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

可以說,秦瑱的一封信件幾乎改變了整個官渡會戰的進程。

雖說曹操本人並沒有在封丘被埋伏至死,可隨着大量糧草送入袁紹軍營中,曹軍兵敗便成了定局。

但這也是應該的,曹操從一開始在這一戰中並不佔優勢。

只不過是憑着曹操麾下上下一心,方纔能死死擋住袁紹不讓南下。

但相比曹操來說,袁紹始終是一頭龐然大物。

巨大的實力差距,使得袁紹可以不斷犯錯,尚且能不斷進軍。

而曹操一旦犯錯,那帶來的將是一系列連鎖反應。

就在沮授帶着糧草回來之後,袁紹親自率領衆臣來到營外迎接。

之前屢屢被袁紹斥責的沮授,此時卻被袁紹拉着手感慨道:

“之前吾未信公之言,險些導致我軍大敗。”

“幸得公昨日設伏,不然吾等皆將被曹操所擒矣!”

昨天晚上因爲郭圖的諫言,他還沒什麼感覺。

可隨着天色一亮,他便覺一陣後怕,若不是沮授反應及時,那後果他幾乎不敢想象。

所以這一刻,沮授幾乎成了袁紹心中的救命恩人。

而沮授見得此狀,卻先告罪,先說自己安排導致二將戰死。

隨後又表示,自己運來的糧草全部已經灌水,恐怕用不了多久。

面對此狀,袁紹自是毫不在意,大手一揮便道:

“此亦無奈之舉,難以告免,公不必過多在意!”

莫說死了兩員將領,就算他淳于瓊等人戰死,他都不會怪罪沮授。

畢竟打仗死人是尋常之事,他們不也幹掉了曹操幾千騎兵麼!

另外,糧食灌水也不是什麼大事,趁着天晴曬上幾日即可。

即便發黴,只要不是讓麾下直接斷糧,他就能堅持。

當下他便再度任命沮授監管三軍,連帶郭圖、逢紀等人都得聽命行事。

如此一番安排之後,衆人都是心服口服,唯有郭圖悶悶不樂。

待得袁紹安排完畢,便又將衆人招入營中商議進軍之策。

此時隨着許攸投敵,郭圖失勢,袁紹軍中自然以逢紀、沮授爲主。

當即逢紀便起身建議袁紹即刻攻打曹軍大營!

讓張郃高覽儘快擊破曹操防線,直接南下兗州。

可沮授對此,卻給欣喜之中的袁紹諫言道:

“主公,曹操昨日被我軍圍困於封丘以北,其人雖然未獲,但定是向北逃遁。”

“因而在下斷定,曹操麾下尚不知曹操生死!”

“現在急攻,彼等心懼曹操處罰,定然堅守大寨。”

“故依在下之見,我軍不妨放出已死之信。”

“將昨日所獲焦屍送回,同時兵分三路進擊。”

“一路留於此地,防備敵軍兵馬,一路取外黃,攻雍丘,假意斷敵軍後路。”

“最後一路向東取濟陰,下樑國,假意將兗州分割數段。”

“彼等現在不知曹操生死,見我軍如此,必懼後路被斷!”

“待得彼等一退,我軍銜尾追擊,如此則兗州可取!”

袁紹聽得此計,欣然應允,當下便傳令張郃、高覽等人回軍。

又依照沮授之策兵分三路,奪取兗州各處重地。

同一時間,曹軍大寨之中,伴隨着馬超、徐晃的迴歸,曹操失蹤的消息也已傳回。

見得此狀,衆人皆是大驚,尤其是曹操長子曹昂。

別看老曹之前因爲秦瑱和荀彧之事,頗爲不待見曹昂。

但此時臨大戰之時,他卻還是把曹昂帶在身邊學習。

一聽他爹曹操失蹤,曹昂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封鎖消息。

曹操失蹤這種大事,壓根封鎖不住,不到一上午,便傳遍了整個曹營。

曹營之中自然人心浮動,頗有些喪失戰意的意思。

見得此狀,曹昂無奈,只得將郭嘉、荀攸、賈詡請來問計道:

“三位先生皆是吾父股肱之臣,父親在時便常叫小子像三位請教!”

“而今父親北上襲糧未得,反倒不知所蹤!”

“如今寨內人心不定,小子亦是心亂如麻,不知如何處置!”

“三位先生皆爲智謀之士,不知有何計教我?”

面對此事,郭嘉等人互相看了看,臉上都是一陣凝重之色。

他們這些當謀士的,最怕的事情就是無人主事!

假如現在曹操真的出了事情,那他們現在也沒有什麼好計策。

但眼見曹昂問計,郭嘉當即便對其諫言道:

“爲今之計,可喚馬孟起前來問起緣故。”

“探明主公現在何處,儘快令人搜尋主公蹤跡!”

但曹昂聞得此言,卻是一臉哀嘆之色道:

“此事小子已然問過孟起兄,並無所獲。”

“只知父親遁入林中,而後便不知所蹤。”

“如今東郡皆是敵軍營寨,我能即便想搜尋,恐也難以行事!”

“話雖如此,亦當竭盡全力,不負主公之託!”

郭嘉站了起來,神情有些激動的對曹昂道:

“現在我軍本就劣勢,若不能尋到主公主事,只需數日我軍必亂!”

曹昂見他這般,便是一陣無奈,只得點了點頭。

可這時荀攸卻在一旁搖了搖頭,看着郭嘉道:

“奉孝休要如此相逼,主公失蹤,公子比我等更急。”

“若非無奈,公子又豈會不盡力尋之?”

郭嘉聽得此言,自知失態,便忙衝着曹昂告罪。

曹昂見狀,自是不在意的一嘆,擺了擺手道:

“吾知先生關心我父安危,然則昂雖有心,卻也無可奈何!”

這般解釋了一句,他便看向了一旁的賈詡道:

“父親曾謂我語,先生智計了得,絕境之中常有妙計!”

“不知以現在之勢,先生又有何計教我?”

要說曹昂在秦瑱手下學到了什麼東西,那就只有兩點。

第一,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他都不能慌亂。

第二,要有自知之明,知人善任,多聽取別人意見。

曹昂雖然沒有老曹的霸氣,但卻將這些話謹記於心。

他知道自己想不到什麼好辦法,於是便將希望放到這三個謀士身上。

而對於賈詡其人,曹操告誡過他,不論其人怎麼推辭,都要逼着這人給辦法!

因爲賈詡不同於荀攸等人,這人極善明哲保身。

很多時候明明有計策,賈詡也不會明着說出來。

所以必須要提問,讓賈詡來說出其人的想法!

此時面對他的問話,賈詡的神情卻是那副萬年不動之相:

“在下屬實沒有妙計,但拙計卻有一則!”

“就怕公子不願行之,還是不說爲妙!”

曹昂聽得此言,不由一陣苦笑,心說這老頭子果如他爹所說那般。

要說計策,往往沒有什麼妙計,大多都是‘拙計’!

這拙計可不是謙虛之語,而是代表其中有什麼忌諱!

不過現在這個情況,即便有什麼忌諱,他也得問個清楚。

“不管拙計妙計,只要先生肯言,在下便願行事!”

說到此處,他便對着賈詡恭敬的一拜,以表敬意。

賈詡看他這一系列動作,不由暗自點頭,沉吟片刻才道:

“若依在下之見,眼下曹公不在營中,我等隱瞞,只會將校之心動搖!”

“而袁紹軍昨日既然圍困主公,多半也知曹公還未歸返。”

“故,敵軍謀士或許以此設謀,謊稱曹公已死,來亂我軍心。”

“既是如此,公子不妨提前宣稱曹公已死,帶領兵馬後撤!”

“袁紹見之,必然來追,我軍只需埋伏道中,可保大敗袁紹!”

“如此一來,公子便可以功立身,穩住大局,徐徐圖之!”

如此一番言罷,他便不在多言,靜待曹昂回覆。

而他這個計策之所以自稱拙計,就是因爲現在還不知道曹操生死!

曹昂沒收到消息,就謊稱曹操已死,這算是不孝。

但這種做法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曹昂提前上崗!

這樣,即便日後真傳來曹操死訊,曹昂也可以穩住大局。

關鍵就在於曹昂能否憑藉自己能力,穩住現在曹軍大勢!

聽罷賈詡之言,曹昂嘴角又泛起了一陣苦笑。

讓他謊稱自己父親已死,這不是讓他犯禁麼?

怪不得他爹對賈詡這個人私下裡都是又愛又恨。

計策不出就罷,一出來就要他付出一些代價。

思慮之見,他的目光又掃向了荀攸和郭嘉二人道:

“不知二位先生以爲賈公此計如何?可否行事?”

荀攸與郭嘉聽着,一時間神色都是複雜不已。

在他們看來,這個計策當然可行,且可行性很大。

只要曹操沒被袁紹抓住,那袁紹見他們撤退就一定會追擊。

可如此一計,他們若是點頭同意,那就相當於擁立曹昂擅權!

若是曹操回不來還好,一旦老曹回來,又將怎麼處置曹昂?

故而兩人現在內心之中都有些糾結,不知道該不該贊同。

而正當他們二人猶豫之時,卻聽營外突然傳來一陣哭嚎和吵鬧之聲。

曹昂聞之,便忙帶着三人行出大帳,隨之便見曹純徐晃等人紛紛痛哭不止。

曹洪則是手持大刀,怒視馬超,兩人刀兵相向,正在對峙。

見得此狀,曹昂當即心中焦急,快步上前道:

“我讓諸位緊守營寨,諸位不在營中,卻在此處作甚?”

他一大喝出聲,衆人便都看了過來,隨之卻見曹休上前泣聲大哭道:

“子修賢弟,叔父已被袁紹軍所害,屍首方被送回!”

曹昂等人一聽,自是大驚失色,急忙上前觀看。

卻見人羣圍着一副棺木,棺木之中,擺放着一具焦屍。

衆人已然看不清其人容貌,可其身材卻與曹操相仿。

見得此狀,曹昂如何繃得住,直接上前扶棺而哭。

郭嘉荀攸等人見此,亦是淚流不止,唯獨賈詡在旁緊皺眉頭。

正此時,遠處曹洪見曹昂如此,便指着馬超大呼道:

“子修莫急,今得兄長亡故,我當送此人下去與兄長陪葬!”

馬超見之,自然不忿,手持長刀冷眼看着曹洪道:

“主公非我所害,汝若再這般污衊,休怪我刀下無情!”

曹洪見他反駁,一時惱怒,提着刀便上前與之一戰。

馬超見他奔來,急忙挺刀接住,不使曹洪近身。

二人如此械鬥,衆人皆勸不止,可就在這時,曹昂卻猛地回過身道:

“來人,與我將此二人擒住,推去各打五十脊棍!”

他一怒喝,衆人便皆愣住,曹洪退出戰團便道:

“子修,吾乃爲兄長報仇,爲何這般懲戒?”

曹昂聽他此言,便指着那具焦屍,怒喝曹洪道;

“害我父者袁本初也,並非馬將軍,叔父擅自攻之,即爲私鬥!”

“昂雖爲少者,但父親不在,當吾主事!”

“叔父莫非當小子年少,便可隨意辱之?”

如此喝着,他又看向了馬超冷聲肅穆道:

“即見他挑釁,自可來報我知,怎可擅自與之械鬥?”

“吾父歷來嚴肅軍法,爾等目無尊上,該不該懲戒?”

馬超聽得此言,一時皺眉不語,而曹洪則怔在當場。

只有賈詡見狀,急忙上前對着曹昂一拜,勸解道:

“公子,如今大敵當前,如此懲戒大將不利於軍。”

“不防先記爾等之過,待得此番事了,再行論過!”

曹昂見他出列,便想起了賈詡方纔之計,當即環顧衆人道:

“袁本初以奸計謀害我父,諸公皆受我父之恩,而今合該報之!”

“我與出兵討伐袁紹,替我父報仇,不知誰願相隨?”

衆人之所以混亂,就是因爲現在無人主事,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

可隨着曹昂挺身而出,衆人便看到了主心骨,當下徐晃便高呼道:

“公子若欲討賊,末將願意從之,萬死不辭!”

他一表態,衆人紛紛隨着,曹純、曹休等人紛紛力挺。

曹洪見此,一陣吾乃,只得下拜,而馬超見之,亦是隨之下拜。

一時間衆人竟然被曹昂擰成了一股繩,成了哀兵之勢。

看着曹昂如此,荀攸和郭嘉不由均是一異。

之前曹操在時他們沒發現,現在一看曹昂這小子倒有幾分曹操的神韻!

臨大事不懼,處亂局不慌,頗有人主之姿!

第335章 曹操襲鄴,陸遜使荊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第314章 兵發夷洲,江東來信207.第207章 能屈能伸,祭天何禮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第363章 三家同謀,大棋開盤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第343章 旬始星象,臨沅陷落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293.第291章 曹袁齊動,進逼吳郡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238.第238章 老曹幫大忙,孫策天塌了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69.第169章 爲妻爲妾,橋蕤訓女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第383章 益州陷落,河北動亂199.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96.第96章 心理暗示,聰明反被聰明誤243.第243章 藏兵之策,軍令入山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第383章 益州陷落,河北動亂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231.第231章 魯肅出兵,再戰周瑜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第4章 目標小沛,荀彧的警覺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277.第276章 徐庶借箭,衆叛親離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250.第249章 突聞噩耗,慘淡現實292.第290章 天與之機,白馬相贈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第346章 鳳雛之才,智計百出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第379章 三家齊聚,圍魏救趙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120.第120章 得道多助,趙雲之威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1.第21章 初次會面,敢問使君之志?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236.第236章 形勢逆轉,大敗周瑜
第335章 曹操襲鄴,陸遜使荊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第314章 兵發夷洲,江東來信207.第207章 能屈能伸,祭天何禮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第363章 三家同謀,大棋開盤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第343章 旬始星象,臨沅陷落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293.第291章 曹袁齊動,進逼吳郡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238.第238章 老曹幫大忙,孫策天塌了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69.第169章 爲妻爲妾,橋蕤訓女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第383章 益州陷落,河北動亂199.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96.第96章 心理暗示,聰明反被聰明誤243.第243章 藏兵之策,軍令入山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第383章 益州陷落,河北動亂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231.第231章 魯肅出兵,再戰周瑜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第4章 目標小沛,荀彧的警覺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277.第276章 徐庶借箭,衆叛親離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250.第249章 突聞噩耗,慘淡現實292.第290章 天與之機,白馬相贈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第346章 鳳雛之才,智計百出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第379章 三家齊聚,圍魏救趙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120.第120章 得道多助,趙雲之威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1.第21章 初次會面,敢問使君之志?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236.第236章 形勢逆轉,大敗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