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退席時賈羽告訴葉歡張讓傳信讓葉歡夜裡到張賢府上,有要事相商,葉歡遂問道:“文和可知張讓是何事要與某商量否?”賈羽聞言道:“具體的張常侍沒有說,可能跟之前咱們計劃的求取萬年公主有關,可能事情不夠順利。”
葉歡聞言眉頭一皺,心想果然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真的不順利自己目前也想不出辦法,唯有順其自然,走一步看一步遂道:“可不管事情怎麼樣?吾等的既定計劃都不能改變,只是這次損失有點大,白白出錢出糧出人平叛,最後啥都撈不到。”葉歡一臉小媳婦幽怨的模樣引得賈羽偷偷發笑。
卻說席散,劉宏帶着張讓等人返回西園,劉宏今日高興,喝得有七八分醉意,全靠張讓、趙忠二人攙扶着才能前行,俗話有說:酒醉人清醒。這個時候的劉宏感到自己的思維前所未有的清晰,輕吟着酒宴中葉歡做的新詩《桃花源記》,陡然想起了葉歡在詩中的潛藏的另一個意思‘歸隱田園’遂道:“阿父,汝說那葉濟生寫下《桃花源記》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告訴朕,他要辭官歸隱不成?”
張讓聞言一愣,心中想起賈羽的拜託,心想或許這就是個機會,遂連忙道:“陛下,此處可非論事之所,吾等還是先回暖閣在說吧。”劉宏聞言道:“阿父此言有理,這就回暖閣。”進入到暖閣,張讓又趕緊吩咐宮女沏來醒酒湯讓劉宏服下。
劉宏緩了一會遂舊話重提道:“阿父對朕剛纔說的事情怎麼看?那葉濟生是不是有了辭官的意思。還是說他想告訴朕,其實他是個沒有野心的人,志在田園山水,過那恬靜愜意的生活。沒事之時還可以做做學問,教授孩童。”
張讓聞言故意沉思一陣才道:“陛下明鑑,依吾看來,葉濟生這二種意思兼有之,葉濟生國之棟樑,肩負着吾大漢朝中興的重任,又正值年少熱血時,按理說應該是正渴望建功立業的時期。然是何種因由讓其心灰意冷,有歸隱田園之意,其中深意微臣可不敢隨意揣度。”
劉宏聞言良好的心情瞬間被陰雲掩蓋,微怒道:“這葉濟生也不是個東西,既然想撂挑子,也不想想,他一介白身有今日地位是從何而來,要不是朕一意提拔,就算他又通天徹地之能有如何?在大漢這片天空下,朕說他行就行不行也行,朕要是說他不行那麼他行也不行。現在有了地位,有了名聲就不知道感恩朕了,還想着端架子、擺譜。學那些年年徵召都不來的老頑固,故名思議閒雲野鶴,逍遙鄉野,朕看他們不過就是想借拒召來擡高自己的身價,朕倒要看看這類人日後有什麼前途?”
張讓見劉宏發怒連忙道:“陛下息怒,陛下恐怕是誤會葉濟生了,葉濟生絕非是知恩不報的人,如此作爲想來是有不得已的苦衷。陛下剛剛也說了,葉濟生一介白衣,孤身進入洛陽,先前還有老師蔡邕照護,現今可完完全全是他一個人,宛若無根之萍。在洛陽這片天地下,世家林立,勢力盤根糾錯,葉濟生想要殺出一條血路在此紮根落戶其難度可想而知。更不要說想要有所作爲,其背後沒有龐大的勢力作爲後盾是不行的。葉濟生雖然年輕,可天質聰明,看破其中奧妙,沒有被目前短暫的榮耀迷惑心智,況且前些日子,朝堂之事肯定傳到葉濟生耳中,這才升起激流勇退的心理,其情可免。”
劉宏聞言悻悻道:“朕也知道他葉濟生毫無根基,與那些朕都要禮讓三分的百年世家毫無可比性,更不用說要他與其抗衡,實在有些爲難於他,朕也是全力的扶持於他。上次朝堂之事最後朕不是也沒有怪罪於他,反而是任由汝等把陳耽下了獄,何況他也的確犯了大漢律法,還要朕欲待何如?”
趙忠與張讓同穿一條褲子,何況之前張讓也曾知會過他,聞二人對話,心中已經明白了張讓的意思遂插言道:“陛下,微臣斗膽直言,上次朝堂之事陛下雖沒有責罪於衛將軍,可是陛下被袁太傅一番話說得也對衛將軍提防之心大起。想來最終受益的還是袁隗那老狐狸,葉濟生洛陽無依無靠,再要失去陛下的信任,洛南遲早要被各大世家瓜分吞併,與其落得悽慘下場,還不如急流勇退,葉濟生這也是明哲保身的做法。”
劉宏聞言沉思良久始道:“如此說來有幾分道理,朕不知不覺間又中了袁隗那老狐狸的奸計,不過話又說回來,葉濟生朕必須召回洛陽,兵權也必須回收,要知道權力會使人滋生野心,就算葉濟生沒有野心,可不代表他麾下的那些人沒有野心,葉濟生畢竟還年少,很容易被人蠱惑,倒時候以他的才能,天下間再要找人出來制約於他可就難找了。前事勿在言,此次太平道反叛葉濟生的洛南確然除了大力,汝二人幫朕出個主意,在召回葉濟生兵權後給他一些特別的補償。”
張讓早就等着劉宏這句話,聞言隨即道:“主意微臣到有一個,而且是個絕妙的好主意,但在這之前微臣必須斗膽問陛下一聲,陛下日後對葉濟生到底如何處置?是棄之不用任其做個安樂的富家翁,還是事機繼續重用,讓其擔起中興吾大漢朝的重任。”
劉宏聞言道:“葉濟生確然是數百年難得一見的棟樑之才,歷數吾大漢朝的英才,無人能有其能,就算是十四歲從戎遠征打得匈奴聚城投降的冠軍侯霍大將軍在文采上也是不及他,如此人才棄之不用實在可惜,總之一句話,葉濟生要用,而且是重用,但是絕不能任其脫離朕的掌控。”
張讓聞言道:“陛下如此說來。那微臣就斗膽直言吾提議。正如酒宴上皇后娘娘所說,大將軍何進不管怎麼無能,可他都是皇親國戚,與陛下是一家人,與大漢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同樣的道理,陛下只要把葉濟生也變成自家人,那麼所有問題不就迎刃而解。”
趙忠聞言連忙道:“張大人果然妙計,和親之舉歷朝歷代皆有之。這樣葉濟生與大漢朝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就不擔心其有異心,陛下也可以放心任用其對抗世家大族。而且還解決了葉濟生出身低微,沒有出身底蘊的問題,對抗世家更是得心應手,陛下大展拳腳中興大漢朝之日不遠亦。可是和親是好,這人選就不好選了,先帝有三女, 皇女華劉華,延熹元年封陽安長公主,適不其侯輔國將軍伏完。皇女堅 劉堅,七年封 潁陰長公主。 皇女脩劉脩,七年封 陽翟長公主。 均皆已配人,如今潁陰長公主、陽翟長公主雖然都寡居洛陽,可要陪衛將軍身爲不妥,一則乃寡居身份,二者年歲大不和。縱觀與陛下親近的王爺府中,沒有一嫡女與衛將軍匹配的女子,難、難、難!!!”
趙忠唱作俱佳,一連三個難字不但與張讓配合得天意無縫,也完全把劉宏的心思引導到尋思如何與葉歡聯姻的思路上去。劉宏遂道:“阿父、阿母言之有理,這聯姻之舉可行,有葉濟生全力相助,朕就完全有把握一舉端掉世家的力量,而不至於遭受強大的反彈。汝等快快思量一下,看有何人能夠與洛南聯姻?”
張讓聞言道:“陛下既然有此意,微臣心中倒有一人選,可是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劉宏聞言道:“是何人選?快快道來。”張讓道:“前皇后宋娘娘有一女,光和三年,陛下親封爲萬年公主,年歲正好與葉濟生相當,又是陛下親出,端與葉濟生乃良配。大漢以孝治天下四百載,不擔心倒時葉濟生不對陛下忠心耿耿。”
話說袁隗等人酒宴散去,一些袁氏較爲親近的朝臣便直接隨袁隗返回了太傅府。大堂之上分賓主相坐,種拂當先道:“太傅大人,那衛將軍酒宴上當衆作詩明志,其意甚深。明日大朝陛下便會當朝論功行賞大封有功之臣,此次葉濟生居功至偉,太傅大人可有應對之策。”
袁隗老狐狸一個,自然不會貿然出言,對種拂的話彷彿未聞,只是微眯着雙眼,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河南尹楊彪見此遂道:“前次陳御史彈劾葉濟生,雖然陛下沒有治罪與葉濟生,然陛下也對葉濟生起了忌憚之心,想來葉濟生也是知道了這一點,酒宴上才作詩明志,以退爲進。可伶陳御史一番忠君愛國,最後卻被宦黨構陷,如今深陷牢獄。”言罷,楊彪深深嘆了口氣。
楊彪之所以高坐與太傅府,原來楊賜辭去太尉職便返回了 弘農華陰, 弘農楊家也是百年世家,勢力龐大,然如今的楊彪威望不足,掌控不了楊家那龐大的力量,家主還是由楊賜領着。楊彪在洛陽可用資源並不多,這才主動投向袁氏的懷抱,以期得到袁氏的支持。
滿堂士人聞楊彪之言,臉上也紛紛露出悲憤之色。郎中張鈞更是情緒激動,陳耽平時就與他關係良好,而且二人還是兒女親家,政治上的互助力量,只見張鈞豁的一聲站起來道:“太傅大人,宦黨迷惑君上,構陷忠臣,氣焰囂張不可一世,長此以往,恐朝堂之上會被他們一手遮天,太傅大人當早尋對策,一舉剷除宦黨以張讓爲首的十常侍,掌控尚書檯,以正朝鋼。”
張鈞一番話,堂下衆人齊聲叫好,袁隗面色微微一動,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一旁的袁紹心細,看到袁隗的表情,知道袁隗並不贊同堂中諸人的意見,遂道:“諸公稍安勿燥,除去宦黨奸逆是遲早的事,然則需要靜待時機,如今十常侍聖卷正濃,要想有所舉動首先就會遭到陛下的責難,事不可爲。當務之急還是想想如何阻止洛南葉濟生進一步高升吧。”
張鈞對袁紹的話並不以爲然,可是也不好明着反對袁紹,心中大是不甘,悻悻返回了坐位不在言語,坐在他旁邊的羽林郎惇於瓊道:“本初言之有理,事情有輕重緩急,明日便大朝,今日若不拿個章程出來,明日稍有不慎那洛南葉濟生必定更加得勢,倒時候事情就更加不妙。”
惇於瓊一說完,就坐於他對面的議郎張津起身道:“其實按吾說,事情沒有諸公想的那麼複雜?明日大朝之上,大家齊心合力,不管陛下怎麼封賞?只要看太傅大人的眼色即可,太傅大人說不行,大家就一個勁的反對,想來陛下也不能太過一意孤行吧。”衆人聞言紛紛道有理。
卻說葉歡受張讓傳話,乘夜帶着賈羽等人趕到了張賢府上,張賢連忙把葉歡等人迎到密室中相告張讓還在宮中未來,並親自作陪,閒話風月。張賢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又是後世所爲的太子黨,所玩樂的自然非一般人能比擬,當真是千奇百怪,花樣百出,聽得葉歡賈羽二人咋然驚舌,羨慕妒忌恨。
直到深夜,張讓才從宮中趕來,一見葉歡連忙致歉道:“讓衛將軍就等,讓深感歉意。不過衛將軍這等得可是值得,原本讓都已經無顏見將軍,因有負將軍所託,可是將軍當真是有鬼神相助,酒宴一詩頓時讓事情峰迴路轉,陛下已經有意將萬年公主賜婚將軍,就看將軍明日大朝的表現了。”
葉歡、賈羽聞言自然大喜,隨後又問其何故?張讓這纔將事情的本末一一道來,葉歡、賈羽聞之大呼僥倖。隨即葉歡朝張讓躬身行禮正色道:“此事有勞讓公了,大恩不言謝,此恩此德濟生銘記於心,定圖厚報。”正是葉歡的許諾,日後讓張讓撿回了一條命。
張讓聞言道:“衛將軍不必如此,吾也是順勢而爲,如果陛下沒有此意,吾也毫無辦法。再說了,吾等可是在洛南下了大注,將軍飛黃騰達,吾等自然也能共享富貴,只要將軍日後在朝堂上別忘了吾等是利益同體,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對付那些世家大族的僞君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