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國喪馬上就要結束,新君登基,先皇即將下葬之際,董太后忽然來了這一手,確實是令人始料未及。

幾日朝政,董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

先是下旨提升董重爲驃騎大將軍,又將原來劉辯封劉協的渤海王該封爲陳留王。

倒不是這兩個王之間有什麼差別,而是這意味着天子的詔令被改,意味着太皇太后的權威凌駕於皇帝之上。

於是,何太后爲了阻止太皇太后,同樣也垂簾聽政,與太皇太后針鋒相對。

何進稱病不出,每日朝議,何太后只要發號施令,都會被太皇太后阻止。同樣,太皇太后想會發號施令,何太后也會阻止。

二人在朝堂上爭權奪利,相互傾軋,反倒使得原本就應該儘快下葬的劉宏一直沒有下葬。

何太后是想盡快下葬,蓋棺定論。然而太皇太后則以陵墓還沒有修好爲藉口,阻撓自己的兒子安魂入土。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她是想以自己兒子纔剛死,權威尚未消散來鞏固自己的權勢。

畢竟大虎雖死,餘威猶在。

幼虎雖已登基,終究是沒有大虎那般的威嚴。

可惜何太后也是隻母老虎,劉宏活着的時候就敢下毒毒殺王美人,更何況現在死了?

眼看這麼下去不是辦法,過了兩日,何太后便在西宮設宴,邀請太皇太后議事。

董太后居住在北宮,在張讓段珪等人簇擁下來到南宮。何太后也不甘示弱,身邊亦有趙忠郭勝等,雙方針尖對麥芒。

趙忠曾經擔任過大長秋,也就是皇后宮中總管,與何太后親近,而郭勝更是何進與何太后的同鄉,之所以漢孝帝劉宏會娶何氏入後宮,就是郭勝的引薦,對何家有大恩。

包括後來蹇碩因爲刺殺何進失敗,於是想找其他常侍商議。結果就是被趙忠郭勝出賣,導致十常侍手裡唯一有兵權的蹇碩被何進弄死,十常侍再無兵權。

從這一點上來看,

十常侍內部也不是一塊鐵板。包括張讓趙忠蹇碩等人,都各有心思。

比如蹇碩是堅定地想按照先皇遺囑立劉協問皇帝,屬於何進反對派。張讓想投靠何進,又懼怕何進府裡清除十常侍的聲音,屬於中間搖擺派。而趙忠郭勝仗着與何進何太后有舊,早早地投靠,屬於投降派。

常侍們雖然沒有明面上發生衝突,但暗地裡的間隙和齷齪還是不少。

在張讓段珪等人陪同下,太皇太后施施然走入何太后的長秋宮。

此時何太后已經設宴,看到董太后進來,何太后站起身行禮道:“母后。”

母后這個詞是從漢朝開始流行,在《後漢書》與《三國志》當中多有記載,如《三國志》言:“魏因漢法,母后之號,皆如舊制。”

董太后笑吟吟地道:“你還知道我是你的母后,不知道的還以爲朕是什麼山野村婦,而不是先皇之母呢。”

被太皇太后噎了一句,何太后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怎麼回。

這兩日在朝堂之上,幾次爭吵,確實像是沒有把這個太皇太后放在眼裡,不管宮裡宮外,都似乎頗有微詞,只是被何進鎮壓了下去。

“母后說得哪裡的話,吾這幾日多有得罪,今日設宴,也是來向母后賠罪的。”

何太后親自給董太后倒了一杯酒。

董太后冷笑一聲:“確定是向朕賠罪,而不是像毒死王美人一般毒死朕?”

聽到這句話,何太后當時就那個氣。

這事兒在宮裡都已經人盡皆知,惡毒女人的名頭,也早就傳遍宮內宮外。

但大家心裡知道,跟當面說出來是兩個概念。

當面說,那就是打她的臉。

既然都快撕破臉皮,何太后也沒好聲道:“母后,按理來說,你是太皇太后,我沒資格教訓你。但我等都是婦人,應當安居深宮。昔日呂后因握重權,宗族千口皆被戮。那些國家大事,就應該交給朝廷大臣去辦纔是。這樣對於國家來說,亦是大幸,希望你能從長計議。”

“汝這是何意?”

董太后冷冷地道:“這是在教訓朕嗎?”

“不敢。”

何太后輕抿了一口酒道:“我只是不願看到呂氏之亂重演而已。”

“混賬。”

聽到這句話,董太后大怒道:“你不過是屠沽之輩,當初你毒殺王美人,對誰都嫉妒。如今你的兒子當了皇帝,又依仗你兄何進之勢,就敢如此胡言亂語。小心我讓驃騎將軍斬你兄頭顱,將你兒子廢掉!”

何太后也怒道:“我不過是實話實說,好言相勸,太皇太后何故發怒?”

二後吵吵起來。

張讓趙忠等常侍慌忙將他們勸阻,董太后怒氣衝衝而去。

何太后等她一走,立即吩咐趙忠:“招大將軍進宮。”

那邊董太后回了永樂宮,片刻功夫,王鈞來報:“不好了,太皇太后。”

董太后還在氣頭上,怒道:“何事如此驚慌。”

“何太后招大將軍進宮,怕是要對太皇太后不利。”

王鈞在心裡暗暗佩服陳暮的神機妙算。

知道二後居然真的會發生衝突,並且還算到了何太后果然去找何進。

“這可如何是好。”

董太后心裡一驚。

張讓忙道:“太皇太后應該立即下詔,讓驃騎將軍與董卓帶兵護衛皇宮。”

“快,下詔。”

董太后也慌了神。

張讓知道這是生死存亡的關口,立即領命而去。

......

......

這邊二後爭端開啓,也算是徹底拉開了皇權鬥爭的序幕。

而那邊豫州叛軍,也已經進入了太谷關。

荀和如果真的是叛賊,想要顛覆王朝,現在肯定是一個好機會。

但他畢竟是士人,心裡懷着天下,想要的是誅殺宦官,幫助劉辯穩住帝位,心裡存的是匡扶漢室的念頭。

所以自然不可能真的大舉進攻洛陽。

實際上在荀和看來,這次他被迫發起“清君側”,完全是在幫前任皇帝孝康帝擦屁股。

孝康帝如此收稅,引起了豪強大規模反彈。除了冀州和豫州以外,天下其它州四處烽火狼煙,戰爭不斷。

所以荀和必須引導最強的冀州豫州叛軍,以“清君側”的名義誅殺宦官之後,再昭告天下,恢復原有收稅制度,安撫地方豪強,維護他們的利益,平息叛亂。

如此一來,方能解決現在天下大亂的問題。

wωω• ттkan• C〇

不過“清君側”是一回事,於今畢竟是天子國喪期間,荀和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率軍進洛陽,一旦事情敗露,他在道德層面上要被罵死。

更何況即便國喪結束,荀和也不敢讓所有軍隊真的進洛陽。

因爲豫州叛軍的組成部分與冀州叛軍一樣,都是各地大大小小的豪強私軍,這些私軍兵員素質、戰鬥力都各不相同,水平實力參差不齊,除了在高層指揮人員要優於黃巾軍之外,底層構造其實跟黃巾兵沒什麼區別。

這樣的軍隊以叛亂的名義,大規模進入洛陽京城,一旦發生紀律問題,到處燒殺搶掠,那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荀和已經考慮清楚,待國喪結束之後,就立即讓許攸等人帶一萬精兵北上,與大將軍何進手中的外宮禁軍匯合,一舉殺入皇宮之中,擊潰宦官手中執掌的內宮禁衛,再誅殺宦官。

此刻,荀和與李度、劉表等人,正在做最後的謀劃。

“查清楚了嗎?”

“查清楚了。”

李度說道:“夏牟帶了兩千南軍回洛陽,補充進了禁軍當中,現在蹇碩手中除了宿衛軍以外,還有這兩千南軍,實力已經隱隱在大將軍之上。”

荀和沉吟道:“大將軍能夠執掌的軍隊只有虎賁和羽林二禁衛,總人數約四千餘人,蹇碩得了夏牟,人數倍增,怕是有五千餘人了。”

“正是。”

劉表說道:“所以我在想,一萬精兵會不會不夠,畢竟內宮戒備森嚴,各門防守嚴密,恐怕即便進入外宮,也難以打破章臺、嘉德二門。”

荀和搖搖頭:“應當無礙,如今許涼與伍宕任虎賁羽林二郎將,執掌外宮禁衛,他們是大將軍心腹,必然有辦法打開宮門。”

“還是得選一個好時機,若是宦官們狗急跳牆,傷到了天子與何太后,太皇太后,陳留王,怕是我等罪責難逃啊。”

“不如讓大將軍將宦官們誆騙出來,如果是在嘉德門外的外宮動手,將宦官一網打盡,就不會傷到天子。”

“宦官們已經是驚弓之鳥,如今躲在深宮之中據說有一月未出宮,怕是等閒不會出來。”

李度說道:“而且大將軍優柔寡斷,只對蹇碩有所怨恨,其他宦官被何皇后勸阻,到現在也沒下定決心誅殺他們。”

荀和思索道:“確實是這樣,不然我等也不會想着清君側。既不出來,那我等想辦法進去便是。等國喪一結束,我等就立即勸大將軍帶軍入宮,先將太后與天子保護起來,再讓兵馬殺入城去。一萬餘人打蹇碩數千禁軍,必然沒有大礙。”

劉表道:“估計這兩日國喪就結束了,袁本初與許子遠尚在大谷關,不如現在就下令讓袁本初率兵過來,等他一到,我們就立即通報大將軍。”

“不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派人去跟袁本初說吧。”

荀和對李度道。

李度點點頭:“那我這就去。”

當天上午,何進進宮去找何皇后議事。

而董太后的敕令詔書,也出了洛陽。

與此同時,李度也去找趙恭,派人去大谷關尋袁紹。

一時間,隨着國喪即將結束,洛陽開始風起雲涌。

底下各方勢力暗流涌動,各自有各自的謀劃。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19章 魑魅魍魎(二))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二章 活着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請假條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五十章 鬥將請假條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四十章 表功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請假條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
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二章 活着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請假條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五十章 鬥將請假條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四十章 表功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請假條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