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西征?

亞歷山大大帝,是一個傳奇的名字,一提起他,很多人都會豎大拇指,認爲他是一位天才,他確實是一個天才,是西方公認的“四大軍事天才”之一。與後來的漢尼拔、愷撒、拿破崙並列。

他的成功在於,他率領爲數不多的馬其頓軍隊東征,橫掃了歐亞大陸,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這是一個傳奇,無數後人爲之敬仰。

很少有人知道,亞歷山大大帝當初東征的目的並不是去打印度,而是要來打中國。他的老師,也是古希臘著名的學者,亞里士多德,給了他一幅標有中國的地圖。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是一個傳說中的名字,號稱“黃金國度”,據說遍地黃金,是西方人想象中的天堂。

正是懷着要征服中國的願望,亞歷山大大帝踏上了征程。然而,他的地圖出錯了,他打錯了方向,打到印度恆河流域去了。

最後,因爲八年征戰,將士們思念家鄉,軍無戰心,他不得不撤軍。

在他的率領下,馬其頓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因此有很多人認爲,若是亞歷山大大帝打到中國來,中國一定會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

如此想的人不在少數,其理由:一是因爲亞歷山大大帝是個天才,二是因爲馬其頓軍隊英勇善戰,三是因爲中國當進處在戰國時代,國家沒有統一,各自爲戰,難以抵擋亞歷山大大帝的進攻。

這些理由都正確,其結論卻並不正確,因爲如此想的人並不瞭解當時中國的實際情形。

先說亞歷山大大帝的軍事天才,不可否認,他的確是人類歷史是極爲罕見的軍事天才。正是因爲他有着這種才幹。在他率領下的馬其頓軍隊橫掃了半個世界,更是滅了比古希臘大得多的波斯帝國。

然而,說到軍事天才,中國會少嗎?

亞歷山大大帝與秦惠文王是一個時代的人,他比秦惠文王大兩歲,卻早死十幾年。在這一時代,中國有一個很有名的軍事天才,孫臏。若是亞歷山大大帝打到中國來,中國受到威脅的話。孫臏一定會挑起抗擊亞歷山大的重任。

更別說,若是孫臏的老師鬼谷子再出山的話,亞歷山大大帝的對手就更加強悍了。

鬼谷子雖是隱士,終生未出仕,然而。誰都無法否認,他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奇才,他打造出了李悝、商鞅、孫臏、龐涓、蘇秦、張儀這些著名的天才人物,他之才更是讓人欽佩。

若是中國到了生死存亡關頭,鬼谷子出山很有可能。

再說馬其頓軍隊英勇善戰,這也是真的,馬其頓軍隊着實很英勇。很善戰,正是因爲有擁有一支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軍隊,亞歷山大方能取得成功。

可是。在當時的中國,難道就缺少英勇善戰的軍隊嗎?

不,一點也缺少。

在當時,中國有三支非常有名的軍隊。魏國的“魏武卒”、齊國的“技擊之士”、秦國的銳士。

魏武卒是由著名的軍事家吳起打造的,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支用精鐵武裝起來的重裝步兵。全身披着精心打造的鐵甲,一旦出現在戰場上,就是無敵的代名詞。正是因爲魏國擁有這支能征善戰的魏武卒,魏國這才成爲戰國初期的霸主。

這支軍隊在亞歷山大之時,還沒有被孫臏消滅,若是遇到魏武卒,以馬其頓軍隊那可憐的青銅武器,又能如何呢?能不能破開魏武卒的防禦都成問題。

齊國有由孫臏訓練的“技擊之士”,這支軍隊特別善長單兵作戰。正是因爲有這一特長,孫臏這才設伏,兩次打敗龐涓率領下的魏武卒,把魏國從霸主位置上拉下來。

遇到這支軍隊,興許亞歷山大並不覺得棘手,前提是要齊軍與他正確硬碰,他要能發揮出馬其頓方陣的威力。問題是,以善打巧仗,善於揚長避短而著稱的孫臏,會和亞歷山大硬碰嗎?一旦被孫臏找到可以利用的地形,亞歷山大就是第二個龐涓,馬其頓方陣無法發揮。

在三支精銳裡面,最難對付的是秦國的銳士,因爲秦國銳士能攻善守,有一個名動千古的方陣,叫“秦軍方陣”。

在亞歷山大父親菲利普時代,差不多就是秦孝公時代,商鞅已經在秦國變法。到了亞歷山大時代,商鞅的變法已經取得了成功,秦國的實力大增。

шшш●Tтká n●℃o

更重要的是,商鞅爲秦國打造出了一支能攻善守的大軍,就是秦國銳士。

一提起商鞅,人們就想到商鞅變法,很少有人知道,商鞅不僅是治國的奇才,還是一個軍事天才,秦軍方陣就是他打下的基礎,後來的司馬錯、白起、蒙驁、王翦、蒙恬都是在其基礎上進行完善。

雖然這一時期的秦軍方陣還沒有後世那樣威力巨大,其威力也是非常了不起了,因爲魏國的魏武卒在經過孫臏兩次打擊後的殘餘力量,就是被秦軍方陣打敗的。而且,秦軍是在正面硬撼中,壓倒性的擊敗了魏武卒,展現了驚人的戰力。

就是孫臏率領下的齊國技擊之士,也只能利用地形限制魏武卒的發揮,沒有實力正面硬撼。而秦軍就是在正面硬撼中,全面壓制了魏武卒,由此可見秦軍的可怕了。

若是方其頓方陣遇到秦軍方陣,後果會是什麼呢?後果必然是馬其頓方陣被全面壓制,甚至可以說馬其頓方陣不堪一擊。

在近戰方面,馬其頓方陣和秦軍方陣差不多,主要的差別在於馬其頓方陣用的是長矛,秦軍方陣用的是長戟,其餘的在刀手、騎兵方面差不多。

然而,在遠程攻擊方面,秦軍方陣完爆馬其頓方陣。

馬其頓方陣是個步頓方陣,其遠程攻擊方式少得可憐,主要是弓箭和投擲短矛。弓箭不用說了,都明白的事。投擲短矛,和現代社會扔手榴彈差不多,再大的力氣,也不過是扔出四五十米罷了。

用強弩射出的弩矢,卻是可以遠達四五百米,而且強弩的穿透力、殺傷力遠非弓箭和投擲短矛所能比,可以說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差別太大了。

對付馬其頓方陣的最好方式,不是和他比近戰,而是比遠程攻擊,只要在遠程攻擊上壓制了馬其頓方陣,來歷山大也就完了。

亞歷山大之所以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就是因爲他的對手,比如波斯,缺乏強有力的遠程打擊,不得不與他比近戰,這是以短擊長,不敗都不行。

強弩是中國古代獨步世界的利器,恰恰是馬其頓方陣的剋星,遇到秦軍方陣,馬其頓方陣要不完蛋都不成。

至於當時的中國四分五裂,七大戰國力征,嚴重的消耗了中國的實力,這倒不是大問題。因爲在對付異族這事上,華夏從來沒有含糊過。若是亞歷山大進攻中國,很可七大戰國會聯手,共同對付他。

而且,在當時,中國有兩個名動千古的邦交天才,那就是蘇秦和張儀了。在對付異族這一點上,兩師兄弟一定會聯手,促成七大戰國結盟。

秦異人在另一時空談到亞歷山大東征中國之事,其看法和現代大多數人差不多,認爲那是中國的巨大危機。然而,當他來到戰國時代,瞭解了戰國的實際情形後,他不這樣認爲了,他認爲亞歷山大沒有打到中國,那是他的幸運。

若是他打到中國,那就是他的不幸!

其理由非常充分。

“亞歷山大能在五六十年前打到西域附近,這說明只要努力,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由東方打向西方。”秦異人開始轉念頭了,心中暗道:“只需要沿着亞歷山大當年進軍的路線反其道而行之,就能打到波斯,打到馬其頓,打到古希臘。”

古希臘是古方文明的搖籃,若是能夠摧毀的話,就不會有後來的羅馬帝國,也不會有羅馬文明,更不會有後來的西方列強,這是從根本上摧毀西方的源頭。

想着如此美妙的前景,秦異人心頭一片火熱:“若是我起兵西征的話,一定會打到希臘去,因爲此時的亞歷山大帝國已經四分五裂,沒有強大的對手。”

亞歷山大已經死了四五十年了,他的帝國早就分裂了,而且這些國家之間不停的進行着戰爭,若是秦國此時進軍的話,一定會橫掃歐洲。

“哎!可惜了。”緊接着,秦異人搖搖頭,一臉的惋惜,暗中想道:“眼下的中國四分五裂,七大戰國力爭,秦國不能發動遠征,當以統一天下爲務。唯有如此,才能厚築國力,爲華夏打造出堅實的基礎。”

若是秦國發動西征的話,很可能取得成功。只可惜,眼下的中國處於大分裂時期,西征並不是最爲迫切的,當以統一國家爲最主要任務。只有如此,才能打造出華夏文明,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任憑經歷風雨,華夏依然會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哦,對了。統一國家需要數年時間,還要解決一系列的積弊,這又要不少時間。等到都準備好了,已經是十幾二十年後的事情了。到那時,政兒已經長大了,還有蒙恬也長大了,要政兒率領蒙恬這一般年輕小子去西征,既可以歷練他們,還可以開疆拓土,一舉兩得!”秦異人眼睛放光。

第10章 意外驚喜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6章 兵臨韓都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14章 拜上將軍第30章 入秦營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14章 明珠蒙塵第38章 圍困(上)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10章 意外驚喜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94章 拍賣第96章 策反後勝第52章 荊軻第25章 父子之情第51章 廉頗第29章 加冠第14章 秦王誇讚第3章 迎九鼎第1章 名士風采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24章 驚恐難安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79章 郭開第77章 走馬上任第37章 烏合之衆第46章 北方告急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73章 使者大出第6章 拒王命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36章 大豐收第54章 楚王之怒第53章 提兵北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18章 斬盡殺絕第14章 革除積弊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70章 西域臣服第40章 將相失和第7章 朱亥來投第38章 圍困(中)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74章 要當爹了!第61章 你求我啊!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30章 殺雞儆猴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32章 學館成(下)第3章 蓋聶(中)第24章 憋死荊軻第75章 異人升官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47章 不出兵?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11章 飛騎鼻祖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96章 孟子學生第19章 晉升太子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34章 奇襲歷下第65章 迂政亡燕第13章 秦昭王病了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19章 生死之交第38章 偏安亡齊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45章 奔赴軍中第77章 走馬上任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9章 大破東胡第46章 雷霆萬鈞第49章 救?不救?(下)第45章 張網待魚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42章 鬥信陵君第17章 追斬單于第11章 飛騎鼻祖第30章 大戰開始第96章 孟子學生第23章 博浪沙第47章 秦王之怒第47章 誅殺滿門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62章 袖中金錘
第10章 意外驚喜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6章 兵臨韓都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14章 拜上將軍第30章 入秦營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14章 明珠蒙塵第38章 圍困(上)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10章 意外驚喜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94章 拍賣第96章 策反後勝第52章 荊軻第25章 父子之情第51章 廉頗第29章 加冠第14章 秦王誇讚第3章 迎九鼎第1章 名士風采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24章 驚恐難安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79章 郭開第77章 走馬上任第37章 烏合之衆第46章 北方告急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73章 使者大出第6章 拒王命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36章 大豐收第54章 楚王之怒第53章 提兵北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18章 斬盡殺絕第14章 革除積弊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70章 西域臣服第40章 將相失和第7章 朱亥來投第38章 圍困(中)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74章 要當爹了!第61章 你求我啊!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30章 殺雞儆猴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32章 學館成(下)第3章 蓋聶(中)第24章 憋死荊軻第75章 異人升官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47章 不出兵?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11章 飛騎鼻祖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96章 孟子學生第19章 晉升太子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34章 奇襲歷下第65章 迂政亡燕第13章 秦昭王病了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19章 生死之交第38章 偏安亡齊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45章 奔赴軍中第77章 走馬上任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9章 大破東胡第46章 雷霆萬鈞第49章 救?不救?(下)第45章 張網待魚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42章 鬥信陵君第17章 追斬單于第11章 飛騎鼻祖第30章 大戰開始第96章 孟子學生第23章 博浪沙第47章 秦王之怒第47章 誅殺滿門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62章 袖中金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