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上將軍燕雲,此生共有子女十四人。
其中四人幼年夭折,二人少年病損,還有三人爲國征戰,馬革裹屍。
一女出嫁,難產而亡。
最終,餘下的就只有這二子二女。
長子燕琅,年三十七,壯年得力,沉穩忠信,因而早早便被前往邊關,接替燕雲駐守匈奴之地,無召不得回咸陽。
燕瑛燕璇爲雙胞姊妹,智計勇武同樣過人,且默契無雙。因百越之地常有女子部族,因而在前次南征百越時便留下駐守,厲兵秣馬,只待下次征伐。
幼子燕琮年方十四,還未成丁,較之兄姐更顯莽撞,因而被燕雲勒令留在咸陽城,閒暇時只帶小股兵馬四處剿匪,未敢託以大事。
如今燕雲臨終有此要求,一是不放心小兒的未來,二也是提醒姬衡:秦國王后可掌兵,爲大王計,領兵之人還須二人都信重纔是。
而燕琮雖年少莽撞,卻力大無窮,頭腦簡單,忠信無雙。
燕雲信任自己的子女,便如同信任姬衡一樣。
秦時踏入殿內,便聽他如此安排,心中也實在忍不住酸澀。
對於後世史書來說,燕雲只是一個名字。
對於六國遺民來說,燕雲是他們的生死仇敵。
而對於姬衡來說,這是他最信任的將軍,也是塑造了他整個少年時期英勇強橫性格的老師。
這是大秦的軍神,而今,英雄遲暮矣。
而燕雲看着她,此刻精神略顯振奮,竟也微微笑了出來:“秦卿。”
他低聲道:“我之畢生心血所成,便是大王。”
“萬望來日,有卿之輔佐,大王仍能橫行無拘,千秋百代,都爲我大秦聖君。”
秦時眼圈微紅,卻也忍不住微笑起來:
“將軍,秦王衡在將軍的輔佐下有如今大一統的偉業,已然是千秋史書中的聖君了。”
“千百年後,當垂髫稚兒翻開書冊,他們會誦讀中域之國的第一位皇帝,秦王衡。”
“也同樣記得親手教導出這樣帝王的上將軍——大秦軍神,燕雲。”
在這一刻,姬衡感覺自己的手掌驟然一緊!
燕雲握持着的力量格外大,而後竟藉着這股力氣朗聲笑了起來:
“好!好!好!有此一生,燕雲無憾矣!”
在這片刻的振奮之後,他的眸光漸漸暗淡下去,連聲音也微弱起來:
“大王,老臣這一生,總算不負我泱泱大秦,不負大王信重。”
揪痛與難以形容的酸澀自胸腔向上襲捲。
姬衡明明早已接受他人生死,可在此刻,卻仍不由自主地用力回握住他乾瘦冰冷的手掌。
掌中有着粗糙乾硬的厚繭和裂開的硬皮,這是在大秦的疆土上挽弓握繮,一寸一寸血肉磨礪而成。
他張了張嘴,乾啞的聲音低沉沉的,彷彿天幕中有暗沉的龍捲正在襲來:
“燕師從未有負大秦與寡人,師恩深重,戰功彪炳,寡人從不敢忘。”
燕雲的眼神已然渙散,此刻脣角微微向上翹起,口中微弱的呢喃道:“衡兒……爲師要先入死國,再替你徵下萬里江山了……”
他的掌心格外冷,以至於姬衡用力回握,都再也感受不到底下奔涌的血液。
殿內一片冷寂。
姬衡閉上雙眼,秦時能看到他緊握着燕雲的手掌正在微微顫抖,而後猛然鬆開。
他緩緩捧着這隻老邁的手掌放回對方膝上,而後站了起來。
高大的身影在殿內暗淡的燭火中閃閃爍爍,彷彿痛失所愛的鷹隼正在高崖之巔顫慄。
但這痛楚並不能影響他的靈魂。
此刻,他吩咐道:“上將軍燕雲,薨。”
周巨躬身拜下:“諾。”《禮記》有云:“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三公九卿去世,該當用【卒】。
大王一統天下後,既不曾封國,也不曾封王封諸侯給出封地。而如今,他親口說出【薨】,也意味着上將軍的無上榮耀。
秦時朝着殿外看去,伴隨着傳令官的大聲呼喊,四周漸漸攏起如秋雨一般絲絲縷縷、縈繞不絕的哭聲。
姬衡站在殿外,如同一座不言不語的冷寂豐碑。
身後是僕從們忙忙碌碌,僅剩的兩名妻妾在兒媳和孫輩的照看下,親自爲燕雲沐浴穿衣。
人聲嘈嘈切切,在哭喊聲中,燕雲被穿上了早已備下的壽衣,又被小心的擡到正室的靈牀上。
孫兒們都還小,曾經的妻妾也只剩二人同樣老邁。
兄姐戍邊,雖大王早已令人相請,燕雲卻始終令其不可輕離。
而如今,年幼的燕琮已然扛起家中大事。
他恭敬給姬衡拜過之後,便親自捧着燕雲的衣服站在院中,而後大聲呼喚着他的名字——
“父親!燕雲!父親——”
“魂兮歸來——”
少年人的嗓音還未像成年男兒那樣雄渾有力,卻帶着深深的不捨與淒厲,撕心裂肺,痛楚不絕。
秦時站在姬衡身側,看着身旁人碌碌來去,幾乎是敬畏的看着眼前這與後世彷彿有聯繫、卻又大不相同的喪葬事宜。
縱然千百年戰亂不休,火焚書冊,後人損毀……但那些隱沒在生活中息息相關的禮義文化,卻仍是在人心中不斷流轉。
院中的呼喊聲漸漸停下。
燕琮手捧衣服向姬衡躬身:“大王……”
他哽咽難言,此刻用力嚥了咽,這才紅着眼眶說道:“臣斗膽,還請大王爲父親、爲父親斂含!”
姬衡點點頭,而後伸手取下那件衣裳。
他轉身重新踏入正室內,將其輕輕的蓋在燕雲收拾齊整乾淨的身體上。
Www●тт kǎn●¢〇
與此同時,燕雲同樣老邁的妻子也顫巍巍伸出手去,將一枚小小玉蟬塞入他的口中。
她喃喃道:
“望來日,夫主可借玉通幽,如蟬蛻殼,從尸解之法,得入死國,另得長生。”
斂衣含蟬,便是如此寄望。
姬衡輕輕蓋下衣服。
鬆手的那一刻,彷彿當真有迷離的魂靈被親眷的吶喊攏入衣服,又在觸及身體時,自他指尖靜靜流淌,迴歸軀體。
在他身後,年幼的燕琮終於忍不住跪倒在地,而後慟哭出聲。
求個月票哇!
【尸解就是脫離軀體羽化成仙的意思】
【前面有講過,一直延續到秦漢時期,讀書人接受的正統教育都離不開尸解成仙一是,包括後來墓中發掘的種種資料,都同樣顯示着當時人們的追求】
蟬在古代的象徵意義,除了高潔純淨之外,還代表着蛻變重生。
人們相信死去後仍有另一個世界,脫去原有的身體,便如蟬蛻殼,在彼方獲得新生。
這是當時的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