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虛虛實實

第二更。

——

荀攸和荀貞是相對而坐。荀貞看見了從林外走來的那兩個人,荀攸沒有看到,他還在接着適才的話題,繼續往下說:“貞之,想我大漢的列祖列宗,高祖、孝武、孝宣、光武以及明、章諸帝,俱皆英武神明,只是從和、殤以來,帝多衝齡登基,以致外戚、閹宦相替當權。……,你官寺大門瓦當上寫了‘並天下’幾個字,如今的天下,天子聰靈,唯朝堂諸公卻惜少有像孝武、孝宣、光武、明、章諸帝時那樣的英雄、才士也!”

荀貞咳嗽了聲,眼往外看,說道:“公達,莫再說了。……,有惡客來。”

荀攸“噢”了聲,扭臉回望,從帳中看到了那兩個走過來的人,問道:“惡客?這兩人是誰?”

“前頭那人叫做胡平,本鄉大姓第三氏家的賓客。後頭那人不認識,應也是第三家的賓客。”

“爲何是惡客?”

“一言難盡。”

說話間,“惡客”胡平兩個穿竹過林,來到近前。帳外的董習諸人將他們攔下。胡平恭恭敬敬地向跪坐帳內的荀貞行了個禮,說道:“荀君,小人剛去寺中尋你,才知你原來在這裡遊玩。”

“你找我何事?”

“奉家主之令,來給您送請柬的。”

“請柬?”

荀貞微微一愣,示意董習把胡平手中的竹簡拿過來,展開觀看,見上邊寫道:“將至正旦,生民皆慶。如此佳時,正適秉燭夜飲。在下新得了一些上好的葡萄酒,雖不珍稀,也算難得。荀君日夜爲鄉部裡的百姓忙碌,十分煩勞,馬上就要到正旦了,這是天下生民皆慶的日子,所以冒昧地派遣賓客杜買,邀請您來我家中飲宴。各種美味的食物都已備好,待君來後,你我一起在梅林水畔聽着琴聲、對飲暢談,仰望‘皎皎明月,煌煌列星’。等到喝醉了,不知世上還有人,更不知自己還有身體,難道不快樂麼?”

底下的落款是第三雲。荀貞知道,此人乃是第三明、第三蘭的父親,第三氏的族長。

他看完了竹簡,笑道:“我方任職鄉有秩不到一月,碌碌無爲,怎稱得上忙碌呢?常自慚愧不安,又怎麼好意思接受你家家主的宴請?”

胡平不顧林外土髒,跪拜在地,誠懇地說道:“荀君在繁陽任上時,教化風俗、勸農耕種,賑贍孤老、懲處奸猾,亭部上下無不稱讚,聽說還得到了縣君的讚賞。今雖纔來鄉中任職,但已經可以想象您日後施政的風采,實爲鄉人之幸。家主代表鄉中百姓,備下一點薄酒,只是爲了略表歡欣鼓舞之情。請您不要推辭。”

上次隨第三蘭見荀貞時,胡平沒怎麼說話。荀貞此時聽了他的言辭,心道,“此人短衣長劍,一副輕俠打扮,卻不料還有此等口才。”

他略微沉吟,忖思想道:“這第三氏是個什麼意思?先是第三明叫第三蘭來給我送錢、賠罪,接着又他倆的老子第三雲請我喝酒。……,這算服軟麼?還是別有用意?”一時猜不透。

他說道:“你家家主的心意我領了,只是我近日沒有時間。”指了指荀攸、文聘,笑道,“這是我的族侄荀公達,這是我的師弟文仲業,他兩人都是從縣裡來的,我這幾天都要陪他們。你回去告訴你的家主,就說我非常感謝,等有空時必登門拜訪。”

他這是睜眼說瞎話。荀攸、文聘不可能在鄉中住好幾天,最晚到今天傍晚就要回去。荀攸含笑,文聘擡眉,他兩人皆看了荀貞一眼,不過都沒說話。

帳中坐着的只有荀貞、荀攸、文聘三人,剛纔胡平行禮時已給荀攸、文聘兩個行過禮了,這會兒聞言,忙又復再拜行禮,說道:“小人胡平,見過二君。”勸說荀貞,“荀君族侄、師弟之名,小人的家主早就知道,聞名已久。荀君若能攜二君同來,小人的家主必定求之不得。”

荀貞哈哈一笑,把竹簡遞給董習,命交還給胡平,說道:“我荀貞豈是厚顏之人?今來鄉中,寸功無有,片德未立,一個人去你家吃白食已很不好意思,怎麼能還再帶兩個人呢?你回去罷。告訴你家家主,等我爲鄉中做下一兩件事、樹立恩德後,再吃他的這頓酒宴不遲。”

“君若拒絕,小人必受責罰。荀君,您好心腸,想來是不願使小人受罰的,請接下這請柬吧!”

荀貞微微蹙眉,心道:“果然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剛還誇他好口才,沒幾句話就露出了他第三家跋扈無禮的本性。”

文聘不知荀貞爲何拒絕,也不知他爲何說此人是惡客,但不妨礙他不滿胡平的言辭,橫眉立目,斥道:“你受不受你家主的責罰關荀君何事?荀君說不去,便是不去。你還不速速退下?”

文聘雖小,這一怒也頗有威儀。帳外的董習諸人便要過來掐起胡平與隨從他來的那人,胡平見荀貞只當沒看見,知是請不動他了,只好起身,又行個禮,告辭離去。

荀攸扭着臉,看他走出一二十步遠後,回過臉問道:“貞之,你爲何說此人是惡客?”

荀貞先沒回答他,而是從懷裡摸出十幾個錢,交給董習,說道:“把這錢給那胡平,就說我賞他的。”

文聘大奇:“荀君,你這是作甚?既稱他爲惡客,爲何還要賞錢給他?”

荀貞瞟了眼跪侍在側、正在溫酒的那兩個佐史,故作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正因爲是惡客,所以我不敢得罪他啊。”

文聘愕然。

荀攸心細,注意到了荀貞的異樣之處,眨了眨眼,若有所思,順着他的話頭,說道:“這其中必有故事。貞之,你講來給我二人聽聽。”

當下,荀貞將第三蘭劫樂進一事從頭講說一遍。文聘勃然大怒,按劍而起,怒道:“一個鄉下賤民,也敢冒犯君之虎威?請君下令,我這就帶着董習諸人去滅了他的全門!”

他的反應太激烈了,荀貞吃驚失笑,說道:“當日你與高素鬥氣之時,也沒見如此惱怒。”

“高素所辱者,聘也。第三氏所辱者,君也。辱聘者,看君之面,聘可忍。君乃聘之父輩、師長,辱君更甚辱聘,不可忍!”文聘小小年紀,性格還有種種不足,沒有徹底定性,但“尊長忠師”的觀念卻已經深入到骨子裡了。

荀貞大笑道:“何至於此!……,你坐下,坐下。”

文聘按着劍柄,忿忿落座。

荀攸與荀貞相交日久,不但荀貞瞭解他,他也瞭解荀貞,知道荀貞絕不是個怕事的人,更不可能會害怕鄉中的一個惡霸,更加不可能因爲害怕一個鄉中惡霸而竟連他們家的賓客也不敢得罪,知其中定有玄虛。

他想道:“貞之不是個沒膽氣的人,平時他雖不好與人爭強,但絕非儒弱、只知退讓。也許換了別時,他會將這口氣忍了,可如今他方爲本鄉有秩,正需樹立威信,以方便治事,若將此事就此輕輕放過,日後必政令不行,他肯定不會就這樣算了,必然留有後手。……,只是:‘機事不密則害成’。他方纔說話前先瞟了一眼溫酒的這兩個小吏,也許他是擔憂這兩個小吏會給第三家傳話?所以故作害怕膽怯,以此蒙人哄騙?”

他輕釦案几,用眼神詢問荀貞。荀貞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荀攸惡作劇的心理上來,心道:“我便配合你一二。”裝出憂懼的模樣,說道,“貞之,你今纔來鄉中,不立威信不行,可你就這樣被第三氏落了面子,日後卻還怎麼治鄉?”

荀貞嘆氣,說道:“是也,若無威信不能治鄉,然這第三氏窮兇惡極,實非尋常豪強能比!”他壓低聲音,說道,“你們知道麼?鄉中傳言,十五年前,時任鄉有秩的某某,因爲想要尋他們家的事兒,你們猜怎麼着了?”

“怎麼着了?”

“被他們給殺了!”

“啊!”荀攸吃了一驚,說道,“竟敢殺官?”

“可不是麼!”荀貞一副害怕恐懼、心有餘悸的樣子,拍打膝蓋,無可奈何地說道,“他們家連官都敢殺,我又能奈他們如何呢?也只有暫避其鋒了!”

“可你也不能一味退讓。”

“對呀,所以我剛纔不是拒絕了他家的宴請麼?也給鄉人看看,我是有幾分骨氣的。”

荀攸頷首,說道:“原來你拒絕他家宴請的用意是在這裡啊!……,唔,是有幾分道理。”拿筷箸夾了一片切好的蘿蔔,放到嘴裡,一邊咀嚼,一邊偷覷那兩個佐史的臉色,見他兩人雖然掩飾得好,臉上恭恭敬敬的,但眼中卻有不屑的意思透出。

荀貞也注意到了。他想道:“第三氏惡名昭著,與他們有來往的鄉人並不多。據目前許仲他們的查探,這兩個小吏與他家也無關係。也許他倆不會主動地去第三氏家告密,但是他們肯定會私下裡說我懦弱。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是‘鄉有秩懦弱不堪’這樣在鄉中具有轟動性的話題?用不了三五天,第三氏就必能得悉我今天說的這些話。嘿嘿,將欲取之,必先與之,這也算兵法中所云的‘以弱示之’了吧?”

文聘睜大了眼睛,看看荀貞,又看看荀攸。這二荀的表現太讓他詫異了。他雖然年少,也隱隱感到了異常。荀貞和荀攸相對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

荀貞猜第三氏的族長請他喝酒是不是服軟的表現,猜對了一半。

第三氏何等人家?跋扈了一百多年,經過的鄉有秩前後幾十任,也不是沒見過嚴苛的,又怎會輕易服軟?只不過,第三明乃老謀深算之輩,與第三蘭的逞強鬥狠不同,不願無緣無故地與荀貞結仇,故此先前纔會令第三明送錢、道歉。

第三明“道過謙”回家後,他因忙別的事兒,也沒再問,直到前幾天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這幾天出入裡中的陌生人越來越多了。

他可不是第三蘭那樣的傻貨,敏感地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有陌生人不奇怪,奇怪的是時機不對。

一則,現在已經是年底了,不逢年、不過節,哪兒來的這麼多人走親戚?這在以前可是從沒有過的。二來,又剛好是發生在第三蘭得罪荀貞後。兩個奇怪之處放在一塊兒,就是詭異了。

他敏銳地直覺到此事必與荀貞有關,就把胡平召來,詢問當日第三蘭道歉的情況。胡平不敢隱瞞,把實情道來。第三明聽後,氣不打一處來,這哪裡是去道歉,分明是嫌仇結得不夠深!當時就把第三蘭叫過來,狠狠地罵了一頓。

罵完了,他尋思:這可不行,仇結深了,說不定荀貞就會尋他家的事體,雖不怕,但馬上就要正旦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決定以他父親的名義請荀貞來家中喝酒,化解一下第三明道歉時的無禮。因此,纔有了胡平送請柬之舉。

胡平無功而返,將經過講說一遍,最後說道:“小人走後,荀君又派人追上俺,賞了俺十幾個錢。”

“沒收請柬,卻賞錢給你?”

第三明愕然,有點摸不着頭腦,猜不透荀貞這是在唱哪齣戲,打發了胡平出去,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決定去稟報他的父親。

他父親年輕時也是一方惡霸,十五年前殺鄉有秩一事就有他父親的參與,只是如今年老,已經六十多歲,平時不怎麼管事了,聽他說了,也覺得奇怪。

兩人猜了半天,因對荀貞瞭解不多,也猜不出個所以然。末了,他父親說道:“你放出眼線耳目,給官寺裡的佐史、小吏們幾個錢,打探一下這姓荀的到底是何意思,想要作甚。”

第三明恭敬應諾。

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36 我所邀者仁民名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20 名士15 陽城治吏(下)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1 上任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33 程偃5 大計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3 先表北海刺青州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6 亂將至中流擊水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12 琴心劍膽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6 東漢諸侯王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12 一檄引得泰山驚56 熔鑄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49 登門23 大獲豐收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68 三軍悄然各入屯44 而今本爲多事秋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93 夜夜磨我削葵刀35 大勝(下)10 計吏郭圖(下)45 欺人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69 樂文謙領兵北上38 陰入縣寺持短長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47 武貴立功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93 夜夜磨我削葵刀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6 子長忿仇求爲應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75 欺上弄假國之賊42 鮑信燭下勸離洛38 縱橫意氣袁本初77 布植黨羽養虎豹46 可憐的胡/平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51 謀算將戰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9 袁公路縱虎謀北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53 滅族(上)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43 焉可自棄學陳項9 結交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58 二月習射(下)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5 陽城治吏(下)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
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36 我所邀者仁民名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20 名士15 陽城治吏(下)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1 上任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33 程偃5 大計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3 先表北海刺青州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6 亂將至中流擊水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12 琴心劍膽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6 東漢諸侯王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12 一檄引得泰山驚56 熔鑄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49 登門23 大獲豐收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68 三軍悄然各入屯44 而今本爲多事秋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93 夜夜磨我削葵刀35 大勝(下)10 計吏郭圖(下)45 欺人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69 樂文謙領兵北上38 陰入縣寺持短長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47 武貴立功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93 夜夜磨我削葵刀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6 子長忿仇求爲應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75 欺上弄假國之賊42 鮑信燭下勸離洛38 縱橫意氣袁本初77 布植黨羽養虎豹46 可憐的胡/平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51 謀算將戰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9 袁公路縱虎謀北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53 滅族(上)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43 焉可自棄學陳項9 結交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58 二月習射(下)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5 陽城治吏(下)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