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釀酒

劉康嘴裡所說的龔大人其實就是青州太守龔景,劉贇以前在看三國演義時,也曾在書裡看到過此人。當黃巾起義爆發時,龔景還曾派人去找劉焉求救過,剛好遇到劉備三兄弟正在劉焉的手下效力,於是劉焉就派出了鄒靖和劉備三兄弟前往青州解圍。

當劉備三兄弟在解除了青州的危機後,便又去了盧植的軍中效力。此刻的劉贇在想起了這件事情後,便對劉康說道:“父王,你可千萬別小看了這太平道,現在他們的信徒已經發展到了數十萬人,幷包括了我大漢的數個州郡。一旦他們中有人心懷不軌的話,那這些個州郡可就危險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未雨綢繆才行。”

聽到劉贇的話後,劉康不由得一愣就說道:“子安,這太平道收的信徒大多都是一羣賤民,他們憑什麼敢造反,難道他們就不怕朝廷的大軍來剿滅他們嗎?”

“父王,現在的朝廷是什麼樣子你應該比我更清楚吧,如果你還想指望朝廷的兵馬來剿滅這些太平道,還不如先把自己給武裝起來。否則等到朝廷的大軍過來時,我們的城池早就被這羣太平道給攻破了,而我們的家族也將會陷入危急之中。”

此刻的劉康在聽完了劉贇的話後,頓時心裡就有些忐忑不安了起來。而這時的劉贇一直在觀察着劉康的表情,當他看到劉康的臉色終於起了一些變化時,他又急忙趁熱打鐵地說道:“父王,這濟南國可是我們家族的封地,一旦有什麼閃失咱們也不好向陛下交待啊,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在暗中招兵買馬。同時還要派出信任的人去監視那些太平道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他們有任何的不軌行爲出現,就立馬將他們拿下,這樣才能保住我們的濟南城。”

“子安,你可知道招兵買馬那可是滅族的大罪,一旦被人給揭發了出來,咱們一家統統都要死的,你可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念頭存在啊,否則我們家族可就真的是在劫難逃了。”

“父王,我所說的招兵買馬其實就是想招一些鄉勇而已,這並不算是什麼殺頭的罪名。你看那些世家財閥的家裡哪個不是有數千上萬的奴隸,咱們招個幾千人又算得了什麼。”

劉贇這話還真沒說錯,當黃巾軍起義時,那些真正的世家可沒受到什麼損失,而只有一些小家族才受到了黃巾軍的波及,所以劉贇想招一些鄉勇來看家護院也算是說得過去的一件事情。

當劉康在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後,也微微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劉贇的意見。可是當他聽到劉贇竟然要招五千鄉勇來駐守濟南城時,他頓時就有些不淡定地說道:“子安,這五千鄉勇是不是太多了,這一天下來得消耗我們多少糧食啊,就算家裡有一些餘糧,也不夠你這樣折騰啊。我看你還是少招一些鄉勇的好,幾百人的隊伍就已經是綽綽有餘了。更何況家裡還有這麼多的護衛,足夠保護我們家族的安全了。”

家裡的護衛有多少劉贇心裡是記得的,其實整個王府纔不到兩百人的護衛,如果是在和平時期,倒也足夠看家護院了。可是一旦等到黃巾起義時,這兩百人的護衛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所以這五千人馬的隊伍是無論如何也要招到手的。人家張飛賣掉家產都能組織起一支五百人的隊伍來,我堂堂濟南王府難道還不如一個賣豬肉的嗎?

想到這裡劉贇立馬就搖着頭說道:“父王,這五千人的鄉勇只少不多,我也知道要養活這麼多的人確實很費糧食和錢財。不過我心裡已經有了一個掙錢的想法,只要將這個想法實施起來,那咱們家就一定能掙大錢的。”

此時的劉康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今天所發生的事情對他來說震撼力實在是太大了一點。先是自己的兒子終於恢復了神智,接着他這兒子又別出心裁地想要招兵買馬,現在又說要掙大錢,真不知道他那句話是真那句話是假了。

就在劉康感覺頭腦有些不夠用的時候,劉贇又繼續說道:“父王,先把家裡的糧食儲存起來,對了,我還需要收購大量的高粱,只要有了這些原材料,我才能實施我的計劃了,哈哈哈。”

“子安,你所說的高粱是何物,它真的能掙錢嗎?”

聽到劉康的話後,劉贇忍不住就拍了拍自己的額頭,他現在終於想起來了在漢代沒有高粱一說,而應該稱之爲黍纔對。在漢代所謂的五穀豐登應該指的是麻、黍、稷、麥、菽,而高粱就叫做黍。

當劉贇在向父親解釋了一番後,劉康這才明白了過來。不過他又有些不解地說道:“子安,這黍家裡也有,用不着再去收購了吧,而且這黍也沒聽說過能掙大錢啊,你是不是記錯了什麼。”

“父王,我是準備用這黍來釀酒的,一旦這高粱酒釀造出來後,保證能把咱們家掙得是盆滿鉢溢的,哈哈哈。”

“什麼,你竟然還會釀酒,你該不會是又想到了什麼新玩法了吧。”

看着父親那一臉不信任的樣子,劉贇也只能是在心裡哀嘆了一聲,道:“父王,我有一個秘密一直都沒有告訴你,其實這十五年來我並不是真傻,而是有一位老者一直在腦海裡教導我,所以才造成了我每天的腦子裡都是一片的昏沉。而現在我已學業有成,所以那位老者才把我的魂魄又重新放了回來,這也是我爲什麼昏迷了一天一夜的原因。”

此刻的劉贇爲了得到父親的支持,所以纔不得不編造了一個謊言出來。同時他也知道這古代的人都很相信鬼神一說,因此才把自己這十五年來的傻病說成了是在潛心修學。

當劉康聽到劉贇的解釋後,頓時是驚爲了天人,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還有這般的奇遇,這簡直就是老天爺在眷顧他們河間王一脈啊。自從漢章帝的第六子劉開被封爲了河間王以後,他們家可是出了兩代帝王,一位是漢恆帝劉志,而另一位就是現在的漢靈帝劉宏了。

劉開一共有四子,分別是劉政、劉翼、劉德、劉淑。而劉康這一支則是劉政的後人,劉翼的兒子就是漢恆帝劉志,而漢靈帝劉宏則是劉淑的孫子。要是劉贇也能有這天子之運,那他們劉開一脈可就能出三代帝王了,劉康一想到這裡就忍不住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而此時的劉贇一看到劉康那哈哈大笑的樣子時,頓時就猜到了他心裡的想法。不過劉贇可沒想過要去爭那個皇位,因爲他知道大漢朝的氣數已盡,接下來的黃巾起義後,就該輪到羣雄逐鹿了,而最後這天下卻被司馬家給奪了過去,這就是所謂的三國歸晉了。

當劉贇在想到這裡的時候,又連忙對他父親說道:“父王,你儘快找一些可靠的人來幫我吧,最好是找來一些鐵匠和木匠,這樣我就能更快地釀出美酒來了。”

聽到劉贇的話後,劉康立刻帶上他就來到自家的糧倉裡,說道:“贇兒,咱們家的糧食全都封存在這裡了,你想要多少就自己去拿吧,到時候我會讓劉福來協助你的,至於那些匠人們我也會吩咐劉福儘快幫你安排好的。”

當劉康在說完這些話後,又把一旁站立的管家劉福叫了過來,說道:“劉福,以後你就在這裡聽從贇兒的吩咐吧,有什麼事情你也要盡力地幫他辦到,明白了嗎?”

“是,王爺,老奴一定會聽從世子的安排的。”這時候的劉福也連忙上前並回答道。

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佔長安城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
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佔長安城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