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

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

“官家。”

呂夷簡出來之後勸說道:“無故斬殺將領,會令軍心不穩,切莫在這個時候做出這樣不明智的決定。”

趙禎走在迴廊下,最近這幾天一直在下雨,今天雨小了很多,但還是讓他很是愁悶。

特別是在他屢屢聽到宋朝是一個被閹割的朝代的時候,更讓人心煩。

不過呂夷簡說的是對的,斬殺將領得有理由,雖然宋朝武將地位低,可也不是說殺就能殺的,至少也得在人家戰敗之後才能找藉口吧。

可問題在於要是再讓黃德和這種東西留在軍隊裡,那不是等着宋軍戰敗?

所以趙禎氣過之後,也只能說道:“那就把他撤了,這樣的貪生怕死之徒,怎麼能留在我大宋軍中呢?”

呂夷簡又說道:“趙駿說範雍爲官清廉,且他多年在地方安撫百姓有功,若冒然貶官,難以服衆,官家也應該謹慎安排。”

趙禎遲疑了一下,隨後說道:“那就遷回汴京,知河南府。”

副相盛度上前問道:“官家,黃德和死不足惜,但範雍是陝西轉運使,執掌陝西軍政,趙元昊若要發動戰爭,他被撤了,又該換誰上去?”

這個問題把趙禎難住了,範雍進士出身,之前的表現可沒那麼差勁,正因爲如此他才能夠做到陝西路最高軍政長官的位置。

但眼看李元昊就要進攻大宋了,範雍這個無能之輩被撤去,那自然要該換一個能打仗的才行,可誰能打仗呢?

趙禎一時猶豫。

副相蔡齊上來說道:“官家,此事看來還是得問問趙駿。”

“對,問他。”

趙禎恍然大悟,連忙又回了屋子。

這個時候趙駿還在和晏殊說話呢,現在已經是說到了大宋第二場大敗好水川之戰。

“好水川之戰失敗的原因,還是指揮失度的問題。”

就聽到趙駿正在講解:“三川口之戰後,宋仁宗派夏竦當西北軍主官,讓韓琦和范仲淹做副手,雖然韓琦和范仲淹在今天名聲是大,但我覺得他們軍事才能沒那麼強。”

“韓琦力主和西夏決戰,范仲淹則採取主動防禦,夏竦又猶豫不決,讓宋仁宗決定,宋仁宗自己就是個優柔寡斷的二傻子,讓他做決定那不扯淡嗎?結果就是要戰不戰,要防不防。先是採取韓琦方案,又經過范仲淹勸阻,改爲折中,讓韓琦進攻,范仲淹防守。”

“折中是最蠢的辦法,還不如干脆全軍出擊,野人一拳,要麼你死要麼我死。或者和范仲淹那樣據守,至少老範還是聰明的,比韓琦那蠢貨強得多。到地方修固城防、安撫治民、淘汰老弱、訓練士卒、招攬人才。”

“反觀韓琦不看實際情況,也不知道宋軍羸弱而敵人強大。結果就是韓琦主動出兵,派任福進攻,導致任福在好水川又全軍覆沒,搞得李元昊越打越自信,對宋廷更加猖狂。”

“要不是有狄青在,幾次小規模戰役中奮勇殺敵,靠着狄青浴血拼殺挽回了一點敗局,恐怕大宋連臉都丟光了。”

“不過總體來說,宋朝國力還是有的。因爲老範的堅守政策,西夏的國力支撐不起他們繼續打下去,所以在定川寨之戰,宋將葛懷敏不聽號令,盲目輕進,被夏軍全殲,老範親率軍隊救援之後,西夏也只能撤出邊塞,未能達成其佔據關中平原的戰略目標。”

“基本上這也是宋、遼、夏三國鼎立的轉折點吧,反正宋朝沒有能力再收回西北,西夏本來就國小民貧,就算贏了三次戰爭國力也耗不起,大家誰也奈何不了誰,那自然就只能簽訂盟約互相承認對方咯。”

“而且我爲什麼覺得范仲淹軍事能力不是很強,但是個優秀的政治家呢?那是人家會搞清楚狀況,知道宋軍不行,主動出擊肯定打不過,於是原地固守改變西北軍隊糟糕的情況。反觀韓琦那貨,跟趙括沒什麼區別,要真聽了他的話全軍出擊,一把梭哈,西北軍全都完蛋。”

趙駿說得口沫橫飛。

門口的趙禎那是臉上掛滿了黑線,握緊的拳頭青筋暴跳。

到現在也聽了兩天曆史了,雖然知道趙駿一直對宋朝沒什麼好感,說起宋朝皇帝也沒什麼敬意,但當聽到他說自己是個優柔寡斷的二傻子時,還是忍不住氣得肺都快炸掉。

你纔是二傻子,你全家都是二傻子。

趙禎在心裡罵了一句,要不是他脾氣確實不錯,都忍不住想抄起屋裡的板凳揍人了。

晏殊瞅了眼門口的趙禎,於是問道:“那按照伱的意思,要是把範雍夏竦換成范仲淹做主官,就不會有三川口跟好水川之敗了嗎?”

“應該吧。”

趙駿已經把東西都吃完了,靠在牀頭想着自己上課研究的古代歷史,說道:“老範的策略其實就是步步爲營的烏龜戰術,像韓琦那樣主動出擊肯定打不贏,但讓范仲淹坐鎮西北的話,至少不會敗。”

“能打勝仗嗎?”

晏殊又問。

“勝仗?您是指把範雍和夏竦換成范仲淹能打勝仗?”

趙駿語氣中帶了點不敢置信的疑惑。

“是啊。”

晏殊一頭霧水,不是你說范仲淹的戰術策略不錯的嗎?

“拉日叔,您在開玩笑吧。”

趙駿頓時樂了起來:“范仲淹是不錯,但他不是神。大宋這個體制,維持半邊江山就不錯了,還想打勝仗?怎麼可能嘛。”

晏殊就不樂意了,說道:“爲什麼不行呢?你不是說范仲淹能夠改變西北的局勢嗎?”

“是倒是,但大宋從上到下都是爛的,特別是皇帝。”

趙駿雙手一攤道:“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皇帝是廢物,把一個國家弄得重文抑武,怎麼可能讓軍隊的武德昌盛起來呢?套用範大將軍的話就是,主戰派一屆一屆換了多少個宰相了,改過不辣?換湯不換藥啊。”

“人家衛青和霍去病也有理由說的,我帶的是什麼軍隊啊,大漢精銳之士啊,背後又有崇尚武功的漢武帝支持。你這批人是什麼人啊?皇帝都什麼玩意兒啊?趙光義、趙恆、趙曙、趙頊、趙佶、趙桓、趙構,都是些什麼貨色,衛青霍去病復生都帶不起來的好吧。”

“再看看人家李世民,自己就是親自打仗出身的武皇帝,北宋武功就趙匡胤有點能力,文治也就趙禎勉強夠格,其他人你看看。大宋什麼水平啊?就這麼幾個人你趙佶、趙桓什麼的都在當皇帝,他能當嗎?當不了的,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 趙禎呂夷簡等人默不作聲。

大宋重文抑武是國策,這就已經不是一下子能解決的事情,即便皇帝有心想改變,恐怕滿朝的文官都得反對如潮。

沉默了片刻,晏殊就說道:“但我們說的不就是宋仁宗時期嗎?你不是說仁宗還行嗎?”

“哦喲,謝天謝地。仁宗是還可以,但軍隊根子爛,老範回天乏術啊。”

趙駿雙手一攤說道:“像這個的國家本身就沒有打好武德的基礎,在開國初期就自我閹割了,軍隊數量是看着挺多,但戰鬥力不高,戰鬥意志不強,人再多也沒用呀。”

“也許范仲淹去西北確實可以把軍事民事工作做好,但把軍隊好好訓練起來,變成一支強軍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就算他可以抵擋住李元昊的進攻,讓三次大敗都防禦住了,誰能保證在之後的宋夏戰爭和宋遼戰爭能贏,靖康恥的事情不會發生啊?”

“所以我覺得在宋朝重文抑武這個大環境下,想對外戰爭獲得全盤勝利,難如登天。”

“我只能勸宋朝皇帝,要想將宋朝打造成像漢唐那樣的世界第一大國,還是要務實一點,首先就得把自己的戰術打法,戰爭的理念先搞懂。”

“狄青和岳飛都帶得蠻好的,非得打壓做什麼呢?特別是趙構,十二道金牌催人家一個戰勝的將軍回去啊,臉都不要了。”

“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還想打勝仗嘛。”

“范仲淹也不錯,但他適合做戰略部署,可以讓他先去把西北的軍事民事工作做好,把軍隊訓練起來再談打勝仗的問題。”

“至於戰術佈置的話,還是得靠宋軍自己,狄青不就是在這三場戰役打出名堂的嗎?宋仁宗要是聰明點,就別把武將限制得那麼死,讓武將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打仗不行嗎?就像霍去病那樣,非把武將們困死他才高興?”

晏殊無奈道:“宋朝的武將,怕是不能爲主官。”

“所以說宋朝是個太監王朝嘛。”

趙駿又嘲諷了一句:“要我說,宋仁宗那二傻子蠢笨驢,有狄青這麼個天花板級別的統帥,躺着都能收回西夏和燕雲十六州,可惜他不敢用。宋朝就這點不好,重文抑武太過頭了,搞得武德不充沛。宋粉還天天叫着對外戰爭勝率高,勝率高也沒見一統天下啊,還兩次被北方遊牧民族滅國,真的是滑稽。”

又說我二傻子?還加了個蠢笨驢?

趙禎眼皮子狂跳,目光看向了旁邊地上的板凳,咬牙忍着纔沒有抄板凳砸過去。

之前還說他是有宋一朝難得一見的好皇帝呢,才過了一天時間就變味了,現在到了趙駿嘴裡一口一個二傻子了,這誰受得了?

不過好在從趙駿嘴裡算是找到了一個靠譜的西北主官,如果讓范仲淹去的話,那至少西北局勢不會那麼糜爛。

趙禎從屋子裡出來,原本憤怒的心情也被政事充斥,猶豫了一會兒,對呂夷簡道:“呂相,難道咱們重文抑武的策略,真的錯了嗎?”

呂夷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拱手說道:“樑、唐、晉、漢、周及南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楚、南唐、北漢.武將全權掌兵的後果,希望官家明白。”

“朕知道了。”

趙禎就不再猶豫。

相比於什麼武德充沛,哪有他趙家的天下重要?

五代十國時期,各路武將掌握兵權之後,紛紛噬主篡位的例子可離得不遠呢。

就連趙匡胤本人都是這麼起家的,一出陳橋兵變欺負孤兒寡母奪了後周。跟自己的江山被人家篡了相比,就算打輸了又怎麼樣?

反正西夏和遼國也打不進來,大不了花錢買平安嘛。

趙駿的民族應該有尚武精神的言論放在後世那肯定是沒錯的,但放在大宋?

呵呵,暴論罷了。

“那讓范仲淹去西北?”

趙禎又道。

呂夷簡臉上面無表情,心中暗喜,拱手說道:“官家英明。”

趙禎做了這個決定,倒也沒有立即行動,而是又回到了屋內,聽趙駿說起定川寨之戰的前因後果。

總的來說,因宋軍情報落後,對敵人輕視,加上高層搖擺不定,指揮失調等等問題,造成了下層執行力混亂,最終被李元昊三次伏擊,三次慘敗。

這三次大敗導致宋軍在西北的戰鬥力嚴重下滑,對本來就已經出現赤字的財政更是雪上加霜,讓大宋已經無力再主動進攻西夏。

西夏方面國力太弱,雖然戰鬥力比較強,三戰三勝,但幾次小規模戰役中還是吃癟,如金湯城之戰中狄青大勝。

所以雙方互相糾纏了幾年,誰也奈何不了誰的情況下,自然也就只能互相捏着鼻子認下了對方。

而有了趙駿幫忙總結原因,趙禎和他的宰相團隊就有了計劃。

他們想把李元昊扼殺於萌芽之中。

針對指揮失度的問題,讓范仲淹一個人當主官,全權負責西北戰事。還有武備鬆弛、民生凋敝等等情況,也讓范仲淹去訓練軍隊,改善民生。

至於宋朝內部情報都快變成篩子這事,他們也打算等正式給范仲淹下達經略陝西路的任命之前,進行全方面部署。

比如可以故意給李元昊提供一些假情報,同時告訴范仲淹,李元昊會故意把一些西夏番部送來投降做內應的事情,讓他小心應對,千萬不要中計等等。

按照趙駿的意思,與西夏之間的戰爭還要過兩年纔會開啓,只要范仲淹在這兩年裡經略得當,說不好就能挽回敗局,甚至大敗李元昊,讓李元昊重新俯首稱臣,不敢再發動叛亂。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趙禎就一邊去趙駿那聽歷史,一邊和他的團隊研究該如何才能對李元昊的自立爲皇進行反制。

只是認趙禎想破頭都想不到,就在他即將準備任命范仲淹去西北的時候,老範給他整了個大活。

感謝雲哥的舵主打賞,從謀伐到銀狐,再到現在大宋,一路走來雲哥都一直力挺,真的很感激,還有其它朋友我也都一一記在心裡,大恩無以爲報,努力寫出更好的作品回饋大家,別的不多說,跪求推薦票,大家加油追讀,等新書期結束了,馬上就爆更!

(本章完)

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70章 島國?辦它!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77章 出宮,刺青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80章 所見,所聞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98章 江大郎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第77章 出宮,刺青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26章 玩遊戲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第515章 大授銜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376章 防守反擊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86章 執掌皇城司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77章 出宮,刺青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99章 瓶中人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61章 謀西域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09.第206章 決堤了
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70章 島國?辦它!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77章 出宮,刺青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80章 所見,所聞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98章 江大郎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第77章 出宮,刺青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26章 玩遊戲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第515章 大授銜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376章 防守反擊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86章 執掌皇城司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77章 出宮,刺青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99章 瓶中人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61章 謀西域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09.第206章 決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