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

初平三年到興武元年的新年對於陳家來說,註定是充滿了喜氣。

自十月十八黃道大吉將羅敷娶回家,已經過去接近兩個月。夫妻二人天天膩在一起,年輕人腎氣足,一下子就懷上了。

雖然一開始只是作爲見多識廣的陳暮以及有經驗的母親方氏的推測,但這種推測很快得到了證實。

醫師看過,把脈之後,給予了肯定的答覆,確實是喜脈,陳暮羅敷要當父母了。

聽到這個消息,陳暮一開始當然非常高興,初爲人父,欣喜若狂。

可接着而來的,就是擔憂。

古代生孩子可謂鬼門關走一趟,據說死亡率能達到百分之三十,相當的危險。

不過青州現在醫療水平發達,華佗現在本人雖然雲遊四方去了,但他在青州三年,將所有的醫術都傳承下來。

在官府的許可下,青州醫學院甚至已經在研究人體解剖方面的事情,化學院也在於醫學院積極展開合作,通過中醫理論知識從植物中提取藥物。

不要以爲中醫就不搞西醫那一套,華佗可是極爲高明的外科醫生,在打算給曹操做開顱手術之前,他就做過不知道多少例外科手術。

開膛破肚,刮骨清腸那都是小意思,最厲害的是有明確記載華佗做過腫瘤摘除手術,把病人身體裡的黑色腫瘤取出來。

因此如果實在難產,以青州現在的醫療手段,做剖腹產也不是不行。

唯一的問題就是現在抗生素還在研究當中,根據陳暮提供的青黴素信息,化學院還在培育青黴想辦法提取,只是進展緩慢,從拿小白鼠做實驗到提取分離純化,是極其一個漫長的過程。

沒有抗生素,就意味着做剖腹產手術感染風險很大,依舊得順產,依舊得去賭那百分之三十的死亡率。難產、大出血、胎位不正都是大問題,令人憂心忡忡。

雖然陳暮作爲智者也很清楚他不能改變什麼,但作爲一名丈夫,一名父親,這種焦躁的情緒幾乎是排山倒海涌來,讓他難以安心。

不過這種焦躁的情緒很快被他拋之腦後,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着自己的妻子好好安胎。

孕婦的心情,

可是會影響胎兒發育的。

而就在陳暮新婚與妻子懷孕雙喜臨門的時候,初平三年的年末,已經接近分崩離析的東漢王朝再一次遭受了一次沉重打擊。

益州的劉焉稱帝了。

如今的大漢天下,大部分諸侯,至少在名義上,是信奉現在的洛陽朝廷。

像劉備、曹操、公孫瓚、陶謙、孫堅、劉表、陳溫乃至交州的士燮,甚至西涼的韓遂馬騰都上表請封,被朝廷任命爲徵西將軍與鎮西將軍。

而這其中,除了關中李傕郭汜等混戰的諸侯與冀州設立的僞朝廷以外,還有袁術公孫度劉焉對待洛陽朝廷的態度一直曖昧不明。

現在劉焉也終於撕開他的僞裝,以劉虞僭越稱帝,自己纔是正統爲藉口,在西南稱帝,定都川蜀成都,改元延漢。

歷史上劉焉是沒有稱帝的,僅僅只是有稱帝的跡象,比如製造了天子服飾和乘坐天子馬車之類的。

但現在卻悍然稱帝,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歷史上他有稱帝之心,結果被人舉報了,長安的朝廷就派使者去譴責了他,讓劉焉打消了稱帝的想法。而現在長安正統朝廷都沒了,自然也就沒人敲打他,滋長了他的野心。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 衆 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二是劉焉現在已經很老了,他比劉虞還要大幾歲,已經六十多了,背上的背瘡時而反覆發作,讓他已經察覺到自己或許命不久矣。

因此在沒有人約束他,再加上預感到生命消逝,讓劉焉起了野心,想完成夙願,當一回皇帝。

這個舉動對於洛陽的朝廷來說,無疑是一次很嚴重的威信打擊。

畢竟你作爲一箇中央朝廷,全天下到處都有人稱帝,先是冀州,馬上又是益州,這就證明了你的權威在別人眼中幾乎毫不存在,肆意地踐踏着中央朝廷的威嚴,讓更多的人對朝廷越來越不尊重。

因此滿朝諸公都十分憤怒,紛紛發公文去益州譴責劉焉的行爲。

但也僅僅只是譴責而已,哪怕這些朝廷諸公元老的威望很高,然而亂世中你威望再高也沒有用。

這年頭,誰手裡有兵,誰纔是大爺。

何況益州如今儼然自成一國,劉焉指示張魯在漢中截斷了陳倉、褒斜、儻駱、武關等重要通道,然後又封鎖了長江沿線,自此從關中和荊州進入益州的兩條通道,就徹底關閉。

東漢可不是交通發達的現代,雖然理論上來說,後世湖北的恩施市,湖南的張家界、湘西自治州跟四川是接壤的,然而這個接壤有很大水分。

恩施就不用多說,周圍全是崇山峻嶺,能進入川蜀的道路只有長江,也就是三國劉備進益州的路線。

而張家界和湘西,那山是多得嚇人,宛如天塹,沒有任何道路可以通行。

因此只要把長江沿線封鎖起來,從南面進入荊州的道路,只剩下從交州可以走了。

可惜東漢時期,益州南面和交州都屬於蠻荒之地,蛇蟲鼠蟻扎堆,豺狼虎豹成羣,地廣人稀山多,可謂是真正的不毛之地。進入交州西南面,也就是後世的廣西貴州一帶,進去了就別想出來。

所以劉焉在益州稱帝,中央朝廷真的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倒是有公卿異想天開,在朝會上提議發公文讓劉表能夠從荊北沿着長江去進攻,可大家一分析,再看劉表被袁術圍攻的樣子,就知道太難了,便就此作罷。

短短兩年間,東漢王朝出現了三個劉姓天子,其中還夾雜了無數草頭王,算是另類的一種三國亂世,天下爭霸,也徐徐拉開帷幕。

兩個月後,興武元年二月,也就是公元193年二月份,春暖花開,空氣裡還帶着早春的溼潤與冬日未散的寒氣。

陶謙從徐州的東海郡北上佔領了豫州的魯國,去年又悍然進攻兗州的濟北國,搞風搞雨,引得周邊軍閥對他十分矚目,不過在那之後,陶謙的行動也停下來,劉備雖然幾次勒令他將濟北國還給曹操,但卻一直置若罔聞。

現在中原地區的形勢非常複雜,冀州王芬,青州劉備,徐州陶謙是三個獨佔一州之地的軍閥。而曹操只有東郡,孫堅比他還慘,只有陳國和樑國兩地,不過兩地加起來有一百多萬人口,亦是不容小覷。

南面的豫州被袁術佔了一半,實際上現在的漢朝,袁術的實力在明面上已經不比王芬差,半個荊州,半個揚州再加上半個豫州,治下總人口居然達到了六七百萬,紙面實力首屈一指。

不過大家其實都知道,別看袁術實力似乎很強大,但一來治下不穩,民心沒有歸附。二來他本人志大才疏,打個劉表打了兩年都沒打下來,確實不太讓人看得起。

然而沒有人知道,此時的袁術,一直在醞釀一個大計劃。

這個計劃其實已經被青州謀士集團推演出來了,通過陶謙的動作,看出了端倪。

但袁術可不知道自己連底褲什麼顏色都被人看穿,所以依舊在忠實地進行着,二月初,他的軍隊終於抵達了沛國。

此時的沛國相叫做袁忠,是袁術爺爺袁湯的大哥袁彭的孫子,也是袁家人。

不過不同於袁湯那一脈,袁彭這一脈的人喜歡隱居不出仕,袁忠的兩個兄弟,大哥袁閎,三弟袁弘都是隱世,袁忠自己也不太想當官。

所以當袁術跑到沛國來,準備將袁忠收入麾下的時候,袁忠居然直接棄官跑了,連見都懶得見這從弟一面。

見到從兄居然這麼不給面子,袁術雖然有些詫異,但袁忠的舉動正合他的心意,當下不費吹灰之力,就輕易佔領了整個豫州南部,其實這也就是他歷史上所佔領的地盤,只是多了荊南而已。

豫州人口最多的兩個郡,汝南郡和沛國現在都在袁術手裡,再加上在荊南發展起來的兵馬以及袁家在汝南的老底子,此時他的兵力已經達到十二萬,勢力非常龐大。

不過這依舊沒有到袁術的巔峰,他巔峰的時候,最多擁有十七萬兵馬,實力還是相當強悍。從這一點上來看,也能看出袁家底子有多厚。

二月份袁術發兵佔領沛國之後,就立即擁兵北上,與陶謙的兵馬匯合,通過彭城、魯國、濟北國等地,出現在了東郡。

兩人兵合一處,足有七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入東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了谷城、臨邑。

數日後,消息傳達到了青州,劉備立即叫來了陳暮和荀彧,召開會議。

臨淄城州牧府中,廳堂內,只有劉備陳暮荀彧三人。

青州不產謀士,但內政型人才是真不少,如孫幹、氏儀、孫邵、國淵這些人,打理地方井井有條。

但說起出謀劃策,劉備還是隻能依賴於陳暮沮授田豐荀彧。而沮授田豐現在在平原國與濟南防備冀州,現在只能讓陳暮荀彧過來,組成謀士班子。

三人坐定之後,劉備就臉色很不好看地二人說道:“四弟,文若。東郡傳來消息,袁術與陶謙兵合一處,正在進攻曹操。”

“意料之中的事情。”

陳暮笑了笑,早在四個月前,他們就猜到了這一點。

陶謙進攻濟北國,其實就是在當橋頭堡,等待第二年開春之後,與袁術的兵馬匯合,直接進攻曹操,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劉備百思不得其解:“我不太明白,爲什麼他們要繞過孫文臺,繞開豫北去攻打曹孟德呢?”

陳暮和荀彧對視一眼,見陳暮點點頭,荀彧便解釋道:“明公,有兩個原因。一者曹操實力弱小,不像孫堅那麼能打。二者曹操的地理位置較爲特殊,夾在冀州與青州之間,不像孫堅那樣四面八方有援軍幫助。”

“何解?”

劉備依舊不太明白。

荀彧就繼續道:“明公想想,孫堅的位置是在豫州北部,如果袁術陶謙聯軍要攻擊他,則只能從汝南郡與沛國進攻。汝南郡南面就是劉表,孫堅北面是曹操,沛國南面是揚州,一旦先打孫堅,則劉表、曹操、陳溫,乃至於我們,都可以就近支援。”

“若是打曹操就不一樣。”

陳暮接過話茬說道:“曹操北面是冀州,東面是我們青州,雙方兵馬在邊界對峙,爲了防備對方,誰也不敢踏足兗州地界。劉表陳溫離得太遠,鞭長莫及,頂多有個孫堅馳援,而孫堅本來就是他們的目標,自然就無所謂。”

聽了二人的解釋,劉備也算是弄明白了。

袁術佔領的地盤太廣,汝南、豫章、長沙等地都要派兵防守,一旦對孫堅開戰,揚州和荊州都會同時進攻他,再加上孫堅曹操,乃至於青州也可能派少部分兵馬參戰,瞬間就會變成四面楚歌,特別是汝南郡會成爲戰場中心,到處都要投入兵力。

但在兗州東郡打就不同,由於荊州與揚州離兗州太遠,袁術只需要在汝南和豫章等地留守兵馬防禦,抵禦劉表陳溫隨時可能的進攻即可,哪怕這邊抵擋不住,他們搞定曹操後也可以從容回防。

簡單來說,就是打孫堅他們的戰略縱深會很淺,容易陷入兩面作戰。而打曹操的話,戰略縱深會拉長,荊州和揚州就沒那麼快支援到位。

明白了袁術陶謙的想法之後,劉備皺起眉頭說道:“看樣子,袁術是想拿下整個江南江北呀。”

“嗯。”

陳暮點點頭:“等消滅了曹操孫堅後,袁術下一個目標,必然是陳溫和劉表,若他拿下了揚州與荊州,再算上豫州,天下三分之地,就已經在他手裡,除非我們拿下冀州,才能與他抗衡。所以這一戰,必不能讓他輕易得手。”

“四弟可有辦法否?”

劉備看向他,之前陳暮束手無策,除了提議從青州擠出五千人馬南下騷擾徐州琅琊國以外,就再也沒有策略了,可五千人能做成什麼事情?所以他還是寄希望於陳暮能想出個更好的辦法。

陳暮卻看向荀彧, 問道:“文若有什麼法子沒有?”

荀彧沉思片刻,沉吟道:“打潁川。”

“打潁川?”

劉備一頭霧水,人家現在在打東郡,潁川離東郡還隔着個陳留呢。

陳留太守張邈自成一國,不服從曹操,你就算打下潁川,人家也不會讓你過去。

然而讓劉備沒想到的是,陳暮卻樂了起來,讚許道:“好計策。”

荀彧微微一笑,兩人眼中都充滿了默契。

唯有劉備一臉懵逼。

我是誰。

我在哪。

他們在說什麼?

一句話都聽不懂呀,別當謎語人呀。

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二章 孟德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四章 推諉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六章 馬鈞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四十章 鳴金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門學問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十章 天子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
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二章 孟德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四章 推諉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六章 馬鈞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四十章 鳴金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門學問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十章 天子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