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

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

廣陵,射陽,正當淮南局面越發波橘雲詭之時,陳瑀這邊也在照計劃推進。

因是之前聽了陳登建議,陳瑀將老巢從海西搬到了射陽。

這兩叔侄合軍之後,除了陳牧領出去的三千兵馬,竟然還有四千餘人。

於是陳瑀剛一到海西,陳登便給陳瑀建議,兩軍分開,不如合在一處,共同指揮,方便防禦。

若是別人提出這等提議,陳瑀定然懷疑對方是不是要圖謀自己的家底。

但陳登提出來,陳瑀卻沒有拒絕!

一則,陳登是他從子,不會害他。

二則,也是因爲被陳登的話嚇到了,生怕孫策領軍前來。

現在陳登可就是他唯一的依靠,不聽不行。

故而在聽到這個建議之後,陳瑀便大手一揮,直接對陳登表態,軍權你拿去,想怎麼指揮就怎麼指揮。

陳登見此,自然大喜,思慮他在這射陽之地,唯一的缺點就在於沒有兵馬。

現在有了陳瑀的兵馬,那這回是斷然不能輕易交回去了。

這樣可以增強他的實力,也可以防止陳瑀再鬧出什麼事情。

抱着這等想法,陳登便將政務交給了陳矯、徐宣二人,他自己則是親自演練兵馬,準備迎戰。

而在此之外,他每天還會做兩件事,一是和南方萬演保持聯繫,二是探知孫策軍的動向。

如此過了許久,都是按兵不動,只是慢慢等待時機。

正巧那邊陳珪收到了陳登之前傳出的消息,知道了陳瑀之事,便派人回書一封,怒斥陳瑀不智。

陳瑀自從其父陳球去世之後,不怕別人,就怕自己這堂兄。

被陳珪怒斥一通,自是再無了爭霸之心。

可事情也總是如此,陳瑀沒了雄心壯志,恐懼就佔據了主導。

一想到之前的種種謀劃,再加上陳登之言後果,便是驚懼不已,生怕什麼謀劃便被孫策發現,遭到孫策報復。

於是,陳瑀便每日前來詢問陳登動向。

這一日,又見陳登在整訓兵馬,陳瑀便即憂慮道:

“元龍你且過來,老夫問你一事!”

陳登見陳瑀前來,自是奇道:

“不知叔父有何事要問?”

見其如此模樣,陳瑀心中憂慮萬千道:

“還能是何事,老夫就想想問問,元龍你準備何時動手?”

“吾聽那孫策已經殺入了九江,我軍要動,也是其時,爲何吾見你並無動手之意。”

“莫非是要等那孫策得勝南下之時,再行動手?”

不得不說,陳瑀已經老了,這段時間因爲心中憂慮,白頭髮都多了不少,已顯老態。

看着陳瑀這幅模樣,陳登自然心疼道:

“叔父勿憂,孩兒並非不動,只因時機未至!”

“待時機一至,我軍方可動作!”

但他這等回覆,自然糊弄不了陳瑀,他索性問道:

“何時方是我等動手之機?”

陳登聞之,便即笑道:

“若說我軍動手之時,須得待孫策領軍北上壽春!”

“因孩兒思慮,孫策其人勇烈,如今雖進軍淮南,卻不會鬆懈後方防備,我軍一動,他必然要探知何方所爲!”

“如此一探,便能探知是我軍動作。”

“須知九江距離此處不遠,若探明是我軍動作,孫策恐怕不會回軍,而是先轉道廣陵進攻我軍!”

“因此我軍要動,便要選擇孫策難以探知算計之時再動!”

“而以當前局勢來輪,孫策、劉使君、呂布三家共取九江,我觀呂布並無取城之心,獨有孫策、劉使君兩家欲取此地。”

“兩家欲取一地,必起衝突,待得衝突一起,孫策後方再行生變,那孫策便不知是我軍謀劃!”

“彼時,孩兒只要謀劃得好,便可讓孫策難脫手腳!”

聽得陳登解釋,陳瑀頓時恍然大悟,可隨之又奇道:

“元龍此策雖可,卻似有坑害劉玄德之意啊!”

“吾聞汝與劉玄德相交深厚,我等如此行事,可乎?”

在他看來,陳登的辦法雖好,可卻坑了劉備。

畢竟孫策和劉備一動起手來,那老家再生變故,自然就會將鍋甩到劉備頭上。

如此雖然是他們得利,卻是害了劉備。

按理來說,以陳登的性子,應該不會如此纔對!

可他一說此言,陳登便是撫須一笑道:

“叔父不知,孩兒如此,恐怕正是劉使君之願也!”

“說來叔父不識,在劉使君麾下,有一軍師,謀劃極爲了得!”

“吾觀此次劉使君進軍之策,多半就是此人謀劃。”

“他欲輔佐劉使君取淮南,如何不知孫策之患?”

“此人有謀劃之能,必能防備孫策發難。”

“孩兒如此,對劉使君好處居多,因他與孫策爭九江,兩家恐怕明爭暗鬥不止,但礙於朝廷之詔,兩家不得相攻。”

“要想退卻孫策兵馬,唯有挑動孫策後方生亂。”

“現在孩兒之舉,正可讓孫策退兵,若劉使君知之,必不會責怪孩兒!”

這麼說着,陳登一臉智珠在握之色。

只因他本身便是智謀了得,早已勘破了其中謀劃。

之前之所以沒反應過來,是因見得劉備之信,心憂陳瑀安危,並未多想。

可後面一想想,他就開始疑惑那王禾爲什麼要給劉備提起陳瑀?

就憑之前在下邳那種謀劃水平,顯然不是心憂國事那麼簡單。

如此細細一想,他便想清楚了對方的全盤謀劃。

用信件來通知他,並非是什麼好心要讓他救下自己叔父。

而是因爲預測他叔父要倒戈孫策,借他之手來謀劃孫策!

也即是說,從這封信開始,他陳登就成了劉備軍刺傷孫策的刀!

在想清楚這一點之後,陳登自是驚歎不已,驚歎之中又有些惱怒。

心想劉備這軍師算計來算計去,竟然算計到了他的頭上!

偏偏這個算計還正中他的七寸,讓他沒法破解,着實讓他一陣煩悶。

可後來一想,算計他的是劉備的軍師王禾,並非劉備本人。

而王禾會算計他,也不是私怨,乃是公事,和他算計呂布是同樣的性質。

想清這點之後,陳登自然也不再糾結此事,他是個大度之人,不會因此而怨恨對方。

但終究還是被人算計,他心中頗爲不悅,便想到了現在這個辦法反擊。

你不是要用我算計孫策麼?

那我也可以反過來用孫策算計你!

若能過得這一遭,劉備取了淮南,那以後自可和平相處。

若過不得這一遭,也只能怪其技不如人,怨不得他!

當然,依照他對對方的瞭解,恐怕孫策北上了也會被算計。

故而,他纔會如此自信滿滿的模樣。

歸根究底,還是源於對王禾能力的信任!

但陳登自信,是因爲對局勢的把控,陳瑀沒他這等能力,聽到此處,只得嘆道:

“也罷,既然你已有全盤謀劃,老夫自不多言,汝只管行事,只是有一點,若是時機已至,務必儘早告知老夫!”

“如此老夫方纔心安!”

陳登聞言,也知陳瑀看不到成效是定然不安心的,索性也不把話說滿,只是點了點頭。

不料二人談話方止,就收到了探子回報,言說孫策已經率軍北上。

陳登一聽這個消息,便對陳瑀笑道:

“敢教叔父知曉,現在時機已至,叔父只管坐觀孩兒行事即可!”

當下,陳登便直接親自手書一封,令人傳到了江東萬演等人所在。

與原本陳瑀的動作不一樣,這一次,陳登不再聯繫小股賊寇,只是將指令傳給了嚴白虎等人,讓三家合作行事。

同時通過陳氏的影響力,開始聯絡江東士族,準備裡應外合,一舉讓江東陷入混亂之中!

而這邊陳登收到消息,開始動手亂江東,遠在九江的劉備,自然也收到探子回報。

不過這時,劉備軍已經從下蔡移到了陰陵城中。

事情如此,還得從秦瑱定計之後說起,卻說當日紀靈派遣人手來求劉備入駐西曲陽與陰陵等地。

劉備聽了秦瑱分析,便令張飛與徐盛探知二城情況。

這一探便發現雷簿果然已經從陰陵退出,面對這一情況,張飛便先行前來奪取陰陵。

而張飛剛至,就發現城內已無多少兵馬駐守,直接便將城池奪取。

如此一舉,雖然得了先機,卻也惹惱了呂布。

正如袁渙所推斷一般,呂布其人並無取城之心,但對於這種空城,還是很樂意奪取的。

原本正愁該怎麼退雷簿,卻聽雷簿已經退軍。

呂布聞言大喜,急忙帶着兵馬便朝陰陵行來。

結果纔到陰陵城下,卻發現陰陵已被劉備所取。

面對此狀,呂布自然大怒,可礙於兩家現在並非敵對狀態,只得率軍迴歸。

又聽了許汜之言,說是敵軍既然退軍,西曲陽定然空虛,不如繞城而去,奪取西曲陽。

呂布從之,便帶兵朝着西曲陽行來,但到了之後又發現西曲陽竟然也被劉備所取。

眼見劉備已經掌控了北方之局,呂布索性便返回陰陵城下駐紮,準備悄悄給劉備來上一手。

爲了防止呂布發難,劉備又親自帶領主力,來到了陰陵城內駐紮。

而呂布則是在城外虎視眈眈,不知道在醞釀什麼陰謀。

但呂布還沒出招,劉備就收到了南方傳來的消息。

看着孫策已經北上,劉備便將秦瑱叫了過來,憂愁道:

“果如軍師所料,這段時間孫策在南部已經奪取了諸縣,獨有合肥一縣沒有奪取!”

“那紀靈撤軍之故,多半來源於此!”

“現在敵軍在合肥增兵,孫策難取此城,現在已經率軍向我北方諸城行來!”

“我觀孫策行徑,恐是要北上奪取壽春!”

“現在紀靈在壽春尚有兩萬餘兵馬,又有呂布在側牽制,還有孫策進軍而來,這可如何是好?”

而他話一說完,秦瑱便微笑道:

“明公莫急,我觀如今之勢,並非明公所想,孫策北上多半不是其人所願,而是敵軍算計!”

劉備一聽這話,不由一驚道:

“軍師是說,不是孫策想要北上,而是中了敵軍算計?”

“正是如此,敵軍好算計啊!”

秦瑱說着,即對劉備解釋道:

“之前在下還在思慮,紀靈爲何會將兩城讓與我軍。”

“因知呂布在側,在下便慮敵軍是欲我軍與呂布交惡。”

“但現在看來,敵軍謀劃呂布是假,謀劃孫策是真!”

“定是敵軍知曉戰我軍不過,便思慮逼孫策北上,與我軍爲患。”

“他們讓城,一則可讓我軍和呂布交惡,二則是爲了營造壽春將被我軍所取之勢!”

“從那孫策之前的動向來看,必是先取南方諸縣,再行北上壽春。”

“敵軍看準了這一點,先行增兵合肥,讓孫策難取此城,又主動棄城,讓孫策以爲我軍將取壽春。”

“孫策欲圖淮南,見我軍如此,必懼我軍先取壽春南下,故只能北上與我軍爲患!”

“敵軍以兩座城池謀劃三家,是欲讓我等自亂!”

而劉備聽着秦瑱之言,自是眉頭緊皺道:

“不想這竟是敵軍算計!那我軍該當如何是好?”

聽到孫策北上是敵軍之計,劉備心中自是一沉。

因爲當前局勢越發混亂,他們內部自是矛盾重重,而外部紀靈城內還有兩萬兵馬!

這種局面下,要想奪取壽春,自是難上加難!

不過他一說罷,秦瑱便是搖頭一笑道:

“明公勿憂,敵軍是欲二桃殺三士,作那齊相晏嬰。”

“可我軍等卻不是那三士,我慮孫策此來,對我軍未必是壞事!”

“我軍正可藉此一用,奪取壽春!”

敵軍之計,雖然出乎意料,但他並不慌。

因爲他們既在局中,又在控局,不是一個兩個計策就能阻攔的。

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第336章 張羨病危,荊南大疫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第360章 河北亂局始,張鬆起異心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160.第160章 着手佈局,劉勳出兵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第320章 海上戰爭,掃平南越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節決定成敗第359章 艱難形勢,曹操悔悟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第20章 閒居小沛,劉備上門第371章 長安動亂,曹操回軍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254.第253章 呂布吃癟,軍機被泄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第19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233.第233章 極限拉扯,哀兵必勝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
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第336章 張羨病危,荊南大疫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第360章 河北亂局始,張鬆起異心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160.第160章 着手佈局,劉勳出兵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第320章 海上戰爭,掃平南越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節決定成敗第359章 艱難形勢,曹操悔悟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第20章 閒居小沛,劉備上門第371章 長安動亂,曹操回軍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254.第253章 呂布吃癟,軍機被泄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第19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233.第233章 極限拉扯,哀兵必勝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