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遷至桃源鎮

說到底還是太嫩了點,真正的世家子弟,基本上從小就能瞭解到爲官的知識。

對於世家來說,賺錢其實是次要的,憑藉着家中的土地和商會,多少錢不能拿出來?需要的不是當官的族人能爲家族賺取多少好處,而是他能爬多高提供多少政治影響力!

這就是世家和暴發戶的不同,在那些二代到處炫耀時,世家子弟只是默默的往上爬。

歐陽行二十多年都在山裡度過,對外面的情況甚至對官場沒有任何接觸。他或許貫徹落實了李煜的方針,成爲了一個合格的執行者。但也因爲這樣少了幾分圓滑,所以百姓自然喜歡找作爲縣丞的陳琮來辦事,更別說比起鎮長,鎮丞的門檻要低得多。

其實這也是李煜的一個悲哀,一方面手裡拿得出的人才太少,一方面灌輸知識出來的人才卻少了走正常路線之人的經驗。最後能力是有了,但經驗不足,要麼走偏要麼被帶壞。

若非看在歐陽行還是他的崇拜者,還算是自己人的面子上。說真的,這次事件比起安撫還不如殺雞儆猴更有用一些,這樣可以讓全部的人都見識到自己的決心和手段。

不過,這顯然是最後一次機會,若歐陽行繼續不爭氣,那麼也怪不得他了。的確,水至清則無魚,李煜可以容許一定範圍內的行爲,比如灰色地帶,但純粹的黑他卻不喜歡,也不會允許。

第二天,官府就貼出了關於歐陽行的處罰通知書,並說明原因。

得知歐陽行的行爲和處罰,百姓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說多麼痛恨他,而是驚訝的發現原來檢舉真的能夠奏效!本來很多人以爲,衙門外面的檢舉箱和檢舉登記員只是擺設,沒想到居然真的能夠發揮作用。

一時間的確多了不少告狀的,搞得兩鎮官衙不得不臨時抽調幾個人登記。好在這方面有一個固定的套路,沒有說明對方具體行爲的不接受,非工作職責上的過失不接受。否則真不知道要被雞毛蒜皮的投訴,浪費多少時間。

最後整理出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比如吃飯不給錢,比如隨地吐痰或者罵人。

Wшw● T Tκan● C○

如同歐陽行這樣直接貪墨的還有另外兩個,都是李煜任命的山民,他們家相對來說比歐陽行要貧困一些,但俸祿本來就不低,他們卻還是伸出了不該伸出的手。

於是李煜這次就發威了,直接命人抓住了這兩個成爲了官員的山民,不僅讓他們遊街示衆,而且革除了他們的職位,然後按照《漢律》來進行處決。

本來他可以用雷霆之勢來處理,來向自治區的百姓表決心,還有威懾那些宵小。不過這樣自治區就變成了他的一言堂,雖然可以提升他的權威,卻對後續發展不利。

李煜此舉的確是讓那些不安分的傢伙乖了下來,也像是在告訴所有官吏,在他的管轄範圍內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自治區的官吏們,也變得不得不重視檢舉這件事來。

李煜要求辦公透明化,要求財政公開,如此幾乎把官府的大部分東西暴露在了百姓面前,加大了他們下手的難度。放在以前百姓什麼都不懂也就罷了,如今不少百姓都有啓蒙,甚至懂得計算,賬本有問題其實並不能隱瞞太久。

於是不少人都感慨:“在自治區當官真難!”

難嗎?李煜不限制官員入股經商,不限制官員家園承包田地或者山地。

只要有點腦子的人,根本不需要依靠俸祿過日子。這是李煜,留給他們的養廉銀。這樣都還貪墨,那又能怪得了誰?!

“我來當鎮長?”管寧最終選擇出仕,本來以爲是長史,能和蔡邕討教經學,卻不想李煜卻告訴他打算任免其爲桃源鎮的鎮長。

“以前啓越鄉的學堂已經搬遷到了桃源鎮,同時在那裡還會興建更多的學院培養人才。本縣打算把桃源鎮打造成了一個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所以總要有些專門的人才去治理才行,幼安便是最合適的人選。”李煜笑道。

昨天他已經任命陳琮爲陵陽鎮鎮長,陳瑀爲長史,故而管寧這邊只能屈就桃源鎮鎮長職位了。說到底,陳瑀是歷史人物,他管寧也是歷史人物,虧待誰其實都不公平。

管寧聞言倒也不算排斥,自治區一個鎮其實就接近一個縣的管轄範圍,所謂鎮長和縣長其實沒什麼區別。更別說蔡邕也會在桃源鎮那邊,閒暇的時候請教一下經文,互相進步一下倒也是愜意。

前後三天時間,隨着時間進入到農曆七月份,公曆八月的時候,自治區治所正式搬遷到了桃源鎮之中。啓越鄉之中只保留鄉公所,新的三老、薔夫和遊繳也陸續上任。

這裡依然是自治區最神聖的地方,這裡依然保留着一所啓蒙學校,只是教書的已經不是李伶。這裡依然是最大的林業和養殖基地,造紙廠已經搬遷到了別的地方。同時這裡也是前往深山工業區的橋頭堡,故而能夠在這裡居住的,至少也都是追隨者的身份。

已經遴選出來的墨門中人留守在這裡,不過李煜還是更相信他的密碼鎖。不過目前爲止再也沒有任何人闖入過禁地,這讓他稍微放心了一些。

桃源鎮完全按照城池的模式來建設,已經是向刺史那邊彙報過並得到批覆纔開始建設。說是小鎮子,完全是按照大縣的規模圈地建設而成,目前只是建好了兩面城牆。數千人在工作不假,不過有些東西的確是急不來的。

城池也大概劃分了居民區和商業區,甚至休閒區和辦公區域都有劃分,最中心的地方自然是官衙所在,磚混五層建築使得官衙甚至高出了城牆,站在上面甚至可以看到整個城區,是桃源鎮最高的建築物,沒有之一。

沒有電梯自然是最苦x的事情,所以李煜自然不會傻x到在第五樓辦公。上面兩樓主要是作爲執勤人員的宿舍和資料室,平時很少會使用,以後若有需要再進行調整。

李煜就在三樓辦公,二樓則是各個部門的科室,其實主要是主管領導的私人空間。這是官衙目前暫時不對外開放的地方,官府某些程度也需要一些**。

不過正常的辦公地點都在一樓,由於司法和警察機構已經分離出去,故而也不需要在大堂審案斷案,這裡就成了各種辦事人員的辦事大廳,只要不影響工作人員工作,甚至可以允許一部分百姓過來參觀,以做到辦公透明化的目的。

說真的,一開始大家都不是很習慣這樣,尤其是在別人注目下辦公。但真正投入到工作之中,真的對工作有責任心的人,往往會沒有這個時間,去在乎別人的看法……

整個桃源鎮目前只有幾條主幹道,基礎的公共設施,簡單的市場,兩座學院和一座公園建立了起來。其他大多都還在建築之中,不過第一批住房即將全部完工,其實已經有超過五千人開始入住,支撐起了桃源鎮的基本崗位需要。

隨着治所搬遷到了這裡,謝環的商店自然也搬遷到了這裡。這次卻不是三鋪面那麼簡單,而是根據需要獨立建設了一個三層的商業樓。其中第三層和以前一樣,作爲辦公室和保安宿舍,只是一層變成了出售日常雜貨,而二層出售成衣、特產和傢俱等中高級商品。

李煜的辦公室很大,相當於別人兩個辦公室的大小,畢竟他的兩個秘書也會在這裡辦公。其中卞玲瓏負責各種資料的整理和彙總,回到秘書崗位上的歐陽行則負責與各部門的傳達和資料收取工作。他需要的是繼續深化學習,並不急着迅速上位。

回想當初,對他的確是有點揠苗助長的趨勢,李煜覺得這種事情,果然是急不來啊!

歐陽行如今也是頂着兩個熊貓眼,埋頭苦幹。被處罰之後,他爹親自來到官衙揍出來的,據說當天他被批鬥了一個晚上。

“你和那些官老爺不同,他們出身就和你不同。老子和你在跟了村長之前,本身也不過是卑微的山民,這些當官的規矩和道理誰懂?只是你最大的錯誤,就是忘記了村長的吩咐,自作主張了!

有些事情你不懂,那就不要懂,更不要裝懂!村長吩咐什麼就做什麼,能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要越權,也不要去管太多的事情。一切村長都會看在眼裡,你是他身邊的老人,怎麼可能會虧待了你?”老頭子帶着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訓斥道。

歐陽行在他老子的面前,就如同是個鵪鶉一樣,乖乖聽教。不過好在他是真的聽了進去,也學會了不少道理。這些道理其實很淺顯易懂,問題是他們這些鄉里人的見識就少,有時候沒人指出來,說不得就沒辦法想到。

有些話李煜不方便說,不過歐陽行的父親卻可以說,這讓他如雷貫耳,很多事情都變得明朗了起來。最後再三承諾,甚至對天發誓,老歐陽才放過了他。

隨着最後的準備工作徹底完成,桃源鎮也算正式開始運作起來。可惜沒有後世的剪綵和燃鞭炮,不過大部分的百姓都來祝賀,卻也讓這一天變得喜慶了不少。

“你要的人才,有三人已經開始過來。同時我也幫你物色了一些墨門的學子,或許可以解決你的燃眉之急。另外醫匠已經給你找來了十多個,你看你怎麼用了!”事情完畢之後,林銘找了個空子對李煜說道。

“誰過來了?”李煜意思反應不過來。

“就是關羽、典韋和黃忠,他們三個都答應過來,已經在墨門的掩護下南下。黃忠那邊麻煩一些,主要還是嫡長子黃敘身體不好,怕舟車勞頓或水土不服,所以會來得慢一些,其他兩個估計三四天就能抵達,最好及早準備!”林銘提醒道。

“他們答應了!”李煜也沒想到居然真的能召喚到這幾個大牛。

“至於如何把他們留住,甚至成爲家將,就看你的本事了!”林銘沒好氣的說道。

“嘿嘿,這就看我的手段吧!”李煜連忙說道,傻x纔會放過他們三個!

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31章 進一步說服第36章 墨門的拜訪第136章 瘋狂的假幣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一年春節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51章 陳韜的密告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92章 騷動的夜晚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167章 提前的演變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61章 打蟲和預防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99章 幫呂布自立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
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31章 進一步說服第36章 墨門的拜訪第136章 瘋狂的假幣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一年春節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51章 陳韜的密告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92章 騷動的夜晚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167章 提前的演變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61章 打蟲和預防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99章 幫呂布自立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