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

秦異人質趙,被趙國囚禁,倍受折磨、刁難,吃不飽,穿不暖,九死一生,過了三載地獄般的日子。這雖然是前任的事情,然而,秦異人一坐到趙王的寶座上,前任的情緒又涌了上來,憤怒異常,恨不得把趙孝成王劈了。

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就有仇恨之心,更別說三載地獄般的折磨,誰不想報仇?

秦異人眼中精光暴射,目光如劍,似欲把趙趙孝成王刺穿似的。

“格格!”趙孝成王看在眼裡,驚在心頭,牙齒相擊,發出一陣陣聲響。

渾身篩糠,雙腿打顫,站立不穩。

此時的趙孝成王如同處於地獄深淵中似的,對於他來說,末日到了,他能不怕嗎?

滅國之事,誰能不懼?要趙孝成王不破膽都不成。

更別說,率領秦軍前來的是秦異人,是要報復他的秦異人,他的驚恐如同瘟疫似的,蔓延全身,充塞每一個細胞。

“呃!”趙孝成王嘴裡發出一陣磨牙的聲響,搖搖晃晃,摔倒在地上,一雙眼睛成了死魚眼。

他非常乾脆的暈死了!

“這……”秦異人大是意外,堂堂一國之君就這麼一點膽色,秦異人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亡國固然可怕,是末日,可是,也不能就這點膽色呀。硬挺也要挺一陣子,嘴硬幾句這總行吧?趙孝成王非常乾脆,一句話不說,直接暈倒。這實在是讓人無語。

“砰砰!”

不僅趙孝成王暈倒了,就是趙國羣臣接二連三的摔倒在地上。暈死一地。

秦異人一腔怒火想發作,卻是找不到人了,指點着倒在地上的趙國君臣,都不知道如何說話,長吸一口氣,怒火漸消。

“趙人就這點兒狗膽?怪不得會被大秦所滅呢。”

“趙人膽小如鼠,果是不假呀。”

秦軍銳士看在眼裡,大是貶損。

趙國是一流戰國。是山東抗秦的軸心,總會有些不怕死的忠臣吧?這些臣子齊刷刷的栽倒在地上,要讓人不生出鄙夷之心都難。

“嗯,這還有一個不怕死的。”秦異人的目光停留在藺相如身上,一雙眼睛瞪得滾圓,死盯着他。

藺相如與趙孝成王他們不同,他很是鎮定。一雙眼睛瞪得滾圓,打量着秦異人。

“藺相如,你瞧見沒有?這就是你效忠的君主,如此無膽無識,真是讓人無話可說。”秦異人衝藺相如道。

藺相如是秦異人的仇敵,他無時無刻不在想着置秦異人於死地。兩人沒少交鋒。不過,秦異人把藺相如這副鎮定樣兒看在眼裡,仍是不得不佩服。

“哎!”藺相如也是無語,長嘆一聲。

“罷了。本公子雖然恨你,又不得不佩服你的膽識。就不難爲你了,你下去吧。”秦異人揮揮手。

“謝公子。”藺相如平生頭一遭向秦異人行禮致謝。

他多次要置秦異人於死地。是秦異人的死敵,秦異人能放過他,這是博大的胸懷,藺相如不得不折服。

不過,藺相如卻是站着沒有動,道:“藺相如是趙之忠臣,自當陪在君上左右。”

他不僅膽識過人,還挺有風骨,秦異人對他的佩服之心更盛,卻是沒有滿足他的要求,沉聲道:“藺相如,本公子雖然佩服你,並不意味着一切都依你。你若是再不下去的話,休怪本公子對你不客氣了。來啊,轟出去。”

秦軍銳士上前,把藺相如轟出去了。藺相如不斷掙扎,卻沒用,他哪是秦軍銳士的對手。

“一羣酒囊飯袋,全押下去。等趙丹醒了,本公子再和他好好算算帳。”秦異人一揮手,秦軍銳士上前,把趙孝成王君臣押走了。

“公子,我有話,還請公子容我一言。”王翦快步上前,衝秦異人抱拳一禮。

“哦。說吧。”秦異人對王翦特別欣賞,這位未來的主將足智多謀,每每有驚人之論。

“公子,你打算如何處置趙王?”王翦盯着秦異人問道。

趙國已經滅了,如何處置趙王就成了當務之急。蒙武他們的目光齊刷刷停留在秦異人身上,靜等他吩咐。

“你以爲該當如何處置?”秦異人並沒有回答,而是反問一句。

“公子,若依我之意,應當善待趙王。”王翦早有深思。

“閉嘴。”蒙武沉聲喝道:“王翦,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爲趙王說情。你可知,公子質趙數載,受苦幾多?受難幾多?九死一生!這都是趙王造的孽!此仇若是不報,誓不爲人!”

蒙武與秦異人的交情極好,兩人可以穿同一條褲子,秦異人被趙王折磨,蒙武自然是氣憤難擋,要爲秦異人討回公道。

“這個王翦,好生了得,不愧是秦始皇選中的主將。目光遠大,深謀遠慮,別人還處在歡喜之中,他就在想未來之事。”秦異人在心裡把王翦好一通誇,嘴上卻惡狠狠的道:“蒙武說得沒錯,本公子吃了那麼多的苦,受了那麼多的難,這仇不能不報!一定要狠狠報復。”

“公子,王者無私仇,還請公子三思。”王翦忙道。

“王者無私仇?王翦,你弄錯了,本公子不是王者,只是中軍司馬。”秦異人反駁,道:“沒那麼多顧忌。”

“公子才智不凡,英明過人,未來之事不可知。”王翦這是在暗示秦異人。

其實,這是王陵他們這些與秦異人共事過的將領們一致的看法,秦異人了得,精明過人,才智不凡,是秦王的最佳繼承人,只是他們不能宣之於口罷了。

王翦也不能明說,只能隱喻。

“未來之事就到未來再說。你還有說法?只要你能說服本公子。依你倒也不是不可以。”秦異人決定趁這機會好好考量考量王翦。

“既如此,就請公子容王翦斗膽了。”王翦眼中精光一閃。極是威猛,道:“善待趙王於大秦有厚利:一是趙國雖滅,還有韓燕魏齊楚五大戰國,他們在看着邯鄲,在注意大秦的一舉一動。若是大秦百般羞辱趙王,必然讓他們警醒,會讓他們拼死抵抗。”

這絕對不是虛言恫嚇,而是事實。

百年戰國。還沒有一個戰國被滅,秦國滅了趙國的話,一定會讓天下關注。若是秦國爲所欲爲,大肆羞辱趙王,會讓天下人生出抵抗之心,這於接下來的滅國大戰極爲不利。

“二是秦趙死敵,趙人視秦爲殺父殺子殺夫之敵。若再肆意凌辱趙王,必致趙地不穩。若公子能善待趙王,趙人必會感激公子,趙人歸心就不遠也。”王翦的聲調略高。

自從趙國在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國策崛起後,趙國就成了山東之地抵抗秦國的軸心,兩國不時就會大戰。仇恨越積越深,最終成爲死敵,欲置對手於死地。若是秦國在邯鄲爲所欲爲,肆意凌辱趙孝成王,一定會激起趙人的仇恨之心。趙地必然不穩。

要知道,趙人多豪傑。是豪傑性格,若是他們心生怨恨,這對秦國治理趙地極爲不利。

“王翦,你說得固然有理。不過,留下趙孝成王就是留下禍患,會讓趙人有念想,會讓人趙人有寄託,依我之意,不如斬之。”秦異人眼中精光一閃,沉聲道:“不僅要殺了趙王,還要把趙國宗室全殺了。把趙國宗廟毀掉,把趙國王陵燒掉,不留任何後患。”

留下趙孝成王就是讓趙人有主心骨,必然會有人會因此而作亂。

同樣的,留下趙國的宗室、宗廟、王陵都具有這種效果。

正是因爲如此,秦始皇在滅掉六國之後,把山東六國的宗廟、王陵全部摧毀,不留下任何後患,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後人卻是因此而指責秦始皇,罵秦始皇是暴君,滅人之國就算了,還要把宗廟和老祖宗的墳墓毀了,這是殘暴不仁。

這些謾罵秦始皇的人忘了一件事,一國之君的宗廟、墳墓,是公器,具有象徵性。留下來,就是遺禍,唯有毀之纔是最好的處置之道。

“對,要全毀了,方能泄恨。”蒙武大聲附和。

“沒錯。一定要毀了。”秦軍將領們也是贊成。

“公子所言雖是有理,卻是操之過急,此事應當緩圖,不能太急切。”王翦微微點頭,大是贊成秦異人的話,道:“這等事兒必然招致天下人的謾罵,不能在眼下這關頭進行。要等到山東列國全滅之後,再來進行,纔是正理。”

“好了得的王翦,竟然看得如此之深遠。”秦異人在心裡大是讚歎。

王翦之所以能被秦始皇選爲主將,就是因爲他具有非凡的政治智慧,看得很是深遠,能把戰場之上和戰場之外兩者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番話就是明證。

幹掉六國之君、斬殺宗室子弟、毀滅宗廟王陵,這都是必然要做的。卻不能太急,要緩圖,要到六國全部平定之後再來進行就好了。

歷史上,秦始皇也是這麼幹的。最先滅掉的韓國,秦始皇並沒有殺韓王,只是要他稱臣,保留宗廟王陵,以安天下人之心。每滅一國都是如此處置。

直到六國全滅之後,秦始皇猙獰的爪牙就露出來了,把六國的宗廟、王陵全部摧毀,六國宗室全部遷到關中,讓他們不敢有異動。

秦末戰亂中,那些六國舊貴族,諸如張良、項籍、項梁、魏王豹、楚懷王……不過是漏網之魚罷了。

“王翦,你說得不錯,我對趙國之事就八個字:稱臣、割地、賠金、駐軍。”秦異人早就想好了對付趙國的辦法,道:“我要給君上上奏,就有勞你代筆了。”

“我?”王翦大是驚訝。

依王翦的地位,還不具備給秦昭王上奏的資格,秦異人要他代寫奏章,是莫大的榮耀。

“沒錯。”秦異工重重點頭。

“謝公子。”王翦很是振奮,沒有再推辭,提筆就寫。

寫好之後,秦異人命人送往咸陽。然後秦異人命人搜刮趙國貴族世家的財富,得到不少財貨,拿出一部分發給邯鄲的趙人。

此時的趙人飢寒交迫,吃不飽,穿不暖,得到這些財貨,方能活命。

一時間,趙人歸心,對秦軍大是誇讚。

第27章 信陵君第57章 軍心不穩第50章 西域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23章 囂張人質第66章 六國響應第56章 艱難的進軍第18章 嬴柱即位第7章 誰要我死?第30章 射鵰者第25章 毛遂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18章 匈奴來了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45章 橫刀奪愛第26章 義釋馮亭第72章 再度合縱第37章 強納強娶第9章 奉旨監國第28章 尉繚獻計第11章 巧取豪奪第53章 信陵君竊符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76章 怨氣沖天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26章 公然打劫第6章 遇刺第16章 圖窮匕現第26章 欲滅齊第75章 異人升官第10章 呂不韋(上)第9章 太子贏柱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49章 開始對峙第11章 登基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8章 揚眉吐氣(上)第14章 明珠蒙塵第10章 呂不韋(下)第96章 孟子學生第2章 召異人回國第14章 救白起第22章 將相和第94章 正中下懷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54章 折辯廉頗第14章 明珠蒙塵第41章 收拾民心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27章 定計滅齊第45章 橫刀奪愛第46章 翻雲覆雨第77章 走馬上任第66章 秦軍來了第12章 征伐異族第20章 兵臨大梁第76章 贏政?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上)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3章 合縱回光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32章 學館成(中)第一 o一徐夫人第80章 調教郭開第54章 緊鑼密鼓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33章 搶人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66章 六國響應第62章 袖中金錘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12章 白起服了第2章 凱旋歸來第25章 罪惡累累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21章 匈奴太子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40章 不勞而獲第83章 羣英聚(下)第64章 通告天下第18章 斬盡殺絕第12章 白起服了第34章 奇襲歷下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55章 蒙恬第54章 虎口奪食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6章 拒王命第44章 滅楚之策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31章 齊國中計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69章 剎羽而歸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
第27章 信陵君第57章 軍心不穩第50章 西域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23章 囂張人質第66章 六國響應第56章 艱難的進軍第18章 嬴柱即位第7章 誰要我死?第30章 射鵰者第25章 毛遂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18章 匈奴來了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45章 橫刀奪愛第26章 義釋馮亭第72章 再度合縱第37章 強納強娶第9章 奉旨監國第28章 尉繚獻計第11章 巧取豪奪第53章 信陵君竊符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76章 怨氣沖天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26章 公然打劫第6章 遇刺第16章 圖窮匕現第26章 欲滅齊第75章 異人升官第10章 呂不韋(上)第9章 太子贏柱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49章 開始對峙第11章 登基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8章 揚眉吐氣(上)第14章 明珠蒙塵第10章 呂不韋(下)第96章 孟子學生第2章 召異人回國第14章 救白起第22章 將相和第94章 正中下懷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54章 折辯廉頗第14章 明珠蒙塵第41章 收拾民心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27章 定計滅齊第45章 橫刀奪愛第46章 翻雲覆雨第77章 走馬上任第66章 秦軍來了第12章 征伐異族第20章 兵臨大梁第76章 贏政?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上)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3章 合縱回光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32章 學館成(中)第一 o一徐夫人第80章 調教郭開第54章 緊鑼密鼓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33章 搶人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66章 六國響應第62章 袖中金錘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12章 白起服了第2章 凱旋歸來第25章 罪惡累累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21章 匈奴太子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40章 不勞而獲第83章 羣英聚(下)第64章 通告天下第18章 斬盡殺絕第12章 白起服了第34章 奇襲歷下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55章 蒙恬第54章 虎口奪食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6章 拒王命第44章 滅楚之策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31章 齊國中計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69章 剎羽而歸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