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

“三國之謀伐 ()”

戰爭一旦打起來,進展就奇快無比。

正所謂兵貴神速,袁紹自以爲抓住戰機,自然就得快速而又果決地主動出擊,試圖儘快達成戰略目的。

之前說過,劉備的營寨並不是建在橋頭附近,而是距離橋頭約二里位置的坡岸上。

河流兩岸都有制高點,劉備佔據了東岸的制高點,坡上佈置了大量牀弩、瞭望塔之類的器械,居高臨下,袁軍要想進攻,十分困難。

不過袁紹本身就沒有打算強行攻打他們的營寨,而是準備等到袁尚和郭圖部兩路一起進攻之時,三路一同包抄。

只是袁紹做夢都想不到,魏橋方向的青州軍只是水師僞裝成主力,大部隊根本沒有出動。

原本青州軍陸軍兵力有七萬之衆,再加上八千騎兵和兩千玄甲重騎,總兵力約八萬。而袁紹大概有十一二萬左右,還缺少騎兵,只有大量的步卒。

正面對壘的話,袁紹其實並不佔優勢,雙方野外對決,只要戰術沒有太大紕漏,頂多是五五之數,甚至冀州軍還有可能處於劣勢。

而現在袁紹卻以爲青州軍主力南下,留在界橋的只有劉備本部三萬人,加上高順五千人以及一萬騎兵,總計4.5萬。

巨大的兵力優勢衝昏了袁紹的頭腦,十萬對四點五萬,讓他選擇主動進攻守衛森嚴的劉備營寨。

這注定了是一場失敗。

源源不斷的袁軍已經在東岸河灘聚集,對於青州軍沒有到橋頭阻擊,袁紹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爲青州軍兵少,又被三面包夾,只能選擇困守營寨,而不是在最佳的橋頭位置發動阻擊戰。

陳暮就是算準了袁紹這樣的心理,故意引誘他來進攻已經被建造得如銅牆鐵壁般的青州軍軍營,軍營外圍不說那些防禦設施,光戰壕就有十幾條,想攻破沒那麼容易。

而此刻劉備軍營寨東門,劉備親自率領張遼部和典韋部,準備北上奇襲正屯兵於陳固鄉的袁尚。郭圖現在已經奪取了鄃縣,正在往甘陵方向行軍。

因爲是孤軍深入,郭圖帶的糧草不多,所以他必須儘快抓緊時間在界橋與袁紹匯合,不能夠繼續在鄃縣耽誤下去。

至於繼續東進奇襲平原,郭圖倒是曾經考慮過,只是平原城高牆厚,如果長時間在平原耽誤,本來就不多的糧草很快會消耗一空。因此他依舊是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合圍界橋。

當郭圖抵達夏津一帶的時候,就有斥候來報:“監軍,甘陵城中大隊騎兵往北去陳固鄉了。”

“往北?”

郭圖撫摸着下頜三寸山羊鬚,對部將們說道:“這定是公子尚配合主公已經在開始進攻劉備營寨,劉備抵擋不住,派張飛前往支援去了。”

部將馬嚴說道:“監軍,那我們該如何是好?是去支援公子尚,還是繼續按照計劃進攻甘陵?”

支援袁尚?

郭圖在心中冷笑,他跟審配不同,他是支持袁譚的,所以和許攸逢紀審配這幫支持袁尚的人屬於政敵,雙方互相在袁紹面前詆譭對方,鬧得不可開交。

現在袁尚和審配很有可能遭到劉備部的騎兵進攻,甚至還有可能是劉備打算殊死一搏,從北面突圍,他怎麼可能會管?

因此郭圖眼珠子一轉,毫不猶豫地訓斥道:“糊塗,明公現在正在猛攻界橋,如果我們去陳固,很有可能導致明公那邊進攻失敗。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劉備,只要消滅了劉備,明公才能一統河北,君臨天下!”

“是。”

馬嚴聽他說得有幾分道理,雖然想說這樣見死不救袁紹會不會發怒,

可既然郭圖都這麼說了,那他也沒辦法。

事實上郭圖此時已經在心裡開始打起了算盤。

劉備那邊固守營寨,短時間內肯定不好拿下,而他們已經派張飛北上,很有可能是進攻陳固。如果現在去劉備營寨的話,哪怕是配合袁紹前後夾擊,也不一定能夠把劉備軍營寨攻破。

他之前看過劉備位於界橋東岸的營盤,佔據坡岸制高點,周圍壕溝水渠就有十幾條,高櫓箭塔無數,可謂是固若金湯,易守難攻,想突破進去沒那麼容易。

唯一的辦法就是團團圍困,把劉備的糧草來源斬斷,這樣四萬大軍每日消耗糧草,哪怕軍中藏有百萬石,不出兩月就能把劉備耗死。

可惜此次決戰是利用了劉備軍主力在魏橋的機會才能夠實施,時間拖得太久,等魏橋的主力回來,到時候就不再是以少打多了,因此郭圖此行,還有另外的一個任務。

那就是斷劉備軍與魏橋主力軍的糧草。

根據情報可以得知,劉備把糧倉囤積在下堡、尖冢、東趙等鄉亭,此地剛好位於界橋與清淵館陶等地之間,劉備軍與魏橋軍取糧,都要從此地取。

所以按照袁紹的謀士團部署,即便劉備軍短時間內攻不下,郭圖也應當立即南下,搗毀下堡尖冢等地劉備軍糧倉。

事實上他這次被袁紹派出來繞大遠路進攻鄃縣,本身就是在切斷劉備軍糧草,同時還要對下堡、尖冢、東趙等地糧倉進行打擊,徹底斷掉劉備的糧草來源,把劉備困死在那界橋沙丘囚龍之地。

而他之前的想法是如果袁尚和自己一起抵達界橋,那麼兩路兵馬一起配合袁紹,先幫助袁紹的主力部隊站穩橋東,然後再由郭圖領兵南下,進攻東趙尖冢下堡等鄉亭。

但現在戰局又有了新的變化,劉備似乎是打算北上先破袁尚。自己這一路顯然是比較安全,可供他選擇的餘地就比較多一些。

“劉備的兵力只有約四萬五千人,其中張飛部已經北上,高順部和劉備本部人馬在營寨之中。”

郭圖摸着下巴暗暗思忖:“如果我此時派小股部隊先往陳固,佯裝成支援公子尚的樣子,劉備害怕我們七萬大軍匯合,又怕張飛部被我們圍困,張飛有失,很有可能會派本部人馬前去救援,到時候.......”

到時候他就可以趁着劉備營中兵力空虛的時候,主力部隊猛攻劉備營寨,只要把他的營寨拿下,將劉備抓起來,到時候就必然是大功一件,未來論功行賞,恐怕也不遠了。

想到這裡,郭圖心中頓時心潮澎湃起來,一邊催促着加緊行軍,一邊在心裡暗暗思索着計劃。

到了天黑的時候,郭圖就抵達了甘陵,佔據了這座城池。

甘陵城內的糧草早就被運往前線,就連此地百姓和大量莊園地主,也早在很多年前遷移至青州。郭圖只得到了一座空城,不過他並沒有在意,一邊派人四處打探情報,同時命令士兵們在城中休整一夜。

等第二日,郭圖繼續出發,抵達臨西。到臨西之後,看着十多天前自己狼狽逃竄的臨西糧倉,郭圖感慨萬千的同時,也是命令士兵們停下腳步,原地駐紮。

原來的臨西糧倉舊制東面有一處之前青州軍的營寨,發現這處營寨,郭圖也總算是知道爲什麼自己會上當。

青州軍的本寨就在糧倉東面,糧倉內部其實沒有多少守軍,全在外面門口。

他這邊剛進去,那邊就把各個營寨大門封死,北門的火也是青州軍自己點燃的,也正是這一次,導致冀州騎兵全軍覆沒。不過郭圖也感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因爲如果冀州騎兵沒有全軍覆沒的話,劉備就很有可能不會選擇冒險進攻魏橋,自然也不會給他這麼一個全殲劉備的機會。

郭圖自鳴得意地想着,等到了午時,外出打探情報的斥候就已經回來。

“監軍,我看到劉備軍北上正在進攻陳固。”

斥候告訴他。

郭圖坐在營寨之中正在喝水,聽到這句話,頓時水也不喝了,立即問道:“可看清楚敵人情況?”

“暫時不清楚,敵人外圍多有騎兵斥候遊弋,卑不敢靠得太近。”

“嗯。”

“監軍,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一旁馬嚴又問。

郭圖沉思片刻,說道:“陳固危急,也不能不救,我有一計,名虛張聲勢,馬嚴你領五千人,打我旗號北上陳固,佯裝我軍要救援公子尚,敵軍得知,以爲是我軍主力將至,必然撤退,這樣可一來不耽誤我們與明公會師界橋,二來也可解陳固之圍。”

馬嚴不知這個計策其實不是針對的敵人,而是針對的他,想了想欣然答應道:“好,我這就去。”

看着馬嚴離開,郭圖內心微微一笑。

這一招可不是什麼虛張聲勢,而是調虎離山,如果劉備軍營內部的兵力被調動一部分,哪怕只有一萬人,也足夠他這邊與袁紹那邊聯合起來,將剩餘的劉備軍攻滅在軍營裡。

等馬嚴出了營寨,領自己本部人馬北上的時候,另外一名部將史煥詢問郭圖道:“監軍,那我們是不是應該立即向西去往界橋?”

郭圖搖搖頭道:“不急,先差人去打探明公情況,確定明公已經在進攻界橋之後,再做商議。”

“明白!”

史煥點點頭,他們本就商量好一同發起進攻,這麼做也無可厚非。

而就在郭圖有所圖謀之時。

劉備陳暮荀攸沮授等人此時依舊還在營寨之中,於坡岸山頂,離下方河灘約二里地遠,俯瞰遠方橋頭。

袁紹大軍過橋之後,並沒有急於進攻,畢竟袁紹也不是傻子,硬頂着敵人在制高點位置射來的弓箭強行攻打坡岸,必死無疑。

因此他的大軍到了橋頭東岸之後,於東岸灘頭開始建造起牆寨,步步爲營。

一邊挖掘泥土,一邊建造用於阻擋箭支的夯土牆體以及木幔等器械,同時後方還在源源不斷地運送着各種器械,如衝車、投石車、以及大量木材石材等,試圖削減青州軍箭雨攻勢。

事實上袁紹不僅在準備進攻界橋,同時也在加緊聯繫袁尚和郭圖,想知道他們的動向,只要他們二人到位之後,就能夠立即三方一同對劉備軍營展開進攻。

“四弟,你看,袁軍正在修建大量的牆寨和木製擋板,看來袁紹不傻,知道徐徐推進,沒有強行攻打我們的營寨。”

劉備拿着望遠鏡,看在遠處坡岸下方袁紹的舉動,笑着說道。

陳暮點點頭:“袁紹知道我們有大量的燃燒瓶,用盾牌或者木板想攻上來是死路一條,所以只能聚土成丘,步步推進。清河兩岸多爲沙丘,趙武靈王便是在廣宗西北清河沙丘被餓死,他只能從河對岸運送泥土,工事恐怕會很慢。”

“嗯,那就讓他慢慢堆吧。等他堆砌好牆寨,恐怕長樂鄉,陳固等地,早就被我們攻破了。”

劉備大笑着說道。

便在此時,有斥候來報道:“報,明公,郭圖部數千人出現在臨西北面,往陳固而去。”

“哦?”

劉備詫異道:“莫非是郭圖救袁尚的援軍?”

陳暮思忖道:“我們昨日纔派張遼典韋過去,戰事還沒有打,袁尚估計還沒有去求援,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有援軍?且纔派幾千人過去,糊弄鬼呢。”

“你們確定只有幾千人嗎?打的是是郭圖的旗號?”

荀攸問道。

斥候道:“確定只有幾千人,我們用望遠鏡看的,但他們的旗幟打得倒是挺多的,如果不仔細觀察,還以爲有上萬大軍。”

荀攸頓時笑道:“這郭圖倒是以爲智計,恐怕是想設調虎離山之計吧。”

郭圖哪裡知道,他讓馬嚴冒充主力部隊進軍,周圍佈置大量探馬斥候,同時多打旗幟,這樣青州軍斥候無法靠近,遠遠地看過去,就會誤以爲這是郭圖主力部隊。

可惜人家有望遠鏡,根本沒有靠近過去觀察,找個小山坡,隔了一里多地就能看清楚他們的情況,根本不需要靠近過去查看。

陳暮也笑了起來:“那不如來一個將計就計!”

劉備忙道:“四弟快說。”

陳暮便說道:“我們原本打算先破袁尚,但郭圖自己送上門來,那便派人北上佯裝支援,讓郭圖誤以爲大營空虛,引他來攻,我們便可趁機將其一網打盡。”

“嗯。”

劉備點點頭:“好,那此事就交由許褚去辦。”

一旁的許褚聽到自己終於有單獨領軍的機會,頓時又驚又喜,連忙叩首道:“多謝明公,褚必不負明公所託!”

“去吧,千萬不要誤事。”

劉備細心叮囑。

許褚甕聲甕氣道:“許褚明白!”

說罷激動地轉身離去。

看着他離去的背影,陳暮再扭頭看了眼遠處坡岸下細若螞蟻,還在辛勤勞作的袁軍。

他忽然嗤笑一聲,微微搖頭。

袁紹有郭圖這樣的頂尖大謀士,何愁不敗喲。

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四十章 奇襲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三章 得兗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二章 孟德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八章 回京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六章 定徐州(1)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四十章 鳴金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
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四十章 奇襲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三章 得兗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二章 孟德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八章 回京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六章 定徐州(1)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四十章 鳴金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