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牧求援

薊城,燕國都城,燕國王宮。

新王燕王僖臉色陰沉,端坐在寶座上,一雙眼睛瞪得滾圓,死盯着羣臣。

一衆大臣在座,獨不見明智的劇辛。

中牟一敗,對於燕國來說非同小可,燕王驚懼不安,竟然就此嗝屁了,太子僖繼位,也就是太子丹的父親,這就是燕國末代之君,燕王僖。

中牟一戰,燕王不僅燕死了,明智的劇辛成了衆矢之的,被舉國攻擊,要不是他的威望高,功勞大,燕王僖說不定早就把他處死了。

儘管如此,劇辛不能上朝,失去了在朝中的話語權。

中牟一佔,怪不得劇辛。相反,劇辛很是明智,深知合縱的重要性,堅持合縱,這並沒有過錯。然而,此時的燕國哪管那麼多,必須要找一個替罪羊,劇辛大小長短最是合適。

“秦國要大舉東進,掃滅列國,韓魏難以抵擋,遲早要滅,大燕該當如何應對?”燕王僖緩緩開口。

“君上,這有何憂?”一個大臣忙接過話頭,道:“大燕在最北,秦要想攻燕,鞭長莫急,大燕定可安然無事。”

“沒錯,大燕一定會無事。”羣臣忙附和。

在當時,燕國在最北方,與秦國相距遙遠,秦國兵鋒難及。秦始皇原本打算把燕國放到後面滅掉,哪裡想得到,太子丹竟然派荊軻行刺,這激怒了秦始皇,這才改變了滅國順序,命王翦率兵,先把燕國給滅了。

“萬一秦國打來了,那可怎麼辦?”燕王僖仍是不放心,有些心驚肉跳。

“君上。若是秦國打來,大燕不敵,大燕不是還有遼東嗎?大燕可以向遼東退去。”又一個大臣忙出主意。

遼東,是現在的東北之地,燕國佔領了一部分,做爲大後方。據傳,樂毅練兵就是在遼東之地進行的,由此可見,遼東對於燕國的重要了。

“對對對!遼東苦寒之地。就算秦軍想要追擊,也是不可能,大燕高枕無憂。”一衆大臣大聲附和。

“嗯,有理。”燕王僖眉頭一擰,提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笑道:“如此甚好!商得如此良策,實是可貴,來啊,擺酒宴,寡人要與諸卿同醉!”

歷史上,秦國滅掉燕國之後,燕王僖無處可逃。就逃到遼東去躲起來,還真的是苟活了數年。直到後來,秦始皇命王賁率軍追入遼東,這才把燕王僖幹掉。

以燕王僖想來。遼東苦寒之地,即使秦軍再了得,也是受不了。若是情勢不利,他完全可以退到遼東去。接着當他的燕王。

很快的,酒宴擺上。君臣痛飲起來。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好不痛快!

郢,楚國都城,楚國王宮。

楚考烈王正與春申君對飲,君臣二人言笑晏晏,極是歡喜,彷彿中牟之敗並不存在似的。

中牟一戰,楚國損失慘重,損兵折將二十餘萬,三十萬大軍回到楚國的不到萬人,這是何等重大的損失。若是在秦國,春申君早就被問罪了。然而,這是楚國,敗軍覆師算個屁呀,只要黃氏沒敗,是楚國的大世家,就是損失再慘重些,春申君還是令尹。

更別說,中牟之敗,項燕罪責難逃。爲了給項燕脫禍,項氏與黃氏聯手,共同對付其他的大世家。

中牟一敗,屈景昭三大世家看到了機會,想趁此發難,把春申君這個令尹趕下臺,然而,項黃聯手,使得他們的陰謀破產。

再說了,春申君善於鑽營,會奉承、阿諛,馬屁拍得楚考烈王歡喜。而且,兩人的交情不錯,可以穿同一條褲子。

不,可以睡同一個女人!

李園之妹,李嫣,春申君和楚考烈王兩人都睡過,還生了一個兒子,春申君和楚考烈王都自認爲是自己的血脈。

有了如此鐵的關係,區區中牟之敗算個屁,就是再損失數十萬大軍,春申君還是春申君,還是令尹。

“中牟一戰,秦國得其所欲,贏稷不可一世,做夢都在想着掃滅六國,一統天下,他呀,那是在做清秋大夢。”楚考烈王放下青銅酒爵,不屑的咧咧嘴,冷笑道:“他能滅得了韓國和魏國,卻不能滅大楚。爲何?因爲大楚太大,不是秦國能吞得下的。”

若論土地廣闊,秦國遠遠不是楚國的對手,差得太遠了,楚考烈王這是底氣十足。

“君上英明。”春申君忙拍馬屁,笑得特別親切,道:“以大楚之廣闊,秦國能奈我何?秦國能敗大楚,卻不能亡大楚。若是郢都不保,大楚還可以再次遷都呢。”

“是呀,是呀。”楚考烈王一拍額頭,恍然大悟,笑得很是開心,道:“春申君,你以爲若是遷都的話,大楚該遷往何處?”

“姑蘇!”春申君想也沒有想,脫口道。

姑蘇,就是現代的蘇州,那裡曾是吳國都城,有現成的宮室。如今,落到春申君手裡了,他在那裡大辦宮室,經營得很有氣象。若是讓楚國遷都到姑蘇,這對他有着天大的好處。

“好!姑蘇本是吳國舊都,宮室是現成的。若是大楚不敵,就遷到姑蘇去。嗯,春申君,這事你得準備準備。”楚考烈王立時應準了。

“君上放心,這事臣明白。”春申君喜滋滋的道。

臨淄,齊國都城,齊國王宮,一派喜慶氣氛。

君王后、齊王建、後勝正在對飲,三人臉上泛着笑容,推杯換盞,好不痛快。

“弟弟,這次率軍出征,你做得很好,全軍而還,沒給大齊丟臉。”君王后放下酒爵,打量着後勝,大爲讚許。

中牟一戰,就後勝全軍而還,這是因爲他與秦國結好。適時反水造成的。當然,這事到了他嘴裡,就不是秦國派人說服他,而是他有先見之明,一見情勢不對,就與秦國結盟。經過他一通巧妙的說詞,秦國同意了,讓他不僅全軍而還,還分到不少好處。得到不少戰利品。

這樣一說,君王后當然歡喜了。儘管君王后很是精明,可是,再精明也不會懷疑自己的親弟弟,對此事深信不疑。對後勝是讚不絕口。

再說了,那些戰利品是實打實的,堆成了山,誰敢懷疑?

當然,分給齊軍戰利品,是秦異人的主意。秦國需要他這個奸臣上位,這對秦國有莫大的好處。分些戰利品給他,讓他有吹噓的本錢,這是莫大的好事。

田單倒真的很懷疑此事,然而。田單病重,已經臥病在榻,他又能如何?

“弟弟呀,你這事辦得好。於大齊有大功。眼下,丞相病重。難以處置政務,你就辛苦些,把這事做起來。”君王后對後勝這個弟弟越看越是歡喜,重重點頭,衝齊王建道:“齊王以爲如何?”

這不需要問的,因爲齊王建對她這個母親是萬分依戀,她說什麼就是什麼,哪會有異議,忙道:“母后所言極是。舅舅,這事你就多擔待些。”

對這個舅舅,齊王建也是喜歡,早就想把丞相大位交給他,只是田單在,他沒有辦法罷了。如今,田單病重,連下榻都不行了,這丞相之位自然是順理成章的落到後勝身上了。

就這樣,後勝開始了他在齊國的權力之路。

秦異人自從進入丞相府,協助範睢處理政務後,就是忙得不可開交。他所忙之事主要是兩件:一是辦學,二是農具改進。

辦學這事,與荀子和公孫龍子一說,二人大力支持,張羅着制訂相應的律法,選館址,選“師資”,秦異人倒沒有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這上面。

秦異人主要忙的是改進農具這事,因爲這已是是冬季了,很快就要到春季了。試製之後,曲轅犁着實好用,得到一致認可,秦昭王當即下旨,一定要在春耕之時,全關中之地都要用這種新犁。

糧食,對於秦國來說,太重要了。雖然時間短暫,來不及在整個秦國推行,若能在來年春季在關中推行,也是好的。

就這樣,秦異人是忙得不可開交,連歇息的時間都沒有。

很快的,冬去春來,轉眼間就到了春季。

趙國北方,有一座邊境城池,叫九原郡,又叫“趙九原郡”。

之所以如此明確,是因爲秦國也有一座九原郡,叫“秦九原郡”。

不論是秦九原郡,還是趙九原郡,都是華夏抵擋北方胡人、匈奴、休屠、渾邪這些遊牧民族的重地。

雖然已是三月天時,然而,北方的春季來得晚,仍是很寒冷,行人稀少,很是寧靜。

“得得得!”一陣急促的蹄聲打破了寧靜,只見一騎飛馳,進入趙九原郡。

趙九原郡並不大,佔地不過十來裡。不過,城牆修得很是堅固,可以說是城高垣厚。

在城裡有一座官邸,佔地數十畝,有數十間房屋。這裡,是郡守府,也是趙國在九原的將軍府,鎮守九原,抵擋北方胡人、匈奴入侵的中樞所在。

在將軍府裡,站着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整個人如同出鞘的利劍,英武不凡。

他,就是趙國在九原的守將,未來的戰神,李牧!

在李牧身後,站着一衆將領。其中,有一個年青人,身材高大健壯,英氣逼人,他就是李牧的副手,著名的司馬尚。

司馬尚亦是一員良將,很得李牧賞識,兩人既是上下級關係,又是知交好友,交情深厚。在歷史上,李牧被害後,司馬尚隱居,不知所蹤。

“稟將軍,龍城急報!”就在這時,斥侯急衝衝的衝了進來,遠遠就叫嚷起來。

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35章 出爾反爾第43章 虎狼秦法第44章 威震大漠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8章 造紙術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32章 學館成(下)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55章 目標:西海第12章 白起抗命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28章 虎狼之威第63章 欲並百越第25章 好處多多第13章 秦軍東進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74章 秦國增兵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4章 形勢嚴峻第4章 下馬威第60章 朱亥神威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33章 搶人第12章 滅周?第4章 處處碰壁第38章 商君遺願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27章 首戰告捷第42章 都江堰成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上)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46章 與佳人有約第15章 蓋聶來投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37章 匈奴單于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64章 通告天下第25章 罪惡累累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71章 渾水摸魚第52章 異人掛帥第9章 韓國滅亡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4章 形勢嚴峻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44章 《鳳求凰》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49章 黃雀在後第41章 收拾民心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77章 走馬上任第25章 罪惡累累第1章 鐵鷹銳士第56章 異人謀國第5章 大勢已成第3章 合縱回光第53章 天上掉餡餅第57章 軍心不穩第11章 絕戶計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19章 晉升太子第57章 軍心不穩第48章 何去何從?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16章 圖窮匕現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28章 蒙怡第14章 明珠蒙塵第35章 轟傳天下第74章 要當爹了!第37章 烏合之衆第41章 收拾民心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1章 華夏聖地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24章 憋死荊軻第83章 羣英聚(上)第10章 東進?第40章 將相失和第42章 李牧求援第33章 異人獻計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99章 掄材大典第2章 扁鵲遺方第74章 要當爹了!第82章 秦王決斷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
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35章 出爾反爾第43章 虎狼秦法第44章 威震大漠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8章 造紙術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32章 學館成(下)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55章 目標:西海第12章 白起抗命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28章 虎狼之威第63章 欲並百越第25章 好處多多第13章 秦軍東進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74章 秦國增兵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4章 形勢嚴峻第4章 下馬威第60章 朱亥神威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33章 搶人第12章 滅周?第4章 處處碰壁第38章 商君遺願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27章 首戰告捷第42章 都江堰成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上)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46章 與佳人有約第15章 蓋聶來投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37章 匈奴單于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64章 通告天下第25章 罪惡累累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71章 渾水摸魚第52章 異人掛帥第9章 韓國滅亡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4章 形勢嚴峻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44章 《鳳求凰》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49章 黃雀在後第41章 收拾民心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77章 走馬上任第25章 罪惡累累第1章 鐵鷹銳士第56章 異人謀國第5章 大勢已成第3章 合縱回光第53章 天上掉餡餅第57章 軍心不穩第11章 絕戶計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19章 晉升太子第57章 軍心不穩第48章 何去何從?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16章 圖窮匕現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28章 蒙怡第14章 明珠蒙塵第35章 轟傳天下第74章 要當爹了!第37章 烏合之衆第41章 收拾民心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1章 華夏聖地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24章 憋死荊軻第83章 羣英聚(上)第10章 東進?第40章 將相失和第42章 李牧求援第33章 異人獻計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99章 掄材大典第2章 扁鵲遺方第74章 要當爹了!第82章 秦王決斷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