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

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

慶曆十三年新年過去,大宋依舊如火如荼地發展。

到六月份的時候,上半年數據送到了政制院,各項數據非常喜人。

包括鋼鐵產量,經濟發展,財政收入以及進出口貿易額的增長速度都極爲誇張。

特別是進出口貿易。

原本大宋的外貿就非常大了,但年初那次慶典,一次性就有一億多貫貿易量。

再加上一月和二月本來的貿易額,年初就出口了約四億多貫。

這相當於慶曆十二年半年的出口總額了。

六月盛夏,前幾日汴梁下了一場暴雨,並且不止汴梁,黃河中下游等大雨傾盆。

雖說暴雨僅僅持續了兩三天的時間,不過還是讓汴河水量暴漲。

也就是如今河修得好,各種分流的水渠挖地相當多,不然的話光這一次暴雨,就可能讓汴梁來一次水患。

但即便如此也略微影響了幾天運河商業,有船隻因爲突遭暴雨而傾覆在河中,堵塞了河道。

不過現在的運河堵塞對於大宋來說已經算是小問題,不說河道本身就有處理人員,單說火車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運行,也極大緩解了汴梁貨運壓力。

夏日炎炎,烈日照耀着大地,酷暑難耐,政制院終於喜提電燈以外的第二件電器——由科學院下屬物理學院再下屬的電器設備研製所研發,幾架通過電力運轉的電風扇!

別看電風扇的技術含量不高,但事實上由於整個大宋的科技主要發展方向都是以鋼鐵、服裝與運輸行業爲主,也就是鍊鋼、紡織、火車行業,其餘行業極爲落後。

也就是這些年鋼鐵紡織與運輸行業慢慢走上正軌,大宋才能舉國之力開始向其它行業發展,否則光這電風扇,裡面的電線、螺絲又哪是這麼容易造出來的?

“呼呼呼呼呼。”

電風扇開足了馬力,屋子裡還放着冰塊,消暑解熱。

只是每次政制院的大門一打開,外面的熱浪就涌入裡面,冷熱交替下,幾個老宰相很快就受不了,去了政制院後閣先休息。

趙駿身上也是滿頭大汗,他懷疑今天白天的溫度至少在35度以上,不然怎麼讓人熱得發昏。

“熱死個人了。”

晏殊擦了擦腦門上的汗,喘着粗氣道:“最近幾年的夏天好像越來越熱了。”

“小冰河時期過去了嘛,隨着時間推移,氣溫會不斷升高的,我記得我們那個時候,零幾年經常停電,夏天晚上熱得在地板上打滾。”

趙駿笑了笑。

很多人以爲零零後沒吃過苦,實際上後世國家也是從零八年以後才起飛,但就算起飛在一零年之前,全國各地也不乏到處停電的事情。

小時候趙駿記得可能是零八年還是零九年夏天,上小學的時候,某次晚上停電。

白天四十度就算了,晚上居然還能三十多度。沒有空調和電風扇,大人小孩全都躺在地板上,把瓷地板都給睡熱了。

“唉,你們那個時候至少有空調,我們現在,恐怕到老夫死的時候,都沒空調吹咯。”

晏殊嘆了口氣。

“老人吹空調吹多了會生病。”

趙駿隨口敷衍了他幾句。

曾公亮把一些他做好的公文批示拿過來放在他桌子上。

政制院的政治生態以趙駿爲首。

全國各地以及各部的重要公文上交到政制院,由政制院進行批閱。

但這些事情肯定不是趙駿一個人就能搞定的,所以每個宰相除了負責各部門的事情以外,也要進行札子批示。

做出決定的札子最後彙總到趙駿這裡,趙駿看完了宰相們的處理方式,沒什麼問題就下發出去。

如果有問題他自己改,其餘宰相有異議的話,就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拿出個章程。

基本上除非趙駿一意孤行,否則的話主要還是以大家議論爲主。但如果趙駿真的一意孤行的話,那麼即便鬧到趙禎那也沒用。

他一個人說了算,只是看他願不願意行使這樣的權力而已。

趙駿接過曾公亮批示後的公文,每本大致掃了一眼,曾公亮還在旁邊解說道:“這是火器司的報告,要汴梁鋼鐵廠建兩條落後的生產線。”

“建吧。”

趙駿撓撓頭。

之前落後的生產線其實並沒有拆。

但新的技術成熟之後,落後生產線就沒有用了,扔在那生鏽。

不過技術和產業工人還在,以前的那種大炮管、小炮管還有燧發槍的槍管應該還是能做出來。

這樣加上米尼彈與實心彈的生產線,就能組成完整的一戰前那種落後的槍炮工業流程。

誰能想到在已經擁有了無煙火藥,堪比二戰時期槍炮技術的大宋,還得去造一戰前的那種老古董呢?

“這是火器司的另外一份報告,已經研製出了機關槍、左輪槍等新式武器的圖紙,火器司那邊希望能夠發到鋼鐵廠去打造。”

“讓他們去試試吧。”

“然後就是工商部今年上報過來的數據,他們希望略微下調一下酒稅,現在糧食太多,多釀酒也能有助於稅收。”

“那讓他們自己確定個章程吧。”

“嗯,工部那邊也奏了一些地方工程彙報,都是利國利民的工程。”

“讓工部派人去看看,確定方案,保證萬無一失,計算好方案需要多少錢,再找各大企業投標。”

“是,還有戶部這邊.”

曾公亮把自己份內的公務一一向趙駿彙報。

諸多宰相自然是有分工的。

朝廷目前有五十多個部,一級部門十六個,二級部門和三級部門加一起差不多三十餘個。

而宰相則有十二個,基本上每個人要管理三至四個部門,分管的部門往往是自己在當上宰相之前擔任的部門職務。

比如曾公亮曾經做過火器司知司,早年幹過酒務,管過商稅院,做過工部郎中,然後是民政部侍郎,最後在戶部尚書的位置被任命爲宰相。

所以他目前主要做火器司、工商部、工部、戶部等工作。

其餘人也差不多,像夏竦現在主管財政部,也兼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等等。

皆因他以前判集賢院時修過典籍,擔任青州安撫使時搞過工程,在三司時做過副使,最後於財政部尚書擔任宰相。

因而諸多宰相分工明確,各有自己份內擅長的事情,也不至於出現外行指點內行,批閱過的札子也由趙駿總管,有意外也能大家一起討論。

這套政治體系衍生出了一個相當靠譜和高效的行政。

只是這是因爲趙駿作爲政治強人被所有宰相信服,圍繞着他才能完美地運行這套體系,如果繼任者威望不足,就很容易出現扯皮和分歧,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好在趙駿今年剛滿四十歲,還有很長的時間來解決這些問題,因此目前並不是主要矛盾。

如今的當務之急,是儘快完成國家工業積累,讓大宋的國力迅速膨脹起來,膨脹到一個哪怕是發展停滯,也讓全世界追趕百年都不一定追上的速度。

至於外部矛盾,基本上可以無需理會。

曾公亮把今天的公務彙報結束,回到了自己座位上,收拾收拾就去了下面各部準備去巡查。

這也是個制度。

今天的公務處理了,如果沒有到下班時間,那就出去走動走動,總歸是比坐在政制院裡稍微舒服點。

“漢龍,統計部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報告也交過來了,你看看。”

晏殊將手裡的公文遞了過去。

他之前也做過戶部尚書,但戶部分出民政部和戶部,他主管民政部,其它還有統計部、禮部等等。

趙駿翻了翻統計部上交的數據。

就聽到晏殊說道:“自從去年鋼鐵產量超過五百萬噸以後,今年的目標就是繼續翻倍,武安鋼鐵廠和唐山鋼鐵廠又大量增加產能。”

“去年下半年,他們光工人就招了五千多人,今年上半年還在繼續擴大規模,爭取做到今年年產能八百萬噸。”

“還有其它各地鋼鐵行業也在迅猛發展,我估計今年超過一千萬噸應該輕輕鬆鬆,甚至能達到一千二百萬噸以上也說不定。”

他首先說的是鋼鐵產能,自從鋼鐵技術得到發展以來,通過新式鍊鋼法,產能每年都在提升。

由於鋼鐵的性能卓越,迅速推向市場,大量的鋼鐵甚至都沒有流入民間,而是被各大鋼鐵廠附近新建的各種鋼鐵加工廠給吸納。

造成的結果就是供不應求,鋼鐵廠作爲國營企業不斷盈利,那自然就能不斷擴大產能,提高產量。

這一點與我國後世鋼鐵廠常年虧損還是有很大區別。

畢竟後世我國前期因爲一些特殊原因,國內沒有形成商品市場,鋼鐵廠屬於純粹的服務行業,缺少盈利自然難以壯大。

如今大宋本身國內市場就龐大,一億多人的人口需求旺盛,加上生產力繁榮,經濟發達,錢荒的問題解決之後,百姓只會愈發富裕。

對於各種鋼鐵製品的需求自然也就上來,更何況朝廷也需要大量的鋼鐵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這要還不能大量盈利,再繼續擴大產能規模,那才叫怪事。

“嗯。”

聽到晏殊的話,趙駿翻了翻公文,說道:“穩紮穩打,追求效率,鋼鐵產業發展過快不好,產能太多,市場一時間吃不下,大量的廢棄鋼材就只能囤積着生鏽。過慢也不行,到處都要鋼鐵建設,造成鋼鐵價格大漲,影響民生和朝廷的建設速度。現在這樣就最好,剛好能滿足效率。不過我認爲從明年開始,就要再次擴大產能規模,從一千萬噸級別,暴漲到至少五千萬噸級以上才行。”

“這麼快?”

晏殊驚訝。

慶曆十一年的時候產能才二百萬噸,去年到五百萬噸就已經是翻了2.5倍。

今年翻2.5倍那差不多就是1200多萬噸,結果到明年居然要達到5000萬噸以上,這是直接要翻4倍的節奏啊。

“嗯。”

趙駿點點頭道:“每年翻一倍的發展速度是因爲以前大宋的國力發展和GDP增速就這麼大,翻太多沒意義。但從今年開始,咱們的增速要爆發性增長了,自然要跟上節奏才行。”

“是了,以前咱們雖然跟各個國家做生意,但生意規模有大有小,而且缺少官方推動,我們的影響力最多也就輻射到東亞,太遠了就不行。”

晏殊雖然老,但卻還沒有糊塗,迅速明白了原因,笑道:“今年開始就是全世界各國官府大力與我們推動貿易,就相當於我們拿下了整個全球市場,這增速確實要迅速增長了。”

別看現在全球人口不多,市場規模不大。可一來出口國就只有一個,二來人口少自然資源卻非常多。

這就意味着全球範圍內,大宋一個工業出口國,面對的是全球無數個資源型導向出口,不是狼多肉少,而是狼就一條,羊卻漫山遍野都是,不吃撐纔怪。

“所以我們得未雨綢繆啊。”

趙駿笑了笑,把晏殊拿過來的公文看完,沒什麼問題就批示同意。

很快富弼也把公務處理完,交到了趙駿這兒。

他說道:“知院,今天兵部、開封府、大理寺的事情不多,不過今天早上有一份公文送到了兵部,知院或許可以看看。”

說着他把最上面的那份公文點了點。

趙駿好奇地打開,就看到裡面是皇城司的一則密報。

一般來說,皇城司的札子都不是交到兵部,而是交到皇城司知司,最後在轉交到趙駿這兒。

不過由於皇城司的特殊性,太過依賴未免就是特務治國,因而除非是特別大的事情,否則基本上都是撿一些要事下午下班後拿回家看。

雖然可能會導致消息略微延後,但無關痛癢的事情延後也就沒什麼所謂,只要保證大事他第一時間知道就行。

而能夠轉交給兵部的,就只有關於軍事方面的情報。

因爲兵部的職能現在慢慢趨向於後世國防部職能,往往要研究敵國的關係和國防大事,那自然要第一時間關注軍事。

“完顏烏古乃叛亂,已經攻下長春州,威逼臨潢府。”

趙駿看着手中這份情報,眯起眼睛道:“有點意思啊。”

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第366章 收復青塘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第80章 所見,所聞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第347章 梟雄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98章 江大郎第59章 三易回河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347章 梟雄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197.請假條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358章 高麗叫父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515章 大授銜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第98章 江大郎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第489章 授銜評級第55章 朝廷的應對第53章 帝王之術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
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第366章 收復青塘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第80章 所見,所聞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第347章 梟雄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98章 江大郎第59章 三易回河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347章 梟雄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197.請假條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358章 高麗叫父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515章 大授銜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第98章 江大郎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第489章 授銜評級第55章 朝廷的應對第53章 帝王之術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