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

城門一倒下,秦軍如同潮水般涌來,形成一波又一波黑色的浪潮,洶涌澎湃,不可阻遏。

望着洶涌而來的秦軍,大宛王一顆心墜到谷底,渾身發寒,他已經絕望了。

城門是大宛賴以存在最後憑仗,就這般被秦軍攻破了,他那感覺如同在做夢,要不是他親眼看見,打死他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咕咕咕!”大宛喉頭髮出一陣怪異的聲響,如同被掐住脖子的老母雞似的,他有心要說話,卻是過於震驚,不知從何說起,唯有喉頭髮出怪異的聲響。

不僅大宛王如此,就是一衆大臣誰個不如是呢?

對於他們來說,他那感覺彷彿天塌了,世界末日到了。

貳師城是西域最爲堅固的城池,這麼多年來就沒有被別國攻破過,要他們相信這是真的還真的很難。可是,事實俱在,不得不信。

“早知如此,我就接受秦軍的要求,投降秦國,就不會有眼下之厄。”大宛王一個勁的後悔,後悔當初趾氣揚的拒絕了秦軍的要求。

“現在歸降能行嗎?”大宛王不住轉念頭:“不行,絕不能眼下投降。我一開始就拒絕了秦軍的要求,若是眼下投降的話,沒有好果子吃。嗯,即使要投降,也要打一陣,讓秦軍知道大宛勇士的厲害,他們提出的要求不會太苛刻,到那時方能投降。”

大宛王后悔之後就是在權衡,要不要投降,何時投降。大宛王也是個精明人,他很清楚,眼下投降秦軍,秦軍未必會接受,即使接受,也沒有他的好果子吃。要想投降,就得讓秦軍知道厲害,他纔能有不錯的條件。

“我就不信,大宛的勇士還抵擋不住秦軍的進攻?秦軍破開城門又能如何?”大宛王下定決心,大聲下令,道:“大宛的勇士們:可惡可恨的中原人破開了貳師城的城門,要把我們斬盡殺絕,大宛的勇士絕不能接受!殺啊!”

秦軍早就說過,若是不投降,就會雞犬不留,看這情況,秦軍很可能會施行,而不是隨便說說的,大宛人很是驚懼,聽了大宛王的話,更加不會懷疑了。

爲了活命,爲了他們的家人,大宛士卒決定拼命一戰,無不是緊握手中彎刀,潑風般對着城門口的秦軍衝去,個個眼球充血,殺氣騰騰,如同殺神似的。

望着因爲恐懼而不得不奮起抵抗的大宛士卒,大宛王甚是滿意,不無得意的道:“憑藉大宛勇士之英勇,我就不信秦軍能把我們怎樣?”

然而,他的得意之情很快就消失了,他終生難忘的一幕出現了。

大宛士卒殺氣騰騰的衝上去,還沒有靠近秦軍,就被秦軍的手弩射殺不少。手弩,其射程比弓箭更遠,穿透力更強,大宛士卒遇到秦軍的手弩,要不死傷慘重都不成。

此時的大宛士卒在做困獸之鬥,在拼命,雖然死傷不少,卻是沒有人後退,仍是不要命似的衝了上去。

在手弩之後,迎接他們的就是密密麻麻的長戟。一排排長戟組成一道戟牆,對着大宛士卒身上就是一陣狠捅。

不得不說,在死亡的威脅下,大宛士卒很是英勇,鬥志高昂,然而,這不過是徒勞的,因爲他一個人往往要面對很多枝長戟,少則三五枝,多則十幾枝,甚至三二十枝。

在如此之多的長戟面前,莫要說血肉之軀,就是銅牆鐵壁也是擋不住。不少大宛士卒被捅成了篩子,一個個透明窟窿格外嚇人。

“這……”大宛王哪裡見如此殺人的場景,震驚無已,張大了嘴,失語了。

在長戟之後,就是秦軍的利劍。經過長戟的捅刺,大宛士卒已經所剩不多了,遇到秦劍,更是無法抵擋,成了秦軍劍下亡魂。

衝上去的大宛士卒很快就被斬殺殆盡,一地的屍體,一地的鮮血,殘腳斷臂,破碎的內臟,到處都是,如同修羅屠場似的。

“他們不是人!”

“他們是魔鬼!”

這對大宛軍隊的軍心士氣打擊特別沉重,他們高昂的鬥志瞬間跌到谷底,個個驚恐難安。

對於這些大宛士卒來說,他們只打過西域諸國,他們的見識有限,壓根兒就沒有見過如此恐怖的屠殺,要不驚懼難安都不成。

“逃啊!快逃啊!”

“再不逃就來不及了!”

士氣一泄,軍心低落,大宛士卒再無戰心,轉身就逃,如同風一般,來得快,去得更快。

大宛王張大嘴,瞪圓了眼,如同雕像一般,震驚過甚,竟然連阻止大宛士卒逃跑都忘了。

“我們願降!願降!”過了好半天,大宛王終於清醒過來了,眼下再不投降的話,他就沒命了。雖然投降的後果很可怕,可是,總比沒命要強吧,他很不情願的決定投降。

然而,他的這個願望也沒有機會實現了,只聽秦軍大聲吼道:“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大宛王聽在耳裡,驚在心頭,如同萬千個雷霆在耳際轟鳴一般,腦海中嗡嗡直響,站立不穩,搖搖晃晃,一頭栽倒在地上,非常乾脆的暈了過去。

此時此刻,秦軍吼出“雞犬不留”的話,絕對不是嚇唬人的,一定會被施實,唯有如此,方能震懾西域,讓諸國驚恐不安,不敢反叛。

大宛王是個精明人,他終於明白秦軍會何要攻打貳師城,還提出了一個讓他無法接受的苛刻條件,就是不想讓他投降,就是要讓他拼死一戰。秦軍爲了讓大宛把戰力發揮到極限,特的給了他一個時辰,更是提醒了他,可笑他不相信。此時方纔明白,已經晚了,他驚懼之下,要不暈都難。

“我們願降!我們願降!”一衆大臣跪在地上,不住衝秦軍叩頭,一個勁的乞命。

然而,秦軍把秦異人雞犬不留的命令嚴格的執行了,手中的利劍對着羣臣就砍了下去,一時間,人頭滾落,如同雨點似的。

等到秦軍從這裡通過,只有大宛王還倖存。

大宛王當然不能就這樣死了,他要活捉,此仗纔算完美,要不然的話,秦軍早就把他殺掉了。

秦軍從城門涌進貳師城,然後再分頭行動,對貳師城進行一場徹底的屠殺。

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整個貳師城裡的紅色一開始只有一點點,不太多。沒過多久,紅色就多了起來,越來越多,到最後,整個城池赤紅一片。

“嘩嘩!”鮮血順着街道朝門流去,發出嘩嘩的聲響,最後流入護城河,整個護城河一片紅色。

“差不多了,停止屠殺!”秦異人看看差不多了,震懾的目的達到了,這才下令停止屠殺。到了這時候,整個貳師城倖存不過三萬餘人。

屠殺雖然血腥了些,雖然殘酷了些,卻是效果出奇的好,這些倖存下來的大宛人個個一臉的驚恐,望着秦軍如同見到惡魔似的,大氣也不敢出。

然後,這些大宛人在秦軍的監督下,開始清理屍體。他們特別賣命,一分力氣當作十分使,貳師城不過兩天時間就被他們清理他乾乾淨淨,屍體沒有了,鮮血沒有了,破碎的內臟沒有了,彷彿壓根兒就沒有發生一場屠殺似的。

“人是逼出來的(不要想歪了)。”秦異人頗是驚訝,這效率也太高了吧,不得不感慨。

秦異人命人把大宛王押來,大宛王一見到秦異人就是叩頭如搗蒜,一個勁的乞命。

“說,把你知道的都說說。”秦異人之所以要留大宛王一命,不僅僅是因爲活捉他使得這一戰更加完美,還在於做爲大宛的王,他知道很多事情,這對秦軍有用。

“是是是……”大宛王一顆頭顱點得如同啄米的小雞似的,差點把脖子頓斷了,道:“我要仿效亞歷山大大帝……”

“什麼?亞歷山大大帝?”秦異人吃了一驚,猛的站起來,一雙眼睛瞪得滾圓。

亞歷山大大帝是西方著名的英雄,歷史巨人,率領三萬人東征,征服了半個地球,打到印度的恆河流域去了,建立了西方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陸的龐大帝國。

秦異人突然聽到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要不吃驚都不成。

“……”大宛王一臉的好奇,心說難道你知道亞歷山大大帝?

“可是來自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秦異人沉聲問道。

“啊!”大宛王驚訝不已,差點把舌頭咬斷了,顧不得害怕,盯着秦異人,震驚過甚,連話都說出來了。

亞歷山大大帝的事蹟,西域有人知道,卻是並不多,更別說遙遠的東方了,幾乎沒人知道。秦異人竟然一口說出亞歷山大大帝的來歷,要大宛王不震驚都不成。

“是是是。他是來自馬其頓,他的父親叫菲利普。”大宛王猛的清醒過來,不等秦異人說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亞歷山大大帝的事兒一一說了。

“世上竟然有如此狂妄之人!”

“他想打到中原來,他是找死!”

一衆將領聽說了亞歷山大大帝的事蹟,大是氣憤,憤憤不平。

“此人憑藉區區三萬人就能滅掉一個又一個國度,倒也是個人物。”黃石公、尉繚、王翦、李斯、韓非他們微微點頭,頗爲讚賞。

秦異人平靜下來,心中暗道:“以前,我對戰國時代不瞭解,以爲亞歷山大大帝打到中國,中國會很危險。現代社會,這種想法的人很多,可是,以我對戰國的瞭解,亞歷山大大帝打到中國來,那是他的不幸!他應該慶幸,地圖出錯了,沒有打到中國來。”

(未完待續)

第61章 斬項燕第25章 魏國滅亡第3章 合縱回光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27章 再間朱亥第6章 門庭若市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41章 收拾民心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52章 異人掛帥第83章 羣英聚(上)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21章 張良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48章 何去何從?第25章 罪惡累累第27章 匈奴第53章 滅羌?第40章 勸降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16章 出兵遼東第35章 出爾反爾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47章 誅殺滿門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38章 危局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54章 虎口奪食第90章 周天子第22章 水淹大梁第73章 使者大出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14章 《俠客行》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35章 抄呂不韋老窩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2章 九鼎之重第39章 不戰而潰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14章 秦王誇讚第36章 出兵滅周第27章 推倒!推倒!第65章 貳師城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5章 百越平定第45章 奔赴軍中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26章 重用李牧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3章 骨氣第12章 白起抗命第20章 兵臨大梁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31章 毛筆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60章 楚軍覆滅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50章 親自上陣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26章 義釋馮亭第50章 攻心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28章 大軍壓境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44章 滅楚之策第39章 不戰而潰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96章 孟子學生第76章 贏政?第54章 虎口奪食第5章 禪位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49章 救?不救?(上)第11章 夏姬第4章 下馬威第49章 救?不救?(上)第45章 周室滅亡第9章 太子贏柱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31章 范增第46章 北方告急第112章 一之道第31章 毛筆第67章 邯鄲解圍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15章 蓋聶來投第3章 蓋聶(下)
第61章 斬項燕第25章 魏國滅亡第3章 合縱回光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27章 再間朱亥第6章 門庭若市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41章 收拾民心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52章 異人掛帥第83章 羣英聚(上)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21章 張良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48章 何去何從?第25章 罪惡累累第27章 匈奴第53章 滅羌?第40章 勸降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16章 出兵遼東第35章 出爾反爾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47章 誅殺滿門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38章 危局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54章 虎口奪食第90章 周天子第22章 水淹大梁第73章 使者大出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14章 《俠客行》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35章 抄呂不韋老窩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2章 九鼎之重第39章 不戰而潰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14章 秦王誇讚第36章 出兵滅周第27章 推倒!推倒!第65章 貳師城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5章 百越平定第45章 奔赴軍中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26章 重用李牧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3章 骨氣第12章 白起抗命第20章 兵臨大梁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31章 毛筆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60章 楚軍覆滅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50章 親自上陣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26章 義釋馮亭第50章 攻心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28章 大軍壓境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44章 滅楚之策第39章 不戰而潰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96章 孟子學生第76章 贏政?第54章 虎口奪食第5章 禪位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49章 救?不救?(上)第11章 夏姬第4章 下馬威第49章 救?不救?(上)第45章 周室滅亡第9章 太子贏柱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31章 范增第46章 北方告急第112章 一之道第31章 毛筆第67章 邯鄲解圍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15章 蓋聶來投第3章 蓋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