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

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

在秦瑱的謀劃下,劉備自然趁着夜色就幹了兩件事。

第一,先是派人北上傳令關羽南下。

第二,派探子先行南下探一探南方孫策老家的消息。

做完這兩件事之後,劉備方纔睡下。

次日一早,他又依照秦瑱的建議,邀請孫策、呂布兩家再來營中議事。

一時間三家再行聚在了一處,但還沒等劉備問話,呂布即脫口而出,看向孫策和周瑜問道:

“不知昨日伯符回去之後可否考慮清楚?”

“須知眼下淮南大旱,我等糧草輜重有限,若要決定,便儘早決定,我等方可進攻。”

“不然如此下去,恐怕等到我軍錢糧耗盡,也取不下這壽春城!”

顯然,比起劉備來說,呂布更爲急切。

面對呂布的問話,孫策看了一眼周瑜,便笑道:

“溫侯此言不差,實則昨日我與賢弟商議之後,覺得此事也無不可!”

“畢竟我等三家取城,難以分之,二位既要壽春,又願與策合肥,小子如何能不應!”

“策已商定,就依溫侯之言行事,待得壽春陷落之後,策分文不取,此地便歸二位所有就是!”

說完此言,他又看着劉備似有深意的一笑道:

“不過須叫二位知曉,策雖年少,卻也非隨意可欺之人!”

“若此次真取得壽春,二位還需南下助我軍取合肥,不然壞了二位名聲是小,引得我三家生怨可就不好了!”

劉備聽得此話,自是笑而不語,呂布卻是頗爲不滿道:

“吾等皆是信人,豈會欺汝年少,放心就是!”

孫策見此,便即再度點頭一笑道:

“既如此,那咱們便議定當如何攻陷壽春即是!”

“按理來說,此次以使君爲主,小子不當來問!”

“但如今我軍自也出力,須得知曉二位有何安排?”

呂布聽着,頓時看向了劉備道:

“伯符所言不錯,雖說咱們已經議定取城,但咱們還未議定取城之策”

“依我之見,不妨三家各攻一面,來個圍三缺一,不知可否?”

劉備見其模樣,點頭笑道:

“溫侯善戰,天下皆知,此策自無不可!”

他想起了秦瑱昨日囑咐,便又問道:

“但即是圍三缺一,不知圍哪三面,缺那一面,這三面又當如何選取?”

呂布見狀,自是皺緊了眉頭,圍三缺一的這個策略是強攻之時使用。

但要用此次,須得保證三方進退同時,還得三面用力。

雖說他們這邊商議好了三家取城,可萬一孫策不盡力,壓力就會壓倒他和劉備身上。

而且,強攻城池對軍隊損傷極爲嚴重,壽春城那一面好攻,那一面難攻也有分別。

若他運氣不好,選的那一面難攻,那對他來說可不是好事。

慮及此處,呂布當即便道:

“眼下未知敵軍防備如何,可去城下觀之,方可行事!”

劉備見呂布主動提起,自是點頭一笑,隨之看向了孫策和周瑜道:

“我等皆是剛至於此,不如二位熟悉,不知二位可否領路,帶我等繞城一觀?”

孫策和周瑜都是袁術麾下出去的,若論對壽春的瞭解,沒人比他們更清楚,自是同時點了點頭。

於是衆人帶上兵馬,領諸將一路行出營寨,朝着壽春城下行來。

要說壽春城,也有數百年曆史。

此地本爲古時“州來”所屬,因春秋之時吳楚爭霸,由楚國建成。

興建之初,本是用來控制淮河流域,只做駐兵之用。

後因楚國遷都於此,徹底讓此地迎來了巨大發展,直至秦漢,便成了淮南第一大城。

在袁術佔據此城,雖未增建城池,但也經過一定修繕!

衆人看得一圈,只見城壕甚闊,護城河水勢頗深,難以近城。

又見城牆高廣,四門之內,還有甕城,其上士兵來往不斷,防備極爲嚴密。

似劉備和呂布見之,便都是一陣頭疼。

因爲想要強攻這種城池,可謂極爲麻煩。

由於城外護城河寬而深,要想靠近城池,就要先頂着箭雨填護城河。

有了進軍通道,這纔可以上城!

而甕城的存在,不僅增加了上城難度,也增加了奪門的難度!

攻入城門之後,還要迎着箭雨往裡面衝破一道城門,這纔可以進入城中。

而更讓人絕望的是,壽春城規模極大。

城內還可以開展巷戰,強攻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城牆爭奪,耗光城內的兵力。

故而在看了一圈之後,呂布沉聲道:

“要取此城,斷然不可強攻!”

“若是強攻,我等必然死傷慘重!”

他一說這話,孫策和周瑜便即暗自點頭。

其實這也是他們剛纔不發話的原因。

二人都很清楚壽春城的規模有多大,可以說壓根沒有防禦弱點,這種城池圍三缺一,須得四倍兵力以上,才能行事。

現在一聽呂布如此感慨,孫策便看向劉備道:

“不知劉使君可有奪城之策?”

劉備見之,搖了搖頭道:

“並無此策!料想二位皆知壽春城內佈局,應有對策纔是!”

孫策聽得如此,悠悠一笑道:

“使君若是要問我等有何計策,那恐怕也難成也!”

“此城難取,天下皆知。”

“再兼那紀靈頗有守城之能,他若一心堅守,我等恐怕只有強攻一途!”

說完,他就看向周瑜問道:

“公瑾可有奪城之計?”

周瑜見孫策這幅模樣,便知其是不願自己獻計,索性笑道:

“使君與溫侯皆是良將,尚無破城之策,在下又如何有計?”

既然已經決定和劉備翻臉,現在自然能消耗一份力量,就是一分力量,思慮之間,他又是靈機一動,對劉備道:

“在下聽聞使君麾下有一軍師,足智多謀。”

“今即無策,何不喚之一見?”

他心想這次被秦瑱算計至今,還未見過此人,正好可藉此機會一見。

而周瑜哪知道這正中劉備下懷,見其主動要見,劉備反倒裝作猶豫道:

“可我那軍師大病初癒,不知詳盡,未必有計啊!”

周瑜一聽,便即一陣奇怪,秦瑱生病了?

真病還是假病?

他正思慮之時,呂布卻道:

“誒,玄德這是何言,現在既要取城,自當用其智謀,我見那王子野才智不凡,必有良策!”

“可喚來一見,若果有良策,我等自得方便。”

“若無良策,他再回去休息,也不妨多大事情!”

周瑜一提醒,他這纔想起了,劉備麾下不還有一個王禾!

雖然他不喜歡這貨,但不可否認,王禾確實是有真本事的!

現在遇到了難處,正是要找軍師的時候。

他麾下陳宮不在,王楷、許汜又無大用,還得讓王禾這種專業人士前來。

見得二人如此,劉備便裝作一嘆道:

“也罷,爲今之計,當請軍師前來一見。”

說着,他便令關平前去將秦瑱接來。

而他們在外考察敵情之時,秦瑱早已準備完畢,見得關平前來,便讓關平推着自己一路朝着營外行來。

及至一處緩坡之下,只見劉備等人領兵靜坐,正在閒聊。

秦瑱看着,悄悄打量了一下孫策和周瑜,不由暗自讚歎,看來古代和現代對於帥哥的審美,某種意義上來說差不多。

孫策本人是那種英氣十足的帥哥,而周瑜則是面白無鬚,身姿挺拔,妥妥一個流量小生的模樣。

若是生在後世,不知要引得多少宅女瘋狂。

如此打量一番之後,他便緩緩站起身來,朝前行去,一路行至衆人遠處,人還未到,便是一陣劇烈咳嗽。

衆人聽得聲音,紛紛回過頭來,劉備一見他,便上前關切道:

“不知今日軍師可覺得好些了?”

秦瑱一見,心說老劉演技不錯,自是咳了幾聲,笑道:

“主公勿憂,已無恙處!”

他們君臣這邊說話,遠處的孫策和周瑜都在細細打量秦瑱。

見其峨冠博帶,丰神飄灑,容貌俊朗,不由對視了一眼。

他們總聽秦瑱之才幹如何如何,不想秦瑱此人形貌卻也不凡。

唯獨面色蒼白,看起來真有幾分病重之相,沒有那種指點江山的氣度。

二人這邊正在打量,呂布卻上前笑道:

“原來先生還未病癒,我還道是玄德不欲叫我等一見!”

見得呂布搭話,秦瑱自是拱手行禮笑道:

“勞得溫侯掛礙,在下身體並無大礙,奈何主公非要在下於營中休養,不好前來。”

“咳咳咳還望溫侯恕罪!”

呂布見其如此,心想就你病成這樣還無大礙?

可別病死在這軍中,那劉備可就虧大發了。

心中如此想着,他表面卻是擺手一笑道:

“先生不必如此,我看先生病體未愈,玄德之意不差,是該好生將養!”

秦瑱聽着,笑而不語,又咳嗽了幾聲,轉向了孫策和周瑜笑道:

“我見二位,必是吳郡孫郎,廬江周郎!”

“久聞二位之名,不想今日方纔得見,請恕不能全禮之罪!”

言語說罷,悠悠朝着二人行了一禮。

孫策周瑜見之,自然連忙回禮。

回完禮罷,周瑜心中就是一嘆,他本來還想借故探探秦瑱口風,看看能不能揭露秦瑱身份,引劉呂兩家生怨。

沒想到秦瑱會如此出場,這般模樣,他倒是不好發難了!

所以,這人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

若是真病,也就罷了,若是假病,那這人又在謀劃什麼,他是真有些看不清。

思慮及此,周瑜便上前笑道:

“瑜若早知先生如此,定然不會讓劉使君招先生前來獻計。”

“先生病體之中,不知還能出謀劃策否?”

看着周瑜那和煦的面容,秦瑱扭頭一笑道:

“哦?敢情是周郎要在下前來獻計?”

若是劉備叫他前來,那是他的計劃,要是周瑜叫他前來,那可就有得說道了!

劉備見之,上前便將方纔之事說出,而後道:

“正是公瑾提起軍師,我等方纔將軍師喚來,不知軍師可有破城之策?”

“原來如此,周郎竟然如此看重與我?”

秦瑱回頭看了周瑜一眼,心中越發警戒!

周瑜如此,顯然不是偶然發問,是準備搞事情的。

還好他提前裝病,不然還真有點難應對。

如此想着,他笑容越發燦爛,對周瑜道:

“吾料不該如此,禾在兗州,便常聽說周公瑾有經天緯地之才!”

“再者,前聞公瑾尚在袁術麾下,必對壽春之情知曉詳盡,如今竟是無計可施,莫非是專門要尋在下前來獻醜?”

劉備、呂布聞此,不由皆是一異,他們倒是常聽周瑜的樂律之名,還真沒聽過周瑜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說法。

但秦瑱如此言說,自不會毫無根據,也即是說,周瑜在藏拙!

而周瑜見狀,眼中流出了一絲驚色,他本以爲秦瑱在明,他在暗處,秦瑱應該不知道他這個‘無名小卒’纔對。

怎麼看秦瑱這模樣,似乎對他很瞭解?

而且秦瑱這話怎麼聽怎麼像是捧殺,若他承認有計,呂布必然生怒,若他否認有計,那秦瑱可能會再度發難。

如此想着,他只得尷尬一笑道:

“先生這是何言,若說取城之策,思來思去,拙計總是能有幾條。”

“但在下思慮,有先生大才在此,不當在下獻醜!”

“公瑾必是藏拙不出!”

不等周瑜否認,秦瑱就回身一笑道:

“也罷,即是公瑾藏拙,咳咳咳在下便獻一計就是!”

他說着,來到了壽春城前,裝作看了一眼,回身便對衆人道:

“說來在下到有一計可以破城,然則此計有傷天和,就怕諸位不敢行事!”

聽得此言,呂布便即笑道:

“先生這是何言,袁術篡逆,據城於此,我等伐之乃大義所在,有何不敢行事?”

孫策和劉備聽着,自是眉頭一皺,什麼計策纔會傷天和?

唯有周瑜見此,神色一變,沉聲道:

“先生莫不是欲掘淮水淹城?”

他這話一出,衆人面色亦是一變,唯獨秦瑱笑道:

“可見公瑾並非無計,乃是不願告知而已咳咳咳。”

“爲今我等患處,無非紀靈不與我等交戰,即是如此,我等便引水灌城,逼他出戰,他若出戰,此城安能不下!”

“定是公瑾不願當這惡人,倒讓在下來當,是也不是?”

周瑜聽着此言,突然有種內心被探知的感覺。

就如秦瑱所言,他確實想到了這個辦法,但是還不想告知劉備等人。

沒想到竟然會被秦瑱直接給點了出來。

這人是真的會探知人心,還是在故意詐他?

看着那張和煦的笑臉,他心中不詳的預感,越發強烈了起來。

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204.第204章 人之常情,不講武德169.第169章 爲妻爲妾,橋蕤訓女79.第79章 上兵伐謀,袁渙獻策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53.第53章 撕破臉皮,呂布出兵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142.第142章 淮南紙貴,利益鏈條86.第86章 聯合進軍,袁渙之嘆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287.第285章 賈詡奇謀,轉戰千里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254.第253章 呂布吃癟,軍機被泄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99.第99章 聲東擊西,壽春陷落199.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230.第230章 步步緊逼,周瑜vs諸葛亮第322章 兵臨武夷,諸患皆平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21.第21章 初次會面,敢問使君之志?第348章 收之桑榆,大勢所趨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53.第53章 撕破臉皮,呂布出兵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67.第67章 袁術增兵,人才來投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279.第278章 蛇鼠一窩,暴雨將至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80.第80章 整訓俘虜,紀靈來信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280.第279章 城內兵變,恍若鬼神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第329章 謀劃荊南,神機妙算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
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204.第204章 人之常情,不講武德169.第169章 爲妻爲妾,橋蕤訓女79.第79章 上兵伐謀,袁渙獻策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53.第53章 撕破臉皮,呂布出兵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142.第142章 淮南紙貴,利益鏈條86.第86章 聯合進軍,袁渙之嘆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287.第285章 賈詡奇謀,轉戰千里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254.第253章 呂布吃癟,軍機被泄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99.第99章 聲東擊西,壽春陷落199.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230.第230章 步步緊逼,周瑜vs諸葛亮第322章 兵臨武夷,諸患皆平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21.第21章 初次會面,敢問使君之志?第348章 收之桑榆,大勢所趨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53.第53章 撕破臉皮,呂布出兵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67.第67章 袁術增兵,人才來投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279.第278章 蛇鼠一窩,暴雨將至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80.第80章 整訓俘虜,紀靈來信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280.第279章 城內兵變,恍若鬼神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第329章 謀劃荊南,神機妙算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