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

劉石帶着數十擔金銀珠寶回到了廣平。

其實張角攻城拔寨,四處燒殺搶掠,獲得的金銀何止五千萬?

從各地豪強鉅富的家中搜出的錢幣堆滿了張角的貨倉,鉅鹿倉庫甚至都快堆放不下,這五千萬錢張角根本沒放在眼裡。

他看重的,只是以劉續做交易來的附加條件而已。

盧植大軍後撤三十里,交易地點則只能在廣平城外,除了交易的人馬,不許盧植任何軍隊靠近。

而且他還非常聰明地選在雨天。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時的火器在雨天會失效。卻很少有人知道,騎兵在雨天也會失效。甚至連雨中打仗,在古代都很少發生。

在沒有水泥地的時代,雨天路滑,人都要小心翼翼地走路,更何況馬。

盧植有五千騎兵,這是張角最忌憚的一支部隊。也是爲什麼張角空坐擁十多萬大軍,卻被盧植接連打敗的原因。

除了官軍裝備武器好,素質更加精銳以外。這支騎兵起到了重要威懾作用,野外大戰,一旦騎兵團參戰,對於步兵來說,也就只有被屠殺這一個下場。

現在騎兵失效,正是張角撤軍的好時機。

因此張角以劉續作爲要挾,等到大雨將至之時,才鬆口提出條件。

此時的廣平城撤軍計劃已經安排得差不多,張角在廣平城太守府,開了最後一次高級將領會議。

“昨日我派爾等去偵查盧植軍動向,偵查得如何?”

張角臉色微微蒼白,強撐詢問。

於毒回稟道:“報良師,盧植已經撤軍三十里,每日從廣年城運送大量糧草輜重至軍中,可見盧植軍中消耗不少。如今天降大雨,道路泥濘,他們絕不可能快速行軍。”

張角微微點頭:“嗯,這大雨是我作法所至,乃黃天垂青。可惜我作法過多,法力消耗無已,不然小小盧植,早爲我所敗。”

“良師法力無邊,又有黃天厚愛,我軍必當所向睥睨。”

衆手下目光多爲敬畏。

張角能夠起事,就是靠着太平道的鬼神邪說。

平日以符水治病,招攬信徒。經常弄一些所謂神蹟,糊弄這些大字都不認識一個的貧民加入到太平道的陣營裡。

實際上張角只是會一些圖讖之術和堪輿之術,懂得如何預判什麼時候下雨而已。

漢末魏晉時期,玄學風非常流行。

到東晉的時候,甚至有“窮學經,富修玄”的說法。

意思是當儒生學習儒家經典,是窮人書生乾的事情。富人家的孩子都是修玄學,從小就被灌輸亂七八糟的鬼神之說,全然忘記了先賢教導,子不語怪力亂神。

不過搞玄學在漢末時期的確很有效,至少張角的手下一個個被蠱惑得五迷三道,全心全意信奉張角,把張角奉若神明。

衆人大肆吹捧,早已忘記了前幾日還被盧植設計擊敗。

就在此時,有探子來報,進入大廳單膝下跪稟告道:“良師,我軍探子剛剛在大雨之中看到有大隊騎兵回到盧植營中,根據馬蹄印追溯,發現他們來自雞澤方向。”

雞澤?

張角當時就生出了一股冷汗。

這些日子他一直找不到盧植的騎兵在哪裡,左思右想,完全想不明白盧植留着這支騎兵到底想做什麼。

雖然他之前出兵,就注意到了盧植軍中似乎沒有大股騎兵,而且盧植的營地周圍極爲空曠,料定他的騎兵不在,才決定出城劫營。

但並不是說他不知道盧植手裡有這張王牌在。

與盧植對軍,就好像身處迷霧之中,永遠都摸不清楚對方的套路。

如今塵埃落定,發現敵人的騎兵居然在雞澤,位於自己的後方,當時候就嚇了張角一跳。

要知道雞澤就位於廣平和鉅鹿中間,哪裡生有大片沼澤湖泊,比人還高的雜草蘆葦蓬蒿遍地,別說五千騎兵,五萬大軍都能輕易隱藏進去。

如果自己沒有防備,直接從雞澤撤軍.......

張角在這一剎那,居然有種撥雲見日,原來如此的感覺。

幸好這些日子大雨,而且自己手上還有劉續這張牌,令盧植投鼠忌器,不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屋外小雨霖霖,張角後背冷汗直冒,慶幸不已。

“此乃我意料之中的事情,我祈求黃天降下大雨,便是爲了逼出盧植騎兵,看來是奏了效果。”

張角面色鎮定,面對手下將士,毫不遲疑地功勞攔在了自己頭上。

下面的將領欽佩不已,紛紛鼓吹法螺:“良師果然深謀遠慮,算無遺策,小小盧植,必不在話下。”

張角心安理得地接受吹捧。

過了片刻,劉石完成任務回來,向張角稟報。

見劉石已經完成交易,事情都已經安排妥當,張角大手一揮道:“下令,全軍撤離廣平,回鉅鹿。”

“唯!”

廣平城大半都被張角搬空,的確沒什麼好守的了,諸多將領同時迴應。

.......

.......

“報!”

盧植軍中。

探子回報:“稟將軍,張角人馬從廣平北城撤出,往鉅鹿去了。”

盧植帳下各路人馬俱在,唯獨少了所有將領,聽聞消息,諸多官員名士紛紛露出笑容,表情十分輕鬆。

之前劉備已經把安平王帶了回來,現在張角入彀,只要能將張角擊敗,冀州很快就可以平定。壓在他們頭上的大山,也會輕鬆不少。

盧植微點下頜,問道:“張角軍容如何?”

探子道:“軍容不整,黃巾賊寇皆無雨具,害怕淋雨,爭相以鍋碗瓢盆置於首。”

盧植輕笑一聲,取出一張軍令擲下去:“果然如我所料,傳我將令,命宗員在雞澤鄉設伏,待張角人馬入伏擊點,全軍出擊,務必將張角全殲。”

“唯!”

士兵接到命令,不顧一身泥濘,再次跑出營帳,準備去傳達軍令。

大雨天,不僅僅是火器和騎兵,就連普通士兵也很難作戰。

不說道路問題,單單在雨中用兵刃揮舞,所耗力氣就是平日一倍,砍個幾刀,就累得不行,根本不可能打仗。

這也是爲什麼張角放心在下雨天出發撤軍的原因,因爲他料定盧植不敢來追。

但張角顯然是小看了天下英雄。

盧植的才智遠超張角十倍,張角心裡在想什麼,他早已洞若觀火。

因此他偏偏不按常理出牌,決定雨天出兵,反其道而行之!

能全殲張角的機會難得,盧植一點都不想放過。

有困難,那就克服。

於是這幾日盧植一邊以偷樑換柱之計,利用廣年後方給前線運輸糧草的機會,不斷將戰兵與輔兵進行替換,以此麻痹張角。

一邊令魏郡太守張則,籌集數萬蓑襞衣。

蓑襞衣,就是蓑衣。

在春秋戰國時期,按照古語發音叫“襏襫(bo shi)”。到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則被稱爲蓑襞衣。再到隋唐時期,則簡化爲蓑衣。

幾日之內籌集數萬蓑衣?

接到這個指令的張則幾近崩潰。

要知道東漢時期的蓑衣並未普及,北方民間使用者極少。

而且魏郡纔剛剛平定不久,民生都需要恢復,上哪去給盧植弄數萬件蓑衣?

就算把張則殺了也拿不出來啊。

不過幸好盧植也沒有強迫他,而且這次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身後有冀州各地的官員和名士相助。

各種關係網絡鋪開,冀州全境甚至包括徐州、司州、幽州周邊區域,大批大批的蓑衣迅速運往魏郡,有些離得遠,現在還在路上。

魏郡作爲一箇中轉站,很快接收到大批蓑衣,由張則負責運往前線。

到四月下旬的時候,從包括廣平開始已經有十天時間,盧植就已經籌集到了需要的物資,開始進行謀劃。

張角會圖讖之術,一直在拖延時機,等待雨天到來,盧植又何嘗不會?

圖讖之術和堪輿之術其實就是天文地理知識,螞蟻搬家、蜻蜓低飛、山懸霧色,這是小學自然課教的知識,卻是漢人千百年來的經驗總結,古人在這方面的造詣遠超乎現代人的想象。

學過初中地理的就知道,我國降雨區域以秦嶺淮河一線爲界,南面是亞熱帶氣候,降雨豐富,屬於多雨區域。北面是暖溫帶氣候,降雨較少,屬於少雨區域。

雖然古代和現代的氣候可能會出現偏差,但地理結構大致沒有改變,因此大方向是不會有差異的。 而到了四月份,清明季節,南方雨季到來,一個月連下十幾天也是常有的事情。

冀州位於後世的河北,屬於少雨區域,所以在清明第一場穀雨之後,張角只能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來等待四月的第二場雨天到來。

可惜他的對手同樣研究過天文地理,早就有了應對。

下午,藉着朦朧霧色,張角的大軍緩緩出城,順着官道往北,一路向廣平郡北面的鉅鹿郡行軍而去。

與此同時,數支身披蓑衣的官軍,浩浩蕩蕩如螞蟻般走入了荒野,利用廣年城到雞澤鄉之間的各地鄉村小道,早早地來到了雞澤鄉附近的蓬蒿海洋埋伏起來。

冀州南面本就是華北平原區域,山嶺極少,就算有山,也不過是小山,雖然下雨泥濘,不過道路還算通暢,幾乎無法給行軍造成任何阻礙。

而且廣年城到雞澤鄉的距離總共也就50裡地,換算成公里,則是20公里左右。

雖然廣平到鉅鹿的距離只需要40裡,但早在今天下雨,盧植就已經下令進軍,因此當張角他們出發的時候,官軍幾乎是剛好抵達了埋伏點,按照之前部署的計劃,有序進行。

行走20公里,還要在雨天打仗,其實對於官軍來說,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幸運的是,大雨早就在昨夜下過,到今天白天的時候,只有灰濛濛的小雨。官軍籌集數萬蓑衣都需要時間,更何況沒有做準備的黃巾軍。

因此面對這場伏擊戰,作爲指揮官的盧植信心滿滿,認爲可以全殲張角,一舉解決冀州黃巾這個後患!

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四章 冀州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九章 陌上桑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八章 回京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五十七章 巫蠱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請假條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四章 冀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
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四章 冀州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九章 陌上桑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八章 回京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五十七章 巫蠱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請假條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四章 冀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