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決策進行時

“目前自治區有多少耕地,種下去的番薯有多少畝?”李煜直接看向了卞玲瓏。

此事關係到自治區的重要決策,所以李煜也把袁渙和陳瑀都給交了過來,卞玲瓏作爲秘書自然也在,劉行作爲勤工儉學自然也在旁聽人員之中。

“目前自治區有耕地有833頃,約合41666畝(漢畝)土地。由於番薯的種苗稀少,目前只試種了600畝。”卞玲瓏這些日子也不輕鬆,跟着李煜到處跑,卻也把這些數據都記了下來。

爲此李煜花了二萬點聲望值,把小學的所有數學知識都給打入了她的腦中。可以說單純數學方面,她的能力不比那些數學家要差了。

“另外有1785畝土地缺乏足夠的人手耕種,請及時安排人手,否則很有可能會錯過春耕。好處是目前這些土地還沒有確定要種植什麼,只要種苗足夠,那麼補種番薯還來得及!”卞玲瓏繼續補充道。

“目前接納的三萬山民主要都分佈在什麼地方?”李煜繼續提問。

“啓稟大人,約六千人在黔鎮,三千人在陵陽,大多都在山區裡面,似乎還在觀望!”袁渙總算是稍微有了能發言的機會。

至於數據,其實他還真的沒辦法精確到個體。不過在這種大範圍的決策中,百位數以後的數據其實也沒什麼意義。就算多幾個,或者少幾個,也不會影響大局。

“啓越鎮還有多少開發的潛力?”李煜看向卞玲瓏,袁渙和陳瑀剛來還不清楚情況。

“啓稟大人,啓越鎮的耕地還能繼續開出二百畝左右,但這沒什麼意義。開荒顯然已經來不及,且耕地分散,還要派出士卒以預防深山的野獸,故還不適合那麼做!”卞玲瓏尚未發言,陳瑀卻是回答了。

“公瑋所言當真?”李煜有點疑惑的看向陳瑀,要知道他才上任了一天多。

“上任後,瑀嘗徹夜查看鎮中宗卷,各項數據已確認無虞!”陳瑀拱手回道,他知道李煜在擔心什麼,不過他也要證明自己的確有這個能力。

一天兩夜之間把啓越鎮的情況徹底摸清楚,不得不說陳瑀的確是非常努力。

“辛苦公瑋了!”李煜鄭重行了一禮,袁渙也是提高了對陳瑀評價。

“此乃下官職責所在!”陳瑀拱了拱手,不過聽得出來他還是很欣慰的。

“既然啓越鎮沒辦法繼續開墾,那就重點安排山民前往黔鎮和陵陽鎮居住!另外那些離鄉的居民的房產,是否已經購買?”李煜看向袁渙。

“啓稟大人,已按照您的意思前去收購,只是要下山可不容易,兩縣也尚未給予答覆。啓越鎮實在太偏僻了,還望大人儘快把道路修建起來。或許可以考慮安排一部分山民,專門負責修建兩條山路!”袁渙鄭重的提醒道。

目前所謂的啓越鎮,其實便是後世陵陽鎮以東的永豐鄉一帶。嚴格來說其實不算鎮,應該算是鄉或者村這樣的存在。李煜打算過一兩年集中搬遷到後世的黃山區那邊,在那裡建立新的城鎮,作爲自治區真正的治所。

至於啓越鎮,到時候會和陵陽合併起來,或者作爲啓越鄉存在。

說到底,李煜本來以爲就是把山區這部分作爲他的自治區。誰知道劉宏那麼慷慨,居然把陵陽縣和黔縣都劃入了他的治下,將近上萬平方公里的地盤,雖然將近八成是山地,還有一個太平湖佔了不少的土地。

啓越鎮纔剛剛發展起來,本來打算作爲總根據地和大後方,誰知道那麼大的土地,繼續以啓越鎮爲中心顯然不妥,最理想的還是後世黃山區桃源鎮所在那片地方最合適。

不過現階段啓越鎮的潛力不考慮去發掘,重點還是以建設陵陽鎮和黔鎮,不過重點修築一條通往陵陽鎮的山路卻是當務之急。

“那就重點跟進,安排山民前往黔鎮和陵陽鎮定居,告訴他們遵守規矩,做好宣傳,告訴他們從今往後,在自治區沒人敢歧視他們,但同樣也不要讓他們就因此看不起別人。”李煜想了想說道。

“屬下明白了!”袁渙點了點頭,會後自然會安排下去。

“啓稟大人,三地官吏缺乏,不若在啓越鎮招募人手使用如何?”陳瑀提議道。

“善!”李煜點了點頭,用人當然還是用啓越鎮的人最讓他放心。

“山路的問題如何解決?”袁渙繼續追問。

“徵召五千山民,男女不限,爭取儘快開闢一條道路。對了,這不是徭役,以後在自治區沒有徭役,僱傭百姓工作必須要支付工錢!”李煜提議道。

“這可是一筆大支出啊!”袁渙有點擔心。

“百姓有了錢,工作纔會努力。關鍵他們有了錢就會買東西,這筆錢最終會流入市場,商人賺了錢自然會更看重這裡的市場,甚至在這裡開設商鋪專門做生意。最後他們的收入也會有一部分作爲稅金返回給官府。雖然看似沒什麼關係,但我們的投入在以後必然會回報給我們一個健康的市場!”李煜簡單說明一下,比較太深奧的話他們也未必聽得懂。

“原來如此,大人大才!”袁渙恍然,同時也佩服李煜在經濟方面的才能。其實在這個時代已經有如何經營和提高地方經濟的著作,其中《管子》就是比較出名的經濟學著作。

不過市場經濟和經濟建設方面難免有點粗淺,理論也還不夠完善。後來大家對商人都開始輕視起來,到了南北朝之後,商人的地位一落千丈,經濟學自然也不會有人去探討。

“依靠農田根本受不了多少稅賦,所以工商纔是以後關注的重點。同時一些原本的稅賦要取消,保留交易稅和奢侈品稅兩種就好,具體如何操作另外會和你說明!”李煜提點了句,畢竟袁渙的治政理念也是以農業爲本,對工商並不看重。

“這個屬下會注意!”袁渙自然還不能那麼容易被影響,不過卻也對工商看重一些。

“那麼事情且先到這裡,太遠的事情討論起來也沒什麼意義,先把手頭上的這些工作做好。另外就是以後開會也要以白話文爲主,簡明扼要,關鍵是對數據要精確,我不希望看到或許,也許這樣的詞彙,這樣太籠統了很容易混淆視聽。本官只想說說得多不如做得多,各位也不是出粗茅廬的新官,應該懂得這個道理!”李煜作了總結,並示意散會。

“喏!”衆人也大概瞭解到了李煜的執政風格,只能苦笑着起身回答道。

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6章 真實的底層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74章 屠殺與救人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被人忽略的那些女人背景第77章 英烈紀念碑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一年春節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144章 遭遇地道戰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13章 荒唐的戰鬥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
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6章 真實的底層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74章 屠殺與救人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被人忽略的那些女人背景第77章 英烈紀念碑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一年春節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144章 遭遇地道戰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13章 荒唐的戰鬥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