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

因是水軍戰事不利,秦瑱欲謀換將對敵周瑜,而另一邊,周瑜也帶着水軍返回了彭蠡湖水寨之中。

這一戰荊州水軍損失不少,江東水軍同樣也有不少折損。

如果戰事順利,全殲黃祖水軍的話,那這些折損自然是能接受的。

可甘寧的打岔,使得周瑜的戰術失敗,甚至反殺了不少江東士兵。

略微一算,這次他們兵馬折損起碼在五百人以上,船隻也損耗數十隻。

雖然獲取了較大的戰果,但凌操的死亡,卻讓周瑜心中一陣悶悶不樂。

故而回到大帳之中,他便召集諸將告罪道:

“今日勞得諸位盡力,本欲一戰全殲荊州水軍,不料竟被敵軍遁走。”

“未曾慮得周全,致使凌將軍戰死,實屬吾之過也!”

衆將見得周瑜如此模樣,不由互相看着,心情都有些複雜。

今天這一戰本來是要大勝的,即便後續沒有獲取全勝,但也是一場小勝。

要是別人得到這等這種勝利,不說歌頌功德,起碼也該發發捷報。

哪裡會像周瑜這般,將過錯攬到自己身上。

思慮之間,蔣欽便一步上前,對周瑜勸解道: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今日凌將軍戰死,卻非都督之過!”

“實是戰場上刀兵無眼,都督亦不必如此歉疚!”

他一說話,呂蒙與韓當等人便都勸解道:

“是啊,此非都督之過,何須如此歉疚!”

聽着衆人之言,周瑜臉上傷感之色仍舊不退,又問道:

“吾與凌將軍相交不深,不知將軍可有家小?”

蔣欽聞言,便急忙回道:

“尚有一子,方十歲,喚作淩統,年少喪母,家中已無他人!”

周瑜一聽這話,便是越發感傷道:

“這便是吾歉疚之故,將軍與我軍作戰,卻即枉死,獨留此子在此,何以維生?”

“且傳我軍令,將這淩統接入吾家中撫養。”

“令上報主公,令人扶將軍靈柩回鄉盛葬,切不可壞了將士之心。”

衆人聞得此言,皆是拱手領命,讚揚周瑜之德。

而周瑜收買了一番人心之後,方纔詢問起了今日未果的具體原因。

這件事情實則知道現在,大部分將領都矇在鼓裡,唯有周瑜知道是因爲敵軍一將射殺了凌操,力挽狂瀾,方纔得勝。

可這一員大將到底是誰,又是如何出現的,他還不知曉。

現在他這麼一問,衆人自然皆是搖頭不語,呂蒙見狀,上前拱手道:

“都督,荊州軍情不明,現在便問也無益處。”

“幸得今日我等擒得一將,不妨押之上來一問!”

周瑜聞言,猛然想了起來,又令人將俘虜將領押入營內。

原來這名俘虜,便是黃祖麾下大將陳就。

由於白天對戰之時,陳就鄧龍中了埋伏,鄧龍還在死命拼殺,陳就爲了保命,便跳入了水中。

結果小命是保住了,他卻被江東水軍擒住,一路押着來到了彭蠡湖內。

此時他剛一入軍帳,便撲通一聲跪到在地大聲求饒。

也是因爲黃祖不得人心,諸將除了蘇飛之外,皆不願與之效命。

現在一被敵軍俘虜,自然而然就是求饒保命。

他這一如此表現,江東諸將皆是大笑,便連周瑜也被逗得笑了起來道:

“汝安得如此膽怯,吾尚未下令殺你,何以便要求饒?”

陳就一聽,自是連忙低頭道:

“因末將聽聞今日貴軍一將被那甘寧射殺,心中膽怯。”

“還望將軍明鑑,我等與甘寧實非一軍。”

“便殺貴軍之將,也與再下無關,將軍開恩,切莫殺我泄憤!”

而他不說此話還好,一說這話衆人頓時便沒了笑意。

唯有周瑜聽得甘寧之名,一臉好奇道:

“汝所說這甘寧其人,既不是爾等兵馬,又是何人所部?”

陳就聞言,急忙便將甘寧的身份來歷又給周瑜簡述了一遍。

但其中略過了一事,那便是甘寧已經轉投劉備的事實。

要說這事也是一個巧合,因爲秦瑱拉攏甘寧是私下拉攏,整個事情只有少部分人知曉。

荊州方面,除了黃射之外,只有黃祖知道這件事。

而對於黃祖來說,甘寧投不投別人和他沒啥關係,反正又不是他的人。

由是在這知道這件事的基礎上,黃祖並未告訴別人。

因而在其麾下衆將眼裡,甘寧仍然是荊州之將。

面對周瑜的問話,陳就不明其意,便將甘寧好生辯駁了一番,直到最後還自補充道:

“都督有所不知,此人因是賊寇起家,又叛其主,歷來不爲我軍所重,我等也不屑與之爲伍。”

“今日射殺貴軍戰將之舉,全是此人自作主張,與我等屬實無關!”

“末將願降,還望將軍開恩,饒下末將性命!”

衆將聽得他一番言論,自是鄙視不已,心想甘寧再怎麼不堪,也救了荊州水軍。

這人現在爲了不牽扯自身,竟然如此辯駁,當真無恥得緊!

而周瑜聽着,卻是摸着下巴,饒有興致道:

“這般說來,甘寧此人眼下在荊州不受重視!”

“可既是如此,此人今日爲何還要這般行事?”

“此人雖爲人所棄,卻一心建功,今日故來顯眼!”

陳就說着,猶豫了一會兒,便沉聲道:

“另外,也當有秦瑱之功,將軍不知,秦瑱此人現在便在我軍中!”

“此次我軍所以與貴軍作對,皆是此人蠱惑劉使君所制!”

“我等本也不欲出兵,奈何此人催促甚急,我等方纔如此,若非此人催促,我等也不當至於今日之敗!”

對於秦瑱這個罪魁禍首,陳就當然也沒什麼好感,索性一股腦的將責任推到秦瑱身上。

而周瑜聞聽此言,目光瞬間變得銳利了不少:

“將軍方纔言說,劉備軍軍師秦瑱其人便在江夏?”

關於秦瑱的行蹤,他其實並不知曉,因爲他們甚至不知道秦瑱已經出使荊州,更別說現在秦瑱正在江夏!

相較於甘寧的信息,秦瑱現在江夏的消息,顯然更爲重要!

思緒之間,他便繼續詢問起了秦瑱的動向,包括這段時間秦瑱在荊州經歷的事情。

這些東西,有一些陳就知曉,有些不知曉。

但爲了顯示自己誠意,他便有的沒的都與周瑜細細言說了一遍。

這般問了許久,周瑜方纔讓人把陳就押出營外,看向衆人沉聲道:

“我與秦瑱此人也算交手數次,本以爲此番我軍至江夏,定能成事。”

“不料秦瑱這廝竟然會親自前往荊州!”

“如此觀之,那甘寧其人或許已被秦瑱籠絡,此番我軍所以敗績,多半也是此人所賜!”

本來他還覺得這一次凌操之死的責任在他身上。

可現在一聽秦瑱就待在江夏,他便知道這一次必然又是秦瑱從中作梗!

一想到這裡,他便恨得一陣牙癢癢。

似乎從他認識秦瑱開始,每一次當他要成事的時候,秦瑱都會從中搗亂。

這一次更是如此,不僅挫敗他的戰術,還讓他麾下大將凌操陣亡。

若非現在陳就將此事說出,恐怕他還要被矇在鼓裡!

正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氣,饒是周瑜氣度不凡,心中亦是一陣憤恨道:

“若是不知此事便罷,如今既是秦瑱在此,我軍無論如何也需擊敗荊州水軍!”

“切不可讓此人再次逃出,再成我軍之患!”

衆將聽聞此言,亦是精神一振,如果只是黃祖在此的話,他們即便得勝,也沒多大實際戰果。

可如果能把秦瑱留在江夏,那可就是天大的戰果了!

不過怎麼留住秦瑱,卻是一個問題,只見韓當出列道:

“都督,話雖如此,秦瑱此人智略不凡!”

“有此人在,我軍便是得勝也難,談何將此人擒住?”

衆將聽此,皆是一悶,唯獨周瑜笑道:

“若論劉備軍中,秦瑱當屬魁首,其他人諸人,不過爾爾。”

“唯一可慮者,無過魯子敬爾!”

“秦瑱眼下在此,多半是欲將我軍困在此處,以求巢湖突破封鎖,如此兩面夾擊我軍!”

“然則此人少慮一事,子敬雖知兵事,卻少上陣。”

“秦瑱即在此處,劉備水軍便只有魯肅一人做主,我軍或可趁此機會先破劉備兵馬,再行西進攻破荊州水軍!”

“傳我軍令,速速將此地之局稟報主公。”

“讓主公調令春谷兵馬,撤開巢湖防禦,做出我軍此戰失利之勢,讓魯子敬以爲出兵之時已至,帶兵殺出巢湖。”

“另外,請主公分兵一萬西進,至於此處屯駐。”

“其餘諸位,即刻整備兵馬,今夜便即行出水寨,先至北湖之中埋伏。”

“此番若是秦瑱止步便罷,若他有意讓人兩面夾擊,吾便要讓他兵馬盡毀於此!”

諸將聽得此令,自是無不應諾,紛紛行出帳外依令行事。

是夜,在得勝一場之後,周瑜再度調兵遣將,將麾下兵馬分成兩半,一部繼續留在南岸,一部埋伏進了彭蠡湖北邊。

這裡便要說一句,彭蠡湖便是後世的鄱陽湖。

後世隨着地形變遷,彭蠡湖北邊逐漸消失,變成了陸地。

但在東漢之時,彭蠡湖縱橫長江南北,南北兩岸都有大片湖泊。

周瑜這一招,就是玩了一手燈下黑。

明面上將水寨佈置在了南岸,實則又將兵馬藏在了北岸。

如果荊州軍將目標放在南岸水寨之上,無論是突襲還是猛攻,後路都會被周瑜偷襲。

而相比北岸來說,南岸水道相對狹長。

只要被他堵住後路,那就是來多少兵馬,吞多少兵馬!

這也是周瑜會選取這裡作爲主戰場的原因。

在以少敵多的情況下,這便是他的殺手鐗。

不過他並不知道,他現在所佈置的戰場,卻都被一個人收入眼中。

而這個人,便是從秦瑱身邊離去的諸葛亮。

事情之所以會如此,也是一個巧合。

因是當日秦瑱在看了黃祖兵馬之後,便在防備周瑜來襲。

爲了和江夏互相策應,他直接讓諸葛亮由江夏出發,從水路趕往廬江。

結果這麼一趕,便遇到了周瑜西進的兵馬。

好在孔明機警,知道江東水軍已經把控了長江。

他一出江夏,就和王粲等人分開行進,直接扮做士人帶着兩個護衛僱傭了一艘漁船南下。

路上雖然遇到江東船隊,卻沒有引起江東水軍注意。

直到彭蠡湖外,忽見遠處船隻甚多,撐船的漁夫連忙停下,一陣奇異道:

“奇怪,奇怪,這彭蠡湖歷來只有賊寇,從未見得諸多官兵於此!”

諸葛亮一聽,自是心中驚異,連忙問道:

“老丈是說此地以往未有哨卡,而今方有?”

那漁夫見之,便直接點頭,又提醒道:

“正是如此,吾見貴人年紀不大,應是前往東邊求學。”

“但前方設有哨卡,我等還能得過,似爾等身份不明!”

“不妨從此處下船,若去江東,便停南岸,若去廬江,便去北岸。”

“不知貴人慾去何處,老朽好送貴人登岸!”

諸葛亮一聽這話,沉吟了一會兒便道:

“多謝老丈提醒,我等乃是蜀中之人,因是家鄉生亂,故欲至江東避難。”

“還望老丈將我等送過湖去,放於南岸即可!”

那漁夫聽此,便帶着諸葛亮等人一路東進,凡欲哨卡,皆言是前往江東避難之人。

江東兵馬聽其欲往江東,並未太多爲難,一路放行,讓一行人來到了彭蠡湖東岸。

對於此事,兩個護衛自然一陣奇怪,又問諸葛亮道:

“先生,我等本欲去廬江,當去北岸,何以又在南岸登陸?”

諸葛亮聞之,便對二人解釋道:

“此地爲江東兵馬所據,若言去廬江,恐爲敵軍所擒。”

“故我等要至北岸,先得南下,越過哨卡,方可得安!”

二人聽着,也覺諸葛亮之言有理,當下不在多言。

衆人一路行了半日,又見得一戶漁家,好生言說要北上訪親,又租用了一艘漁船。

如此渡過楚江,天色已黑,三人便在岸邊將歇一夜。

但纔剛到後半夜,忽聽江上異動,又見江上無數船隻北上,行入了遠處的彭蠡湖內。

見此情形,兩個護衛又是一陣奇怪道:

“這江東水軍難道不需要休整不成,安得半夜如此行事?”

獨有諸葛亮見此,眼睛便是一眯道:

“今日敵軍方纔大戰,及至夜間,自當休整。”

“如此行事,必是敵軍之計也!”

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284.卡文了,請緩一天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49.第49章 老劉的感慨,故人趙雲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47.第147章 智取宛陵,世之豪傑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第335章 曹操襲鄴,陸遜使荊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09.第209章 國之重器,杯酒成賦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349章 自證陷阱,直取江陵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282.第281章 劉備回軍,大才陳羣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209.第209章 國之重器,杯酒成賦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260.第259章 異常舉動,日夜襲擾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第348章 收之桑榆,大勢所趨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第382章 別來無恙,張飛伐蜀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92.第92章 再度增兵,着手收網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20.第120章 得道多助,趙雲之威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267.第266章 魯肅助力,呂布紅溫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第343章 旬始星象,臨沅陷落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233.第233章 極限拉扯,哀兵必勝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231.第231章 魯肅出兵,再戰周瑜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
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284.卡文了,請緩一天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49.第49章 老劉的感慨,故人趙雲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47.第147章 智取宛陵,世之豪傑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第335章 曹操襲鄴,陸遜使荊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09.第209章 國之重器,杯酒成賦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349章 自證陷阱,直取江陵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282.第281章 劉備回軍,大才陳羣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209.第209章 國之重器,杯酒成賦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260.第259章 異常舉動,日夜襲擾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第348章 收之桑榆,大勢所趨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第382章 別來無恙,張飛伐蜀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92.第92章 再度增兵,着手收網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20.第120章 得道多助,趙雲之威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267.第266章 魯肅助力,呂布紅溫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第343章 旬始星象,臨沅陷落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233.第233章 極限拉扯,哀兵必勝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231.第231章 魯肅出兵,再戰周瑜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