決斷
第27章 雷霆手段第16章 大禍臨頭第57章 軍心不穩第48章 魏國出兵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44章 威震大漠第10章 修改秦法第33章 聯兵討秦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66章 秦軍來了第97章 兵之大家第5章 百越平定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16章 兵臨城下第10章 大舉出塞第40章 活捉單于第4章 處處碰壁第4章 九鼎已成傳說第9章 奉旨監國第58章 帝王之師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66章 六國響應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43章 華夏危機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4章 賣人第1章 華夏聖地第63章 欲並百越第50章 攻心第8章 子楚?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2章 惡吏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4章 魏國驚變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72章 清夫人第47章 拐騙趙姬第29章 項燕獻計第2章 凱旋歸來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96章 孟子學生第15章 蓋聶來投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57章 人才濟濟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13章 反詐(下)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18章 匈奴來了第11章 飛騎鼻祖第14章 革除積弊第9章 韓國滅亡第10章 玉天清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36章 大豐收第31章 毛筆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10章 玉天清第48章 何去何從?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25章 毛遂第50章 如何救?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25章 開戰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24章 魯句踐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36章 活捉齊王第29章 逼債第46章 出兵滅楚第30章 大戰開始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60章 深謀遠慮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72章 清夫人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73章 使者大出第99章 掄材大典第29章 逼債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36章 活捉齊王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6章 吐納術第21章 仇人見面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82章 秦王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