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軍壓境

魏國,大梁城外,秦軍營地。

中軍帳中,王翦正與諸將議事。大梁的魏人已經被分派到各處,有吃有住,魏人對秦軍很是感激。

收地一事,也是順利,魏國的城池已經全部佔領。在整個收地過程中,秦軍沒有遇到抗抵,哪怕是輕微的抵抗也沒有。

大梁是魏國的都城,大梁被攻佔,對魏人的軍心士氣打擊極爲沉重;再者,魏國自魏惠王時起,歷代魏王就沉浸於享樂中,或愛珍玩,或愛女色,或喜遊獵,無心理民,魏國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尋常國人庶民都不滿意,誰願意找死?

更別說,信陵君弒君一事令魏人痛恨,誰也不會爲信陵君出頭,是以,佔領魏地要不順利都不成。

“上將軍,君上旨意。”就在這時,鐵鷹銳士進來,把秦異人的旨意遞給王翦。

王翦接在手裡,展開一瞧,眼睛猛的瞪圓了,大是歡喜,笑道:“君上真是英明呀,有此妙計,還愁大事不成?”

“上將軍,君上怎麼說?”衆將很是好奇。

“君上……誇我們這仗打得不錯。”滅齊一事屬於高度機密,不能宣之於衆,王翦沒有透露的打算。

“呵呵。”能得到秦異人的誇讚,那是何等的榮幸,衆將大是歡喜,發出一陣暢笑聲。

“君上有旨,要把信陵君明正典刑,你們多派人手,四處宣揚此事,要多數落信陵君的罪過。”王翦有着不凡的政治眼光,當然明白此舉的好處。

衆將得令,立時派出人手,四處宣揚。

一時間。整個魏國都知道秦國要把信陵君明正典刑。對於此事,魏人是歡喜難言,無不是拍手稱快,因爲秦軍數落信陵君的罪過全是鐵證如山,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

到了處置信陵君這天,魏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無不是歡天喜地,跟大過年似的,無不欲親眼目睹信陵君之死。

“呵呵。信陵君這惡賊。也有今日,他終於要死了,要被秦軍處置了。”

“信陵君惡事做絕,壞事做光,他要不死。就沒有天理了。”

“信陵君弒君弒兄,罪大惡極,死有餘辜。”

“信陵君養門客,門客仗着他的勢,欺凌弱小,奪人田產,霸人妻女。因他而家破人亡者不知幾多,他的罪過就是用光三江四海之水研墨也不能道盡。”

魏人一提起信陵君的罪過,就是憤恨不已,恨不得把信陵君撕着吃了。

“還是秦人厲害。信陵君這狗賊在國中作惡數十載,魏國拿他沒辦法,秦軍一到,他就死定了。”

“這還用說嗎?要是秦人不厲害的話。能雄視天下,能滅了魏國?”

“秦國國無隸身。一體國人,不分貴賤,一體同法,我們就有好日子過了,不用再擔心王公貴族、世家豪強欺凌我們了。”

緊接着,魏人就是大讚特贊秦國,對秦國的雷厲風行極爲讚賞。

象信陵君這樣的國君都要明正典刑,其他的王公貴族、世家豪強誰敢冒頭?誰冒頭誰就是活得不耐煩了。

“快看,信陵君來了,信陵君這狗賊來了。”

“快瞧,信陵君這狗賊低垂着頭顱呢,他的頭顱不是一直高昂着的麼,有種你再昂起來呀,你低垂着頭顱做什麼?”

“哈哈!信陵君,你這狗賊也有今日,你也有今日。你作惡多端時,你可曾想過有今日?”

信陵君被秦軍士卒押來了,此時的信陵君渾身發抖,連路都走不動了,秦軍銳士不得不扶着他,要不然的話,早就摔倒在地上裝死狗了。

一片咒罵聲響起,魏人兀自不滿足,口水亂噴,只一口氣功夫,信陵君差點被口水淹死了。這還不算,魏人抓起土塊石頭朝着信陵君身上亂扔,只一會兒功夫,信陵君渾身上下都是傷,鮮血淋淋。

“啊!啊!啊!”信陵君發出殺豬似的慘叫,卻是惹來魏人陣陣叫好聲。

押到行刑的高臺上,王翦身着戎裝,站在當地,沉聲問道:“信陵君,你看見了吧?魏人恨你入骨,枉你還沽名邀譽,枉你被譽爲‘賢公子’,你的賢名哪裡去了?”

這一問不打緊,信陵君是羞愧難言,滿臉通紅,想要說話,卻是說不出來。

信陵君養數千門客爲他吹噓,把他吹得跟花兒似的,說他天縱奇才,能定國安邦,可是,到頭來,剝去僞裝之後,他們不過是繡花枕頭,一包草罷了。

王翦手一揮,秦軍銳士手起刀落,信陵君一顆頭顱滾得老遠,滿眼的驚恐之色,臉孔扭曲了。

“大秦萬歲!”魏人爆發出驚天的吼聲,歡喜難言。

信陵君是魏國的一大毒瘤,他被處置了,要魏人不歡喜都不成。

此時此刻,魏人對秦國的好感刷刷提升,只覺秦國纔是他們的親人,比親人還要親。

魏國本是周武王之弟畢公姬高的後人,後來一度沒落,至於原因史料不全,無法知曉。到了晉獻公時,畢氏出了一個將軍叫畢萬,此人是一個尋常將領,立有軍功,晉獻公把魏地封給他。

經過占卜,說魏地大吉,畢萬決心改姓爲魏氏,這就是魏氏的由來。

晉獻公末年,晉國發生儲君之爭,畢萬之子魏武子追隨晉文公。晉文公回國繼位後,重用魏武子,魏氏由此而成爲晉國六大世家大族之一,勢力越來越大。

在晉國末年,智氏最爲強大,橫行無忌,聯合韓魏二氏欲要滅掉趙氏。這一戰,用的是水戰,差點把趙氏的老巢淹沒了。之所以最終沒能滅掉趙氏,是因爲智氏一句感慨之詞,葬送了智氏一脈。

眼看着趙氏的老巢即將被淹沒,大功將成,智氏感慨說今日始知水亦能滅人。這話一出,韓魏二氏心驚肉跳,因爲他們的老巢附近也有大水,若是引水淹他們的老巢的話,韓魏二氏難保。

於是乎,韓魏二人決心背叛,聯合快要覆滅的趙氏,裡應外合,攻滅智氏。最後,三家聯合起來,把晉國給瓜分了,這就有了魏國。

戰國初年,魏國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國君,那就是一代賢侯魏文侯。魏文侯在位五十多年,勵精圖治,舉賢任能,手下有一大批良將良臣,是以魏國特別強盛,硬是把魏國的土地擴大了一倍有餘。

魏文侯死後,其子魏武侯繼位,這也是一個有爲之君,子承父業,發揚光大,魏國更加強盛。魏武侯唯一的憾事,就是錯失吳起。魏武侯很賞識吳起,想要命吳起爲相。魏武侯考慮到吳起文武兼備,一旦爲禍的話,對魏國的禍事不小。當然,魏武侯沒想過要除掉吳起,而是決定要拉攏吳起,準備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吳起,這樣就是姻親,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這本是好事兒,吳起也有意。若事情真要這樣發展下去的話,就是皆大歡喜了。

然而,另一個駙馬很忌妒吳起的才華,怕吳起被重用,決心要破壞這事。其破壞的手法也很巧妙,並不是中傷吳起,而是請吳起前去家裡飲宴。

吳起想着一旦結成姻親,就是親戚了,去飲宴聯絡一下感情也是應該的,就同意了。在席間,公主對駙馬是又打又罵,跟收拾孫子似的,這令吳起大是驚訝。這公主就說,我還是好的呢,要是我妹妹,哼哼!

吳起不想受這罪,就婉拒了魏武侯嫁妹的好意,這令魏武侯大是不滿。吳起知道他不可能再當魏國的丞相了,就逃離魏國,去了楚國。

魏武侯錯失吳起這事,看似不大,卻是魏國失才的開端。

魏武侯死後,其子魏惠王繼位,接二連三的失去盤盤大才,魏國由盛轉衰,最終錯失了一統天下的資格。

魏惠王第一個失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孫臏,孫臏願仕於魏,卻遭龐涓所害,差點死在魏國,靠裝瘋賣傻逃回齊國,最終成了魏國的心腹大患,馬陵之戰、桂陵之戰,重創了魏國賴以征戰天下的“魏武卒”,使得魏國元氣大傷,由盛轉衰。

魏惠王第二個失去的大才就是奠定了秦國統一中國基礎的商鞅。商鞅本是衛人,願在魏國出仕,是魏國丞相公叔痤手下的吏員,中庶子。公叔痤死前先是向魏惠王舉薦商鞅,魏惠王不用,公叔痤就要魏惠王殺掉商鞅。魏惠王同樣不採納,致使商鞅出走,去秦國變法,一舉扭轉秦國的頹勢,秦國一躍而成爲一流戰國,打得魏國丟土失地。

魏惠王第三個失去的大才就是張儀了。張儀還是魏國人,本想效力於父母之邦,魏惠王不用,張儀不得不遠走他邦,最後成了魏國的心腹大患。張儀先是做了秦國丞相,後來回到魏國當魏國丞相,名義上是魏國丞相,實則是秦國安插在魏國的最大間諜,沒少泄露魏國機密給秦國,令魏國吃足了苦頭。

失才,是魏國衰敗,乃至滅亡的根本原因。

縱觀戰國之世,魏國的人才最多,還有後來的範睢和尉繚,皆是土生土長的魏人,最後不得不遠走秦國,成爲魏國的大患。

處置了信陵君之後,王翦當即點起秦軍,朝東而去,很快就來到了魏齊邊境。

王翦一聲令下,秦軍就在魏齊邊境紮下營般,滅齊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未完待續)

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51章 秦人瘋了!第25章 開戰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51章 秦人瘋了!第57章 人才濟濟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20章 白起當罪第46章 出兵滅楚第27章 再間朱亥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第5章 散合縱(四)第12章 敲詐勒索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93章 李斯拜師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50章 如何救?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一 o一徐夫人第42章 齊人歸心第31章 齊國中計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24章 重獲自由第54章 緊鑼密鼓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24章 驚恐難安第29章 斬盡殺絕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31章 毛筆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93章 李斯拜師第7章 誰要我死?第81章 合縱風雲第7章 誰要我死?第18章 鬥獸場第34章 強勢迴應第10章 東進?第3章 蓋聶(上)第5章 又見李牧第49章 黃雀在後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27章 雷霆手段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9章 異人之怒第48章 欲除白起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2章 母子情深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一o八章 又吐血了第1章 轟傳天下第44章 停戰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26章 逼宮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57章 人才濟濟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10章 玉天清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13章 秦軍東進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36章 戰神王翦第9章 冒頓之計第64章 通告天下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33章 出兵滅齊第59章 全軍出擊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50章 親自上陣第38章 偏安亡齊第22章 “馬上殺”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7章 東窗事發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38章 廉頗出山第44章 滅楚之策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96章 孟子學生第33章 異人獻計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40章 將相失和第11章 太子丹第65章 信?不信?第38章 商君遺願
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51章 秦人瘋了!第25章 開戰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51章 秦人瘋了!第57章 人才濟濟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20章 白起當罪第46章 出兵滅楚第27章 再間朱亥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第5章 散合縱(四)第12章 敲詐勒索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93章 李斯拜師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50章 如何救?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一 o一徐夫人第42章 齊人歸心第31章 齊國中計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24章 重獲自由第54章 緊鑼密鼓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24章 驚恐難安第29章 斬盡殺絕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31章 毛筆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93章 李斯拜師第7章 誰要我死?第81章 合縱風雲第7章 誰要我死?第18章 鬥獸場第34章 強勢迴應第10章 東進?第3章 蓋聶(上)第5章 又見李牧第49章 黃雀在後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27章 雷霆手段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9章 異人之怒第48章 欲除白起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2章 母子情深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一o八章 又吐血了第1章 轟傳天下第44章 停戰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26章 逼宮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57章 人才濟濟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10章 玉天清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13章 秦軍東進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36章 戰神王翦第9章 冒頓之計第64章 通告天下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33章 出兵滅齊第59章 全軍出擊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50章 親自上陣第38章 偏安亡齊第22章 “馬上殺”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7章 東窗事發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38章 廉頗出山第44章 滅楚之策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96章 孟子學生第33章 異人獻計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40章 將相失和第11章 太子丹第65章 信?不信?第38章 商君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