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殺戮天下

劉備從老師盧植營帳離開時神色如常,就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畢竟現在是戰爭時期。盧植的身份敏感,他與盧植的關係親密,如果讓人看到他從盧植營帳中離開,臉上帶着淚痕,說不定會有什麼不好的聯想。

所以劉備神色如常。

他就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照常向營地,自己所部的營帳方向走去。一路上遇到巡邏軍官也照常打招呼。甚至與一名中級軍官談笑了兩聲。

直到回到營帳,見到自己的親信下屬、結義兄弟、門人弟子之後。劉備這才變了面色。拔劍出鞘:

“宦官奸佞,有朝一日吾必斬之!”

說話的同時猛地揮劍,將案几斬成兩半。

“大哥!?”

劉備的行爲嚇了他們一跳。

不過在劉備說完他與盧植的談話後,營帳內的人們,也變得羣情激奮了。

就像是剛纔的劉備一樣,人們討論着乾脆將宦官集團一網打盡,殺得一個不留。

然而這時候,劉備本人卻平靜下來了。

“大哥,大哥你說怎麼辦吧。”

在喊了一會兒之後,人們再次看向劉備。期待着像之前一樣,由他拿主意,解決這件事。

張翼德瞪着眼睛,看着他大聲說:“只要大哥你一句話,我現在就去洛陽,把那一羣閹豎宰了!”

“……”

劉備搖了搖頭:“稍安勿躁。”

他看着還想說話的張飛,然後是其他人。最後定格在了公孫續臉上:“伯鈺,我可以相信你嗎?”

在劉備問話的同時,其他人也看向他——此時此刻,營帳中,關羽、張飛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以簡雍爲代表的門客是劉備的親信家臣。趙舍趙長風,安琦安博隆等人是他的弟子。

簡單來說,除他之外的所有人都是劉備親信,休慼與共。

如今以十常侍爲首的宦官集團,把持朝政,在漢室政治版圖上佔據着重要地位。

之前大批想對他們出手的朝臣,被抓的被抓,被殺的被殺。所謂黨錮之禍就是如此。而劉備剛剛卻說出了誅殺宦官這樣的話。

這話萬一泄露出去,可不得了。所以……

“叔父!”

好像沒注意到其他人看自己的目光不對勁。或者年輕氣盛的公孫續,根本沒往那個方向想——他只是像絕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因爲這件事很正確,所以被劉備煽動,燃起了熱血:

“休要小瞧於我!”他大聲說:“誅殺宦官是天下大義所在,我雖然身份低微,也沒有什麼本事。但還是願意爲這件事出力!願意與衆位一道共謀大事!”

“好,好。”聽他這麼說,周圍的人看向公孫續的眼神,變得友善了許多。壓力與殺意也消失不見。

劉備用讚許的目光看着他:“有伯鈺相助,此事又多了兩分勝算。”

聽劉備這樣說,公孫續理所當然的更興奮了。幾乎恨不得馬上衝去洛陽,將那些宦官全都宰了。

劉備就這樣安撫好了公孫續。而後要大家散去,各做各的了。

與張角仍處於戰爭狀態的禁軍部隊,隨時有可能上戰場。尤其是在他們打得差不多了,幾乎每一支禁軍部隊都非常疲憊,劉備所部稱得上生力軍的情況下。

所以很快,劉備賬內,除了他之外只剩下身爲軍中文書的兩名弟子,以及身爲心腹的簡雍了。

“玄德。”

簡憲和想說兩句話,不過在那之前,劉備已經制止了他。

無論是想發表對宦官集團的意見,還是對公孫續的意見,他都不想聽。因爲毫無意義。

他了解公孫續,知道這是個心思單純的年輕人,不需要擔心。

他也瞭解宦官集團。

就算不說他對歷史的把握,單憑對局勢的判斷也能得出結論:他們的權力建立在對皇權的依附上,準確的說,是漢靈帝的信任上,他們的地位沒有想象中那麼牢固,

尤其是現在的大漢國勢,一天不如一天。又因爲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學說深入人心,所有人都想要找個替罪羊。

皇室,貴族,世家。所有人都要證明“這不是我的錯”。

而十常侍又恰好得罪了他們所有人。

所以他們死定了。根本不用劉備出手,他們就死定了。

劉備真正擔心的,是在宦官集團死光之後發生的事。

無論是如歷史上那樣,董卓入京,導致士族反攻。又或者袁紹如願以償,掌控朝政。漢室江山都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因爲根子在那裡。

漢朝的根基已經爛透了。

君主,王室,貴族,世家,官僚……不能否認,其中有像自己的老師盧植,以及皇甫嵩這樣的人才。但更多還是渣滓。而且渣滓所佔的數量和比例,遠遠超過人才。

在漢武帝選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漢朝的江山就日復一日衰落下去。

首先是思想界的腐朽墮落。

原本擁有極高施政手段的黃老學派被時代淘汰,最終從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大學派,蛻變成了迷信宗教;因爲秦朝的滅亡,法家帶着原罪,被全天下所有人懷疑無法執政,日漸沒落,最終連儒皮法骨的把戲都玩不下去……

雜家,墨家,農家,兵家……在傲慢的,認爲只要擁有道德就能治理世界,而除儒家之外的所有一切學說都沒存在必要的儒家面前,全部被粉碎了。

工匠是下賤之人。

農民是下賤之人。

武夫是下賤之人。

記錄工業技術的書籍,記錄農業技術的書籍,數學與兵法……所有的一切都是垃圾。所有的一切都該淘汰。唯獨道德文章千古流傳。

不可否認,儒家思想中,也有許多的閃光點——問題是那些九世復仇的激進主義,那些孔子都推崇不已的尊王攘夷思想全都被拋棄了。儒家公羊學派沒落,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統治階級的愚民思想,壟斷知識的精英政治,嚴格的等級制度。並且變得越來越糟。

儒家在接下來的兩千年曆史中,隨着一個又一個王朝輪迴變得越來越無能,越來越無恥,越來越貪婪,下限越來越低。最終變成一坨臭不可聞的垃圾。然後拼命的抱着中華文明一起在腐敗與惡臭中沉淪。

爲他們奴役,侵蝕,掠奪的財富自鳴得意。認爲這就是世界,這就是一切,這就是真理。幻想着“我即中華”,竟堂而皇之成了華夏文明的代表了!

直到最後。一場延綿上百年的革命,將所有的一切連根拔起,用最酷烈,最殘酷的方式,將寄生在中華文明身上,吮吸血液接近兩千年的畸變體連根拔除。

然而在這近兩千年時間裡,中華文明失去了太多,太多了。

“我恐懼的就是這個。

漢末。

中華歷史上,第一次王朝週期律。

儒家思想與世家政治的怪物第一次展現威力,將國家的根基蛀空。”

劉備這樣感嘆着。

他要面對的並不是宦官集團。

也不是歷史上與之對立的外戚-官僚集團。

他要面對的是整個儒家思想體系。以及建立在儒家思想體系下,統治帝國的幾乎所有統治階級。

世家,官僚,皇權,宦官,外戚。

黃巾軍,太平道,流寇,農民起義,軍閥割據,外族入侵。

他要面對的是這所有的一切。

這比除掉一個狗屁宦官集團困難一萬倍——就是那個袁紹,曹操,大將軍何進等一衆文臣武將商量來,商量去,最後還是統統搞砸了的狗屁宦官集團。

更重要的是劉備失去了一個機會。他沒能在黃巾之亂爆發前殺死張角。漢王朝將走上沉淪的快車道。他無法走更加穩妥的中央改革路線了。

之前劉備曾經期望能成爲第二個王莽。然而現在看來,已經沒機會了。

中央的機會沒了。就算有問鼎中央權力的可能,投入產出也不會划算。因爲很快,中央皇權的威望就會奔潰在一場,又一場名爲州牧郡守,實爲割據軍閥發起的內戰中。

劉備能做的。效率最高,成功率最大的一條路,仍是從地方崛起,割據。然後將他面對的所一切敵人從精神到肉體,從思想到現實斬盡殺絕,殺個精光。再重新樹立正確的,積極的,可以不斷進步的思想與政治體系。

只有這樣,才能拯救這個天下。

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十二章解放事業第三章糧食第五十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十四章騎兵戰第七章王見王?!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六章英雄交鋒第五十五章鐵騎碾壓卷末小結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二十六章戰俘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二十一章鏖戰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九十章人事安排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三十二章洛陽第五章這樣可不行啊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三十七章我們都是認真努力地人第九章再見董仲穎第二十一章不可能的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五十五章鐵騎碾壓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二十四章伏屍數萬,流血漂櫓第五章這樣可不行啊卷末小結第一章洛陽的狂歡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二十六章強弩三段式射擊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七十一章巡查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五十二章在握!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四十五章假田制與一千幾百個農稷從事第四十六章大將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五十一章天下!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五十六章盟友之間的偉大友誼第一章在路上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三十九章鏖戰第三十二章奪纛第十章大計劃第五章末路?第十六章近乎絕望的堅守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七十九章立志第十三章前鋒騎兵(一更)第五章你願意麼?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五十章進攻第二十九章殺戮天下第十章送妹子第二章向外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五十二章士氣昂揚第十四章生氣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二十七章人力資源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五十二章田豐,田元皓第十四章騎兵戰第四章安北將軍公孫瓚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十一章璀璨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四十七章遇伏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四十八章下一個問題是,學派如何?第八章小朝會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二章向外第十二章攻守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六十一章袍澤之間不傷和氣的實戰訓練
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十二章解放事業第三章糧食第五十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十四章騎兵戰第七章王見王?!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六章英雄交鋒第五十五章鐵騎碾壓卷末小結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二十六章戰俘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二十一章鏖戰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九十章人事安排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三十二章洛陽第五章這樣可不行啊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三十七章我們都是認真努力地人第九章再見董仲穎第二十一章不可能的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五十五章鐵騎碾壓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二十四章伏屍數萬,流血漂櫓第五章這樣可不行啊卷末小結第一章洛陽的狂歡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二十六章強弩三段式射擊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七十一章巡查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五十二章在握!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四十五章假田制與一千幾百個農稷從事第四十六章大將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五十一章天下!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五十六章盟友之間的偉大友誼第一章在路上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三十九章鏖戰第三十二章奪纛第十章大計劃第五章末路?第十六章近乎絕望的堅守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七十九章立志第十三章前鋒騎兵(一更)第五章你願意麼?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五十章進攻第二十九章殺戮天下第十章送妹子第二章向外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五十二章士氣昂揚第十四章生氣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二十七章人力資源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五十二章田豐,田元皓第十四章騎兵戰第四章安北將軍公孫瓚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十一章璀璨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四十七章遇伏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四十八章下一個問題是,學派如何?第八章小朝會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二章向外第十二章攻守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六十一章袍澤之間不傷和氣的實戰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