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

陳暮做夢都想不到他辛辛苦苦攢的數千萬錢就這麼沒了。

要知道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徐州鉅富糜竺是一州的大富豪,資產也就數億。普通的一縣首富,資產大概也就在數千萬錢到一億之間。

張飛雖然不是涿縣首富,但他家是涿縣數代積累的豪強,祖傳了大量田產土地,全賣掉也才一兩千萬錢。

雖說漢靈帝一道修宮錢的命令就斂財百億,但那是他搜刮了全國的民脂民膏,各地所有的州郡縣共同集資來養他這一隻蛀蟲,並不是說漢末的五銖錢就一文不值。

所以陳暮之前攢下的那筆錢,可以說的一筆鉅款。如果拿到朝廷去買官的話,足以讓一個毫無官職的人,差不多也能買到太守的職位。

那麼之前陳暮到底攢了多少錢?

總共約有兩千萬錢。

這些錢又是怎麼來的呢?

很簡單,張飛賣掉的祖產,在支出各種各樣的開銷之後,剩了約有一千多萬。然後一路行軍打仗,在各郡縣城當中搜刮黃巾的財產,這些都是戰利品,屬於正常收入。

按照陳暮的設想,如果黃巾之亂後,朝廷如果黑暗,劉備憑藉着軍功依舊沒法獲得太高的職務,那麼他會利用這筆錢做一些打算。

萬一運氣比較好,劉備混了個不錯的官職,那麼這些錢也留着有用,以後還能招兵買馬,做起家資金。

所有的一切都規劃好了,每一步都在算計當中。

陳暮唯一沒算計到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大哥不知道是散財童子轉世,還是天生的窮鬼附身,怎麼偏生得留不住錢財在身上。

兩千多萬錢短短三四個月能花到只剩下一萬,就算是每天往路上扔錢,沒事就蹦迪跳舞摟着小姑娘接着奏樂接着舞,也得一年半年才能扔完吧。

這麼多錢你都能花完,真Tn的是個人才。

陳暮無奈。

果然,慈不掌兵,義不掌財。亙古不變的老話,不管在哪都是至理名言。

見他無語沉默,劉備訕笑道:“四弟,冀州百姓真的太慘了,很多人餓死在路邊,連屍骨都沒有人收斂,沒有吃的,他們只能吃草根,吃樹皮,甚至吃泥土,爲兄實在不忍心。”

我能怎麼說呢?

陳暮擺擺手:“無妨,這些錢大哥有處置的權力。”

劉備以爲他生氣了,上來摟着陳暮可憐兮兮地認錯道:“四弟,別惱了,錢都花完了,再氣傷了身體也無用。”

關羽也上來勸道:“四弟,我們跟隨大哥建功立業,不就是因爲大哥懷有仁義之心嗎?冀州災民朝不保夕,生靈有倒懸之急,大哥這麼做是對的呀,你不要埋怨他。”

張飛是無所謂了,就沒有說話。

王鈞在旁邊抽搐了一下嘴角,能體會到陳暮的難處。

劉備又真摯道歉:“子歸,是爲兄的不對,以後爲兄再也不敢了。”

嗯,等你下次有錢了肯定還敢。

陳暮笑着說道:“大哥說的什麼話,救濟災民乃是仁義之舉,我怎麼可能因爲大哥施以仁德而怨恨呢?”

“不生氣就好。”

劉備拉着陳暮坐下,四處看看,笑着說道:“本來軍中不該飲酒,但今日痛快,都是自家兄弟,何不飲幾杯?”

張飛張大了嘴巴:“大哥,軍中還有酒?你不是說沒了嗎?你又騙俺。”

劉備白了他一眼:“你都傷成這樣,還喝什麼酒。就算今日開飲,你也只許小酌一杯,不許多喝。”

“這這這這這......”張飛那環眼瞪得老大,豹子頭的腦袋上充滿了問號。

衆人大笑。

劉備只是傷了右後背,

傷勢不算重。張飛就慘了,因爲膀大腰圓,體積和麪積都比常人寬一倍,陳暮站在他身邊像是小雞仔似的,結果上了城牆就被幾十把長矛招呼。

要不是張飛武藝驚人,當時就得被捅成馬蜂窩。但身上還是多處掛彩,之前又爲了營救典韋胡志胡勇等人,傷口迸裂,到現在還沒好。

古人雖然不知道爲什麼喝酒以後傷勢會加重,而且不容易止血,但的確是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受傷都會禁酒。

其實陳暮是知道的,喝酒後加速了血液循環,血液流動快,傷口自然止不住血。

所以哪怕張飛嚷嚷着要多喝幾杯,劉備和陳暮都把他強行鎮壓住。

衆人又叫上典韋胡志等低層軍官,二十多人鬧哄哄地出去。

是劉備特意把他們趕出去,軍中都是糙漢子,陳暮是他們的四弟還能混跡一起,王鈞就不行,人家是宮裡的宦官,強行與他們在一起喝酒總歸是不自在。

而且不止是王鈞,關羽張飛他們也不自在。

地位不一樣,在一張酒桌上,如果有一個人地位特別高的話,其他人都會覺得很拘束。

所以幾個人喝了兩杯,劉備就找了個藉口讓把關羽張飛趕走。

這也能看出劉備會做人的地方,既不能傷了兄弟們的心,也不至於讓王鈞不舒服,劉備王鈞陳暮三人繼續坐下飲酒暢談。

三個人推杯換盞,稱兄道弟。

每個人的臉上都像是戴了一副面具,誰也看不清楚面具下藏着什麼。

夜晚時分,凌厲的北方呼嘯。已是接近九月下旬,北方的天氣一天比一天冷。

在沒有全球變暖的今日,塞北的草原或許已經下起雪來。

枯黃的草蒂被碾落進了塵泥裡,等待着來年春天發芽。安頓好王鈞之後,陳暮披上了外套,緩緩走出營寨,看到滿天的點點繁星。

一輪皎潔朦朧霧紗的月高高地懸掛在天上。

陳暮看着那月癡癡出神。

來到這個世界有些年頭了,從當初的不知所措,再到現在的如魚得水。

故鄉的一切都好像變得越來越虛幻,記憶裡的很多東西,也變得越來越模糊。

自己也好像已經完全適應了這個世界。

可每次在月明的夜晚,不知怎麼地,總是能想起兩千年後的家。

想起自己的父母。

秋風起,思念家鄉的鱸魚,張翰回了家鄉。

陳暮卻回不去了。

永遠地回不去。

有人說,既來之則安之。

但離開了家,離開了自己熟知的環境,你纔會知道什麼是陌生,什麼是孤獨。

這種全世界都只有一個人的空曠感,無時無刻都在折磨你的神經。

遠處關羽張飛典韋他們還在喝酒,大聲笑着。

人與人之間的悲喜果然不相同,陳暮只覺得他們有些吵鬧。

自己好像與他們格格不入,名爲兄弟,實爲陌生人,總是站在另外的一個世界看他們。

仰頭看着天空,月光如水一般灑下來。

淚水從臉頰劃過。

老爸,老媽,我好想你們。

.....

.....

第二天,陳暮就要和王鈞一起回洛陽。

他還欠着張讓一百萬錢的豁口。

這事他沒有告訴劉備,他會自己想辦法解決。

送別的時候,劉備也要去濟南赴任,顯得意氣風發。

陳暮還挺羨慕他,至少他什麼都不知道,一直有人在爲他負重前行,就這樣傻乎乎的挺好。

“四弟,此去一別,它日一定要來濟南找我。”

清晨時分,四兄弟騎馬在了平原上,在林間縱馬奔馳,抒發着心中的喜悅。

來到一處山崖上,俯瞰着遠方,劉備只覺得大好河山,好不自在。

陳暮平靜地說道:“我會去找大哥的。”

張飛哈哈大笑道:“等四弟明年結了業,我們就一起在濟南逍遙快活。”

陳暮笑着說道:“大哥此去之後,到了地方,一定要先安撫好百姓,四處觀察地方政務,妥善處理官場關係。”

劉備點點頭:“我明白,若有貪官污吏,我必然不會放過他們。”

“那雞澤的沮授是個人才,挺不錯的,他之前就是縣令,也舉了茂才,大哥不如徵辟他爲縣令。”

陳暮又舉薦了沮授。

沮授一直在袁紹進冀州前都不算髮跡,因爲他的縣令之職沒做了之後,在家鄉蟄伏了一段時間,直到做了韓馥冀州牧的時候,才被徵辟爲別駕,現在正賦閒的時候。

劉備之前也跟沮授見過面,雖然也就一面之緣,不過聽說宗員原本是想把張角派出去的騎兵阻攔,是沮授勸阻了他,這說明沮授確有才幹,於是點頭道:“嗯,廣宗離雞澤不遠,我乾脆先去找他,再去濟南。”

“還有到了地方後一定要好好應對地方流寇、山匪賊人,濟南並不靠海,但卻是黃河的出海口,乃是土地肥碩之地,如果有黃巾賊的話,儘量招撫屯田,還有與當地豪強.......”

陳暮一口氣說了許多治理地方的辦法,他知道自己不在身邊,劉備治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但總歸是覺得不放心,各種事情都要叮囑一二。

“四弟。”

“嗯?”

“好好讀書,早點回家。”

劉備一直耐心地聽他講完,才認真地說道。

陳暮一愣,輕聲道:“知道了。”

“是啊,洛陽那破地方有什麼好的,我們在身邊纔是家!”

“早點回來,我們都在等你。”

張飛哈哈大笑。

關羽眯着眼,撫須微笑。

劉備掃視了關張,最後又看向陳暮,緩緩開口:“有時候,大哥也恨。”

“大哥?”

關張不解,疑惑地看着他。

劉備苦笑着搖搖頭:“我這輩子沒什麼本事, 一路能走到今天,全賴二弟三弟萬夫不當之勇,全賴四弟出謀劃策,助我平步青雲。”

“所以大哥有時也很恨,不是生誰的氣,而是惱怒自己無能。”

“恨我既沒有萬貫家財讓自己的兄弟擁有千畝良田百簇奴僕,也沒有萬人之上的權力讓自己的兄弟達官顯宦衣錦還鄉。”

“那時我很奇怪爲什麼自己有這個想法,我發達以後,不是兄弟們一樣發達了嗎?”

“但後來我想明白了,原來我要的是不這些。”

“我希望我能夠靠自己的努力與你們一起分享,我希望我們共同進步共同起勢,我希望我可以和我的兄弟永遠都在一起。”

“我不要什麼有錢有勢,也不要什麼高官厚祿。我可以不要一切,但唯獨不能失去你們。”

劉備看着他們,發自肺腑地說道:“因爲你們是我的兄弟!”

“大哥!”

關張的眼淚落下來,緊緊地握住了劉備的手。

劉備的目光看着陳暮。

陳暮看向他真誠的眼神,眼眸中,似乎有一縷叫做期盼的光。

不知道爲什麼,心裡忽然感覺到了無盡的暖意。

原本以爲只是過客,費盡心機桃園結義,也只不過是爲了攫取一點政治資本而已。

可叵測的心機,又怎麼能敵得過真摯的感情。

有那麼一刻,他明白了爲什麼劉關張不離不棄,終生相守,也明白了爲什麼世人都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的原因。

陳暮把手伸過去,就好像結拜那一天一樣,笑中帶淚,真誠地說道:“大哥!”

四人哈哈大笑。

因爲,我們是兄弟!

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請假條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端午節請假條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五章 定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七十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七十章 出兵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說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五章 定策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端午節請假條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
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請假條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端午節請假條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五章 定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七十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七十章 出兵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說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五章 定策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端午節請假條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