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

汝南,平輿城內,卻說自當日劉備與曹操互換城池之後,關羽便坐鎮平輿。

而這平輿與後世平輿也不同,爲偏北部平原之中。

此地位於濾水上游,地理位置頗爲重要。

故自關羽抵達此處之後,便開始厲兵秣馬,四處討賊。

爲了防備西邊曹軍進犯,他大興館舍,置郵亭數十處,多造兵械、廣積糧草,興修城池。

麾下又有駱俊、閻象等人輔佐,二人治民,他則治軍。

三人分工合作,四處討伐賊寇,編戶齊民,招納賢才。

當劉備劉備帶着張飛、秦瑱南征北戰之際,關羽招納得郝普、袁霸、袁敏等人。

加上秦瑱推薦的傅肜,並原本其部文稷、劉闢、龔都等人,一時文武齊備,頗有實力。

雖說在秦瑱的特意安排下,關羽很少出戰,可現在的狀態對關羽來說卻是不錯。

因爲關羽並非普通戰將,亦是帥才,適合坐鎮一方。

只不過之前因爲劉備的地盤不大,故而難有發揮之地。

而今坐鎮汝南,雖然沒有大仗可打,可終究坐鎮一方,可盡其能。

要說有一點不好的話,那就是他麾下兵馬整日操練,卻無仗可打,麾下諸將頗有怨言。

於是關羽爲了安撫諸將,便將彼等拉出城外操練。

如此,一則可以消耗諸將過剩的精力,二則也可以積累士卒經驗。

不料這一日他剛待士兵拉練回來,卻見駱俊急衝衝的行入府內。

別看關羽頗輕士人,但對閻象、駱俊二人都頗爲尊重,見得駱俊如此模樣,他不由疑惑道:

“駱相從何而來,何以這般模樣?”

駱俊正是行色匆匆,可一見關羽,便是喜道:

“吾正欲尋君侯,乃有許縣密信傳至,言說曹操有意遷都!”

“又有一人自稱衛將軍董承麾下,說受天子密詔誅賊,請君侯率軍勤王。”

“茲事體大,在下不敢擅專,故來報與君侯!”

關羽聽得此言,心說自己也沒聽到曹操和天子鬧矛盾啊。

怎麼突然曹操便要遷都,又有天子密詔誅曹?

疑惑之中,他便讓駱俊將密信交來一觀。

這封密信乃是吳碩所書,其上並未詳細講明原因。

只言國舅董承受得密詔,招天下英雄誅滅曹賊。

關羽見之,丹鳳眼頓時一挑,撫須沉吟道:

“既有密詔,詔書又在何處?”

駱俊直說沒有,只有一個使者停留在他們館舍之中。

關羽一聽,自是一陣皺眉吩咐道:

“既是如此,可將使者喚來一見!”

“另此事非同小可,可傳嚴先生一道商議!”

駱俊見之,忙又去館舍將使者招來,那邊閻象同時抵達。

“不知君侯何事相詔,在下正在處理公務,頗爲要緊。”

關羽聽得此言,並不惱怒,直言道:

“因是京中有人前來密報曹賊遷都,天子欲讓某率軍入京。”

“此事未知真假,故讓先生前來參詳!”

閻象一聽這話,便是眉頭一皺,索性坐到了關羽下首。

不一會兒,便見駱俊帶着一個文士行入堂內。

一番禮畢之後,關羽直接問其詳盡,文士連忙回覆。

聽得曹操許田圍獵,驚擾天子,關羽便眼睛一睜,沉聲道:

“曹賊安敢欺君罔上,惜哉某不在朝中,不然必殺之除害!”

他正怒罵之間,閻象卻起身詳細問道:

“尊使即來宣召,不知詔書何在,若無詔書,我等如何行事?”

使者聽聞此問,連忙搖頭叫苦道:

“先生有所不知,今許縣防衛皆爲曹操所控。”

“便連皇城之中,天子亦不得自由。”

“詔書雖在國舅之手,然則此乃密謀,我等豈敢攜帶?”

“莫說帶詔書出京,便是小人此次前來,也是借探親之故。”

“今日見了將軍,便要歸返,不然恐有大禍!”

如此解釋一番之後,閻象便點了點頭,讓人帶使者下去休息,方纔對關羽道:

“在下觀此人神色不似作假,可見所言非虛!”

“必是曹操欺君罔上,激怒天子,故而如此!”

關羽心中本就惱怒,一聽此言,即惱怒道:

“曹賊如此妄爲,是當伐之,既有詔書,某可出兵進許!”

但他一說出這話,駱俊閻象二人便紛紛勸阻。

“君侯不可,此事雖說有幾分可信,然則事還未定。”

“現在動軍,即易打草驚蛇,並無大用!”

“是極,明公雖將汝南之事盡託君侯,然則茲事體大,豈可不報而動?”

“正是如今徵東將軍便在壽春,若從水路而進,數日便可抵之!”

“左右遷都並非小事,我軍便要除賊,不差這幾日。”

“可等徵東將軍下令之後,我等即可動兵!”

面對二人接連勸阻,關羽猶豫了片刻即道:

“可若是吾兄書信未返,曹操便行遷都,又當如何是好?”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他們不知道曹操遷都是什麼流程。

萬一劉備那邊還沒回信,曹操就先將劉協遷往長安。

那到時候他們一旦動軍,曹操以劉協爲質,他們反倒可能投鼠忌器。

駱俊與閻象自知此事,互相看了一眼,便見閻象道:

“君侯不妨以拉練爲名調兵遣將,靜待明公之信。”

“若信先到,便依信而動,若信不到,便先出兵護衛天子!”

“只要保住天子安危,除賊之事,自可緩之!”

關羽聞得其言,方纔點頭應諾,又親自手書一封,令人將其朝着壽春這邊發來。

幸得冰雪消融,河道早已化開,使者乘船沿着河道而進。

僅僅兩日不到,便抵達了淮水主脈,方一日,便至壽春城內。

而在此時,劉備和秦瑱、諸葛亮等人正在商議進軍之策。

這個進軍之策,自然不是打老曹的,此策乃是針對孫策!

因爲去年他們討伐孫策過半,將孫策圍在了吳郡之內。

接下來要打的可就不是之前那般的巧仗,而是一場攻堅奪城戰!

畢竟隨着孫策地盤越來越小,他們優勢固然越來越大,可孫策兵力也逐漸集中。

此時的吳郡,一個小郡之中,集結了四萬多兵馬!

而孫策只控制了十個城池,光是平均分下去,一個城池都有四千人。

要想用強攻的方式,一座城一座城的奪取,等吳郡奪取下來,他們兵馬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故而如何徹底搞定孫策,這也是一個十分麻煩的問題。

所以天氣剛剛一回暖,劉備便拉着秦瑱等人開始商議進軍之策。

不料進軍之策還未商議成功,就收到了關羽來信。

看完信的內容之後,劉備的第一反應便是一臉震驚的看向秦瑱道:

“軍師莫非真有未卜先知之能,前幾日方言天子可能下詔討賊!”

“今日雲長便即來信,言說曹賊遷都,天子下密詔讓我等入京勤王!”

他說着這話自是震驚不已,可衆人一聽,亦是大驚。

唯有秦瑱神色平淡,彷彿和他的推測差不多一般。

實際上他早已經習慣了這種歷史慣性:凡是歷史事件,只要形勢類似,就會固定發生。

在此之前,其實他都不敢確定衣帶詔本身是否存在。

畢竟,歷史上董承只是自稱得到了衣帶詔,號召諸侯討賊。

可衣帶詔的原本,卻從未在歷史上出現過。

這就存在着是董承僞造衣帶詔,用來扳倒的可能性。

但歷史上不僅董承提起過衣帶詔,劉備稱漢中王之時,同樣提過此詔。

憑老劉的行事風格,不至於連原本都沒看到就入夥其中。

所以在他來說,劉協頒佈衣帶詔,起碼有八成的可信度。

而現在即便歷史已經改變了不少,可相權和皇權根本矛盾卻沒改變。

故此衣帶詔的發生,同樣也是大概率事件。

綜合以上種種的原由,他便能推測衣帶詔的發生。

只不過有一點是他沒想到的是,衣帶詔發生時間點,比歷史上還要提前了半個月。

此時見得劉備如此震驚,他便搖了搖頭道:

“並非在下有未卜先知之能,實是形勢如此而已。”

“因是自我軍崛起之後,於曹孟德便如芒在背。”

“而今此人平定西涼,又取南陽、河內,兗州地勢已不如關中重要!”

“今見袁紹即將南下,定要先遷都西進。”

“但如今天子重我軍,豈會輕易西遷,故定與曹孟德生怨!”

“憑曹操此人本性,必不會甘願被阻,勢必觸怒天子。”

“由此便使天子下詔討之,此天子之名見,卻非在下可提前探知!”

聽他一番言說,衆人自是心驚不已,便連諸葛亮也嘆道:

“先生見微知著之能,天下罕有,實非我等可習之!”

若說他現在最佩服秦瑱什麼地方,其實除了博學之外,還有超乎常人的眼見。

比如圍棋之時,新手看不出棋,高手能看出兩三步。

秦瑱就屬於那種能看出五六步的人,永遠都能搶先幾步。

這種本事,除了天賦可以解釋之外,壓根不是能複製的。

但秦瑱聞之,卻沒有絲毫喜色,只是搖頭嘆息道:

“只可惜我等雖知此事,現在卻非作文章之時!”

“在徹底擊敗孫策之前,我軍不當北進。”

“現在曹操尚在朝中,袁紹又在北邊虎視,雖有此詔,我軍卻難聽詔行事!”

衣帶詔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好事,可現在這個時間點不好!

官渡之戰,他們要想作壁上觀,現在就不能入局。

必須要等曹操和袁紹先打起來,他們才能趁機動手搶奪天子。

劉備聞得其言,自是眉關緊鎖,一臉愁緒道:

“話雖如此,可天子詔在前,我軍如何可等閒視之?”

“雖不能進,亦當嘗試一番,不然有愧於天子之恩!”

這也是劉備的一個缺點,在徹底掌握朝廷之前他都沒有選擇權。

要想繼續掌控好尊王攘夷的大旗,那他就要及時反應天子詔令。

而他一說這話,衆人便都一臉沉思之色,唯獨秦瑱開口道:

“此亦不急,我有一策,可暫緩曹操行事。”

“待我軍滅盡孫策之後,再行北上,亦是不遲!”

劉備聽得此言,頓時問計,便見秦瑱答道:

“要說爲今可解之法,唯有讓袁紹動軍!”

“依在下之見,我軍現在難以動作,不妨立即遣使北上告知袁紹。”

“袁紹此人兵馬衆多,雖主力不在,亦可動偏軍。”

“我軍只需以密報告知袁紹曹操有意遷都,使他兩虎相爭。”

“如此袁紹心懼曹操據關而守,並不願其成事!”

“只需袁紹一動,曹操定懼袁紹突襲,只敢從南陽遷都。”

“我軍再以關將軍於南策應,宣揚劉表欲北上。”

“兩軍聯合之下,曹孟德必忌,不敢隨意遷都。”

“我軍可趁機南下,先滅孫策,再行回軍!”

“不然我軍若是在此與曹操糾纏,不僅無濟大事,反易使孫策趁機南下!”

劉備聞得其言,欣然從之,當下就讓蔣幹北上出使袁紹。

同時不再猶豫,再次出兵南下,準備給孫策最後一擊。

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第349章 自證陷阱,直取江陵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67.第67章 袁術增兵,人才來投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82.第82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296.第294章 陷陣之志,孫家末路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240.第240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272.第271章 下邳陷落,陳登撤離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第342章 夜襲益陽,劉磐慌了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202.第202章 劉表之意,王粲報信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第342章 夜襲益陽,劉磐慌了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182.第182章 大儒鄭玄,明公莫慌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46.第46章 膨脹的呂布,混淆視聽
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第349章 自證陷阱,直取江陵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67.第67章 袁術增兵,人才來投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82.第82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296.第294章 陷陣之志,孫家末路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240.第240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272.第271章 下邳陷落,陳登撤離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第342章 夜襲益陽,劉磐慌了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202.第202章 劉表之意,王粲報信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第342章 夜襲益陽,劉磐慌了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182.第182章 大儒鄭玄,明公莫慌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46.第46章 膨脹的呂布,混淆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