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

巍峨泰山,劉備不知道來過多少次。

當年擔任濟南相,泰山便近在咫尺,閒暇時偶爾登山,常看沿途風景。

不過相比於那時候做濟南相登泰山的心態,現在當了皇帝再來一次泰山,心中的感受與當時已經是截然不同。

正是一月底, 按照陽曆來說,將近是三月份。因此此時山腳鬱鬱蔥蔥,林木森然,午後陽光正好。

從山腳仰望高山,就看到連綿不知道多少裡,羣峰若隱若現, 被濃霧籠罩,霧色如薄紗環繞在山間起伏,又如白雲般飄渺蕩蕩,彷彿一片人間仙境。

成羣結隊的士兵抵達了山腳,威武雄壯的儀仗隊騎着高頭大馬,手中舉着各類依仗武器,天子用六駕馬車牽引,上有傘蓋。

漢時上泰山的道路有很多條,但大路特別少。黃巾之亂時,山林中藏匿着無數盜匪,被稱之爲泰山賊寇。

臧霸孫觀伊禮等人便是泰山賊出身,如今皆已經是朝廷要員。大部分劉備集團的人,包括劉備在內,對泰山的道路和地形都很熟悉。

一眼望去,皆是曾經見過的風景和山巒。只是羣臣坐在馬車上觀望,現在的心情早已經不是曾經年少時那樣的忐忑不安。

至少對於此次隨行的沮授荀彧他們來說, 是如此。

一輛輛馬車行駛在道路上。

去年劉備就派人重新修繕了道路,這次用的是水泥,花了約半年的時間, 從山腳修到了大概半山腰的位置, 再上的話水泥很難被運上去。

自從有了蒸汽機之後,就有了攪拌機,人工攪拌水泥早已經成爲過去式,現在都是機械攪拌。

只是現在的水泥配方其實遠比後世差了很多倍,無非是石灰石、粘土、鐵礦粉、火山灰等。而後世的土木工程對各種建築物材料已經研究得很透徹,所以大漢水泥質量遠不如後世。

不過應付眼前場景還是沒有問題,一路疾馳到半山腰,是最好的一條大路。山腰處有一片很大的空地,還擺放着沒有運下去的蒸汽水泥攪拌機,可見鋪路之匆忙。

青州大小官吏皆已經在等着,

原來的青州牧鍾繇今年年初補進了內閣,現在的青州牧是幽州人公孫方,亦是加入劉備集團較早的士人,負責內政。

到山腰廣場處與青州官吏匯合之後,眼前出現的便是一路通往山頂的石階。

石階兩側林木茂密,綠蔭森森,山頂卻是白雪皚皚,遠遠看過去, 就彷彿一個個白頭翁一般, 下方莽林叢生,上方卻是濃霧與冰寒。

一月份登泰山其實並不是好時候, 因爲小冰河時期緣故,現在的泰山天氣尚未回暖,山頂很多地方還有積雪。

但時間上來不及。

封禪的事情是去年下半年才決定,而關羽張飛今年年初又要遠征西域。

這一去,也許就是一兩年甚至兩三年。

光武帝之所以拒絕收回西域,也拒絕進攻匈奴,就是因爲國家纔剛剛從戰亂當中恢復過來,還沒有實力遠征西域和塞北。

而如今劉備也是如此,只不過通過一系列手段,恢復程度遠比光武帝時期高,有經濟和農業基礎兜底。

溫飽問題是陳暮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雖然已經從南美找到了美洲棉,然而目前我國大部分土地都要用來先種植糧食,填飽百姓肚子,經濟作物還不適宜耕種。

因此棉花產地就只能先放在西域,那麼西域就不能丟。

在這種情況下,遠征西域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所以泰山封禪的事情就必須趕在他們出征之前,急急忙忙修築道路和宮殿,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算是勞民傷財。

然而其實劉備封禪並不是一定要炫耀文治武功,而是要在泰山進行祭祀,來確定他的正統性。

正如劉邦不需要封禪,劉秀需要一樣。

因爲劉邦是開國皇帝,他本人就代表了正統,自然也就不需要用封禪來加強他的正統。

而劉秀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繼承者,而且還是小宗繼承到大宗,相當於一個大家族邊緣的分支代替主宗一樣,就必須用封禪來加強權威。

劉備也是如此。

作爲小宗三興大漢,雖然也學劉秀把自己過繼到了大宗名下,但總歸是缺乏了一定正統,只能選擇封禪。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一路攀登階梯,走了約一個半時辰,總算是到了山頂。

山頂早已經佈置好了一切。

這是一片巨大的廣場,兩側旌旗招展,北面修築了幾間宮殿,最東方樹立好了祭壇。

祭壇下方的廣場上鋪着紅地毯,羽林衛等部衆迅速左右兩側站崗。

但今日並不是祭祀時間,需要等數日後的黃道吉日。

從今天開始,劉備就要住在山頂行宮當中,齋戒沐浴,持續時間爲七日。

七天時間裡,他都要吃素食,每日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在祭壇處進行禱告,祈求上蒼保佑國泰民安云云。

這段時間各公卿也皆要陪同,一直處於比較濃重的儀式當中,除了劉備和參與進來的人以外,對於其他人來說,就像坐牢一樣折磨。

但還是那句話,真沒辦法。

很快七日過去,到一月二十八日,天氣回暖,泰山陽光普照,山頂的雪也化得差不多,溫暖如春。

一大早,劉備就開始準備祭祀活動。

像這樣的大型祭祀活動本應該由太常來主持。

但蔡邕年歲比較大了,奔波勞累不便,就由太常御王隆來代替主持儀式。

隨行官員皆跟着天子抵達祭壇,在休息了約一個多時辰,原定的良辰吉日到了之後,王隆一聲吩咐,祭祀開始。

早有準備的太常屬吏便將三牲五穀六畜等祭品端上供桌,墳上香,然後宣告祭詞。

那供桌上不僅有皇天后土牌位,還有高祖世祖等歷代皇帝靈位。

劉備來到供桌前,三叩九拜,然後朗誦禱告文書。

祭祀儀式持續了約一個多時辰,除了劉備作爲天子禱告以外,還有丞相誦讀祭文,然後要焚香、燒紙、祭五嶽四瀆以及八方神靈。

等到下午的時候,儀式結束。

按照原定行程,劉備會回青州一趟去看望他的母親。

實際上劉備的母親還健在人事,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劉備稱帝之後,本來應該把他的母親接到宮中稱爲太后。

但由於劉備發跡後,把幽州涿郡的宗族接到了青州,老人家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宗族,不想去洛陽。

其次是老母親體弱多病,當初來濟南的時候視力就已經很差,要走到近前才能看清楚人。

這個年紀的人活不了多久,好在有華佗幫忙療養,延續了生命,這才一直健在。

老太后自己不想走,再加上劉備也怕她旅途勞累出意外,因此就讓她留在青州,算是在宗族當中安享晚年。

這次回青州,劉備也打算回宗族住一段時間,陪一陪母親。

不過要走時劉備卻改了主意。

因爲原定計劃是劉關張陳下了泰山就各自離開,關羽張飛要準備去關中,陳暮回洛陽處理政務。

收復西域的計劃已經準備了半年,關張從泰山往關中去,是乘坐蒸汽輪船去。

去了關中要十多天,到了關中後再整頓軍務,開拔糧草,到西域的時間恐怕要數月,不知道還要拖多久,所以必須立即就出發。

而洛陽那邊也不能耽擱,國家不能一日無君,因爲國君要理政。

劉備可以把政務交給陳暮,但不能兩個人同時不在。

如果大事上沒人拍板拿主意,內閣那邊有些事情也不好處理。

因此在這裡四兄弟要分開。

可劉備捨不得,猶豫之後,決定在泰山行宮再留一晚上,四兄弟抵足而眠,敘談心事。

他們先是在泰山行宮裡飲酒吃宵夜,聊着聊着,就喝了不少酒。

等到午夜過了人定進入夜半初時,喝得醉醺醺的四人裡面穿着絲綢衣,外面披了件棉大衣,搖搖晃晃地走出行宮。

隨行的許褚資歷比較淺,也很年輕,今年才40歲,但因爲討伐袁紹、曹操、孫策等人立下不少功勳,如今已經升任爲中堅將軍,中將軍銜,掌宮廷宿衛。

見到四人出來,嚴肅而立的許褚立即悄悄跟上。雖說關張之勇,任何一個人都不在他之下,不過兩位大將軍都喝醉了酒,自然要謹慎行事。

幾個人都沒有察覺到許褚跟隨,從行宮裡出來之後,也沒有走多遠,一個個勾肩搭背,晃晃悠悠地來到了山頂靠東面的懸崖上。

因爲害怕他們失足跌落懸崖,許褚連忙加緊了腳步想跟過來。

不過還沒等他靠近,陳暮就已經提醒了三位兄長要注意安全,並沒有靠近到懸崖邊上,而是離了個四五丈遠,然後就開始脫褲子。

在一行侍衛驚詫的目光當中,天子,丞相,兩位大將軍非常不雅地野外放水,弄得衆人只好連連後退,不去觀看。

“哈哈哈哈,四弟,你有點短啊。”

“唉,老了,不像大哥二哥三哥這樣有活力。”

“哈,看我,迎風三丈!”

人喝多了就想尿尿,張飛雖然已經45歲,但威風不減當年,一個用力,尿就標出三丈遠。

反倒是比他小兩歲的陳暮頗爲疲軟無力,顯露出了一箇中年男人的無奈感。

劉備渾身抖落了一個激靈,尿過之後那股醉意就少了許多,繫上褲子,搖搖晃晃地往後退了幾步,靠着一刻大石坐下,哈哈哈地傻樂。

但樂着樂着,忽然就哭了起來,聲音也從笑,變成了低聲啜泣和嗚咽。

“大哥怎麼了?”

關羽和張飛連忙過來詢問。

陳暮則坐在劉備身邊,只說道:“大哥是擔憂二哥三哥了,咱們坐下陪陪大哥吧。”

“嗨,大哥,我們不是在這嗎?去一趟西域,也去不了多久。”

張飛忙勸道。

劉備搖搖頭:“我沒事,男子漢大丈夫,不會輕易掉眼淚。當年二弟坐鎮洛陽,我們數年未見,也沒有惺惺作態。”

“那爲何?”

關羽不解詢問。

劉備擦了擦眼角的淚水,說道:“只是我剛纔藉着月光,看到二弟和三弟鬢角的白髮,讓人心中憂傷而已。”

“白髮?”

關羽不自覺地摸了摸鬢角。

他只比劉備小一歲,劉備出生於160年,他出生於161年,一個50歲,一個49歲。

到了這個年紀,頭髮發白是很正常的事情,原來還只是一根兩根,後來就慢慢增多,到現在這個歲數,頭上已經黑白相間,鬢角也變成灰色。

歲月催人老,時光不等人呀。

陳暮突然指着萬里無雲的天空,笑着說道:“大哥你看,這夜晚繁星點點,多美。”

“是很美。”

劉備聽到他的話,擡起頭仰望着天空。

已經是二月初,春風似剪刀,山頂還很嚴寒,但盎然的春意已經遮掩不住。

頭頂明月高懸,羣星璀璨,宛如一張藍色幕布上點綴了無數耀眼的明燈,沒有一絲絲污染的星空充滿了純淨,令人產生不了任何一點褻瀆。

陳暮輕聲道:“我聽說,人死後,都會化爲繁星。若是我死後能成爲這樣的一顆星星,看着大漢的未來,也許不會再有遺憾了。”

“是了,我也該知足了。”

劉備喃喃自語了一句,目光迷離中又帶着一絲茫然地看着那滿天繁星。

歷史上他六十歲才創立季漢,結果剛創立不久,關羽和張飛就死了,爲報仇進攻東吳,夷陵之戰大敗,很快病死在白帝城,和老二老三前後腳死去。

如今年紀輕輕就收復了整個大漢,做到了像光武帝那樣的事情,未來至少還有十多年的時間能活,這一段時間,又有什麼人生追求呢?

陳暮笑道:“沒有人能長生不死,但大哥的豐功偉績,卻能千百年長存。不求萬載歲月,只願一生不曾蹉跎,這樣就很好了。”

“四弟說的是。”

劉備點點頭,說道:“我不過是一介庶民,自祖父之後,家族就已經在宗族中除名,連宗室都不算,如今卻能夠成爲天子,就已經是莫大的福分,又還能夠奢求什麼呢?”

“大哥能這樣想,就最好了。”

陳暮說道。

劉備看着滿天繁星,輕聲對關羽和張飛說:“二弟三弟,還記得我們的誓言嗎?”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是啊,西域萬里之遙,我心裡念着你們,要注意自己安全,莫再衝鋒陷陣了,我們四人不管人在何地,是否聚在一起,都不能忘記桃園情義。”

“嗯。”

“注意身體,莫要病了。”

“好。 ”

“早些回來......”

“知道了。”

“別忘記我和四弟還有你們的家人在等你們。”

夜涼如水,泰山山頂,一輪彎月灑下銀輝,照亮着他們。

劉備還在囉裡囉嗦地絮叨說着。

不知何時天空飄來一片烏雲,將漫天的月光遮蔽。

夜深了。

泰山除了冷風的呼嘯。

偶爾也有狼嚎。

四兄弟的醉意,卻越來越濃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請假條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八十章 倉庫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請假條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八章 回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
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請假條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八十章 倉庫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五十章 關羽出征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請假條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八章 回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