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單于夜遁逃

匈奴如同海潮般涌來,氣勢驚天,誓要報仇雪恨。

然而,迎接他們的是秦軍的強弩,在鋪天蓋地的弩矢射殺下,匈奴傷亡慘重,如同堆好的稻草被人推倒似的,只一會兒功夫,地上就多出一地的屍體了。

頭曼單于當年親眼見到匈奴在秦軍的強弩下死傷無數的情景,如今再度目睹,仍是忍不住一陣心驚。

秦軍的強弩,殺傷力十足,匈奴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價。等到他們衝到秦軍陣前時,已經死傷得差不多了。即使沒有死的倖存者,等待他們的還有秦軍的長戟,一片戟林刺來,一個匈奴少則要被三四枝長戟對付,多則十幾二十枝,死得那叫一個慘,身上大洞小眼的,跟篩子似的。

儘管如此,此時的匈奴爲仇恨所激,悍不畏死,英勇無畏的衝了上來。一撥接一撥,前赴後繼,士氣如虹。

“如今的匈奴有了不錯的號令,方能有如此的氣勢,然,戰場決勝,不是有了高昂的士氣就能打勝的。”李牧站在雲車上,一邊指揮秦軍作戰,一邊點評。

李牧的話很有道理。決死之心固然重要,然而,光有這點還不夠,還得有精良的裝備,先進的戰術戰法。匈奴的號令是比往昔嚴明得多了,就是沒有精良的裝備,沒有先進的戰術戰法,即使匈奴再英勇無畏,其結果還是一個死字。

匈奴的衝鋒如同海潮似的,一浪高過一浪,然而,秦軍守得跟鐵桶似的,無論匈奴怎樣衝鋒,就是不能撼動秦軍的陣勢。

就這樣。一攻一守的打下去,一個時辰後,匈奴的士氣已泄,衝鋒不再那麼有力了,不再那麼兇猛了。

“好機會!正是我們反擊的良機!”秦軍將領看在眼裡,大是歡喜,興奮得不住晃拳頭。

士氣嘛,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經過一個時辰的勇猛衝擊,匈奴的士氣已衰了,正是秦軍抓住良機反擊的時候,是個人都能看出來。

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衆將等待的反擊將令遲遲不來。

“這……李將軍一向精明,怎會不下將令呢?”

“李將軍今兒是怎麼了?要是在往昔,他早就下令我們反擊了呀,他怎會不下令呢?”

“李將軍是不是昏頭了?”

一衆秦將個個驚訝不已,悄悄議論,編排李牧的不是。

如此良機當前,是個人都能明白的道理。李牧竟然不下令,誰能不驚奇?這還是李牧深得將士們愛戴之故,要是換個人的話,說不定早就罵起來了。

“李將軍精明人一個。他不下令自有不下令的理。依我看,李將軍這是要把匈奴的士氣消耗殆盡,那時再進攻的話,這仗就好打多了。”

“沒錯。是這理。”衆將想來想去,以爲李牧是想等到匈奴的士氣消耗光了再來打。

又一個時辰後。匈奴的衝鋒更加沒力了,士氣已經快要消耗光了,此時正是秦軍反擊的良機,衆將摩拳擦掌,準備衝殺,只要李牧的將令一下,他們就要狠狠大殺一通。

然而,這一次他們的想法又落空了,李牧仍是沒有下令。

“這……李將軍真的是昏頭了!”

“沒錯!要是他不昏頭,如此良機當前,他怎會不下令呢?”

“見過打仗的,就沒見過這麼打仗的。你們瞧瞧,匈奴的衝鋒不力,已經疲憊不堪了,只要我們出擊,一定能夠打敗匈奴呀!一定會斬殺甚衆!”

“哎!這個李將軍,他爲何就不下令呢?”

衆將七嘴八舌的叫嚷,編排起李牧的不是了。

這次的良機比起上次更好,匈奴的士氣已經消耗殆盡了,只要秦軍出擊,必然會有一場天大的勝仗。李牧竟然不下令,任由良機失去,誰能不惱?

就連那些對李牧很有信心的秦將也動搖了。

“不行!我們得去找李將軍問個明白。”

“對!一定要問個明白。要是他還不下令,我們就哼哼!”

良機當前,誰也不想錯失,衆將有些羣情洶洶了。

“眼下去問李將軍,是不是有些過了?我們去問問司馬將軍。”

“沒錯。司馬將軍與李將軍交情深厚,讓他去說,一準成。”

有將領持重,想到了司馬尚。

司馬尚與李牧的交情極好,而且兩人共事多年,由司馬尚去說再好不過了。

“也好!就這麼辦。”這些秦將迅速取得一致,前去見司馬尚。

“瞧你們這臉色,一臉的氣憤,誰借了你們的金沒還?”這些秦將見到司馬尚,還沒有說話,只聽司馬尚衝他們吼道:“你們是不是在爲李將軍沒有下令反擊而惱怒?”

“沒錯。如此良機,李將軍竟然不下令,沒見過這樣打仗的。”將領都是直腸子,立時承認了。

“李將軍什麼時間讓你們失望過?”司馬尚維護李牧,道:“李將軍如此做,自有他的道理。”

“什麼道理?如此良機,白白錯失,屁的道理。”李牧錯失兩次良機,這事兒令衆將大爲不滿,有人更是爆粗口了。

“你能看到的事兒,李將軍能看不到?”司馬尚嘴角咧,冷聲道:“我問你,眼下出擊的話,我們一定會大敗匈奴,卻是不能全殲匈奴。一旦匈奴逃走了,我們從後追殺,固然能殺死不少,卻也會有不少匈奴逃走,可對?”

“沒錯。”

這是實情,衆將重重點頭。

“李將軍這是要全殲匈奴。”司馬尚總算透露了一點信息。

“全殲?怎能全殲?”

“又不是當年那一仗,有可以利用的地形,把匈奴圍住。”

一衆將領大爲不信。

“要全殲匈奴不一定非要有利的地形,利用天時同樣能全殲匈奴。”司馬尚嘴角掠過一抹微笑。

“天時?”一衆將領擡頭望天,只見一輪紅日西斜,萬里碧空。沒有一絲兒雲彩。如此晴朗的天氣,有什麼可以利用的?

要是要下雨的話,衆將還信這話,眼下是晴空萬里,誰也不會,個個如同看傻子似的打量着司馬尚。

“日幕時分自見分曉。”司馬尚又多透露了一點兒信息,右手一揮,沉聲道:“回去。誰敢再議此事,軍法從事。”

“有這樣不講理的嗎?”一衆將領大爲不滿。卻是不敢違抗軍令,只得回去了。

司馬尚擡頭,望了望雲車上的李牧,一臉的欽佩,嘀咕道:“李將軍這一手非常巧妙。無人能勘破,匈奴必然被全殲。要不是你給我說,我也會犯嘀咕呢。”

頭曼單于騎在駿馬上,眉頭緊擰着,一臉的疑惑。

一衆大臣卻是大聲譏嘲,數落李牧的不是,在他們嘴裡。李牧是個無能之將。

“這個李牧,吹得跟崑崙神似的,無所不能,也不過如此嘛。”

“就是啊。大匈奴的士氣已衰。正是秦狗反擊的良機,李牧竟然錯失了良機,真是愚蠢。”

“見過亂來的,就沒見過如此亂來的。”

聽着一衆大臣的譏嘲聲。頭曼單于的眉頭擰得更緊了,有些煩躁。大聲喝道:“閉嘴。”

“大單于,您這是怎麼了?我們數落李牧,出出氣,這不會不允吧?”有大臣猶豫道。

“本單于深恨李牧,然,本單于知曉李牧並非無能之將。相反,他是一員難得的良將。”頭曼單于的眼光就不是一衆大臣所能比的了,道:“李牧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錯失良機,必是有所圖。只是,本單于就想不明白,他所圖何在?”

“管他圖什麼?只要我們留下一支精銳的生力軍,就算有變故,我們也能應變。”有大臣叫嚷着道。

“嗯。”頭曼單于思來索去,就是想不明白李牧所圖爲何,只能贊成此言。

紅日西墜,日幕時分已至。

“傳令收兵。”頭曼單于心頭一鬆,暗自轉念頭,道:“今日本單于被李牧咬住了,不能撤退。今兒晚上三更時分,大匈奴的勇士拔營而起,連夜撤退。李牧啊李牧,本單于一定要把你拖累拖疲,再來收拾你。”

今天,秦軍來得太過突然,令匈奴沒有撤退的機會。只要到了晚上,利用夜色的掩護,匈奴就能安然撤走。

頭曼單于的想法非常好,然而,就在這時,驚變驟生。

“呼呼!”狂風驟起,吹起漫天的沙塵,遮天蔽日。

頭曼單于一望之下,只見漫天的沙塵從對面吹來,整個天空爲之一黯,沒有絲毫陽光。

“颳風了,我們回到帳幕裡去吃肉喝酒,不必理會。”有大臣吆喝道。

“不好!”頭曼單于的臉色大變,蒼白如紙,沒有一絲兒血色。

“噗!”頭曼單于一口老血噴出來,右手指着雲車上的李牧,扯起嗓子大吼一聲,道:“李牧啊李牧,你好惡毒的心腸!你要全殲大匈奴的勇士呀!”

到了眼下時節,頭曼單于終於明白李牧所圖爲何了,只是太晚了。

雲車上的李牧手中令旗重重揮下,大聲下令,道:“騎兵,從左右兩翼包抄匈奴,切斷匈奴退路!全軍出擊!”

命令一傳下,秦軍動了,如同一片黑色的海潮一般,對着匈奴涌去。

李牧爲何選取在東南方列陣?那是背風列陣。

李牧在北方十幾二十年,爲了擊破匈奴,殫精竭慮,早就在研究匈奴的天時地利,知曉單于王庭的情形,方纔如此做。

歷史上,衛青大破匈奴就是背風列陣的。先是利用武剛車結成車陣,阻擋匈奴的進攻,拖累拖疲匈奴。直到日幕時分,大風起,飛沙走石,兩軍不相見,衛青果斷的下令漢軍出擊,最終大破匈奴。

那一戰,打得“單于夜遁逃”。

第25章 罪惡累累第6章 吐納術第24章 憋死荊軻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72章 清夫人第30章 渭風商社第39章 異人新政第22章 “馬上殺”第3章 出兵嶺南第2章 扁鵲遺方第42章 齊人歸心第43章 隳龍城(上)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54章 魏國驚變第9章 冒頓之計第78章 幹票大的(下)第49章 救?不救?(下)第97章 兵之大家第17章 寡人有錯第23章 韓非哭韓第56章 異人謀國第23章 即位第8章 換將?第10章 天才聚會第51章 取得進展第25章 罪惡累累第27章 推倒!推倒!第5章 商君軼事第18章 李牧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40章 樂毅辭世第4章 九鼎已成傳說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61章 冬去春來又一年第47章 項燕掛帥第66章 秦軍來了第4章 處處碰壁第43章 刁難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10章 玉天清第33章 異人獻計第46章 雷霆萬鈞第62章 活捉楚王第55章 目標:西海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55章 相見歡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33章 清第41章 韓軍覆滅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86章 敵變我變第21章 匈奴太子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96章 策反後勝第35章 出爾反爾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22章 巡視天下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11章 太子丹第1章 大烏龍第28章 蒙怡第20章 秦軍擋道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13章 提倡商業第71章 廣邀名士第13章 兩軍對壘第83章 白起的讚許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98章 製造恐怖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74章 秦國增兵第74章 秦國增兵第81章 奸臣是這樣煉成的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33章 清第44章 滅楚之策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9章 打劫第75章 王綰第20章 白起當罪第4章 處處碰壁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84章 廉頗的邀請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7章 和氏璧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60章 楚軍覆滅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30章 大戰開始第53章 天上掉餡餅
第25章 罪惡累累第6章 吐納術第24章 憋死荊軻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72章 清夫人第30章 渭風商社第39章 異人新政第22章 “馬上殺”第3章 出兵嶺南第2章 扁鵲遺方第42章 齊人歸心第43章 隳龍城(上)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54章 魏國驚變第9章 冒頓之計第78章 幹票大的(下)第49章 救?不救?(下)第97章 兵之大家第17章 寡人有錯第23章 韓非哭韓第56章 異人謀國第23章 即位第8章 換將?第10章 天才聚會第51章 取得進展第25章 罪惡累累第27章 推倒!推倒!第5章 商君軼事第18章 李牧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40章 樂毅辭世第4章 九鼎已成傳說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61章 冬去春來又一年第47章 項燕掛帥第66章 秦軍來了第4章 處處碰壁第43章 刁難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10章 玉天清第33章 異人獻計第46章 雷霆萬鈞第62章 活捉楚王第55章 目標:西海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55章 相見歡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33章 清第41章 韓軍覆滅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86章 敵變我變第21章 匈奴太子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96章 策反後勝第35章 出爾反爾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22章 巡視天下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11章 太子丹第1章 大烏龍第28章 蒙怡第20章 秦軍擋道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13章 提倡商業第71章 廣邀名士第13章 兩軍對壘第83章 白起的讚許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98章 製造恐怖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74章 秦國增兵第74章 秦國增兵第81章 奸臣是這樣煉成的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33章 清第44章 滅楚之策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9章 打劫第75章 王綰第20章 白起當罪第4章 處處碰壁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84章 廉頗的邀請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7章 和氏璧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60章 楚軍覆滅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30章 大戰開始第53章 天上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