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樂毅膺重任

函谷關,是秦國最爲重要的東大門,同時也是秦國進入山東的必經之地,車水馬龍,非常熱鬧。

關外,一車轔轔駛來,正是樂毅的車。

“函谷關到了。”樂毅掀起窗簾,打量着雄偉的函谷關,眼中精光閃閃,道:“久聞函谷關險要,果是不假。有此關在,秦國就是高枕無憂也。”

函谷關是秦國的東大門,秦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得極爲堅固,可以說是固然金湯,只要函谷關在,秦國就不用擔心。而歷史的發展,恰恰很好的詮釋了這點,山東之地多幾次合縱,出動數十萬大軍進攻秦國。秦國一旦不敵,就依託函谷關而守,拖下去,最終把六國合縱給拖散了。

打量一陣函谷關,樂毅又是慨然而嘆:“想我樂毅本魏人,本想用於魏,然魏國不用,不得不入趙;趙雖有武靈王這樣的雄主,亦是不用我樂毅,不得不遠走弱燕。昭王慧眼,識我樂毅於不得意之際,委我重任,樂毅方得一展胸中所學,把弱燕治理成強國,出兵伐齊,幾滅齊國也。然,燕王昏昧,不識樂毅之謀,葬送大好前程,樂毅不得再歸趙。趙雖尊榮我,厚遇我,卻是閒置我不用。如今,樂毅來日無多,卻不得不再踏上入秦之路,此誠命乎?”

樂毅一生歷經艱難曲折,這也是戰國之際求一用武之地大才的共同經歷。樂毅還算是幸運的,只是不用他,沒有人折辱他的身心。象張儀和範睢,在山東之地不僅沒能得到重用,還差點丟了性命。

正感慨間,只見一國異常雄偉大氣的王車駛來,樂毅只覺這車很眼熟,似乎在哪裡見過似的。

正驚疑之際,只見李斯和韓非快步而來,衝樂毅恭恭敬敬的施禮,道:“李斯、韓非見過先生。”

“李斯?韓非?”對這兩個才智不凡的後生晚輩,樂毅是印象深刻,在掄材大典時就對他們格外欣賞,頗有些不解的問道:“你們怎生來到這裡?”

“稟先生,李斯與韓非奉秦王之命,前來迎接先生。”李斯口齒便給,而韓非結巴,這番話自然是由李斯來說了。

“這麼遠?”秦昭王竟然派人到函谷關來迎接,還真是出乎樂毅意料,不由得大是驚訝。

樂毅知道若他入秦的話,秦昭王一定會隆重迎接他,可是,也沒有隆重到這種程度吧?函谷關,這可是數百里上千裡之遙了,古往今來,迎賢就未有如此之事。就是周文王禮遇姜太公也沒有這麼隆重吧?

“這車是王太孫的用車,也就是穆天子西巡之車。秦王本想派王車前來迎接先生,可是遍尋國中車,未有一車如穆天子車尊榮。”李斯躬身施禮,道:“請先生上車。”

秦異人的用車是周穆王當年西巡之車,遍觀天下間,還真找不出一輛比這更尊榮的車了,哪怕是七大戰國國君所用的王車也是比不了。

這車畢竟有數百載的歷史了,並且還有那麼非凡的經歷,七大戰國的王車能有嗎?

“原來如此。”樂毅恍然,怪不得有些眼熟,原來是秦異人的用車。

“好!”穆天子車的名氣太大了,即使樂毅這樣的大才也是怦然心動,欣然應允。

李斯和韓非扶着樂毅上車,陪侍在側。

穆天子車朝咸陽行進,李斯這才向樂毅稟報,道:“稟先生,王太孫將在百里處迎接,太子將在五十里處迎接,秦王將在三十里處迎接。”

“謝秦王!”樂毅站起身,衝咸陽所在方向抱拳行禮,很是激動。

王太孫、太子和秦王三人,是秦國的掌控者,三人皆出城相迎,這是何等的禮遇?即使樂毅一生得到的禮遇不少,也沒幾次能有如此之重了。就是燕昭王禮遇他,也不過如此了。

重新坐下來後,樂毅問起李斯和韓非在秦國的情形,還有秦異人征戰之事,二人一一回答,樂毅又是好一通感慨。

到了離咸陽百里處,秦異人在這裡相迎。

“見過先生。”一見樂毅的面,秦異人快步上前施禮,極爲恭敬。

樂毅對秦異人有大恩,可以這樣說,若不是樂毅,就不會有今日之秦異人。秦異人舉辦掄材大典,對他幫助最大的是兩個人,一個是清夫人,一個是樂毅。清夫人幫秦異人把掄材大典從信陵君手中奪過來,樂毅幫秦異人邀來荀子和公孫龍子。若無樂毅相幫,以當時秦異人的身份地位名望,是無法邀來荀子和公孫龍子這樣的泰斗,那麼,掄材大典就不會那樣隆盛,秦異人的名頭就不會如此響亮。

正是因爲秦異人成了天下第一名士,秦昭王這纔對他特別重視,纔有今日之秦異人。

對於樂毅,秦異人是真心感激。

“呵呵!”樂毅一見秦異人的面,快步上前,執着秦異人的手,打量秦異人,特別歡喜,笑道:“王太孫,我們又見面了。”

對於樂毅來說,秦異人既是他的知己,又是他寄予厚望之人。秦異人在第一次見到樂毅的時候,就能說出樂毅的心病,能理解樂毅“化齊之策”的苦衷。

要知道,“化齊之策”倍受世人詬病,能理解樂毅苦衷者少之又少,秦異人恰好能理解,這讓樂毅要不把秦異人引爲知己都不成。

以樂毅的眼光當然能看到,秦國已經操天大勢於己手,只需要秦國不犯錯,就能一天下,結束數百載的戰亂。而秦異人非常了得,很可能一統天下,樂毅的希望就寄託在秦異人身上。

此時此刻,再度見到秦異人,樂毅極是歡喜。

兩人談笑生風,極是舒暢,很快就到了五十里處,太子嬴柱前來相迎。一番禮節之後,接着朝咸陽進發。

到了三十里處,秦昭王率領文武百官前來相迎。

“嬴稷見過先生。”不等樂毅見禮,秦昭王搶在頭裡衝樂毅見禮。

秦昭王不稱“寡人”,不說“我”,而是直呼己名,這是對樂毅的器重。

樂毅與秦昭王見過禮後,又與範睢見禮。對於範睢,樂毅是讚歎不已,這可是一個非凡了得的大才。而且,他的人生道路異常坎坷,雖是大才,卻是不得重用不說,還差點被魏齊害死,讓天下人慨嘆“辱士若此,未之聞也”。

見過範睢後,樂毅又與白起相見,兩人的見面頗有些讓人意外。

兩人並未行禮,而是你瞧着我,我瞧着你。然後,就是同時上前,張開雙臂,把對方擁在懷裡,使勁在對方背上捶着。

“哈哈!”突然間,兩人不約而同的爆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聲。

在當時,天下有一句話說“能敵白起者,非樂毅莫屬”,意思是說能在戰場上與白起交手者,唯有樂毅了。

可以說,兩人是天驕並世而生,只是因爲各種原因,並未在戰場上交手。不過,這不能阻止兩人的神交,兩人雖是初次見面,卻是神交已久,今日一見面,頓生知己之感,惺惺相惜,彷彿已經是數十載交情的老友似的。

“人言‘能敵白起者,非樂毅莫屬’,你二人是並世天驕,如今,皆歸秦了,寡人之幸也!秦之幸也!”秦昭王把白起瞧瞧,再把樂毅瞧瞧,歡喜不已,咧着一張嘴哪裡合得攏。

白起和樂毅都是天才,二人在軍事上的才幹非常傑出,一生能有一人爲臣已經是了不得了,秦昭王如今卻把兩人都網絡了,還有比這更讓他歡喜的事嗎?

秦昭王上了穆天子車,然後把白起和範睢請上去,陪着樂毅。這駕車之事就着落在秦異人身上了。本來,秦昭王要親自駕車,樂毅再三推辭,他不敢當。

再者,秦昭王年歲大了,這駕車之事他是不是能勝任還在兩說。

秦昭王不能駕車,自然是要太子代勞。只是嬴柱身子骨太弱,他無論如何不能駕車,這駕車一事就只能着落在秦異人身上了。

對這事,秦異人倒不推辭,因爲這是樂毅,是讓他心折的樂毅,更何況樂毅對他有大恩,爲他駕車也無不可。

樂毅的名聲太響亮了,趕來迎接的秦國國人庶民太多,官道兩旁全是熱情的秦人,呼喊着樂毅的名字,這讓樂毅格外激動。

“秦人質樸、熱情,果如斯也!”樂毅看在眼裡,大是感慨:“山東之地罵秦爲虎狼,何其誤也!樂毅一路所見,秦人質樸、敦厚、熱情、勤於稼穡,安居樂業,此王道氣象,秦將一天下也!”

秦國一直是山東之地謾罵、貶低的對象,在山東之地嘴裡,秦國就是虎狼,就是殘暴不仁,真正能夠看到秦國可貴之處者少,最有名的就是荀子了,他不僅讚揚秦國,還得出秦國必將一天下的結論。

正是因爲如此,荀子雖是“儒家六宗”之一,曾經一度不被儒家承認。

到了王宮,秦昭王舉行了盛大的酒宴,歡迎樂毅的到來。

這次酒宴很隆重,很奢華,比起秦異人班師歸來還要勝上三分。

這又讓樂毅感動不已。

要知道,秦國崇尚節儉,秦昭王是出了名的節儉之君,一餐飯不過一份肥羊燉、一些餅,一碟蒜泥、苦菜,就是酒也不過三爵。象今天這般奢侈的事情,在秦昭王一生中絕無僅有,這都是因爲樂毅之故,要樂毅不感動都不成。

酒宴罷,秦昭王把樂毅請到上書房,衝樂毅躬身見禮,道:“秦欲一天下,結束數百載戰亂,還請先生教我。”(未完待續)

第9章 奉旨監國第58章 喪心病狂第7章 培養太子第64章 魏軍來襲第36章 活捉齊王第33章 異人獻計第78章 幹票大的(上)第64章 大宛第8章 換將?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44章 停戰第9章 太子贏柱第41章 直搗龍城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1章 鐵鷹銳士第49章 黃雀在後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55章 相見歡第62章 袖中金錘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1章 秦異人第58章 帝王之師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51章 異人定計第55章 相見歡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32章 不愧吾孫!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41章 韓軍覆滅第11章 天下震動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66章 秦軍來了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70章 拜訪樂毅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47章 出兵西征第38章 圍困(中)第30章 入秦營第33章 搶人第10章 自討苦吃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76章 怨氣沖天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12章 敲詐勒索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45章 踊躍從軍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16章 秦軍出動第38章 圍困(上)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41章 韓軍覆滅第3章 蓋聶(上)第28章 廣納賢才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52章 荊軻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上)第56章 兵精糧足第8章 造紙術第40章 宏偉藍第33章 學館成(續)第99章 掄材大典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29章 加冠第51章 分髒第21章 廢異人?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17章 鐵腕平叛第26章 公然打劫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84章 項燕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44章 再度入軍第29章 諸部動向第3章 舉國歡騰第30章 殺雞儆猴第42章 鬥信陵君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93章 李斯拜師第15章 蓋聶來投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26章 義釋馮亭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51章 秦人瘋了!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51章 取得進展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86章 建立情報網
第9章 奉旨監國第58章 喪心病狂第7章 培養太子第64章 魏軍來襲第36章 活捉齊王第33章 異人獻計第78章 幹票大的(上)第64章 大宛第8章 換將?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44章 停戰第9章 太子贏柱第41章 直搗龍城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1章 鐵鷹銳士第49章 黃雀在後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55章 相見歡第62章 袖中金錘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1章 秦異人第58章 帝王之師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51章 異人定計第55章 相見歡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66章 秦軍敗退(上)第32章 不愧吾孫!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41章 韓軍覆滅第11章 天下震動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66章 秦軍來了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70章 拜訪樂毅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47章 出兵西征第38章 圍困(中)第30章 入秦營第33章 搶人第10章 自討苦吃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76章 怨氣沖天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12章 敲詐勒索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45章 踊躍從軍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16章 秦軍出動第38章 圍困(上)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41章 韓軍覆滅第3章 蓋聶(上)第28章 廣納賢才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52章 荊軻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上)第56章 兵精糧足第8章 造紙術第40章 宏偉藍第33章 學館成(續)第99章 掄材大典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29章 加冠第51章 分髒第21章 廢異人?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17章 鐵腕平叛第26章 公然打劫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84章 項燕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44章 再度入軍第29章 諸部動向第3章 舉國歡騰第30章 殺雞儆猴第42章 鬥信陵君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93章 李斯拜師第15章 蓋聶來投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26章 義釋馮亭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51章 秦人瘋了!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51章 取得進展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86章 建立情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