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

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

中秋剛過,天氣就開始轉涼。

政事堂的暖房裡,最近也添了幾盆炭火。

呂夷簡坐在椅子上,右手拿着一卷昨日從江南西路發上來的公文。

看了片刻,他揉搓了兩下鼻樑,略顯老態龍鍾。

旁邊的王曾手裡捻了一把香料,撒入腳邊的火盆裡,頃刻間香味四溢飄散出來。

聞着這突如其來的香味,呂夷簡擡起頭,看向王曾,香味帶着淡淡青煙,他忽然有些恍惚地說道:“孝先。”

“嗯?”

“你說我們是不是錯了。”

“呂公的意思是。”

“趙駿到如今,眼睛康復也快兩月了吧。”

“是啊,快兩月了。”

“可是你看到現在爲止,他做過什麼大事嗎?”

“倒是做了不少大事。”

王曾笑了笑道:“昨日抓了馬家兩個進士,論起來,那還是你的妻弟。”

馬亮跟呂夷簡的關係是翁婿,呂夷簡娶了馬亮的長女,而馬仲甫是馬亮的小兒子,今年也四十多歲,現在還被關在皇城司裡。

這件事情馬家已經找過呂夷簡,但呂夷簡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趙駿。

幾個兒子也曾問起舅舅的事,也幸好那位秦國夫人早就病逝了,否則的話,馬伕人肯定會找呂夷簡鬧,到現在呂夷簡依舊覺得頭疼。

“這事就不說了,馬家那兩個兄弟,也算罪有應得。”

呂夷簡苦笑着搖搖頭。

他也沒想到馬家幹了那麼多壞事。

不過他那個岳父就不是什麼好官,上下其手貪了不少,這件事他也是知道的,所以馬家這事他還真不好插手。

主要是趙駿的三觀跟他們差別太大了,對於大宋君臣來說,貪污腐敗其實已經不是什麼大事。

但趙駿眼裡揉不得沙子,或許只是偷拿偷佔點無所謂,可在背後給無憂洞、鬼樊樓這樣殘害百姓的地下勢力撐腰,就是他們的問題了。

關鍵是他們原本希望殺心那麼大的趙駿走科舉入仕,被官場同化,讓他以後就算改革,也溫和一點,甚至儘量緩解改革的進度,就單純提高生產力,搞發明創造就行。

可如今看來,趙駿根本就沒有向着他們希望走的方向去了,反而被他們壓得越狠,就反彈得越厲害。

現在竟然另闢蹊徑找了官家,拿到了皇城司權柄,開始以另外一個角度和方向整頓官場,一舉掃蕩了汴梁開封府毒瘤,這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事情。

他們越想求穩,趙駿越是劍走偏鋒。

王曾素來聰明,稍微一想就能明白呂夷簡的意思,輕聲說道:“呂相是後悔當初不應該讓趙駿這樣走官場吧。”

“但官家也是同意了的。”

呂夷簡說道,這件事情確實是他唆使晏殊找的趙禎。

王曾搖頭道:“官家是同意,但伱別忘記,趙駿曾經說過,官家耳根子軟,最容易來回答應。今日他能答應我們,明日他就能答應趙駿,這樣一直互相拉扯下去,不是個頭。”

“唉。”

呂夷簡長嘆道:“那現在該怎麼辦?照這樣下去,韓億恐怕也保不住。”

“保不住就保不住吧。”

王曾鄙夷道:“你就是一直太惦記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了,趙駿說得沒錯,權力慾望太重,越害怕失去,就越想抓緊。最後就怕你什麼都得不到。”

呂夷簡啞然道:“你也不用說老夫,你自己還不是一樣?難道這件事情不也是你擔心的事?”

王曾就沉默下來。

還是那句話,他雖然跟呂夷簡有矛盾,但趙駿的出現確實動了他們官僚士大夫階級的基本盤。

如今官僚士大夫階級勢力空前的強盛,可趙駿一過來就要對他們喊打喊殺,作爲這個基本盤的代表領軍人物,他和呂夷簡,包括王隨等人在內,都不希望出現這樣的事情。

問題是當初趙駿是口嗨,等到了大宋,見到了一些事,一些人,改變了他。已經從口嗨變成了實際行動,這就讓呂夷簡和王曾更加恐懼和擔憂。

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當初就勸官家,乾脆給趙駿一個別的頭銜,諸如御賜狀元或者奇才之類,直接讓他做整體規劃。也好過現在人家執掌皇城司,對官僚士大夫舉起了手中的屠刀。

“那又怎麼樣呢?”

王曾開口說道:“現在事兒已經做下了,就暫且先忍着吧。說不好他清理一些貪官污吏,也是件好事。”

呂夷簡苦笑道:“那他最後不還是會支持範希文慶曆新政的嗎?你說.他會不會就是趁着現在在爲範希文清理障礙?”

“這!”

王曾猛然驚醒。

是啊。

大宋十個官裡有六七八個貪污腐敗。

現在趙駿這是打算把皇城司的權柄遍佈全國,如果全國官員都被他查一遍,怕是有大量官員落馬。

即便這個過程需要花好幾年的時間,可慶曆新政也是幾年後的事情。

一旦趙駿悄無聲息地在幾年時間內搞了大批官員落馬,而范仲淹也在這個時間段拉攏更多官員支持他的新政,將來豈不是新政還是會推廣全國?

到時候他們的基本盤還是得崩塌。

想到這裡,一時間王曾腦袋嗡嗡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現在他們與趙駿還有官家的關係處於一個極爲特殊的狀況。

因爲據趙駿所說,歷史上他們這一批人在最近兩年內都會被換下去。

如今還能在相位上好好呆着,就是有趙駿在中間維繫。

他們作爲知情人,官家就不可能讓他們流落到外面去,也不可能讓他們離開這個中樞範圍。

所以正因趙駿的存在,他們也還能存在。

要是趙駿出了什麼意外,誰也不知道官家會做出什麼事來。

因而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他們就不可能拿趙駿怎麼樣。

就算趙駿鬧得天翻地覆,他們也只能被迫忍讓,或者找官家尋求幫忙,或者在背後做點其它小動作。

可照目前的情況,他們真的能說動官家嗎?做小動作就能阻攔住趙駿的腳步嗎?

他們越說動官家,官家也會越被趙駿說動。跟自家子孫後代以及大宋帝國比起來,士大夫階級本身就不重要了。

“你想怎麼做?”

王曾思索過後,反問道:“官家那邊說也說過了,勸也勸過了,可他還是被趙駿說服,皇城司的權柄收得回來嗎?”

“所以我問你,我們是不是一開始就做錯了。” 呂夷簡說道:“要是我們一開始就全力支持趙駿,他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

“那當初又是誰說趙駿還年輕,還需要歷練,讓他進的官場?”

“是我沒錯,但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還記得我們當初說過的話嗎?他要歷練,還是需要我們協助。”

“你的意思是?”

“我想再奏請官家,讓趙駿乾脆來政事堂,這樣將他留在我們身邊,就不會再有心思去做別的事了。”

“你想多了,趙駿不會留在政事堂,現在看他的手段,殺伐果斷,以雷霆之勢掃平了開封府,你覺得他還需要歷練嗎?”

“說到底你是不是怕了?”

王曾嗤笑起來:“是不是你呂家底子不乾淨,害怕趙駿查到?”

“不管你怎麼說,我都是爲了大宋。”

呂夷簡低着頭看了眼手邊的公文,“話說回來,我們好像已經很久沒像以前那樣,跟在趙駿身邊聽新東西了,以前的那些東西翻來覆去,也瞭解得差不多。我們總是在擔心漢人被奴役,但現在看來,其實是我們自己在奴役我們自己。”

那是一份江西路又發生叛亂的公文,石城民張健因不滿苛捐雜稅,率衆起義。

雖然這次起義很快就被平定,猶如大宋無數次起義裡的一朵浪花一樣,沒有造成任何波瀾,甚至在史書裡都沒怎麼提起。

但至少也在給呂夷簡另外一個信號——如果他們什麼都不做,那歷史依舊會遵循它的軌跡去走。

所以呂夷簡確實有些後悔了,後悔不該設計趙駿,全力支持他,結個善緣,說不好人家會放過自己的子孫後代呢?

“怎麼,這是打算向趙駿釋放出一些善意嗎?看來呂公是真的後悔了。”

王曾略有些調侃意味地說道:“就是不知道呂公是在後悔當初不應該讓趙駿出宮,還是後悔現在趙駿沒有按照呂公的意願在走,害得呂公失了兩個侄兒。”

“都有吧。”

呂夷簡也沒有否認,要是一開始就給予趙駿足夠的尊敬,或許也不至於讓馬家兩個侄兒遭此大難。

“那你就捨得你們呂家那麼多門蔭入仕的子弟?”

王曾反問。

要知道趙駿在眼睛未復明前就說過,宋朝的問題積重難返,解決三冗問題甚至只是第一步。

而就是這第一步,便已經讓呂夷簡王曾等人感覺到恐懼。

三相三參,包括晏殊在內,不都是贊成趙駿入局科舉,被他們同化的嗎?

不就是因爲誰家都有大量的門蔭入仕子弟。

一旦趙駿支持范仲淹改革,掀起滔天波瀾,那豈不是他們家族的子弟都難以倖免?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可現在呂夷簡心裡已經出現了一種擰巴感。

既擔憂趙駿掌握大權,會威脅到他們士大夫,又害怕未來大宋滅亡。

有私心不假。

但呂夷簡知道,如果繼續讓這種私心填滿他的腦袋,那麼他與官家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

他說道:“你覺得趙駿真能清理掉所有士大夫嗎?可是你沒有覺得,官家與我們之間,已經越來越生疏?官家,再也不是曾經的官家了嗎?”

王曾皺眉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呂夷簡搖搖頭,苦笑道:“我們是想保住士大夫不假,可你想想,官家要的是什麼?”

“大宋不被滅亡。”

王曾毫不猶豫地說道。

因爲趙駿早就說過,任何掌權者第一憂慮,永遠是政權安全。

呂夷簡嘆道:“是啊,所以趙駿只要每一天都在向官家渲染大宋的危機,官家的恐懼就會增加一分。而若想解決危機,就必須進行大面積吏治整頓,那麼我再想保住士大夫,最終將不可避免地與官家走到對立面上去。”

“呂公所言,我又何嘗不明白但真要做個取捨,難啊。”

王曾同樣嘆息了一聲。

他們既然能到今天這個位置,就證明了政治智慧不會太低。

歷史上范仲淹慶曆新政,要革了大半個官場,他們這些人成爲反對者,不是他們意識不到慶曆新政是對大宋好。

而是就是能意識到慶曆新政對大宋好,他們才成爲反對者。

因爲對大宋是好了,可對他們以及他們的家族來說,那就是滅頂之災了。

所以他們希望趙駿成爲自己人。

但現在看來,不僅趙駿不會成爲自己人,連官家也將在趙駿的忽悠下,離他們漸行漸遠。

到時候整個士大夫階級,都要變成趙駿和官家的敵人,到時候他們該怎麼辦?

“再難,也要做出決斷。否則再這樣下去,我們與官家之間就會爆發出嚴重的不和,到時候只會把官家逼到跟趙駿站在一邊,我們的結果一定不會好到那裡去。”

呂夷簡在這一刻忽然有了明悟,沉聲道:“我打算明日去奏請官家,再請趙駿入宮講解,你們去不去?”

“再看看吧。”

王曾搖搖頭,說道:“看看韓家怎麼樣,韓億若是聰明些,向官家求個情,只要官家和趙駿有了不同意見,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那就這樣吧。”

呂夷簡用袖子扇了扇愈發撲鼻的香味,隨後站起身,邊向外走,邊低聲道:“老咯,老咯。未來是年輕人的天下。老夫已經保不住大宋的士大夫了,你願意去觸這個黴頭,你就去吧。”

“哼,老匹夫。”

王曾冷哼了一聲。

想拉趙駿入局是他們三相三參默契決定,甚至還是呂夷簡起的頭。

但沒想到第一個叛變的,也是這廝。

歸根到底,還是以前趙駿提過一嘴,說呂夷簡和司馬光的時候,提及了呂公著,讓呂夷簡知道呂家將來還有一位宰相。

范仲淹改革針對的是門蔭入仕以及才能不佳者,正兒八經考上進士的往往都有才能,且由於進士每年人數太少,基本上不可能在淘汰的名單裡面。

呂夷簡的長子和次子也是門蔭,但三子呂公著將來是先門蔭再考進士,前途無量。

也就是呂家只要有呂公著在,就不會因爲范仲淹和趙駿將來掀起改革而沒落。

可他們王家卻不同,王家四個兒子都補門蔭,全在淘汰名單裡,所以自然就出現瞭如今的兩種態度。

呂夷簡可以叛變,王曾卻難。

說到底。

都是爲了自己的家族。

(本章完)

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377章 棄子攻殺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445章 內燃機?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527章 歷史會永遠記住我們(大結局)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492章 得加錢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26章 玩遊戲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77章 出宮,刺青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322章 雙刃劍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第527章 歷史會永遠記住我們(大結局)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93章 解試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第15章 景祐黨爭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505章 天命在宋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94章 決戰圈套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
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377章 棄子攻殺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445章 內燃機?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527章 歷史會永遠記住我們(大結局)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492章 得加錢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26章 玩遊戲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77章 出宮,刺青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322章 雙刃劍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第527章 歷史會永遠記住我們(大結局)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93章 解試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第15章 景祐黨爭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505章 天命在宋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94章 決戰圈套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