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

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

大宋慶曆八年十月,西北的朔風吹拂,山崗林森茂密,草木雖未完全枯萎,卻也是褐綠相間。

茫茫黃土高原,丘陵起伏,有些山巒樹木成林,有些山巒則光禿禿一片。

狄青騎馬站在山崗上,正用望遠鏡眺望着西北遠方。

這裡是延安府西北土門寨,是與西夏龍州的交界處,遠處山巒下的草原,便是西夏龍州,也就是後世陝西靖邊縣。

巍峨龍州城屹立於附近山腳之下,牧民在遠方草原上放牧,城池內外少有人煙,原本位於城外的宋夏榷場人跡罕至,已是十分蕭條。

西夏內亂不止,雖然委寧令哥在一些西夏大臣的支持下上位,但李元昊的長子李寧令哥卻有母族野利氏的相助。

李元昊殺死野利兄弟讓野利氏最先造反,接着其它各個部落接踵而至,攻破興慶府,李寧令哥趁亂逃跑,跑去了野利氏族當中。

剛開始委寧令哥還站在李元昊那邊,但隨着李元昊衆叛親離,他便在一些大臣幫助下,帶着部分嵬名氏族的人叛亂,逼得李元昊最後投河自盡。

於是野利部落就扶持李寧令哥,而嵬名部落則由委寧令哥率領,畢竟作爲李元昊的堂弟,委寧令哥本身也是嵬名部落一員。

這兩大部落成爲了目前西夏最大的勢力。

其餘中小部落或是依附於他們,或是逃離出原來西夏軍隊的序列,回到自己的牧場。

偌大西夏王國從今年開始就已是分崩離析,再也沒有了曾經的輝煌。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李元昊窮兵黷武、剛愎自用,以至於國貧民怨,叛亂四起。李氏積攢了三代的基業,就此煙消雲散。

內亂下的西夏邊境自然也受到了嚴重的波及。

以前的西夏邊軍或是逃跑,或是參與內亂,或是被邊境城主控制。很多城池都沒有了軍隊把守,各種燒殺搶掠的事情層出不窮。

在治安嚴重下降的情況下,除了少數不怕死的以外,大部分漢人商賈自然也都不敢過來貿易。

讓曾經繁華的邊境呈現出一片蕭條和死寂,連生氣都彷彿少了幾分。

“狄相,後方有快馬過來了。”

親衛對狄青說道。

狄青其實也已經聽到了後方遠遠地傳來輕微的馬蹄聲。

他放下望遠鏡,扭過頭看向身後。

wWW_ Tтkan_ ¢O

後方山巒翠綠,在層層迭迭的山嶺當中,有一條彎彎曲曲的道路向着土門寨而來。

有一隊騎兵迅速靠近,還在山腳下就被狄青的親衛隊給攔截住。

過了片刻有一騎士飛奔上山。

這小山丘本來就不高,黃土高原很少有超過幾百上千米的高山,因爲這裡海拔本來就偏高,多是幾十米、百來米的高度。

沒過多久騎士就上到山頂,來到狄青面前翻身下馬,單膝下跪拱手說道:“報,大帥,有朝廷急令!”

“何事?”

“尚不知,是詔書和政制院的手令過來,轉運使請大帥回去。”

“嗯,我知道了。”

狄青點點頭。

他其實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次來之前趙駿和范仲淹也找他談過。

由於一些特殊原因,范仲淹和張亢已經不可能再領兵出征。

所以朝廷打算讓他擔任這次進攻西夏的主帥。

當時狄青非常驚訝,連忙推辭。

他給出的理由是自己沒有當統帥的經驗,且非文官出身,景泰會比他更合適。

實際上他說的也沒什麼毛病。

狄青是從軍伍當中崛起,一路從小兵升遷,最高的時候擔任過宋遼戰爭東路海軍總管。

而那一戰的統帥是范仲淹,他則屬於偏師將領負責切斷遼國後勤補給線。

相比於當統帥指揮統籌全局,他確實沒這方面的經驗。

另外就是景泰也非常善於兵事,又是進士出身,完全符合朝廷對於軍事主官必須是文官的要求。

但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景泰年輕一點的話。

景泰是天禧三年的進士,只比范仲淹小兩歲,今年五十七了,身子骨不是很好。

歷史上他就卒於明年,前段時間又生了病,朝廷打算召他回京,一來養病,二來他的功勞很大,升到中央擔任兵部要職。

因此從目前的情況看,想找一個進士出身,軍事能力不亞於范仲淹和張亢的文官,顯然就比較困難。

反正趙駿是不太信任韓琦。

那麼唯一的選擇自然就是從武將裡面挑。

而武將的話。

還有誰比狄青更合適呢?

於是趙駿和范仲淹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在情況下狄青也無法推辭,最後只能領命。

不過由於擔心西夏那邊警覺,所以西北這邊暫時風平浪靜。

狄青也是秘密前往西北,只帶了數百衛士,沒有帶汴梁的精銳大軍。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宋夏邊境四處視察,觀察敵人的邊境防禦情況。

現在朝廷的命令既然到了,顯然就是他出兵的時候。

一日後,狄青回到了延安府。

永興軍路轉運使王沿已經在府邸等着他了。

當狄青進入延州州衙的時候,王沿出門迎接,先拱手道:“狄相。”

“見過狄相。”

其餘永興軍路轉運副使郭勸、鄜延路經略使劉平、延州知州陳如錫、鄜延路兵馬總管任福等人也都紛紛行禮。

“王帥司有禮,諸位有禮。”

狄青慌忙回禮,他之前來的時候王沿可沒這麼客氣。

因爲王沿是特設邊路的正三品轉運使,比內地正四品轉運使高一級。

在正二品的陝西路經略使不設的情況下,他就是西北與秦鳳路轉運使同級的最高長官。

雖然狄青是樞密副使,品級爲從二品,級別比他高半品,但武將擔任樞密院的官職向來都沒太大實權,

反觀王沿是進士文官,身份尊貴,可不是品級就能抹除的鴻溝。

沒想到現在人家卻已經如此恭恭敬敬。

“狄青接旨。”

朝廷使者站出來拿出了詔書。

狄青連忙單膝下跪道:“恭迎陛下詔書。”

天使說道:“令狄青爲陝西路經略使,執掌陝西軍政!”

“謝陛下!”

狄青雙手接過聖旨。

“狄相年輕有爲,執掌西北軍政,陝西路諸多兵馬,我等上下官吏,就要全倚仗狄相了。”

王沿走過來一邊恭維,一邊心中酸溜溜地感慨。

他萬萬沒想到朝廷居然讓狄青擔任主帥,而且政制院給他發的手令措辭嚴厲。

裡面要求陝西路所有軍隊和官員都必須聽從狄青的調遣,如果因爲違抗軍令而讓戰機延誤,朝廷嚴懲不貸。

這讓王沿非常難受。

因爲他以前一直以爲自己作爲西北與範詳同級的一把手,肯定能執掌大權。

再不濟也該派一位朝廷中樞大員過來。

哪知道是狄青。

這令素來瞧不起武將的文官集團很是不爽。

但政制院的手令讓人忌憚,要是不遂政制院的意,那位知院可是說給你換了就給你換了的,甚至下獄問罪也有可能。

所以即便心裡不滿,王沿也只能忍着,還得保持表面和氣。 這就是趙駿作爲政治強人下的強勢,可不是以前那種文官即便犯錯,也可以不受處罰的時期。

“王司帥客氣了。”

狄青沒有倨傲,亦是再次回禮,禮數要做到位。

“狄相請。”

王沿隨即邀請狄青入府。

衆人進入府中,又讓狄青高坐主位。

狄青等衆人都坐好之後,纔看着廳內衆人,沉聲說道:“諸位,想必你們應該也知道朝廷任命我爲陝西路經略使的緣由。”

他環顧一圈,隨後說道:“朝廷已經下定決心徹底消滅西夏,收復涼州,因而命我前來主軍事。”

“狄相,下命令吧。”

任福第一個說道:“末將早就想報仇雪恨了。”

“不要這麼急躁,讓狄相說完。”

說着王沿就看向狄青。

狄青沉吟道:“朝廷給我下達的任務不止是滅亡西夏。”

“不止滅亡西夏?”

衆人互相對視,頗爲納悶。

難道還有別的任務?

“西域!”

狄青眼眸中閃爍過一抹亮光。

這就是大戰略了。

大宋不僅要西夏,還要半個西域。

至於怎麼完成這個戰略任務,就是狄青的事情。

聽到他說西域,衆人面面相覷。

西域可不是西夏,那裡太遙遠,距離長安都四五千里路。

即便強如漢唐,也少有發兵遠征。

而是設立西域長史府和安西都護府,以少量兵馬配合當地藩國進行遠程控制。

現在聽狄青的意思,顯然是要收回西域。

問題是如今的西域已經不是漢唐時期,一個城池就是一個國家。

而是由西州回鶻以及黑汗王國統治。

這兩個國家倒不算什麼,但大宋軍隊要長途跋涉進攻過去,後勤補給壓力將會非常大。

因此他們就要重新審視這場戰爭,而不能單純地將它理解爲,強盛大宋將現在殘破不堪的西夏覆滅那麼簡單。

“當年大漢滅匈奴,令張騫出使西域,歷經十餘年才逃回大漢,向武帝上報了西域詳情。”

王沿遲疑道:“後來大唐破突厥,先令侯君集破高昌,又令喬師望立安西都護府,如此在西域與涼州邊陲經營十餘年,纔開始正式進軍西域,我們毫無準備,又對目前的西域情況不是很瞭解,這樣莽撞,會不會”

“嗯。”

狄青點點頭道:“這一點我也很清楚,西域離我們太遙遠了,即便是最近的高昌,也離我們有四千餘里,想要收復西域談何容易?”

“但這是朝廷給予的任務,也是知院下的死命令。”

他說着環顧衆人道:“這關係到我大宋能否再通過西域道路,與遙遠的西方國家貿易。也事關我大宋強盛的根基,還望諸君務必盡心盡力,不可怠慢。”

“這恐怕是個曠日持久的事情了。”

劉平嘆息道。

“無妨,我們可以先派人去了解西域的情況,也可以多與西域的商人交談。”

狄青說道:“滅亡西賊後,先據隴西,收回嘉峪關、玉門關等地,再一步一步探究西域也不是不可。”

“若說西域的話.”

郭勸忽然說道。

“哦?”

衆人看向他。

狄青問道:“郭副司帥有辦法?”

郭勸笑道:“不知道狄相聽沒聽說過歸義軍?”

“歸義軍?”

狄青想了想道:“好像有些耳聞。”

“他們曾經是唐朝的歸義軍節度使,安史之亂後,便孤懸西北,後爲元昊所滅。”

郭勸說道:“當初下官與山遇惟亮相識,引爲好友,曾聽他說起,歸義軍最後一任節度使曹賢順就在元昊軍中,他們瓜州曹氏久居於敦煌,世代鎮守於西域和甘涼之間,對於西域的情況,恐怕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若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

狄青高興,然後又遲疑道:“只是西夏內亂,他們是否還存在,猶未可知。”

“西夏也有不少親我們大宋的,或許可以派人去打探一番。”

“嗯,那此事,就交由郭副司帥了。”

“下官定竭盡全力。”

郭勸拱手道。

他當初接應了山遇惟亮,山遇惟亮入宋之後,成爲西夏親宋派代表。

後來西夏式微,加上李元昊剛愎自用,讓國內動盪不安,就有不少西夏部落前來投奔大宋。

因此如果想要找一些瞭解西夏內部情況的人還是很簡單。

敲定了歸義軍的事情後。

狄青環顧四周道:“那接下來就該說正事了,已經入冬,西賊內亂,草原上肯定有不少部落活不下去,這正是我們攻取涼州的好時機。”

說着他揮揮手,隨即就有士兵搬來一塊板子,板子上面有西夏輿圖,上面標註着目前西夏的各個行政區域。

“大家看,這是西夏與我們交界的五大軍司,這段時間我已經看過,他們自顧不暇,邊境幾乎沒有西夏人的軍隊駐守。”

狄青敲了敲興慶府的方向道:“因而我發兵西夏的想法很簡單,兵分四路,由涇原路、環慶路、鄜延路三路直取興慶府,熙河路則順祁連山北上,取西涼府、宣化府、肅州等地,自此完成對西夏的覆滅。”

“大家覺得有何不妥之處嗎?”

狄青說完之後,又問大家,顯然並沒有一言堂的意思,而是多問問衆人的意見。

“嗯,這是老成之見,也是最正確的辦法。”

“西賊的主要城池、人口都在這一塊,我們大軍出征之後,便是一馬平川了。”

“狄相的部署並無太大不妥之處,就是西路後勤是否跟得上?”

大家覺得沒什麼太大問題。

雖然看着簡單,但本身就是這個地形,你戰術再怎麼樣也玩不出一朵花來,任你是什麼名將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是這麼打。

所以戰術佈置上看上去中規中矩,卻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什麼奇襲啊,奔襲啊之類的,那纔是下策。

見大家都覺得沒問題,狄青就說道:“西路糧草的問題無需擔憂,朝廷會很快再送一大批糧草過來,何況秦鳳路那邊還積攢了大批糧草”

說着他看向衆人道:“既然大家都沒什麼意見,那就這麼辦了,明日我就會下達軍令,讓各路正式開始對西賊圍剿。”

“好!”

“我大宋等這一天等得太久。”

“我大宋要揚眉吐氣矣。”

所有人都激動和興奮了起來。

大宋屈辱了太久。

曾經被遼國欺壓,後來還被西夏攻打。

泱泱大國,竟是如此軟弱可欺。

而此後,便是要雪恥之時!

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460章 慶曆十年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13章 朕要打死他!第50章 拗相公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26章 玩遊戲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462章 慶曆十一年,回京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第13章 朕要打死他!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27章 交子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27章 交子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
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460章 慶曆十年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13章 朕要打死他!第50章 拗相公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26章 玩遊戲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462章 慶曆十一年,回京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第13章 朕要打死他!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27章 交子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27章 交子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