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秦始皇?

又是一天大朝會,淳于越卻是搶着發言。

“君上,淳于越以爲君上功超三代,德邁五帝,應當上尊號,以示尊榮。”淳于越衝秦異人一抱拳,大聲道。

“上尊號?”秦異人一愣,有些發懵。

這些天忙得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了,對於這事他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自從天下歸一後,秦異人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天下治理好,還天下安寧,至於顯榮的尊號,他連念頭都沒有動過,要不是淳于越提起,他還不知道什麼時間才能想到呢。

“是極,是極。”就在秦異人發愣之際,只聽一陣附和聲響起,羣臣大爲贊成這說話,個個重重點頭。

“君上,淳于越說得是,大秦成此偉業,君上一統天下,三王五帝所未有也,帝號已經不能顯君上之尊榮了。”範睢滿面紅光,大聲附和。

範睢是個務實的人,並非好虛名之輩,實在是秦異人一統天下這事太過令人激動了。

“尊號雖是顯榮,然,畢竟是虛名,有沒有都不要緊,還是先把天下治理好再說吧。”秦異人對這等虛名不太上心。

“君上此言差矣。”淳于越卻是上前一步,扯起嗓子,昂昂道:“君上可知尊號之可貴?”

“哦。”這話倒是勾起了秦異人的興趣,打量着淳于越問道:“此言何解?”

“大秦一天下,成就不世偉業,前無古人也,若無尊號,無以顯尊榮,此其一也。君上上尊號。可以號令天下,名正言順,勝過十萬雄兵,此其二也。當此大亂之後,尊號可以振奮民心,收民望,舉國一體,此其三也。”淳于越扳着手指頭細數起來。

虛名看上去是沒多大用處,然而。在特定的時間卻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秦昭王稱帝,可以名正言順的號令天下,秦軍一舉而成王師,可以征戰天下。這是秦國能夠很快掃滅列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秦異人已經完成一統偉業,上尊號有很大的作用,頂得上十萬雄兵,淳于越的話很有道理,引來一片附和聲:“沒錯,是這理。”

秦異人的眉頭一挑,衝範睢、王翦、黃石難、尉繚、李牧、李斯他們問道:“你們以爲如何?”

“君上。淳于越所言極是,還請君上上尊號。”範睢他們這些顧命大臣齊聲贊同。

“有沒有人有不可見解?”秦異人掃視殿中衆人問道。

所有人緊抿着嘴巴,沒有不同的見解,看來他們是一致贊同。

“既然如此。寡人就上尊號。”秦異人扭頭衝淳于越問道:“淳于越,你以爲寡人該上何等尊號爲宜?”

“三王五帝實則三皇五帝,是古之聖人,然。君上的功超三皇,德過五帝。應當取‘皇’與‘帝’,合稱爲‘皇帝’。”淳于越昂昂而言,道:“唯有如此,方能顯君上不世奇功。”

皇帝這一詞就是三皇五帝的合稱,因爲在戰國時代,人們公認三皇五帝對華夏的貢獻最大。秦始皇自認爲他的功勞超過了三皇五帝,應當另有尊號,就取二字合在一起,稱爲“皇帝”。自此以後,皇帝就成了至高無上的存在,傳承了兩千多年。

事實上,秦始皇的功勞的確是超過了三皇五帝,他當得這一稱號。然而,後世之君中,能當得這一尊號的就不多了,後世皇帝者,多爲虛名罷了,並無實際意義。

“皇帝?”對於現代人來說,這個稱呼再熟悉不過了,秦異人好一陣驚訝,暗道:“皇帝就皇帝吧。會不會是始皇?”

他的念頭剛起,只聽範睢道:“淳于越此言極是,以君上之功業應當尊‘皇帝’。然,還不能盡道君上的功業,臣以爲皇帝自君上始,君上當稱‘始皇’。”

“始皇?秦始皇?”秦異人一聽這話,差點從寶座上一頭栽下來。

“秦始皇”這三字是響噹噹的,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仍是如雷貫耳,誰個不知,哪個不曉?一提起皇帝,人們就會想到“秦始皇”這三字。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範睢竟然提議秦異人做始皇。

“我要是應允了,豈不是搶了政兒的風頭?”秦異人不住轉念頭,暗道:“我一統天下,早就搶了他的風頭,這有什麼呢?始皇就始皇吧。咱兩父子,誰跟誰呀,政兒的風頭不就是寡人的風頭嗎?”

突然間,又一個念頭冒出來:“寡人成了秦始皇,政兒豈不要做秦二世?”

一想到這問題,秦異人差點一頭栽到地上。

秦二世胡亥亡國,正是他令秦國風崩離析,秦始皇創下的偉業不復存在,令無數後人扼腕。如今,秦異人成了秦始皇,那麼,原來的秦始皇就成了秦二世,這變化也太大了吧?

“不過,政兒做秦二世,以他的聰明才智,大秦不會亡。相反,大秦會穩若泰山,不說傳之萬世不絕,至少能傳很多世吧?”秦異人的念頭越轉越歡喜。

“要是政兒再生個扶蘇,那麼,秦三世也有了,大秦要想不穩若泰山都不成呢。”秦異人喜滋滋的想。

嬴政的才華不需要說的,要不然的話,他不會一統天下,實現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變革。扶蘇也有不錯的政治才華,後世公認的,若是扶蘇不被陷害,他當上皇帝的話,秦朝不會亡的。

秦異人、嬴政、扶蘇,這三人就是三世牛人,有了他們,秦朝還會亡嗎?肯定不會了。

就在秦異人轉念頭之際,只聽淳于越,道:“時人自稱‘朕’,淳于越以爲,自今日始,這當爲天子專屬稱謂。”

“朕”之一字,在戰國時代是第一人稱,是我的意思,無論尊卑皆可用。秦始皇當上皇帝以後,把“朕”用作天子的專屬稱號。直到清朝帝制終結爲止。

“臣工應當敬稱天子爲‘陛下’,不再稱‘君上’。”淳于越接着道。

“甚善。”範睢他們齊聲贊同。

“請君上納淳于越之諫。”殿中所有人齊聲道,如同雷鳴似的。

秦異人若是採納淳于越的建議,上尊號,改稱謂,那麼,就意味着秦朝徹底與大爭之世告別了,也就意味着一個新的時代誕生了,誰能不歡喜?

“那就這樣吧。”秦異人衝淳于越。道:“淳于越,你爲此事思慮很久了吧?”

“爲陛下思慮,是淳于越的榮幸。”淳于越如同打了雞血似的,滿面紅光,極爲振奮。

無數人的目光聚集在淳于越身上。很是豔慕,不用想也知道,秦異人會封賞淳于越了。

“淳于越,你首倡此事,應當封賞。然,寡人這麼一瞧,就見他們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們豔慕着呢。寡人擔心,若是因此事而賞了你,就會有很多人不做正事,挖空心思來奉承。是以,寡人不賞你了。”秦異人眼中精光暴射,神態威猛。

淳于越臉色一黯,雖說提及此事。他更多的是佩服秦異人,然而。沒人不愛賞賜。

“你有功,也不能不賞,是吧?你就做一博士,跟隨荀子考證文字之正統吧。”秦異人衝淳于越道。

“謝君上。”博士在秦朝不是實職,類似於現代的“顧問”,因爲他們博學多才,朝廷有不明之處就徵詢他們的意見,便於決策。這雖不是實職,卻是榮耀,淳于越仍是很開心。

“上尊號這事,就由丞相來操持,選一吉日便可。”秦異人衝範睢道。

“君上,後日便是吉日,大吉之期啊。”範睢還沒有說話,公孫龍子就接過話頭了。

“哦。”秦異人頗有些驚訝,剛剛言及上尊號之事,吉日就要到了。

“君上,千真萬確。”荀子忙肯定一句,道:“我與公孫龍子皆通此道。”

荀子和公孫龍子二人學識淵博,他們精通陰陽五行之學,他們說是吉日肯定是吉日了,沒人敢有疑義。

“那就後日吧。”秦異人當即拍板,道“各地官員、山東名士、飽學之士都在,正好一併辦理了。”

“君上,是不是太倉促了?”範睢有些不太願意,時間實在是太短。

“不倉促。”秦異人搖頭,道:“天下初定,不得鋪排,時間短一點好,少了很多鋪排呢。”

“君上聖明。”所有人無不是心悅誠服,齊聲頌揚。

秦異人成就不世偉業,功超三代,德過五帝,上尊號這等大事馬虎不得,應當隆重其事,鋪排是少不了的。然而,秦異人不打算鋪排,要節約,這無論如何讚譽都不爲過。

“朝議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岐見越來越小,共識越來越多,寡人上尊號之後,你們就要趕回各地,投入治理一事,有幾件事必須得跟你們說清楚。”秦異人眉頭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劍,道:“一件是匪盜之事。春秋戰國,大爭之世,黎民死溝渠者不知幾多,再加上各地貴族世家豪強的欺壓,國人庶民家破人亡者不知幾多,他們不得不鋌而走險,嘯聚山林,成爲匪盜。如今,大秦一天下了,可以給他們一條活路,先告訴他們,只要他們不再爲匪,就是大秦的國人庶民,可以安居樂業。若是敢說個不字,發兵剿滅。”

每一次天下大亂之後,必然會有很多盜匪。春秋戰國這樣的大爭之世更是不用說了,匪盜多如牛毛,要是不把他們處置掉的話,不能有良好的秩序,國人庶民難以安居樂業。

當然,這些盜匪並不天生就是歹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嘯聚山林,幹起了沒本錢的買賣。

“君上英明。”對於此事,沒人會有異議。

第16章 聲討秦王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59章 全軍出擊第一 o一徐夫人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38章 官商勾結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8章 子楚?第12章 滅周?第19章 出兵滅魏第13章 提倡商業第93章 項燕奪軍第8章 攻心之戰第15章 尉繚歸來第27章 匈奴第14章 秦王誇讚第67章 邯鄲解圍第10章 意外驚喜第47章 項燕掛帥第70章 西域臣服第71章 廣邀名士第9章 韓國滅亡第29章 加冠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58章 羌滅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2章 惡吏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46章 與佳人有約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16章 兵臨城下第27章 首戰告捷第1章 反目成仇第8章 子楚?第16章 兵臨城下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111章 止戰之道,息兵之術第48章 魏國出兵第81章 奸臣是這樣煉成的第24章 魯句踐第28章 頭曼的建議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34章 強勢迴應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95章 財源滾滾第96章 策反後勝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40章 樂毅辭世第2章 九鼎之重第66章 秦軍來了第17章 鐵腕平叛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37章 士俠第74章 秦國增兵第45章 頭曼即位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42章 趙姬第73章 使者大出第77章 走馬上任第32章 學館成(上)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12章 灰頭土腦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30章 渭風商社第55章 試探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21章 張良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94章 拍賣第26章 重用李牧第26章 逼宮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3章 蓋聶(上)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62章 袖中金錘第12章 敲詐勒索第42章 鬥信陵君第21章 仇人見面第18章 斬盡殺絕第9章 冒頓之計第46章 雷霆萬鈞第58章 喪心病狂第53章 鄭國渠成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19章 晉升太子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37章 匈奴單于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3章 千古積弊
第16章 聲討秦王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59章 全軍出擊第一 o一徐夫人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38章 官商勾結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8章 子楚?第12章 滅周?第19章 出兵滅魏第13章 提倡商業第93章 項燕奪軍第8章 攻心之戰第15章 尉繚歸來第27章 匈奴第14章 秦王誇讚第67章 邯鄲解圍第10章 意外驚喜第47章 項燕掛帥第70章 西域臣服第71章 廣邀名士第9章 韓國滅亡第29章 加冠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58章 羌滅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2章 惡吏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46章 與佳人有約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16章 兵臨城下第27章 首戰告捷第1章 反目成仇第8章 子楚?第16章 兵臨城下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111章 止戰之道,息兵之術第48章 魏國出兵第81章 奸臣是這樣煉成的第24章 魯句踐第28章 頭曼的建議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34章 強勢迴應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95章 財源滾滾第96章 策反後勝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40章 樂毅辭世第2章 九鼎之重第66章 秦軍來了第17章 鐵腕平叛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37章 士俠第74章 秦國增兵第45章 頭曼即位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42章 趙姬第73章 使者大出第77章 走馬上任第32章 學館成(上)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12章 灰頭土腦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30章 渭風商社第55章 試探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21章 張良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94章 拍賣第26章 重用李牧第26章 逼宮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3章 蓋聶(上)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62章 袖中金錘第12章 敲詐勒索第42章 鬥信陵君第21章 仇人見面第18章 斬盡殺絕第9章 冒頓之計第46章 雷霆萬鈞第58章 喪心病狂第53章 鄭國渠成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19章 晉升太子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37章 匈奴單于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3章 千古積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