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

就在太史慈去縣城裡尋找有利地形的時候,劉贇也開始在腦子裡回憶起了演義中的烏桓聯軍來。丘力居所率領的烏桓聯軍其實就是由數個部落所組成的人馬,其中最大的幾個部落分別是丘力居部、難樓部、蘇僕延部和烏延部。

而丘力居則是整個烏桓聯軍的統帥,並且也是所有烏桓人中的大單于。至於其他三部的首領全都聽令與丘力居,因此才組成了這數萬人馬的兵力來入侵大漢的領土。

現在張舉、張純所率領的反叛軍也被朝廷的人馬擊敗,而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丘力居所率領的烏桓聯軍了。當劉贇在得知了先鋒軍的首領是烏延後,也立刻就想起了此人來。

烏延,在丘力居去世以後,並在右北平自稱爲了汗魯王。此人勇健而有計謀,並不是一介莽夫,因此才被丘力居看重,並派遣出來搶劫糧草,好讓他們的族人們過冬。

當劉贇記起了演義中對烏延的介紹後,很不屑地就將此人忽略在了一旁。而另一位叫難樓的傢伙,劉贇同樣想起了此人來。難樓,是另一個烏桓部落的首領,其部落就駐紮在了上谷郡,同時他也是一位勇健多謀之人。

其實劉贇對這兩人還真沒放在心上,他腦子裡記憶最深刻的應該就是烏桓王塌頓了。此人是丘力居的從子,在丘力居死後,並總攝三王部。塌頓此人驍勇善戰,才略過人,其志向絕不在匈奴單于冒頓和鮮卑王檀石槐之下,因此此人才是劉贇心中真正的大敵。

兩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而張遼統帥的三千騎兵也已到達了唐縣縣城裡,並與劉贇的人馬形成了頂角之勢,再加上張郃統帥的七千步兵也進入了中山郡府裡,使其三組人馬很快就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同時劉贇也在高陽縣的附近找到了一處絕佳的阻擊位置,現在就等着那些烏桓聯軍自己踏進他的陷阱裡來了。果然在第二天天亮後不久,劉贇就接到了斥候的稟報,說是烏桓聯軍已經出現在了邊境處,並正朝高陽縣的方向襲來。

當劉贇在得知了烏桓聯軍已入境的消息後,立刻就對太史慈下令道:“子義,你率一千人馬的騎兵,將敵人引進松林坡後,我們就在那裡阻擊這羣烏桓聯軍。”

“是,主公,慈知道該怎麼做了。”說着太史慈率領着一千騎兵就出了高陽城。

看着太史慈領命而去後,劉贇也對身後的衆人說道:“今日就是你我報效朝廷的時候,這羣烏桓聯軍竟敢入侵我大漢領土,所以我們必須將他們留在這裡,讓其他的異族人知道我大漢疆土神聖不可侵犯,誰敢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劉贇的話剛說完,典韋和許褚等人也是羣情激昂地大聲喊道:“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松林坡是高陽縣城外的一處地名,此處的左面是一片松林,而中間地帶則是一處很大的平原之地,很適合數萬人馬在這裡廝殺。同時離松林不遠的地方還有一處微微拱起的山坡,這處山坡並不陡峭,反而很適合騎兵營的衝殺,所以劉贇就將這松林坡選爲了他們與烏桓聯軍決戰的地方。

此刻的劉贇也率領着數千騎兵是出了高陽縣城,而他們要去的地方就是在松林坡的背面,並且這裡也是一處伏擊烏桓聯軍最理想的藏身之地。

當時間快要到未時之時,一名斥候急匆匆地來到劉贇的面前,就稟報道:“啓稟主公,太史慈將軍已經將敵人引入了高陽縣城附近,此刻正朝松林坡的方向而來,大概一個時辰後就能趕到這裡。”

聽到斥候的稟報後,劉贇點了點頭就說道:“立刻傳令給張郃將軍,讓他做好阻擊敵人的準備吧,到時候我們會從左翼向敵人發起攻擊的。”

“是,主公。”這名斥候在領命後,立刻就退了下去。

當時間快要到申時之時,就見從遠處飛奔而來了一羣騎兵,領頭之人正是太史慈,而在這羣騎兵的身後同樣有一羣異族騎兵正朝他們追逐而來。

此刻的太史慈回頭看了看身後那羣烏桓騎兵後,就大聲地喊道:“所有人隨我越過那道山坡,我們的援軍會在那裡接應我們的。”說完太史慈就率先衝上了那道山坡。

緊接着當所有的騎兵都越過了那道山坡後,就看見在山坡下的五里處正有一支大軍在等着他們。當太史慈率領着騎兵營在饒過了那支步兵方陣後,這才勒住了馬匹並停了下來。

此刻的這支步兵方陣大約有數千人,當太史慈領兵進入了步兵方陣的後方後,張郃揚起手中的點鋼槍就大聲喊道:“呈月牙陣,盾牌手上前,長槍手在後,弓箭手準備射擊。”

當張郃的命令剛一傳出,七千人的步兵方陣立刻就化成了一個月牙狀的陣型來,並且站在最前面的則是一羣拿着大盾的士兵們。而在盾牆的後面則是一羣拿着五米多長的長槍手,他們這種矛與盾的組合也正是用來阻擋騎兵衝陣的。再加上還有一羣弓箭手護在他們的後方,就更能給衝擊的騎兵帶來殺傷力了。

而就在張郃剛擺好月牙陣的時候,烏延率領的先鋒軍也已越過了那道山坡,並出現在了平原上。當烏延在看清了前方那羣漢軍擺出的月牙陣型後,立刻勒住了坐騎就說道:“沒想到在這裡竟然還遇到了一股攔截我們的漢軍,可惜他們只是一羣步兵,如果換成是一羣騎兵的話,也許我會忌憚他們三分吧。不過想來那些漢軍也不可能有這麼多的騎兵的,否則他們的幽州三郡也不可能就這麼輕易地被我們拿下來了。”

“首領說的不錯,這些漢軍就是來送死的,只要咱們衝破了他們的防線,這羣漢軍就任由咱們宰割了,到時候我一定會多砍幾顆人頭下來的,哈哈哈。”

就在這羣烏桓聯軍肆無忌憚地說笑時,烏延已拔出了他的彎刀,並怒吼道:“所有人聽令,給我鑿穿前方敵軍的陣型,只要破了這股漢軍,那些城池裡的黃金珠寶以及女人就全都是我們的了,嗚嗚嗚喇。”

聽到烏延的命令後,所有的騎兵們也紛紛拿起了他們的武器,並嗚喇喇地叫着就朝漢軍的陣型是衝了過去。

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四章 釀酒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
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四章 釀酒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