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營寨鏖戰

董卓本來有機會挽回頹勢,如果他能在黃巾出城追擊的時候,帶着三千西涼鐵騎反戈一擊,沒準可以帶領着潰敗的官軍反殺進城裡。

畢竟官軍雖敗,並不是他們戰力不行,而是人少打人多,又是攻城戰,導致他們不願意做這樣無謂的傷亡。

但董卓暴怒之下,命令西涼騎兵對自己的陣型發動衝鋒,導致西涼騎兵深陷自己人的泥潭。

如此一來,他再想組織攻勢已經來不及,身邊逃跑的士兵無法讓西涼騎兵組成衝鋒的陣列。再加上黃巾追兵已經靠近,想發揮騎兵的機動性已經很難了。

所以當董卓發現黃巾殺出了城,大吼着命令士兵不許逃跑,原地留下反擊的時候,他已經連自己手下的西涼騎兵都沒法控制住。

“給我回來,列陣,殺敵!”

董卓還在咆哮。

戰場上一片兵荒馬亂,官軍丟盔棄甲,四散奔逃。

兵敗如山倒,個人的力量在潰敗的大軍當中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見到這一幕,董卓的部將徐榮苦苦勸道:“將軍,走吧,士兵已無戰心,還是收攏殘兵,來日再戰。”

董卓渾身都在發抖,他不是在激動,而是在害怕,他怕已經沒有來日再戰的機會。

可是強令攻城後,傷亡太大,損失了數位素有威望的中層軍官,大量基層士兵也傷亡極大。

盧植給他留下的三萬多人,加上他自己帶來的一萬多人,總共四萬多人馬,連日攻城已經摺損接近一萬,現在毫無功績,甚至眼看就要打敗仗,朝廷不會放過他。

“走!”

但此時黃巾追兵已經越來越近,周圍的士兵也越來越少,董卓就算再恨,也只能咬牙忍住。

遠處的劉備被護衛七手八腳地擡着跑,雖然沒有傷到骨頭,但鮮血不斷從傷口溢出來,他的臉色發白,感覺自己的右肩膀使不出力氣。

“大哥,你感覺如何?”關羽不時回頭去看後方的追兵,他們有馬,不過攻城戰馬匹沒有用,所以全放在了營寨裡。

“敵人追兵到哪了?”

劉備忍着疼痛詢問。

“一箭外。”

“先回營寨,準備反攻。”

“可是你的傷勢。”

“不能跑,二弟,你必須帶領士兵結寨防禦,如果大敗的話,朝廷會怪罪下來。”

“明白。”

關羽臉色凝重地點點頭,他們四兄弟的官位來之不易,全靠戰場捨身忘死的拼殺才有了今日,如果這一仗打成潰敗,連營寨都守不下來,董卓雖然佔主要責任,但他們這些軍中將領也得受罰。

荒野上的人潮像是草原上被驅趕的羊羣般亡命奔跑,塵土飛揚,凌厲的北風呼嘯而過,捲起漫天的沙土。

官軍攻城一個多時辰,死傷慘重,體力也消耗極大。明明離營寨不過二三裡地,他們卻感覺像是很遠很遠。萬幸的是黃巾軍人數太多,城門狹窄,沒辦法一次性通過十多萬大軍,因此張寶的追擊速度也不算太快。

等到官軍跑回營寨的時候,黃巾軍的大部隊離着營寨還有一箭的距離,勉勉強強足夠董卓收攏士兵,將營寨的大門關上,等待黃巾軍的攻擊。

張寶騎在馬上,他知道此時正是進攻的好時候,趁着官軍疲於奔命,自己人馬士氣正旺,說不好就可以將董卓盡數殲滅,於是高舉長槊,沒有任何猶豫地大喝道:“殺!”

“殺!”

身後數萬黃巾健兒轟然迴應,聲如洪雷,從高空俯瞰,十餘萬的黃色頭巾組成的海洋如傾瀉的黃河氾濫,滾滾鐵流瞬時越過了張寶繼續向前衝鋒,洶涌澎湃地像是要吞噬前方所有的一切。

董卓三步並作兩步爬到了營寨的望臺上,大喊着:“弓箭手呢,弓箭手在哪裡?”

副將宗員留守大營,他萬沒想到官軍氣勢洶洶地攻城居然打成了潰敗,根本沒有做好準備,急匆匆跑過來道:“董將軍,現在士兵潰散,弓箭手還沒有集齊。”

“那就把人全都叫上來,給我守住大營!”董卓吃人般的目光朝着宗員咆哮,吐沫星子都快噴到宗員的臉上。

宗員也是老將,和盧植打的時候連番勝仗,在軍中備受尊敬。結果換了董卓,不僅對他毫無敬意,甚至還打了敗仗,讓宗員無比氣憤,差點發作。

但現在不是發脾氣的時候,再不整頓士兵,這裡的人誰都別想活,宗員冷冷看了董卓一眼,默不作聲地轉身下了望臺去召集士兵防守。

萬幸的是營中還有數千士兵留守,這些士兵休息充沛,並沒有體力不足方面的問題,被宗員與各校尉快速集結,急匆匆趕到了營寨後方的臺階上,用來抵禦黃巾的攻擊。

他們人才剛上來,烏壓壓的黃巾士兵如潮水般涌來。營寨不比城樓,木質的柵欄高不過一丈二,大概三米多,人站在下面用兵器往上面探,就能碰到柵欄頂。而且論起柵欄的厚度和堅固,也比城牆差了不止十倍。

當黃巾士兵的第一波衝鋒狠狠地撞在營寨大門與兩側柵欄上的時候,像是洪水撞在了三峽兩側的懸崖牆壁上,轟隆一聲,整個營門居然都在搖晃,彷彿暴風雨裡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會傾翻。

營寨內側的臺樓連接着柵欄,柵欄在晃動,上面的官軍甚至都有些站不穩,連武器都拿不住。但強烈的求生欲還是促使着官軍反擊,每個人都明白,營寨一倒,無人生還!

劉備忍着傷痛靠近營門,被典韋攙扶着來到望臺上,對董卓說道:“將軍,此時新敗,士兵士氣不高,請將軍派西涼騎兵從後營出去,偷襲敵人側翼,以振軍心。”

旁邊的徐榮眼睛一亮,進言道:“將軍,劉玄德說得有理,我願帶兵馬出營。”

劉備又道:“軍中還有數千騎兵,與西涼騎兵合近八千,野外鏖戰有騎兵就有反敗爲勝的餘地。這一仗若是能打好,將軍不僅能一掃我軍頹勢,還能趁勢反攻,徹底將曲陽攻破。如此我們就不是潰敗,而是詐敗反攻了。”

董卓此時正處於暴怒狀態,又急又氣,聽到劉備和徐榮的話,也是逐漸恢復了冷靜,細細思索,劉備說的的確有道理,連連點頭:“好,徐榮,我派你率領全營騎兵出城,分左右兩翼包抄!”

這就是騎兵陣型經典的鉗形攻勢,當幾千年後德意志第三帝國最擅長用這一招的時候,早在幾千年前,草原上的匈奴人和漢帝國的鐵騎就已經使用過無數次。

後營大門打開,原來盧植留下的五千騎兵和董卓的三千西涼鐵騎兵合一處,八千騎兵浩浩蕩蕩,左右分散開去。

左邊是徐榮領着三千西涼鐵騎,右邊是伍孚領着五千越騎,鐵蹄奔騰,大地在震動,天地間彷彿只有成千上萬匹健馬同時叩擊大地所發出的轟鳴聲,整個世界都在戰慄、在顫抖。

野外鏖戰,騎兵爲王!

官軍雖然敗了,可騎兵猶在。

關羽坐在馬上只覺得胸中有一團火焰在熊熊燃燒,灼熱了他的雙眸。

打攻城戰自己的青龍偃月刀帶不了,馬匹帶不了,就像是被捆住了手腳一樣,渾身都不自在,充滿了憋屈感。

但回到馬上的那一刻,他就覺得自己一身的力氣又可以施展出來。

雙眸微眯,雙腿緊夾馬腹,握緊長刀,向前奔涌。

可惜三弟受傷未在!

轟隆!

此時正面戰場,營門終於不堪重負,被黃巾推倒在地。

“殺!”

黃色的海浪翻滾,嘶吼着向營寨裡衝去。

門口的官軍敗退,典韋鐵塔般的身軀越衆而出,手持短戟,長聲怒吼道:“已吾典韋在此,誰敢上來送死!”

劉備的數千精銳聚集在他身後,齊齊怒吼:“嚯!”

肅殺之氣洶涌澎湃。

黃巾士兵的攻勢幾乎沒有得到任何阻攔,毫不猶豫地向着他們殺來。

典韋腳下襬着數十把短斧,待黃巾士兵接近,渾身虯結的肌肉緊繃,拎起一把一個迴旋投擲,短斧似流星劃過夜空,尾翼閃爍着冰冷的寒光,重重地砸在一名黃巾兵身上,將他砸地吐血倒飛。

這人還算幸運,只是被斧柄砸中,至少不會死。但另外一個人就沒那麼運氣好,斧頭在他身上打了個旋兒,斧刃飛馳劃過旁邊一人的脖頸,頓時血流如注,將他割喉!

第一把飛斧扔出去,第二把接踵而至,斧頭似雨點般砸落,頃刻間就擊殺了數十名黃巾。但敵人實在太多了,眨眼間營門就失守,無數黃巾士兵像是洶涌的潮水般向着典韋衝來。

典韋拿起一對短戟,怒吼着殺過去。最前面的黃巾士兵數把大刀劈來,就看到典韋身子一縮,躲開其中幾刀,雙戟架住迎面的刀鋒,用盡力氣,反推回去。

前面的黃巾兵被推得連連後退,身後倒了一排。但兩側的長槊又緊接着刺來,已經成爲老兵的胡志與他的二兒子胡勇連忙刺矛,幫典韋架住。

典韋感激地看了他們一眼,轉身一個飛撲, 宛如一隻老羆衝陣,竟是硬生生將數名黃巾士兵給撞飛出去。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典韋與三千多名劉備部曲死死地頂住了營寨中門,幫助官軍後方潰敗的士兵儘快恢復陣列,完成整頓。

而此時,營寨多處柵欄被破壞推倒,像是大壩出現了無數豁口,再也阻擋不了洪水,黃色的海洋即將把整個官軍營寨淹沒。

西涼鐵騎與越騎兵,也在這個時候來到了營外左右兩側。

徐榮和伍孚幾乎同時揮舞手中的武器,高聲大喊:“衝鋒!”

轟隆隆!

左右兩側的黃巾士兵駭然地看向遠處。

數千騎兵排成一列,暴躁的鐵蹄滾動着塵沙,捲起漫天煙霧,轟鳴着向他們衝來。

騎兵一旦有了開闊的地形,就彷彿推土機一般,橫掃一切!

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通知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四章 冀州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四章 冀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十章 天子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八章 回京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四十章 表功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八章 回京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四章 推諉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九章 規劃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
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通知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四章 冀州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四章 冀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十章 天子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八章 回京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四十章 表功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八章 回京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四章 推諉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九章 規劃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